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AO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本院接受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 269例患者资料,对患者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后处理,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结果 3 269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检出率为1.13%,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4例(64.86%),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3例(35.14%)。所有图像通过不同后处理方法均能显示异常血管的起源及走行。结论 DS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能准确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及走行,可作为冠状动脉变异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50例患者冠状动脉双源CT造影(DSCTA)的结果,判断各种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结果:3550例患者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89例,检出率2.50%,包括冠状动脉高位起源31例、多个开口14例、单一冠状动脉5例、主干或分支起自对侧或无冠状窦37例、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2例。结论:DSCTA方便、快捷、无创,是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病理解剖和胚胎学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1998年2月到2007年8月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并进行外科手术病例,其中24例患者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男13例,女11例;年龄3月到41岁。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4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0例。按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进行冠状动脉分型。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4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直接冠状动脉移植12例,肺动脉内隧道2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0例中2例在非体外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进行房间隔封堵术,2例进行肺动脉内隧道,6例进行了直接移植。1997年10月~2007年8月共完成动脉掉转手术170例,采用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1LCx2R为冠状动脉正常分布,其余分类形式为冠状动脉异常分布,冠状动脉异常起源48例,有3例冠状动脉壁内走行;男28例,女20例,年龄4天~6岁;简单型大动脉转位中18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复杂型大动脉转位中15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T-B中15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冠状动脉吻合主要采用带片开门技术或吊窗技术。结果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病例中,左冠状动脉均起自肺动脉窦1,右冠状动脉均起自肺动脉窦2;异常肺动脉起源的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再移植无手术死亡。动脉掉转手术冠状动脉异常起源48例中,其中1L2RCx占18例1、R2LCX 7例1、LR2Cx 6例、2LCx2R 6例、2LCxR 5例。异常主动脉起源的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再移植死亡9例,死亡率为18.7%。其中2004年前死亡7例,死亡率29.2%(7/24),2004年后死亡2例,死亡率8.3%(2/24)。结论提高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病理解剖,胚胎发生学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对7例超声诊断为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进行心导管检查,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超声特征。结果:7例患者中超声误诊2例,分别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左冠状动脉瘘各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具有左房左室增大,右冠状动脉增宽,肺动脉内异常射流束等特征。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心导管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为诊断该病的首选,准确、无创,结合心导管检查可确诊该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病理解剖和胚胎学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1998年2月到2007年8月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并进行外科手术病例。其中24例患者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男13例。女11例;年龄3月到41岁。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4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0例。按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进行冠状动脉分型。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4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直接冠状动脉移植12例,肺动脉内隧道2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0例中2例在非体外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进行房间隔封堵术,2例进行肺动脉内隧道,6例进行了直接移植。1997年10月--2007年8月共完成动脉掉转手术170例。采用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1LCx2R为冠状动脉正常分布,其余分类形式为冠状动脉异常分布。冠状动脉异常起源48例,有3例冠状动脉壁内走行;男28例,女20例,年龄4天~6岁;简单型大动脉转位中18倒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复杂型大动脉转位中15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T-B中15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冠状动脉吻合主要采用带片开门技术或吊窗技术。结果冠状动脉起源乎肺动脉病例中,左冠状动脉均起自肺动脉窦1,右冠状动脉均起自肺动脉窦2;异常肺动脉起源的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再移植无手术死亡。动脉掉转手术冠状动脉异常起源48例中,其中1L2RCx占18例、1R2LCX7例、1LR2Cx6例、2LCx2R6例、2LCxR5例。异常主动脉起源的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再移植死亡9例,死亡率为18.7%。其中2004年前死亡7例,死亡率29.2%(7/24),2004年后死亡2例,死亡率8.3%(2/24)。结论提高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病理解剖,胚胎发生学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72例患者诊断无特殊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可确诊,治疗因症状不同而异。结论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开主动脉患者通常不引起任何症状,需要根据症状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时造影导管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A检查在显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中的作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25 596例,运用容积再现、多平面及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分析冠状动脉的起源情况。结果:共检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263例,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7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86例,双窦畸形6例,并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类型与临床综合分析,改动前人的分型。结论:冠状动脉CTA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各种类型,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6):114-114
1名词解释(1)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包括异常肺动脉起源的冠状动脉和异常主动脉起源的冠状动脉两大类。 (2)法洛四联征:法洛四联征(tetralogy of Fallot)因Fallot首先描述而得名,又称发绀四联症,是联合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本病包括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右位(骑跨于缺损的心室间隔上)和右心室肥厚,其中前两种畸形为基本病变,本病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冠脉造影检查技术的广泛开展 ,检出各种先天冠状动脉异常。常见的有 :冠脉开口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冠状动脉走行异常、冠状动脉瘘等。其临床意义的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我院 5 2 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开口异常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6年至 2 0 0 0年我院心内科、导管室所做冠状动脉造影 5 2 0例。男 36 9例 ,女 15 1例 ,年龄 2 8~ 76岁。共检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8例 ,本组资料不含其他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畸形。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 :常规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均经股动脉路径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5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单支冠状动脉走行异常1例(4.3%),开口起源异常6例(26.1%),冠状动脉瘘1例(4.3%),冠状动脉瘤1例(4.3%),左回旋支缺如1例(4.3%),冠状动脉心肌桥13例(56.5%).结论:64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行程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变异(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CAAs)是一组先天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总称,可大体分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内部解剖结构异常及冠状动脉终止异常.随着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和冠状动脉介入的广泛应用,CAAs发现率明显增多,其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nomalous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y,AOCA)是CAAs的一个亚型,是指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或分布异常,即冠状动脉开口的位置发生异常,是先天性的冠状动脉解剖上的变异,临床上较少见,一般是由于在胚胎时期冠状动脉的异常发育或是未发育完全而造成的.但AOCA也是最容易导致临床事件,尤其是年轻人猝死的一种冠状动脉变异,并且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就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起源、走行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8日至2009年2月1日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结果,共635例。对每位患者图像行容积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心脏及冠状动脉,分别观察冠状动脉起始部位、走行情况。结果:635例冠状动脉各段清楚显示,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共23例(23/635,3.6%),以起源于主动脉窦上方为主;发现心肌桥共132例(132/635,20.8%),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心肌桥为多,共127例(127/132,96.2%)。结论:64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与心脏关系直观、准确,在诊断冠状动脉起源、走行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有症状冠状动脉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搜集1999年11月~2005年10月期间,因胸痛在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分析冠状动脉异常患者所占构成比,对该类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临床终点事件(死亡、心脏猝死、心肌梗死以及血运重建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研究期间,共2003例胸痛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74例患者有冠状动脉异常(构成比3.7%),包括心肌桥54例、冠状动脉瘘16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3例、单支冠状动脉1例.其中23名冠状动脉异常患者伴发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主动脉瓣病变.对无上述伴发疾病的冠状动脉异常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期内(平均随访40月),与冠状动脉正常患者相比,该类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在有胸痛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冠状动脉异常的构成比较低.该类患者的临床预后近似于冠状动脉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14.
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显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螺旋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1日-2006年5月1日行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的CTA结果,共2274人,其中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者共24例,发生率为1.06%。其中男22例,女2例,年龄36~79岁,平均52.8岁。对患者图像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现(VR)法重建图像。结果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窦6例,开口高位5例;左主干开口高位4例,开口于左冠窦后缘2例;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5例;左回旋支开口于右冠窦1例;左右冠状动脉共干1例。所有图像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异常血管的起始和行程。结论64层螺旋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及行程异常,可为心血管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畸形(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 CAA)是指冠状动脉的起源、走形、分布和结构的异常,占冠状动脉患者的1%,我们1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了右冠状动脉缺如、左冠状动脉双开口1例畸形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对2 356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 356例冠状动脉CTA中,检查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1例,检出率为1.31%,其中冠状动脉开口水平变异9例,两支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5例,两支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8例,前降支起源于右窦1例,左回旋支起源于右窦2例,前降支及回旋支独立开口于左冠状窦2例,单一冠脉2例(均为单一右冠),左回旋支闭锁2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是一种良好的无创性的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右冠)异常起源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开口分布规律,以进一步改进造影技术。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冠脉造影患者共24 861例,筛选右冠异常起源者。取冠脉造影时左前40°~45°的主动脉根部为一个假想平面,将其分为四个象限,分析右冠异常起源情况、图像特点及造影的技术要点。结果:右冠异常起源者147例,均成功找到异位开口,并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47例患者中,左冠窦起源67例(45.6%,A型),左冠窦上方升主动脉起源48例(32.7%,B型),右冠窦上方升主动脉起源32例(21.7%,C型)。开口于左冠窦及左冠窦上缘患者造影图像呈现"海鸥征"和"羊角征"的特殊征象。部分影像显示左冠窦或右冠窦上方升主动脉起源的病例实际上也开口于左冠窦内。结论:右冠状动脉的异位开口最常见于左冠窦,其次是高位主动脉壁,右冠窦上方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何早期正确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经冠状动脉造影、CT重建或手术证实的7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7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儿,超声心动图确诊4例,2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漏诊,超声表现为各切面均未见左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左冠窦,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冠窦,肺动脉根部后壁、左前壁或右冠状动脉主干发出左冠状动脉,部分病例肺动脉内见异常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早期准确诊断儿童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关键是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其方法既无创又有较强的重复性,对尽早手术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94-79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AO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AOCA患者(2016年5月~2019年5月)临床资料,均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由2位以上经验丰富医学影像科医师通过双盲法评估图像,意见不同时汇报上级医师,确保诊断结果准确。结果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34例AOCA患者表现为异常开口于主动脉窦外者9例(26.47%)、多个开口者6例(17.65%)、单一冠状动脉者3例(8.82%)、异常开口于不适宜冠状窦者16例(47.06%)。结论冠状动脉CTA应用于AOCA患者,可清晰观察其冠状动脉起源、形态、走向及侧支血管,了解患者病情,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对1211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1例完整冠状动脉CTA结果中,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8例,检出率为2.17%。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窦5例,伴前降支和回旋支单开口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圆锥动脉单开口4例;左冠状动脉主干起源于右窦3例;回旋支起源于右窦1例。前降支和回旋支单开口4例;共有8例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对侧窦,其中有3例该段有50%左右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是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安全和有效的确诊方法,并可对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