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CHF)证候的演变与心功能分级、心脏结构与功能、神经体液及免疫血管活性物质、内分泌代谢物质、基因多肽、心率变异性等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心功能的逐渐恶化,CHF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一般是先出现心气虚或气阴两虚,逐渐由阴及阳,由心及肾,因虚致实而出现阴阳两虚、心气阳虚、心肾阳虚、阳虚水泛等证候。  相似文献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气虚”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人群中医证候调查,了解“心气虚”证候在CHF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以及CHF患者中“心气虚”证和非“心气虚”证的区别。【方法】依据入选标准纳入124例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症状、心功能、症状积分进行量化评价,并采用超声心动对全部患者心功能进行检测。【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全部CHF患者中,符合“心气虚”诊断标准的有103例,占全部病例的83.1%,其余患者多以阳虚、血瘀和水停等证候表现为主,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对心气虚组与非心气虚组患者证候差别的研究显示,心气虚组患者平均病程短于非心气虚组(P〈0.05),其中病程超过5a的病例,心气虚组占12.6%,而非心气虚组高达47.6%。心气虚组患者平均心功能级别优于非心气虚组(P〈0.01)。2)对CHF患者的超声心动检查结果显示,心气虚组与非心气虚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均下降。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INDs)、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非心气虚组E/A值高于心气虚组(P〈0.05),心气虚组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结论】CHF具有比较突出的中医“心气虚”的表现,心脏左室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严重下降和“心气虚”证的出现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CHF时左室舒张功能严重下降可以作为CHF“心气虚”的证候诊断因素之一,对丰富和规范传统的辨证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西医手术、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很少,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较多,但仍不能取得理想疗效。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研究尚不完全统一,临床缺乏标准的证候判定方法,因而准确地辨证论治、因证施药成为中医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挑战,充分了解中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学特点,尤其是对于作为诸多分型中最为常见的气虚血瘀证特点的研究已成为准确辨证论治的重中之重,这对于今后指导临床干预,提高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观察了21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特点。结果显示,心气虚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正虚证中最为常见的证候,且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血瘀证则是伴随心气虚而存在于本病中的最常标实证。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挟杂,其中气虚血瘀是最基本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人群中医证候调查,了解"心气虚"证候在CHF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以及CHF患者中"心气虚"证和非"心气虚"证的区别.[方法]依据入选标准纳入124例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症状、心功能、症状积分进行量化评价,并采用超声心动对全部患者心功能进行检测.[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全部CHF患者中,符合"心气虚"诊断标准的有103例,占全部病例的83.1%,其余患者多以阳虚、血瘀和水停等证候表现为主,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对心气虚组与非心气虚组患者证候差别的研究显示,心气虚组患者平均病程短于非心气虚组(P<0.05),其中病程超过5 a的病例,心气虚组占12.6%,而非心气虚组高达47.6%.心气虚组患者平均心功能级别优于非心气虚组(P<0.01).2)对CHF患者的超声心动检查结果显示,心气虚组与非心气虚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均下降.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N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非心气虚组E/A值高于心气虚组(P<0.05),心气虚组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结论]CHF具有比较突出的中医"心气虚"的表现,心脏左室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严重下降和"心气虚"证的出现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CHF时左室舒张功能严重下降可以作为CHF"心气虚"的证候诊断因素之一,对丰富和规范传统的辨证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积分在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对应关系中的运用,比较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的相关性,并通过心力衰竭积分评价不同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方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收集患者住院时的中医证型、BNP水平、心功能分级、中医方药,并根据病历出入院小结及病程记录进行心力衰竭积分评分。结果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和心血瘀阻证较多,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在各个中医证型的分布较平均,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在阳虚水泛证组中分布最广泛;中医证型5组间BNP水平不完全相同,气阴两虚证组BNP值低于其他4组且气虚血瘀证组低于痰浊壅肺证、阳虚水泛证组(P<0.05);心力衰竭积分在5组间由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浊壅肺证、阳虚水泛证这一顺序逐渐升高;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和阳虚水泛证方药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心力衰竭积分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且可以对中医方药疗效进行一定评价,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BNP水平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肌梗死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气虚、心阳虚证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EF%)水平,阐明冠心病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2月之间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患者38例、心阳虚证患者35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入选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观察各组患者的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EF%),对比各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气虚组和心阳虚组患者血清中的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阳虚组TNF-α水平高于心气虚组(P〈0.01)。心气虚组和心阳虚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阳虚组的射血分数低于心气虚组(P〈0.01)。心阳虚组患者心功能Ⅳ级者多于心气虚组(P〈0.01),心气虚组心功能Ⅲ级者多于心阳虚组(P〈0.01)。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患者心功能优于心阳虚患者,其血清中TNF-α水平与心功能分级(NHYA)呈正相关。为中医辨证冠心病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证的标准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参芪汤对气虚血瘀型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芪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气虚血瘀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遵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常规用药,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参芪汤.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气虚血瘀证候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53.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汤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汤粉英教授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形成与心气虚、心阳虚、肝肾阴虚及瘀血密切相关,其西医基础疾病不同,中医病机也异。临证以传统验方为基础,尤重辨证论治,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转归,减缓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由于心脏血管老化、冠脉血流量下降,心肌收缩性及兴奋性恢复延迟,心搏出量减少及心率减慢,出现中医“宗气虚”表现。在此基础上若增加心脏负荷,使宗气下陷,升举无力,失于温煦推动,血滞心脉,则导致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宗气下陷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发病基础、临床表现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的重要病机,升补宗气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表现为心悸、气急、乏力、少气、水肿等症。祖国医学虽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内经冲亦有所论述,如《素问·脏气法对论篇》曰:"腹大医肿,端咳身重。"《素问·水热穴论篇》曰:"水病下为咐肿大腹,上为瑞呼不得卧者,为标本俱病。"临床中医运用益气温阳、利水化饮等法则,疗效满意。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虽多,但殊途同归,其病机变化,一般都循着: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四个阶段渐次发展,肾阳亏虚,饮邪泛滥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必然同时有心气虚、心阳虚的证候。应该指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中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心力衰竭、中医、喘证、心悸、水肿”作为检索词检索2002~2007年文献,筛选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心力衰竭的有关文献。根据文献的研究内容,分为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综述三类。从证型出现频率、病例数两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按出现频率统计,分析其证候情况。结果临床与理论研究共15篇文献中出现证候名称11个,其中虚证7个,实证2个,虚实夹杂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前5个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痰饮阻肺。基本方治疗的文献共24篇,心力衰竭的专方主要是真武汤、生脉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等。以方测证,心力衰竭临床常见证型是以心肾阳虚、心脉瘀阻、水湿停留为主,气阴两虚者次之。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附子、葶苈子、人参、茯苓、红花、桂枝、白术、川芎。显示治疗心力衰竭时常用具有益气温阳活血作用的药物,主要针对气虚血瘀、阳虚之证。结论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为多,但文献资料的临床研究方法存在欠规范之处,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的规范化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随杌、单盲、对照方法,开展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研究。方法45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K24例,对照组21倒,治疗组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mg/vk,qd),对照组仅给予与治疗纽相同的西药治疗,疗程为2W,观察两纽患者的中医证侯,办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的中医证侯总有效率为92.1%,证侯积分下降,心表积分降低,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92.1%,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降低心脏耗氧量,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肽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探求其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为中医心力衰竭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105例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并按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进行心功能分级。以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测定血清B型利钠肽(BNP)浓度,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B型利钠肽有显著性差异(P〈0.01)。(2)慢性心力衰竭的7个证型组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阴两亏〉心肾阳虚〉心肺气虚、痰饮阻肺〉阳虚水泛〉阴竭阳脱证。(3)NYHA心功能分级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B型利钠肽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参考指标。(2)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间的B型利钠肽及NYHA心功能分级有显著差异,可作为辩证的参考。(3)提示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的心功能损害程度不同,按心肺气虚→气阴两亏、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以心脏疾病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是维持心功能,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近几年来运用黄芪注射液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邱万敏  陈建明  陈安  吕冰  何鑫 《浙江医学》2006,28(3):233-23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由不同疾病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目的之一。本文就肌氨肽苷注射液(商品名心血通)治疗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隶属于中医“心悸”、“怔仲”、“喘证”、“水肿”等病范畴。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研究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诸多医者的认识比较一致。吴继华犤1犦认为心衰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及温邪疫疠等因素反复侵袭人体,久之影响及心;或由于素体元阳不足而致五脏阳气虚衰,水湿痰瘀滋生互结而成。汪再舫犤2犦对14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结果:气虚痰湿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心病发展到心衰阶段势必累及气血阴阳诸多方面,而为本为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智力低下(MR)中医证候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统计学分析,对MR的基本证候分布、基本证候组合规律、证候组合与病情分级的关系、不同病情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MR基本证候出现率依次为心血虚、脾气虚、肾精虚、肝血虚、痰浊证、血瘀证,超过50%病例存在心血虚、脾气虚、肾精虚、肝血虚证;MR证候以三证组合为主,二证组合亦占较大比例,二证组合主要为肝肾两虚,三证则心肝肾虚常见;病情越重,证候组合越复杂,虚实夹杂多见;不同病情患儿证候分布及组合亦有一定规律。结论 心、肝、脾、肾虚证是MR的基本证候,肝肾虚证是MR证候的基本组合,虚实夹杂是病重患儿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其发病率、死亡率高。CHF属于中医“喘证”、“痰饮”、“水肿”、“胸痹”、“心悸”、“积聚”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痰饮、水停,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心气虚是发病基础,气虚血瘀贯穿始终,阴阳失调是病理演变基础,痰饮水停则是其最终产物。病位在心,涉及到肺、肝、脾、肾。诸病理因素及诸脏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最后酿成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终将阴竭阳脱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活动指数(Tei指数)等心功能评价指标在心力衰竭中医辩证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心功能为2级或2级以上(按NYHA制定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卫生部1993年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择①气阴虚型、②心肾阳虚型、③气虚血瘀型、④阳虚水泛型等四型,每型各10例,另设1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年龄为(40~70)岁。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LVDd,LVDs),二尖瓣口血流图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E峰减速时间(DT)以及Tei指数。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Tei指数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1),在心力衰竭四型当中,E/A、DT、EF、LVDD等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Tei指数在四型当中有明显的差异(P0.05),其指数从大到小显示为:阳虚水泛型(心肾阳虚型(气虚血瘀型(气阴虚型。结论:Tei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心脏的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外,并对心力衰竭的中医辩证分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