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与刃针配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加刃针配合骨骼肌松弛剂盐酸乙哌立松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 (P<0.05).结论:神经阻滞与刃针配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明清  罗启年 《光明中医》2011,26(8):1620-1622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刃针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予毫针加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3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60%、部分缓解26.7%、轻度缓解5%、无效8.3%;对照组治愈完全缓解36.7%、部分缓解40%、轻度缓解5%、无效18.3%。两组疗效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及月发作次数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评分及月发作次数也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患者头痛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较毫针加常规推拿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刃针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刃针、拔罐、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拔罐、推拿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水肿面积、VAS评分、Lysholm量表评分及血清IL-6、TNF-α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骨髓水肿面积明显减小,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ysholm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骨髓水肿面积、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含量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推拿配合刃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取推拿配合刃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头痛情况。结果:治愈18例,好转3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治疗后VAS评分、每周疼痛次数及每次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推拿配合刃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刃针松解筋结点与常规针刺治疗瘀阻脑络型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刃针松解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9例,刃针松解组以筋结点为治疗部位进行刃针操作,1次/3天,2次/周,共治疗2周。常规针刺组以常规经穴为主,1次/天,5次/周,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ND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刃针松解组的评分较常规针刺组降低更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刃针松解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76.32%,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刃针松解筋结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疼痛及改善颈椎功能活动障碍。 [关键词] 经筋理论;颈源性头痛;筋结点;刃针;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刮痧在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刮痧、刃针、手法整脊对10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做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对照,进行随访1a;并与104例刃针、手法整脊组对照.结果:治疗组104例,治愈99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104例,治愈90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38%.两组比较,P<0.05.结论:用刮痧、刃针、手法整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刃针对颈源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等分为刃针组和药物组。刃针组采用刃针疗法,3d治疗1次,共治疗15d。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晚1次,共治疗15d。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对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进行评测,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刃针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21/30),刃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刃针组和药物组患者的颈源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刃针组治疗后的眩晕、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和社会状况、总分评分均高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加快(P<0.05),且刃针组快于药物组(P<0.05)。结论:刃针治疗能明显减轻颈源性眩晕患者的症状,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推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电针配合推拿组)、电针组、推拿组三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结果:针推组总有效率为1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0%;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推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及推拿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健翔调气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6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运用健翔调气推拿术和一般推拿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天,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推拿方法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别有显著性,两组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均有效.两组推拿方法间比较,健翔调气推拿组优于普通取穴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推拿组(针推组,n=100)、电针组(n=50)和推拿组(n=50),分别应用电针颈部夹脊穴、风池穴、阿是穴、患侧率谷、翳风、头维和外关穴和推拿治疗。结果:针推组有效率为1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0.oH;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妮  袁海光 《陕西中医》2012,(9):1212-1213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结合超短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确诊颈源性头痛72例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结果:对照组的愈显率39%,治疗组愈显率83%。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推结合超短波治疗颈源性头痛比常规治疗的手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以毫刃针配合拔罐放血治疗运动员运动外伤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两家医院共收治经确诊的腰腿痛运动员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毫刃针点刺配合拔罐放血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推拿及电针等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刃针配合拔罐放血的治疗方法对运动员运动外伤性腰腿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观察《灵枢·官针》中"输刺"和"齐刺"法结合刃针松解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第1日以刃针代替针灸针,并按"输刺"法松解;第2至第7日按"齐刺"法针刺。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与显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均可减轻患者疼痛,但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灵枢·官针》中的针法运用于临床,并适时以刃针代替普通针灸针对颈源性头痛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11月以来,笔者采用刮痧、拔罐、拍击等综合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49例(刮痧综合治疗组),并与采用拔罐方法治疗作对照.结果发现综合治疗组较拔罐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配合整脊治疗颈源性头晕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效果与患者病程长短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60例采取刃针疗法配合整脊治疗为观察组,60例采用单纯刃针疗法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病程长短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病程≤3年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病程>3年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配合整脊治疗颈源性头晕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吴桂红 《光明中医》2016,(20):2988-2989
目的观察刮痧、放血拔罐、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综合治疗组和一般针刺组,每组49例,针灸综合治疗组采用刮痧、放血拔罐、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一般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与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灸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一般针刺组为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放血拔罐、针刺与艾灸结合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叶郁葱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78-1479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刮痧治疗颈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推拿、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刮痧治疗颈性偏头痛,优势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①手法:强刺激推拿法②操作部位:枕项部、颈部、胸骨颈切迹、锁骨及锁骨上窝、肩胛区、胸背部、腰骶部骨骼的软组织附着处。结果:治愈19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刃针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合川芎嗪片口服,治疗3周后作VAS评分及疗效评价,3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65.0%)、有效17例(28.3%)、无效4例(6.7%);对照组治愈21例(35.0%)、有效27例(45.0%)、无效12例(20.0%)。2组疗效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刃针结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