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噬对厄洛替尼(Erlotinib,特罗凯)诱导的肺腺癌细胞A549凋亡中的影响。方法用厄洛替尼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级腺嘌呤(3-MA)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吖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酸性自噬泡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厄洛替尼组、3-MA组、厄洛替尼+3-MA组细胞凋亡率为(56.35±0.71)%、(9.47±0.15)%、(78.40±0.52)%。厄洛替尼组经吖啶橙染色后,细胞内酸性自噬泡明显增加,呈明亮的红色荧光,而加入3-MA联合作用后,则上述现象被抑制。Western印迹结果示对照组、厄洛替尼组、3-MA组、厄洛替尼+3-MA组Beclin1和Caspase9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54±0.03、0.86±0.03、0.37±0.02、0.70±0.04和0.43±0.03、0.77±0.03、0.57±0.04、0.90±0.02。结论厄洛替尼可以诱导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系凋亡,并可激活其自噬;3-MA可能通过抑制自噬且上调Caspase9的表达增强厄洛替尼对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厄罗替尼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厄罗替尼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倒置相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TUNEL法及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免疫荧光法分析厄罗替尼对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厄罗替尼抑制A549生长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厄罗替尼处理A549后倒置相差显微镜、DAPI及TUNEL均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P<0.05);药物处理组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P<0.05);TUNEL检测到200 μmol/L厄罗替尼组细胞凋亡率为(42.13±1.4)%,显著高于对照组(0.82±0.03)%(P<0.05);免疫荧光法表明厄罗替尼明显下调EGFR表达(P<0.05).结论 厄罗替尼杀伤A549细胞的机制与介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及阻滞EGFR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耐厄洛替尼细胞系PC9/ER的耐药机制,及奥曲肽(OCT)改善PC9/ER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PC9/ER的耐药指数,奥曲肽(OCT)对PC9/ER改善耐药的倍数,Western bolt方法比较PC9、PC9/ER及OCT作用后PC9/ER细胞IGF-1R、p-IGF-1R、Akt、p-Akt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IGF-1R的m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OCT作用后IGF-1的表达变化。结果 PC9/ER的耐药指数为10.4。厄洛替尼和OCT对PC9/ER的抑制作用增强,改善倍数为9.62。单独用药OCT可抑制PC9/ER细胞IGF-1,联合用药可抑制PC9/ER细胞IGF-1R、p-IGF-1R、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 OCT可通过抑制IGF-1,进而通过抑制IGF-1R、PI3KAkt信号通路来提高PC9/ER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联合或序贯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单药、联合及不同序贯方法干预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抑制情况,并计算联合指数(C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及磷酸化-ATK(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培美曲塞序贯厄洛替尼组(P-E)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及凋亡率较高,明显高于培美曲塞(P)和厄洛替尼(E)单药组以及厄洛替尼联合(E+P)或序贯培美曲塞组(E-P)(P均0.05)。E组和E+P/E-P组的G1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P组和P-E组的S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均0.05)。各药物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P-E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P-E组A549细胞p-AKT及p-EGF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培美曲塞可有效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作用,且与厄洛替尼序贯应用的协同效果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EGFR及p-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胰腺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厄洛替尼,MTT比色法检测PANC-1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学检测PANC-1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厄洛替尼能明显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和用药浓度的提高,抑制率明显增强(P<0.05);12.5 μmol/L厄洛替尼作用24、48、72 h的PANC-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51±1.38,14.50±1.65,16.6±1.89.结论 厄洛替尼通过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诱导人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从细胞水平为其抗肿瘤浸润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浙贝母碱对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DP,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入400μg/mL的浙贝母碱;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两组细胞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浙贝母碱的逆转倍数。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对照组加入DDP,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入400μg/mL的浙贝母碱;药物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的人肺耐药蛋白(LRP)。结果实验组DDP的IC50为4.15μg/mL,对照组为15.46μg/mL,浙贝母碱的逆转耐药倍数为3.73。培养48 h后,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2.56%±0.44%、LRP蛋白阳性细胞为(9.8±1.92)个/HP,对照组分别为为13.5%±1.42%、(9.2±1.9)个/HP,实验组为38.16%±2.25%、(5.8±1.3)个/HP;实验组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浙贝母碱可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的多药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耐药细胞凋亡、下调LRP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放疗对人胃癌MKN4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了解厄洛替尼对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厄洛替尼和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和放射生物学参数平均致死剂量(mean lethal dose,D0)、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Dq)值,得出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仪检测MKN45细胞经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厄洛替尼及放射线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随用药浓度或剂量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P<0.01).厄洛替尼与放射线联合对MKN45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单药和单纯照射(P<0.01);两者联合使S期细胞比率明显降低,放射敏感的G2/M期和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71.87±0.77vs60.72±0.26,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厄洛替尼联合放射线作用于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厄洛替尼通过增加G2/M和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Bcl-2、升高Bax蛋白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比率,增加细胞凋亡,以此提高MKN45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KDR)基因沉默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对化疗药物厄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KDR的si RNA序列,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A549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KDR在干扰后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观察KDR基因沉默后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结果 KDR基因沉默48 h后,A549细胞的KDR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KDR基因沉默组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显著性增强。结论 KDR特异性si RNA能显著沉默A549细胞KDR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A549细胞对厄罗替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林萍萍  谷蕾  吕喜英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04-1905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联合Survivin siRN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Survivin siRNA转染和厄洛替尼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人肺腺癌细胞A549,作用48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观察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Survivin siRNA转染和厄洛替尼两者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人肺腺癌细胞A549作用48 h后,两种因素单独或联合应用都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47.68±4.09)%、(60.28±3.23)%、(78.14±4.34)%,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能明显降低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联合应用较两者单独应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P〈0.01),对Survivin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应用siRNA沉默Survivin表达可以提高肺腺癌细胞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合酶-2(COX-2)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协同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药物干预肺癌A549细胞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单药吉非替尼组、单药塞来昔布组、联合用药组。药物干预细胞48 h后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时间和剂量增加,单药吉非替尼与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加药48 h,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1)。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32.40%vs7.12%和8.43%;P0.01)。联合用药组S期细胞比例为(3.2±0.9)%,较单药吉非替尼组[(37.4±1.6)%]和单药塞来昔布组[(21.0±3.1)%]明显减少(P0.01);联合用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87.2±6.4)%,较单药吉非替尼组[(61.4±5.2)%]和单药塞来昔布组[(51.8±4.7)%]明显增加(P0.01)。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联合用药通过EGFR和COX-2双靶点阻滞发挥作用,有望为肺癌的化学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代谢和内分泌参数的影响. 方法 将24例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DPP-4抑制剂组,各12例.分别服用二甲双胍500mg,3次/d和DPP-4抑制剂100mg,1次/d,治疗12周.评估治疗前后各项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b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降低[HbA1 c:(5.8±0.7)% vs (6.9±1.7)%,(5.8±0.3)%vs(6.5±1.1)%;HOMA-IR:4.0(3.0,5.2) vs2.3(1.1,4.2),7.1(5.4,8.6)vs 5.7(3.9,6.7),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睾酮(T)水平降低[1.8(1.2,2.8) vs 1.1(0.7,1.7) nmol/L,P<0.05],DPP-4抑制剂组血清T水平也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DPP-4抑制剂可改善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高血糖和IR,并可能有助于改善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的疗效. 方法 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原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PP-4抑制剂或安慰剂,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试验中,DPP-4抑制剂组有2例、安慰剂组有1例出现低血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 c均下降[FPG:(9.25±1.69)vs(6.79±0.88) mmol/L;HbA1 c:(8.79±1.71)%vs(6.76±2.09)%,P<0.05],安慰剂组各指标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PP-4抑制剂组血糖、HbA1c较安慰剂组降低[FPG:(6.79±0.88)vs(8.61±1.12) mmol/L;2 hPG:(8.68±0.91)vs(9.98±1.35) mmol/L;HbA1c:(6.76±2.09)%vs(8.33±1.45)%,P<0.05].无论组内还是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血脂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HbA1c水平,未发现体重增加,且不影响患者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对人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放疗增敏机制.方法 首先构建人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裸鼠移植瘤长至最长径6.0 mm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尼美舒利组、放疗组、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尼美舒利溶于0.5%羟甲基纤维素钠中,采用灌胃方式给药,剂量为60 mg·kg1·d-1,共28 d.移植瘤最大径长至6.0 mm时予以局部单次大剂量放疗10 Gy.观察各组移植瘤最长径由6 mm长至12 mm所需时间,以移植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前凋亡蛋白Bax、凋亡抑制蛋白Bcl-2在组织中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结果 尼美舒利联合放疗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照组移植瘤最长径由6 mm增长至12 mm所需时间为(7.12±0.72)d,放疗组为(8.34±0.71)d,尼美舒利组为(11.29±0.78)d,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为(14.62±0.19)d.放疗组抑瘤率为21.2%,尼美舒利组为18.3%,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为41.7%.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中PCNA和Bcl-2表达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及灰度值: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放疗组、尼美舒利组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低于放疗组及尼美舒利组(P值均<0.05);Bax表达阳性面积百分比及灰度值: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放疗组、尼美舒利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高于放疗组及尼美舒利组(P值均<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放疗组、尼美舒利组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高于放疗组及尼美舒利组(P值均<0.05);G0/G1期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31,P>0.05);S期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放疗组、尼美舒利组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低于放疗组及尼美舒利组(P值均<0.05);G2/M期尼美舒利联合放疗组同其他各组相比增多(P值均<0.05),对照组、放疗组、尼美舒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美舒利可抑制人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尼美舒利增强人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同抑制PCNA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通过抑制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而诱导A549细胞凋亡有关;还可能与细胞周期分布中对放疗不敏感的S期细胞数减少而对放疗敏感的G2/M期细胞数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中TNF-α、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的影响. 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8周+腹腔注射小剂量STZ(15 mg/kg)建立糖尿病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ALFD组(NF,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干预组[DM,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500mg/(kg· d)];吡格列酮干预组[DP,10只,高糖高脂饲料+吡格列酮15 mg/(kg·d)];阿卡波糖干预组[DA,10只,高糖高脂饲料+阿卡波糖100mg/(kg·d)].干预4周后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NF组比较,DM、DP及DA组的TNF-α及CYP2E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DM、D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降低程度小于DM、DP组(P<0.05).同时,TNF-α及CYP2E1蛋白表达呈现相同趋势TNF-α:NF(51.86±3.78)%,DM(20.78±2.51)%,DP(19.34±3.17)%,DA(41.37±2.98)%,P<0.05; CYP2E1:NF(33.87±4.15)%,DM(16.78±2.54)%,DP(15.69±1.79)%,DA(22.67±4.02)%,P<0.05]. 结论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均可减少大鼠肝脏TNF-α、CYP2E1的表达,其中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作用相似,阿卡波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和缬沙坦单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125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2周洗脱期后,给予4周缬沙坦(80 mg/d)单药治疗,89例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仍≥90 mm Hg的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80 mg/d)和氨氯地平(5 mg/d)联合用药治疗组及缬沙坦(80 mg/d)单药治疗组,共随机双盲治疗8周,以SeDBP下降差值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下降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54例患者(联合用药组28例,单药组26例)完成了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作为降压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 随机、双盲治疗8周末,联合用药组SeDBP下降值为(13.7±5.8)mm Hg,达目的血压占65.9%;单药治疗组SeDBP下降值为(7.7±6.9)mm Hg,达目的血压占37.8%,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7.15±2.13)μg/min,单药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8.76±3.01)μg/min(P<0.05).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联合用药组和单药治疗组舒张压/收缩压(DBP/SBP)的谷/峰比率(T/P)分别为83.1%/76.0%和85.8%/79.5%(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和 10.7%(P<0.01).结论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且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廿烷五烯酸协同顺铂对肺腺癌细胞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廿烷五烯酸(EPA)联合顺铂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A-549进行体外培养后分为A组和B组。B组分别加EPA15(B1组)、30(B2组)、60(B3组)μg/ml及顺铂30μg/ml(B4组)、顺铂30μg/ml+EPA15μg/ml(B5组)、顺铂30μg/ml+EPA 30μg/ml(B6组)、顺铂30μg/ml+EPA60μg/m(B7组),分别培养24、48、72、96 h。A组加培养液50μl。实验步骤两组相同。MTT法测A-549的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①B1~B7(EPA在15~60μg/ml范围内)组,A-549均呈抑制生长,EPA与顺铂具有协同抗癌作用,并表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关系。②光镜下B组A-549体积变小、变圆,核染色质浓缩或染色质块形成,部分细胞核脱落,细胞膜起泡形成凋亡小体;A组细胞生长旺盛,呈不规则形,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核规整,染成均一蓝色。倒置显微镜下,B组A-549体积变小、变圆,核染色质凝集,细胞间连接疏松,贴壁能力减弱;A组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充分生长,透亮度好。③B1~B3组细胞凋亡指数(AI)依次升高,分别为5.57%±0.82%、11.68%±1.26%、24.53%±1.68%(P〈0.01)。结论体外实验中,EPA对A-549生长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EPA与顺铂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溴双酚A(TBBP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小鼠灌胃服用TBBPA粉末(2.5 mg/d)21 d,期间测定脾脏重量和生长指数、体外抗体形成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检测TBBPA对小鼠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生长、抗体生成及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服用TBBPA组小鼠脾脏的重量、生长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TBBPA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为(25.8±2.1)%,吞噬指数为0.4±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4±2.1)%、0.9±0.3(均P0.05);服用TBBPA组小鼠1×106个脾细胞所含PFC数为223.4±19.2,显著低于对照组405.8±14.5(P0.01)。结论:TBBPA可致小鼠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和吞噬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使用3种不同方法处理人脱细胞脐动脉支架后,分别植入种子细胞组装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生物力学性质,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同一条人脱细胞脐动脉,均分3段并分三组:A组为0.9%氯化钠溶液处理组,B组为75%乙醇处理组,C组为0.5%戊二醛处理组。然后在特制的搏动培养装置中,将种子细胞的混悬液种植于血管支架内表面;最后对其进行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性能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制备的三组小口径人工血管中B组及C组的塑形性较A组好;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抗张力强度C组最大(4.98±0.16)N,B组次之(3.27±0.11)N,A组最小(1.79±0.13)N(B组与A组比较P=0.023;C组与A组比较P=0.027);抗爆破压强度:B组(541±20)mmHg(1mmHg=0.133kPa),C组(605±24)mmHg,两组均大于A组(386±18)mmHg(B组与A组比较P=0.035;C组与A组比较P=0.042);位移-负荷曲线分析显示:,C组的斜率最大,B组次之,A组最小;HE染色结果显示:AB两组血管的内皮细胞数量、覆盖程度均优于C组;扫描电镜的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的细胞种植情况也好于C组;结论:使用75%乙醇或0.5%戊二醛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塑形性好,血管形态结构好、生物力学性质均明显较0.9%氯化钠液处理组好;而75%乙醇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在其顺应性方面较0.5%戊二醛处理后更接近于生理状态、且种子细胞种植效果相对较好,因此75%乙醇处理的人脱细胞脐动脉是较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