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直径≥2cm)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结肠镜下直接分块套摘切除、尼龙绳圈套扎联合电切术或金属钛夹阻断根部血流联合电切术。结果32例单纯圈套电切患者中,26例息肉摘除一次性分2~6块切除完成,6例无蒂或蒂较粗大的息肉摘除手术分2次完成,前后间隔2周。其中12例出现延时或即时出血,经过治疗血止;38例尼龙绳或钛夹钳夹后圈套切除的患者中30例均一次性切除,8例蒂较粗息肉较大或宽基无息蒂肉者,先行部分切除暴露息肉根部后再多枚钛夹阻断血流使息肉萎缩,1周后再分次切除。无1例术后出血。息肉摘除后3个月至1年复查结肠镜,发现创面良好,近似周围正常黏膜组织。所有镜下治疗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结论尼龙绳结扎联合电切术或金属钛夹阻断息肉根部血流联合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肯定,尤其对宽基底、粗蒂大息肉的治疗,操作安全、简单、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对有出血倾向或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也很适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大肠巨大息肉摘除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方法 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单纯分块套切摘除以及联合尼龙绳圈套结扎或金属钛夹阻断根部血流等方法 .结果 单纯圈套电切36例患者中,12例出现延时或即时出血,经过治疗血止,并发出血占33.33%(12/36);48例尼龙绳结扎或钛夹钳夹后圈套切除的患者中仅1例并发出血,占2.08%(1/48).息肉摘除后3个月至2年复查结肠镜发现原创面良好,近似周围正常黏膜组织或轻度疤痕形成.所有镜下治疗患者中有1例出现肠壁穿孔.结论 尼龙绳结扎联合电切术或金属钛夹阻断息肉根部血流联合电切术能有效防止大肠息肉摘除术出血、穿孔并发症,尤其对宽基底、粗蒂大息肉的摘除,既安全又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对10例10枚消化道大息肉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讲解术中操作过程,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结果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血、穿孔。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法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5例结直肠巨大息肉(直径≥2cm)患者采用结肠镜下尼龙圈结扎装置将尼龙圈套扎于大息肉根部,再行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果本组85例共105枚亚蒂或粗蒂大肠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套扎并同时行高频电切除术,一次性切除息肉81枚(77.14%),分次切除24枚(22.86%),其中即刻出血2例(2.35%),立即给予内镜下电凝和(或)钛夹,即时止血,术后3例有蒂息肉渗血,原尼龙圈下方再次套扎1枚尼龙圈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3、6个月、1年复查胃肠镜,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杜志强  樊芳  龙文秀 《四川医学》2008,29(5):559-560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切的方法治疗胃肠道大息肉,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的25例胃肠道直径>2cm的息肉(共30枚),先采取用尼龙绳圈通过内镜操作把手套扎于息肉的根部.再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2周后复查内镜.结果 本组25例共30枚宽基底和粗蒂息肉均套扎成功,并同时进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术后2周复查息肉完全脱落消失,2例部分脱落,以EMR术切除,1个月后复查创面修复,1例使用了2个尼龙绳圈套器,经电凝治疗切除,本组治疗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93.3%、6.67%、0%,所有患者均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凝电切治疗胃肠道大息肉的方法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是治疗宽基和粗蒂息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胃肠道巨大息肉的内镜下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内镜下治疗胃肠道巨大息肉方法的选择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内镜下依据息肉大小及形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高频电切除术,单纯用尼龙圈套扎术和尼龙圈套扎后电切术。结果29例患者的29枚胃肠道巨大息肉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高频电切除巨大息肉16枚,出血3例,出血率为18.75%;尼龙圈套扎后高频电切除息肉10例,单纯尼龙圈套扎巨大息肉3例,均无出血。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均无复发,有效率100%。结论内镜下治疗胃肠道巨大息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尼龙圈套扎后高频电切息肉能有效预防出血和穿孔,特殊情况下单纯尼龙圈套扎,可以治疗胃肠道巨大息肉,但很难收集到整瘤体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使用方法 ,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枚消化道大息肉(〉10mm)先行尼龙绳套扎,再行高频电凝切除;2周后内镜复查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40例中38例一次性套扎并切除成功,成功率为95%;2例无法套扎而改其他方法治疗。术中发生渗血2例,均微波和钛夹止血成功,无大出血及穿孔病例。2周后复查发现31例创面完全愈合,5例创面处形成浅溃疡,2例创面仍有残留组织。结论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治疗各种消化道息肉的作用价值。方法:广基扁平息肉1 9例( 4 5枚) ,行内镜下APC切除;细蒂息肉(蒂直径<0 .8cm) 4例( 4枚) ,行高频电圈套切除;大息肉(直径>2cm )和粗蒂息肉(蒂直径>0 .8cm) 4例( 4枚) ,行内镜下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结果:内镜下APC皆能清除各种大小的广基扁平息肉,包括位于消化道弯曲处和结肠皱襞沟病灶,高频圈套切除细蒂息肉切口平整,无粘连、无碳化、无烟雾、无异味,手术视野清晰。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可完全根除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少数病例有腹胀、治疗部位疼痛、发热等,但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PC治疗广基扁平息肉简单、有效,结合智能电刀切除细蒂息肉较其他高频电刀更为安全。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可根除病灶,有效止血,降低复发率,APC为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新方法,此法方便快捷、疗效较好、安全、易掌握,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海发 《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380-2381
目的:探讨内镜下单环尼龙绳套扎及透明帽辅助高频电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cap,EMRC)消化道大息肉及平坦型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内镜下活检证实为消化道息肉49例58枚息肉,46枚为有蒂大息肉均行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12枚为平坦型息肉,其中10枚抬起征阳性,行内镜透明帽辅助黏膜切除治疗,2例单发平坦息肉非抬起征阳性,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9例58枚息肉中56枚一次性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96.55%(56/58),2例单发平坦型息肉非抬举征阳性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为腺癌。完全切除病灶再次病理检查53枚息肉均为良性病变,其中20枚伴轻度异型增生,3枚为腺瘤性息肉顶部部分癌变。4枚息肉术中出血,经内镜止血成功,未发生穿孔、感染等并发症。1月后复查内镜,所有病例创面愈合,3例腺瘤部分癌变者随访延迟12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尼龙绳套扎及透明帽辅助高频电切除消化道大息肉及平坦型息肉是一种创伤小,切除完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崔毅  李初俊  胡品津 《广东医学》2003,24(7):688-688
目的 探讨尼龙绳套扎法对宽基底或粗蒂的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尼龙绳圈通过操纵把手套扎息肉根部。结果 本组13例共13枚大肠宽基底或粗蒂息肉均一次性套扎成功,6例同时加高频电切除。术后复查示9例息肉完全脱落消失(含已用切除者),3例部分脱落。所有病例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尼龙绳套扎法对宽基底或粗蒂的大肠息肉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张宁霞 《海南医学》2012,23(3):147-148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粗长蒂息肉的配合方法.方法 对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粗长蒂息肉且术前病理活检确诊为非恶性肿瘤的病例,术前认真校试所需器械,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除其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医护之间认真商讨手术方式,达到配合默契.采用尼龙绳套扎于息肉根部,再联合高频电圈套切除术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无1例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在采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中,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是有效预防结肠粗长蒂息肉高频电切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方法治疗组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32例采用尼龙绳结扎或金属夹钳夹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高频电切治疗。结果治疗组内镜治疗未见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术中即时性出血4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未见穿孔,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尼龙绳结扎或金属夹钳夹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相对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内镜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鲁斌  钟碧波  摆斌  李光曙 《当代医学》2009,15(15):59-60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方法治疗结肠巨大息肉,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的30例结肠直径〉2cm的息肉(共30枚),先采取用尼龙绳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的根部,再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切除,2周后复查内镜。结果本组30例共30枚息肉均套扎成功,并同时进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术后2周复查27例27枚息肉完全脱落消失,3例3枚息肉有蒂端残留,以氩束凝切除,2个月后复查创面修复。本组治疗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90%、10%、0%。所有患者均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巨大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尼龙圈套扎或钛夹结扎.高频电刀切除及钛夹结扎主要是针对息肉较小,有蒂、基底较窄的病例,对基底较宽、无蒂、息肉较大的病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较易并发出血、穿孔.而采用尼龙圈套扎大大降低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优化护理。方法:总结78例吸引圈套法切除消化道息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结果:采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治疗成功率达100%,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内镜下吸引圈套法完成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有效地解决了基底部宽大、无蒂及体积大的消化道息肉,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内镜下的治疗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常用的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尼龙圈套扎或钛夹结扎.高频电刀切除及钛夹结扎主要是针对息肉较小,有蒂、基底较窄的病例,对基底较宽、无蒂、息肉较大的病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较易并发出血、穿孔.而采用尼龙圈套扎大大降低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宋芳 《海南医学》2011,22(21):70-71
目的 探讨内镜下等离子射频加尼龙绳套扎法对长粗蒂的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价值.方法 首先将尼龙绳圈通过操纵把手套扎息肉根部,然后予以等离子体射频切除息肉.结果 本组12例共13枚大肠长粗蒂息肉均一次性套扎切除成功,术后复查显示13例息肉完全脱落消失,所有病例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等离子射频加尼龙绳套扎法对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尼龙绳套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效果。方法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粗蒂息肉17例。结果本组17例共19枚大肠粗蒂息肉均一次性套扎成功,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17例中未见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2~3周复查,创面愈合良好。结论对蒂部血管较粗的粗蒂大肠息肉,采用尼龙绳套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可降低穿孔或出血的发生率,可提高息肉切除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17枚。结果 17枚粗蒂息肉都一次性治疗成功,残端整齐、干净、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创面愈合好。结论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内镜方法治疗结肠粗蒂大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治疗结肠粗蒂大息肉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共124枚结肠粗蒂大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高频电切除组(简称单纯切除组)、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切除组(简称尼龙绳组)、黏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组(简称黏膜下注射组),分别予以单纯高频电切除、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切除、黏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治疗,比较3组不同治疗方法的完全切除率、出血及穿孔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操作时间、使用器械费用等。结果3组结肠息肉的完全切除率均为100.0%,尼龙绳组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单纯切除组术中出血3例、迟发出血1例、迟发穿孔1例,黏膜下注射组发生术中出血1例、迟发出血2例;单纯切除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大于尼龙绳组和黏膜下注射组[(3.56±1.43)比(3.00±0.00)、(3.12±0.48)d,均P<0.05];黏膜下注射组的操作器械费用高于单纯切除组和尼龙绳组[(1186.0±67.77)比(864.4±121.8)、(878.4±82.12)元,均P<0.05]。结论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治疗结肠粗蒂大息肉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医疗费用低,可作为结肠粗蒂大息肉的首选内镜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