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螃蟹甲为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藏药名为"露木尔",为常用藏药。就螃蟹甲的植物形态及繁殖、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螃蟹甲为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藏药名为“露木尔”,为常用藏药。就螃蟹甲的植物形态及繁殖、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6,(7)
目的:分析滇产糙苏属3种药用植物丽江糙苏、黑花糙苏和假秦艽野生居群的ITS区和matK基因片段碱基序列,为丽江糙苏、黑花糙苏和假秦艽野生资源的鉴别及保护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ITS区特异引物ITS4/ITS5和matK基因特异引物matKXF/matK5R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在ITS1、ITS2和matK基因片段上,丽江糙苏、黑花糙苏和假秦艽的种间K2P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种内K2P最大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也显示这3种药用植物均可与Gen Bank数据库中糙苏属外源种植物鉴别开,其中丽江糙苏、黑花糙苏和假秦艽的ITS2序列上分别具有3个、2个和1个有效鉴别位点,ITS1序列上分别具有3个、3个和3个有效鉴别位点,假秦艽的matK序列具有3个有效鉴别位点,丽江糙苏和黑花糙苏的matK序列需多个变异位点结合方可进行有效鉴别。结论:本研究表明ITS1、ITS2和matK片段可用于丽江糙苏、黑花糙苏和假秦艽的分子鉴别。  相似文献   

4.
藏药螃蟹甲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斌  董小萍  余娅芳  李娜 《中药材》2008,31(8):1170-1172
目的:对藏药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螃蟹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2个化合物,目前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栀苷甲酯(Ⅰ)、大黄素(Ⅱ)、大黄酸(Ⅲ)、木犀草素(Ⅳ)、小檗碱(Ⅴ).结论: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藏药独一味种群结构及更新规律.方法 采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调查独一味密度、叶展距、重量、根茎芽数目,计算样方内独一味大小结构、根茎芽生长规律.结果 独一味种群能适应退化草场生态环境.单株独一味每年更新依靠根茎芽萌发,根茎芽数目与独一味植株大小呈正相关;独一味地上部分重量与地下部分重量呈正相关.独一味种群...  相似文献   

6.
藏药独一味(片、胶囊)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国菁  黄燕 《中成药》2004,26(10):848-851
藏药独一味[Lamzo Phlomis Rotata(Benth)Kudo]是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独一味的根及茎或全草. 独一味药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独一味片剂或胶囊是通过对藏药独一味进行系统研究后开发出来的新型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规剂量为1粒/次,每日3次.  相似文献   

7.
藏药独一味治疗肛瘘手术后并发症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藏药独一味〔LamiophlomisRotata(Benth)Kudo〕是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独一味的根及茎或全草。该药草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生长于海拔2700~4000m之高山草甸、河滩等处。我组应用的药片为兰州医学院研制成的独一...  相似文献   

8.
祖世利  段大航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52-1753
藏药独一味系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产于西藏、四川、甘肃。具有多种药用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甾醇、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普遍认为独一味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止血、消肿、抗炎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药理实验表明,独一味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现将其在妇科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藏药独一味Lam iophlom is rotata(Benth.)Kudo为独一味属植物,又叫独步通,藏语亦称“大巴”、“打布巴”,具有止血、镇痛、抗癌之功效。独一味主要分布在甘肃甘南、四川若尔盖、西藏林芝等藏区[1]。其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苷类化合物、挥发油及其他成分[2-6]。黄酮类化合物是独一味叶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中木樨草素含量较高[7,8]。为了合理使用和保护独一味资源,最大限度提取其有效成分。作者选取粉碎度、加水量、提....  相似文献   

10.
藏药独一味化学成分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育黎  郝延军 《中草药》2006,37(10):附9-附10
独一味Lamiophlomis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又名独步通[1]。其根或根茎及全草入药,生长于海拔3000m以上的裸岩等,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区,有丰富的药用资源。现已从独一味中分离和鉴定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和苯乙醇苷类等成分。独一味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尤其具有显著的止血镇痛作用。研究发现,独一味中总黄酮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其镇痛有效部位[2]。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独一味中的主要止血活性成分,作用与云南白药相近[3];挥发油类成分是其抗肿瘤活性成分[4]。1化学成分1.1地上部分1.1.1…  相似文献   

11.
藏药独一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药独一味系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是我国蒙、纳西等民族民间草药,生长于海拔3000多米雪域以上的高原。独一味味苦,微寒,有小毒,具有止血、镇痛消肿、活血化瘀、补髓、行气、续筋接骨等功能。临床用途广泛,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凤  孙连娜  陈万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1):1346-1347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等省,为藏族和蒙古族等民间传统常用草药[1]。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筋骨疼痛,骨质疏松等症[2]。独一味主要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等成分[3]。  相似文献   

13.
独一味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独一味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断尾止血时间和二甲苯致耳肿胀抗炎试验,测定化合物活性.结果:从独一味乙醇渗漉提取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8-epideoxyloganic acid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与中成药独一味片组比较,8-epideoxyloganic acid的低、高剂量组均有明显的镇痛、止血作用,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结论:8-epideoxyloganic acid为独一味中镇痛、止血、抗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独一味是我国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常用的民间草药之一。随着独一味用途的增多,过度采挖导致野生独一味资源日益匮乏,因此,建立规范化的人工栽培技术体系对其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基于此,经过系统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从独一味的种子休眠及处理、育苗方法、栽培管理要点等方面探究独一味栽培技术,旨在为建立独一味规范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桑育黎  郝延军  杨松松 《中草药》2008,39(11):1622-1624
目的研究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一味乙醇渗漉提取物中分得10个化合物。其中醇洗脱部位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Ⅰ)、槲皮素(Ⅱ)、异鼠李素(Ⅲ)、芹菜素-7-O-葡萄糖苷(Ⅳ)、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Ⅴ)、淫羊藿苷(Ⅵ);水洗脱部位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独一味素A(Ⅶ)、独一味素B(Ⅷ)、β-谷甾醇(Ⅸ)和软脂酸(Ⅹ)。结论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唇形科植物刺齿糙苏(Phlomis spinidens)在乌兹别克斯坦用于治过敏性疾病,曾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种黄酮醇双糖苷,糙苏黄酮苷(phlomisnavosides)A和B及11种已知化合物,本次又分离出1种新的化合物megastigmane糖苷,phlomisionoside。  相似文献   

17.
独一味是藏族常用药之一,具有的良好的活血止血、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黄水病。该文通过查阅历代藏族药典籍、本草,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独一味名称、性味、基原、入药部位、采收加工、功效主治的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及本草考证。经考证独一味始载于八世纪中叶《月王药诊》,音译为大巴。独一味性味的记载以性平、温,味甘、苦、涩为主,除《青藏高原甘南藏药植物志》,其他典籍中均记载为无毒。历代主流的基原为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的地上部分入药,此外古代尚有圆叶筋骨草Ajuga ovalifolia,美花圆叶筋骨草A. ovalifolia var. calantha,藏玄参Oreosolen wattii的全草入药的情况。古代采收时间多为农历8—9月霜降前采挖,现代采收时间为秋季花果期采收。由于独一味药材的蕴藏量大幅减少,其入药部位由全草或鲜叶,演变为地上部分为主。功效古今记载以养骨补髓,引黄水,止血止痛为主,但古代尚有治疗虫病,月经淋漓,遗精症,腹泻及滋补身体的功效,该文通过对独一味的本草考证,以期为藏族药资源独一味扩大开发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藏药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独一味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7-O-β-吡喃葡萄糖苷(2)、芹菜素(3)、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芹菜素7-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苷(5)、小麦黄素(6)、刺槐素(7)、芫花素(8)、独一味素A(9)、独一味素B(10)、山栀苷甲酯(11)及丁香酸(12)。结论:化合物5-8及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6具有显著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NO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联合维素B_(12)(VB_(1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的效果。方法:从72只SPF级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制备免疫法建模的乳化剂。剩余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组、独一味胶囊组、独一味胶囊联合VB_(12)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组、独一味胶囊组、独一味胶囊联合VB_(12)组采用免疫法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治疗20 d后,观察各组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溃疡数目、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独一味胶囊联合VB_(12)组大鼠溃疡数目及持续时间均少于模型组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组、独一味胶囊组,间隔时间均长于模型组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组、独一味胶囊组(P0.05);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组、独一味胶囊组、独一味胶囊联合VB_(12)组大鼠NF-κB p65、TNF-α、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VEGF、SOD及GSHPx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且独一味胶囊联合VB_(12)组大鼠中上述指标水平变化趋势明显高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组、独一味胶囊组(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VB_(12)可显著减少大鼠口腔溃疡数目,缩短愈合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黏膜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缓解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HPLC测定独一味中木犀草素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一味Lam iophlom is rotate(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Lam iophlom is仅有的一种植物,早在1 000多年前的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中已有记载,是藏药中的主要药物,藏医将其用于骨髓炎、关节黄水病、骨折、跌伤、枪伤、筋骨疼痛、跌打瘀痛等[1]。经现代临床医学证明其具有较好的止血、镇痛、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抑菌作用和显著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2]。独一味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以木犀草素苷为代表的黄酮苷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