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及疑难配型等的主要原因,患者常由于输血和妊娠产生免疫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1]。因此,在输血前进行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对于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输血反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解剖观察完全神经内镜下经Poppen锁孔入路开颅松果体区手术的相关解剖结构及其特征,并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2具经10%甲醛固定、红蓝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湿标本进行实验观察,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4~71岁。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具标本随机分为内镜组和显微组,每组6具,分别采用完全神经内镜Poppen锁孔入路和显微镜常规Poppen入路进行模拟开颅手术松果体区手术。模拟手术中,利用神经导航对松果体区以及手术间隙进行观察测量:(1)观察2组松果体区重要解剖结构;(2)内镜组术中,于剪开小脑幕前后,分别测量松果体区暴露面积,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3)内镜组与显微镜组术中,分别测量第1、2、3手术间隙的暴露面积,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4)其他重要解剖结构间距的神经内镜测量。结果 (1)2种入路均可观察到双侧基底静脉、小脑中脑裂静脉、大脑内静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等重要血管,以及滑车神经、四叠体、胼胝体压部和松果体等重要解剖结构,但显微镜常规Poppen入路的手术通道狭窄、倾斜,视野局限。(2)内镜组模拟手术中,剪开小脑幕前后松果体区显露面积分别为(73.14±3.38)mm2和(127.77±7.90)mm2,剪开后明显大于剪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4,P<0.001)。(3)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模拟手术中,第1、2、3手术间隙的暴露面积分别为(20.93±2.49)mm2、(72.55±4.18)mm2、(208.57±11.79)mm2和(9.12±1.12)mm2、(53.45±3.17)mm2、(175.29±9.98)mm2,内镜组均大于显微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2、12.61、7.41,P值均<0.001)。(4)神经内镜测量显示:双侧基底静脉最大距离为(14.41±0.94)mm,双侧小脑中脑裂静脉最大距离为(8.23±0.84)mm,双侧大脑内静脉最大距离为(8.41±0.96)mm,双侧大脑内静脉最小距离(第1间隙最窄长度)为(2.58±0.22)mm,松果体中心点至丘脑枕部中心点距离为(16.83±1.16)mm。结论 完全神经内镜下经Poppen锁孔入路模拟手术中间隙恒定,可安全到达松果体区;与显微镜常规Poppen入路相比,完全神经内镜Poppen锁孔入路的手术操作空间更大,松果体区显露得更充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合并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普拉克索组25例,给予口服盐酸普拉克索治疗;高压氧组25例,给予高压氧舱吸氧治疗;联合组30例,给予口服盐酸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吸氧治疗.3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水平及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QSI评分、ESS评分分别为(4.36±1.22)、(2.19±3.52),均明显低于普拉克索组[(6.88±1.83)、(5.62±4.33)]和高压氧组[(6.54±1.66)、(5.16±3.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UPDRS-Ⅲ评分、H-Y分级评分低于普拉克索组和高压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卧床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明显高于普拉克索组和高压氧舱组(P<0.05),睡眠潜伏期和睡眠觉醒次数明显低于普拉克索组和高压氧舱组(P< 0.05).3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即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溶栓后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观察组溶栓后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7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30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d、30d的NIHSS评分分别为(5.1±2.7)分、(4.3±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3.6)分、(8.5±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d、30d的BI评分分别为(82.5±9.3)分、(92.6±1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8.9)分、(81.7±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比较五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检测252例血清样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FTA的敏感性分别为88.3%,96.7%,99.2%,97.5%,93.3%;特异性为84.8%,91.7%,97.0%,90.2%,96.2%。其他四种方法与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TRUST,FTA的敏感性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方面,除FTA与TP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三种方法均低于TPPA,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PP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为临床检测梅毒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亚硝酸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中毒的案例与报道仍很多见,多见于意外事故,以发生多人集体意外中毒为其特点,也见有用于自杀或投毒作案的,但本文报道1例后经证实为“疑似亚硝酸盐中毒”的事件。1临床资料1 1检验资料被怀疑为食物中毒的共有3人,男性2例(分别为46岁与34岁),女性1例(36岁) ,其中一对为夫妻关系,另一人为其朋友,均为初中文化程度。1 2发生时间及中毒症状2002年10月某日3人在进食1瓶500ml大高粱白酒、2瓶640ml燕京啤酒)卤水鸡胗、酱猪排、清炒土豆丝、家熬鲫鱼0 .5h后,据临床主治医生介绍:先后发病,其中夫妻2人首先起病,口唇粘膜皆呈紫色,并伴有头晕、头痛、肢体颤抖、手发冷,但无呕吐,后症状有加重的趋势,被送至医院急救,丈夫入院时已呈浅昏迷状态,其妻主诉头晕、头痛,另外1人症状不明显,该3人经医院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并且预后良好。1 3分析结果医院取重症昏迷者(男性)的静脉血立即送至天津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检验,检验结果为:血液检材中未检出亚硝酸盐,残留农药及其他与食物有关的毒物,血胆碱酯酶活性正常。剩余食物经天津市河东区防疫站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清胆红素及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52例经临床确诊的CHD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血清胆红素水平及TBA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HDL-C、LDL-C/HDL-C、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血脂异常、TBA水平升高和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与CHD密切相关,提示血脂异常、高TBA及低水平胆红素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广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31-131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0年~2011年188例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尿路感染者病原菌分离培养的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鉴定及药敏测试方法,分析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并与2009年108例菌株进行比较,分析前后菌群分布和耐药性差异。结果病原菌数量中大肠埃希菌仍是最高,肠球菌及葡萄球菌和真菌有明显增长,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喹诺酮等耐药性升高,对万古霉素类耐药性仍然较低。结论目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近些年来真菌感染和肠球菌感染逐渐增多,耐药性增强,合理地选择敏感抗生素是神经内科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