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1月~1998年5月我们对我院门诊或住院各型乙肝患者100及HBeAg携带者100例进行了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e系统、ALT、AST检测,以观察HBVDNA与e系统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00例乙肝患者(含36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2~65岁,平均40.5岁。诊断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计急性乙肝16例,慢性乙肝轻度18例,慢性乙肝中度24例,慢性乙肝重度6例,…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癌B超、CT影像诊断评价(附5例报告)放时学教研室@梁建英附院放射科(046000)李培民,冯志刚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肝内胆管癌的诊断有增多趋势.作者经对5例手术证实为肝内胆管癌患者的B超、CT检查进行分析,就二者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崇广 《广州医药》2001,32(4):38-3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肝组织进展为纤维化乃至肝硬化。我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病人23例,旨在探讨拉米夫定在治疗慢乙肝病人并伴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升高的疗效,从而反映拉米夫定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①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肝炎诊断标准;(2)HBsAg(+)、HBeAg(+)和(或)HBV-DNA (+),且 HA、PCⅢ、Ⅳ·C. LN升高;其中HA升高 23例(168…  相似文献   

4.
中药内服加敷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适应症按照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上海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1995年5月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者。2 治疗方法2.1 内服药 自拟慢肝昆汤口服3~6个月。方药组成:生黄芪10g、太子参10g、巴戟天1...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继而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变是一个已被临床认识的动态过程.目前除病理组织检查外,还可通过检测胶原、糖蛋白等血清指标间接了解肝脏病变程度。”本文旨在通过联合检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和层粘蛋白(Laminin.LN),并与部分患者肝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其与肝脏病变及肝纤维化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2病例197例肝炎患者系我科1995年3月~1996年12月住院病人,男146例,女sl例,平均年龄36.8岁.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全国(北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敏华  戴莹  严昆 《中国医刊》2006,41(4):32-34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对肝细胞性肝癌(HCC)各时相的时间定义及病灶增强模式,提出CEUS诊断肝癌的参考标准。方法分析206例253个明确诊断的HCC病灶超声造影表现,记录注射造影剂后肝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的开始增强时间、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HCC病灶开始增强、开始减退时间及增强特征。结果设置以注射造影剂肝动脉开始显影(5.8-18.4秒)作为动脉相起始时间;以门静脉开始显影(8.7~23.8秒)作为门脉相起始时问;以肝实质增强达峰值(17.6-38.1秒)为实质相起始时间;以180~360秒作为延迟期时间。253个HCC中94.1%(238灶)在动脉期增强,5.9%(15灶)在门脉期增强;84.6%(214灶)在门脉期或实质期退出,11.1%(28灶)在延迟期退出;4.3%(11灶)最终未能退出。归纳HCC的造影表现显示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快进不出”、“慢进快出”、“慢进慢出或不出”五种模式。结论根据超声造影时相定义及HCC增强退出特征。总结HCC超声造影模式及诊断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诊断标准: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相似文献   

8.
本病例临床特点有:①发热、双肩关节痛、肢体皮疹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淋巴结肿大,肩关节压痛但无红肿;③血免疫球蛋白(IgG)升高,血沉增快。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1鉴别诊断根据以上特点,基本可除外常见的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多考虑为风湿与结核...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试题选登中医学基础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1、根据五行关系,肾病影响到肝,谓之(),而脾病影响到肝,谓之()。2、()为脾余,“肾之标”为()。3、肾精化血,主要是通过()和()的作用来实现的。4、“孤腑”指...  相似文献   

10.
超声定位针吸细胞学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杜京娟,王京芬(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内科)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定性;超声波检查;细胞学对不能定性的肝占位性病变,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是一操作简单,诊断可靠的检查方法,本组45例患者诊断阳性率95.5%(43/45),...  相似文献   

11.
丙肝系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由感染丙肝病毒而致的慢性传染病,病程多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笔者自l995年5月~2000年1月收治丙肝患者7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38例均为门诊与住院患者,其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中,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龄17岁~60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年~5年,平均3年;对照组60例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19岁~58岁,…  相似文献   

12.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  曹绣虎 《湖南医学》2000,17(5):336-338
(目的)为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LHG)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经手术治疗的LHG病例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的上腹疼痛者占64.3%,有肝大者占39.3%;B超诊断符合率87.5%,CT诊断符合率96.3%,根据病例具体情况峄56例分别行肝叶切除、半肝切除、瘤体捆扎、肝血管瘤剜除、肝动脉结扎成型,诊断主要依靠B超及CT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如肝动脉造影等有助于肝癌的鉴别诊断。其治疗仍  相似文献   

13.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常见传染病。大多数疗程约为20~30天。为了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以下简称“急黄肝”)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诊断标准 按南宁全国肝炎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急黄肝”病人。12 病例选择 从1997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急黄肝”4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6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治疗组20例,男9例,女11例。治疗前两组病人均有右上腹不适,纳…  相似文献   

14.
有关弓形虫病诊断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当前,弓形虫病虽已日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不少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还很肤浅,漏诊、误诊时有发生,对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概念不清,所用诊断方法不当,致有弓形虫病“泛滥成灭”的趋势。目前,尚未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弓形虫病诊断标准”,但许多专业人员已在实验中总结了不少经验,我们期待着“全国弓形虫病诊断细则”早日问世,以使我国弓形虫病的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1 诊断标准 崔君兆(1991)总结11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认为以下5项指标对弓形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义意:(1)流行病学资料:在弓形虫阳性感染地区,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重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肝)病势凶险,预后恶劣,治疗困难,是目前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死亡原因。现将我院1994~1996年收治的重肝35例,其中26例死亡,就其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6~73岁,30岁以下《例,31岁以上对削,其中急性重肝2例(5.7%),亚急性重肝11例(31.4%)慢性重肝22例(62.9%)。1.Z诊断和主要临床表现:根据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与分型。所有患者均有黄疽,最高血清脸红素689mmol/L,血谷西转氨酶升…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性贫血往往病情危重,且容易漏诊和延误治疗,预后凶险。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增加抢救成功率,本文通过8例报告,对其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肝炎病例接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1]分:急性黄值型肝炎(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3例),慢性重型肝炎(1例),慢性肝炎(中度,1例)。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有与肝炎临床情况不相符的黄疽急骤加深表现,酱油样小便、贫血征、红细胞脆性增加、血红蛋白尿等。8例病人均经B超等检查排除肝外阻塞、也无使用致溶血的药物史。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在遥门胆管癌分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2例肝门胆管癌,15例(7例拒绝)术前行PTC检查;其中经右侧穿刺3例,左侧穿刺7例,双侧穿刺5例。结果:15例均根据PTC结构诊断肝门胆管癌并作出Bismuth分型,其中Ⅰ型2例,Ⅱ型4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Ⅳ型5例。结论:PTC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分型,应作为肝门胆管癌诊断和分型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基因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围产期母婴传播5年免疫效果的观察赵桂珍,曲以琴,马力,宋珍珠,吴小茵(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研究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关键词乙型肝表面抗原,e抗原,乙肝基因疫苗,表面抗体,核心抗体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肝炎(简称重肝)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属危重症,病情发展快而凶险,死亡率极高。因此,临床上除抓“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五关(肝昏迷、脑水肿及脑商、出血及DIC、感染、肾功能衰竭)等致命的并发症外,认真观察和分析病人复杂的心理表现,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周密细致的护理,对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柏—查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巨坤 《中华医学杂志》1993,73(11):664-666,T039
对24例柏-查综合征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5-66岁。主要临床表现:右上腹胀痛,肝,脾肿大和腹水。超声检查16例,彩色多普勒5例,CT10例,腔静脉造影18全和磁共振成像(MRI)4例。影像诊断的直接征像是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细小,狭窄,阻塞和栓塞以及逗号样和(或)曲线样肝内侧枝静脉;间接征像是肝,脾肿大,腹水和肝外侧枝静脉。复习文献讨论本病的影像诊断价值,认为超声检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