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预后因素,旨在提高对MCL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7例M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过程及预后因素.结果 37例MCL占同期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00%(37/617),中位年龄61(41~78)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50~70岁,男女比例为4.28GA6FA1.发病首发部位:多以浅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75.68%),结外受累见于骨髓(45.94%)、脾脏(21.62%)、胃肠道(5.41%)等.初次就诊时处于Ⅱ期6例(16.22%)、Ⅲ期8例(21.62%)、Ⅳ期23例(62.16%),3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9.50、41.60、17.74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MIPI评分高危、中危、低危分别为16例(43.24%)、10例(27.03%)、11例(29.73%),3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5.43、42.4、21.3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骨髓受累17例(45.95%),未受累20例(54.05%),未受累组预后较受累组好(总生存时间65.32个月vs 22.12个月,P=0.010).全组中,母细胞型14例(37.84%),经典型23例(62.16%),经典型组预后较母细胞型组好(总生存时间38个月vs 18个月,P=0.028).核分裂相<20/10 HPF 24例(64.86%),≥20/10 HPF 13例,核分裂相<20/10 HPF组预后较≥20/10 HPF组好(总生存时间50.34个月vs 21.12个月,P=0.040).结节型生长组23例(62.16%),弥漫型生长组14例(37.84%),2种生长方式对预后无明显影响(总生存时间28.33个月vs 40.46个月,P=0.850).全组病例共有36例行CD5检测,阳性35例(97.22%),阴性1例(2.78%);30例行CD10检测,阳性1例(3.33%),阴性29例(96.67%);22例行CD23检测,阳性5例(22.73%),阴性17例(77.37%);37例均行CyclinD1检测,阳性35例(94.59%),阴性2例(5.41%);20例行Ki-67检测,Ki-67≥50%组12例(60.00%),Ki-67<50%组8例(40.00%),Ki-67<50%组预后较Ki-67≥50.00%组好(总生存时间11.15个月vs 31.62个月,P=0.001).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B症状等因素对生存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随访89(5~89)个月,随访率100.00%,生存超过2 a的共12例(32.43%),超过3 a的7例(18.92%).结论 MCL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常见首发症状,就诊时多已处于Ⅲ~Ⅳ期;CD5(+)、CyclinD(+)、CD10(-)、CD23(-)是常见的免疫学特征;分期晚、MIPI评分为高危、骨髓受累、母细胞变型、核分裂相≥20/10 HPF、Ki-67≥50%是预后不良因素;2 a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其他B细胞淋巴瘤相对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上呼吸消化道结外NK/T细胞淋巴瘤(UADT ENKTCL)放疗联合以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为主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03—2020年间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267例早期UADT ENKTCL患者,其中放疗或联合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为主要方案化疗的 229例,单纯放疗或化疗的 38例。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 5年OS、PFS分别为67.2%、61.5%;放化综合治疗、单纯放疗、单纯化疗的 5年OS分别为71.7%、35%、49%(P<0.001),5年PFS分别为66%、35%、28%(P<0.001)。放化疗患者基于NRI危险分层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5年OS分别为93.3%、64.3%(P<0.001),5年PFS分别为91.1%、56.7%(P<0.001);放疗剂量≥50Gy、<50Gy组 5年OS分别为72.4%、55.7%(P<0.001),5年PFS分别为68.3%、36.5%(P<0.001)。预后不良组化疗周期数≥4个、<4个的 5年OS分别为65.5%、59.2%(P=0.049),5年PFS分别为60.7%、50.6%(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ECOG≥2分、超腔、单纯放疗、NRI≥1分、EB病毒-DNA≥2750 copies/ml、放疗剂量<50Gy,化疗周期数<4个为 5年OS及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 P<0.05);CHOP类化疗方案仅为PF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腔、ECOG≥2分、放疗剂量<50Gy均为OS和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 P<0.05),Ⅱ期为O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 早期低危UADT ENKTCL预后良好;足够剂量的扩大受累野放疗是早期UADT ENKTCL根治性手段;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能改善早期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预后;足疗程化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组的远期生存,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均能较好的改善早期UADT ENKTCL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初治DLBCL患者,分为HBs Ag阳性组76例和HBs Ag阴性组15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及总生存情况比较分析。结果与HBs Ag阴性组比较,HBs Ag阳性DLBCL患者发病中位年龄较小(47岁vs 58岁,P〈0.01),脾脏和肝脏受累多见(26.3%vs 15.1%,P=0.039;11.8%vs 4.4%,P=0.034),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47.4%vs 26.2%,P=0.001)。HBs Ag阳性组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48月,3年OS为64.1%;HBs Ag阴性组中位OS为42月,3年OS为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8,P=0.320);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658,P=0.103)。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HBs Ag阳性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年龄〉60岁、B症状和肝脏受累,肝功能损害不影响其总生存。结论 HBs Ag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肝脾受累多见,且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但在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方面与HBs Ag阴性患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ymphoma-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L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27例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LAHS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9例;淋巴瘤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32岁(14~77岁);进展期(Ⅲ/Ⅳ)占63.0%(17/2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2分者8例(29.6%);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3分者12例(46.2%)。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CL),占74.1%(20例)。3例患者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发生于淋巴瘤起病时,24例为化疗失败后发生疾病进展时伴发HPS。HPS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发热(100.0%)、脾脏肿大(88.9%)、肝脏肿大(37.0%)、淋巴结肿大(63.0%)、二系以上血细胞减少(100.0%)、铁蛋白水平升高(92.6%)、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55.6%)、三酰甘油水平升高(55.6%)及骨髓噬血现象(70.4%)。全组患者中存活3例,死亡24例(88.9%)。自淋巴瘤诊断之日起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0个月(0.3~66.0个月),自诊断淋巴瘤之日起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自诊断HPS之日起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8 d。1例LAHS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已生存53个月,处于缓解状态。结论:LAHS临床表现多样,对治疗反应不佳,总体生存时间较短,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ICI治疗的EGFR-TKI耐药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GFR-TKI耐药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阐明临床特征与免疫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者肿瘤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显著提高(28.6%vs.7.1%,P<0.01)。肿瘤分化差、联合治疗及年龄>60岁者分别较肿瘤分化好(5.1个月vs.2.8个月,P=0.030)、单药治疗(6.8个月vs.2.3个月,P<0.001)及年龄≤60岁者(7.1个月vs.4.7个月,P=0.020)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延长。联合治疗、肿瘤治疗缓解者分别较单药治疗(26.9个月vs.7.1个月)、肿瘤稳定者和进展者(30.8个月vs.18.7个月vs.12.8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延长(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和联合治疗是PFS独立保护性因素(P<0.001)。联合治疗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药治疗组升高,但≥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28)。结论:ICI单药治疗EGFR-TKI耐药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较差,而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尽管联合治疗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大体上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进展期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预后较差,目前仍无标准治疗方案。培门冬酶作为聚乙二醇包裹的天冬酰胺酶可诱导肿瘤性NK细胞凋亡,并且具有良好耐受性。本研究探讨培门冬酶联合地塞米松(pegaspargas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PegAD)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ENKTL(鼻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老年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ENKTL(鼻型),临床分期Ⅲ~Ⅳ期,采用PegAD方案治疗:培门冬酶2 500 U/(m2.d),肌内注射,第1天;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第1~4天,21 d为1个疗程。对该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①15例患者共完成45个疗程PegAD方案化疗,中位化疗3个疗程,2例获得完全缓解,7例达到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60%,总体平均生存时间10个月。②初治患者有效率75%明显高于诱导化疗失败的难治性患者(75%vs 43%,P<0.05),而且初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难治性患者(14个月vs 6个月)。③PegAD方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和凝血功能异常,其中3~4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20%,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的发生率达60%,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PegAD方案是治疗老年进展期ENKTL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讨含铂双药化疗和单药化疗用于难治复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二线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难治性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疗效和生存情况,并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单药和双药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 分别为2.9%和7.5%(P=0.208),疾病控制率 (disease control rate,DCR) 分别为14.7%和59.7%(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1.23个月和2.77个月(P<0.001)。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0个月vs 5.93个月,P=0.988)。Ⅲ~Ⅳ度不良反应单药组比双药组发生率低(20.6% vs 52.2%,P=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HR=1.491,P=0.002)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双药治疗可延长部分患者的PFS,但不良反应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8.
21例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BNHL)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增加对该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21例PBNHL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和随访结果.结果:21例PBNHL,女20例,男1例,中位年龄36岁(21~84岁).90%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所有患者预后分级均为低危或低中危.病理类型B细胞性87%,外周T细胞性13%.弥漫大B细胞性占53%.8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13例为肿块切除或活检;20例患者接受CHOP方案化疗;4例于化疗后局部放疗.患者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病占33%(7/21),CNS受累比例为14%.随访时间3~116月,中位1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期为26个月和12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为39%和19%.结论:PBNHL病理以弥漫大B细胞性最常见,低度恶性NHL少见.CNS侵犯或复发是PBNHL的重要特征,对侧乳腺复发是接受患侧乳腺癌根治术或放疗的患者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中高度恶性PBNHL治疗可采用乳腺局部切除加全身化疗和乳腺放疗,宜接受中枢预防治疗,应密切监测对侧乳腺病变,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midlin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MPTL)的临床特点,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方法:经免疫组化证实的MPTL患者19例。病变累及一个解剖部位的局限型9例。其中8例单纯放射治疗,1例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病变累及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广泛型10例,其中9例综合治疗,1例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为CCNU(环己亚硝脲)和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各5例。结果:19例MPTL患者3年生存率68.4%(13/19)。5年生存率55.6%(5/9)。其中局限型3年生存率88.9%(8/9)。广泛型3年生存率50.0%(5/10)。综合治疗CCNU方案3年生存2/5,CHOP方案3年生存4/5。结论:MPTL是以鼻面中线部位进行性破坏性病变为特征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呈现多样化,无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有助本病的诊断。依据病变侵犯的范围可将MPTL分为单一解剖部位受累的局限型和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受累的广泛型,前者预后较好。可单纯放射治疗;后者采用放疗加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辅助化疗以CCNU或CHOP方案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使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3—2021年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287例早期ENKTCL患者,接受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分析早期NKTCL的临床预后相关因素。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OS、PFS分别为72.8%、68.9%;基于改良的Nomogram风险指数(NRI)预后模型分为低危组(0分)、中低危组(1分)、中高危组(2分)、高危组(3分)和极高危组(≥4分)的5年OS分别为95.6%、76.3%、69.5%、61.0%和23.3%(P<0.001),5年PFS分别为93,2%、69.8%、64.6%、60.2%和23.3%(P<0.001)。放疗剂量≥50Gy和<50Gy组5年OS分别为73.8%和65.9%(P=0.123),5年PFS分别为72.8%和45.3%(P=0.001)。诱导化疗近期疗效为CR、PR、SD、PD的5年OS分别为85.4%、74.0%、61.8%、28.5%(P<0.001),5年PFS分别为83.7%、66.8%、65.7%、27.4%(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ECOG≥2分、超腔、放疗剂量<50Gy、诱导化疗近期疗效为5年OS及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腔、ECOG≥2分、Ⅱ期为OS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而超腔、ECOG≥2分为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结论 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采用以诱导化疗联合足量放疗能取得较好疗效;对诱导化疗近期疗效能够达到完全缓解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F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X-Tile 3.6.1软件计算PLR的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186.8,n=59)和高PLR组(≥186.8, n=15)。采用Cox回归分析P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位随访42个月(范围:6~144个月),4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42.0%,4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54.7%。低PLR组的4年PFS较高PLR组长(51.3% vs 6.7%,χ2=25.320,P<0.001),4年OS亦较高PLR组长(65.7% vs 8.3%,χ2=29.41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R≥186.8是影响FL患者PFS(HR=3.949,95%CI:1.856~8.404,P<0.001)和OS(HR=4.795,95%CI:2.259~10.178,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低危FL患者中,低PLR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高于高PLR组(PFS:75.5个月 vs 19.0个月,χ2=14.798,P<0.001;OS:85.5个月 vs 28.0个月,χ2=13.271,P<0.001)。在中高危FL患者中,低PLR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亦均高于高PLR组(PFS:32.0个月 vs 12.0个月,χ2=10.766,P=0.001;OS:51.0个月 vs 19.0个月,χ2=13.404,P<0.001)。结论 PLR与FL患者预后相关,LR高的FL患者的预后较差,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RP/Alb)对P-Gemox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2年至2017年收治的83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Tile软件计算CRP/Alb的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CRP/Alb组(CRP/Alb<0.4,n=64)和高CRP/Alb组(CRP/Alb≥0.4,n=19),采用Cox回归分析CRP/Alb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低CRP/Alb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高CRP/Alb组(77.1% vs 30.7%,χ2=20.954,P<0.001),3年总生存率亦高于高CRP/Alb组(87.4% vs 36.1%,χ2=22.55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RP/Alb≥0.4是影响ENKTL患者无进展生存期(HR=4.163,95%CI:1.899~9.128,P<0.001)和总生存期(HR=4.424,95%CI:2.026~9.662,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危ENKTL患者和中高危ENKTL患者中,低CRP/Alb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高CRP/Alb组(P<0.05)。结论 高CRP/Alb的早期ENKTL患者接受P-Gemox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比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与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收集博茨瓦纳弗朗西斯敦市仰加奎医院肿瘤内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共71例,其中HIV阳性37例,HIV阴性34例,给予CHOP方案一线化疗,对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与HIV阴性组相比,HIV阳性组B症状发生率高(56.8% vs. 29.4%; P=0.020),更容易出现胃肠道(37.8% vs. 14.7%; P=0.028)、肝(29.7% vs. 9.7%; P=0.027)、肺(27.0% vs. 9.7%; P=0.048)浸润。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8.9%(7/37)与41.2%(14/34)(P=0.040);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8.6%(18/37)与70.6%(24/34)(P=0.060)。HIV阳性组化疗后出现贫血、白细胞下降及继发感染比例高于HIV阴性组(均P<0.05)。HIV阳性组中有24例在确诊淋巴瘤前已给予高效价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13例确诊后给予HARRT治疗,其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1.7%和61.5%(P=0.248)。CD4+细胞数>200/mm3和≤200/mm3患者,其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1.4%和34.8%(P=0.031)。结论 HIV阳性患者就诊时表现出更强的侵袭性。结合HARRT治疗,CHOP方案可使HIV阳性患者达到类似于HIV阴性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但完全缓解率低。HIV阳性组患者HARRT起始治疗时间不影响近期疗效。CD4+细胞数低是近期疗效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OXC8在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肝门部胆管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HOXC8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HOXC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7.1% vs 42.9%,P<0.001)。HOXC8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OXC8阳性表达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总生存期明显较HOXC8阴性表达患者差(12个月 vs 46个月,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OXC8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9)。 结论 HOXC8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有关,可能作为判断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伴MYD88 L265P突变的脾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SMZL患者队列,将MYD88 L265P突变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野生型以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WM)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本中心SMZL患者队列中,MYD88 L265P突变率为10.3%(7/68),与该基因野生型的SMZL患者相比,突变型均为老年患者(100.0%vs 56.3%,P=0.038),更易出现B症状(85.7%vs 42.1%,P=0.046),M蛋白阳性率更高(85.7%vs 46.2%,P=0.043)。而相较WM患者,SMZL患者淋巴结受累相对少见(28.6%vs 61.3%),无高黏滞症状,M蛋白阳性率较低(85.7%vs 100.0%),且约1/3为非IgM型M蛋白。结论伴MYD88 L265P突变的SMZL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确诊需依据典型的形态学结合免疫分型/免疫组化,确诊困难的患者进一步检查7q31缺失、IGHV突变状态、NOTCH2和KLF2突变有助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15日至2020年10月30日本中心83例采用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的83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一线(n=25)和二线(n=38)采用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患者的ORR高于多线治疗患者(n=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vs 44.7%vs 30.0%,P=0.466),3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96.0%vs 89.5%vs 80.0%,P=0.337)。哌柏西利联合组全人群mPFS为13.0个月(95%CI:11.4~14.6个月),一线/二线治疗患者的mPFS较多线治疗患者延长(20.0个月vs 14.0个月vs 5.0个月,P<0.001),仅有骨转移的患者mPFS优于非骨转移患者(未达到vs 13.0个月;HR=0.42,95%CI:0.22~0.84,P=0.01);无内脏转移患者的mPFS优于存在内脏转移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个月vs 13.0个月;HR=0.65,95%CI:0.35~1.22,P=0.38)。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应用哌柏西利治疗仍可获益(mPFS=5个月)。83例患者采用哌柏西利联合治疗后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12例因不良反应下调剂量。结论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一/二线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肾癌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PN)和肾癌根治术(radical nephrectomy, RN)治疗pT1b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为pT1b期肾癌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湖北省肿瘤医院从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为pT1bN0M0的肾癌患者(PN=16例,RN=52例)。比较两组之间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5年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和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同时收集了术前和术后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以评价肾功能的改变。结果 PN与RN的5年OS(90.3% vs. 88.6%, P=0.552)、RFS(90.3% vs. 75.4%, P=0.121)和CSS(90.3% vs. 92.8%, P=0.87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肾功能下降患者所占比例在PN组显著优于RN组(0 vs. 12.6%, P<0.01)。术后一年血肌酐和eGFR水平在RN组中要高于PN组 [(0.3±0.6)vs.(0.2±0.1)、(20.1±12.6)vs.(9.8±12.1)],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 P=0.064)。结论 PN或RN对于pT1bN0M0期肾癌的治疗在预后和安全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N术后肾功能指标显著优于RN,PN是治疗pT1b期肾癌的一个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AA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观察自噬抑制剂3-MA对40 μmol/L AA的干预作用;MDC染色检测自噬泡的形成,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mTOR、p-mTOR及p53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AA浓度均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F=46.790,P=0.006),IC50 =37.313 μmol/L。与单独使用40 μmol/L AA相比,自噬抑制剂3-MA可部分逆转40 μmol/L AA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46.400±9.099)% vs (22.000±3.391)%,P<0.001]。MDC染色实验表明40 μmol/L AA干预可增加自噬泡形成。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40 μmol/L AA可明显降低LC3-Ⅰ的蛋白表达,而提高LC3-Ⅱ表达(1.744±0.108 vs 1.529±0.065,t=2.928,P=0.043;0.113±0.031 vs 0.380±0.036,t=-9.754,P<0.001),降低p62蛋白表达(0.522±0.024 vs 0.123±0.019,t=22.565,P<0.001)和p-mTOR蛋白表达(1.252±0.039 vs 0.353±0.028,t=30.775,P<0.001),但对mTOR和p53的蛋白表达无影响(1.713±0.111 vs 1.556±0.076,t=1.555,P=0.190;0.671±0.040 vs 0.726±0.055,t=-1.555,P=0.210)。结论 AA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可能与其通过非p53依赖方式负调控mTOR通路诱发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术前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lbumin to 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AAPR)在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招募2014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胃切除术的35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截至2020年12月。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量计算患者AAPR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分为高AAPR组和低AAP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APR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结合AAPR与TNM分期构建AAPR-TNM系统,通过似然比检验(LRT)、AIC、C-index比较TNM分期系统和AAPR-TNM系统对DFS和OS的预测能力。结果 AAPR最佳截断值为0.412,其中高AAPR组患者的3年DFS率和OS率均高于低AAPR组(78.5% vs 38.1%,log-rank χ2=49.652,P<0.001; 87.2% vs 51.1%,log-rank χ2=33.532,P<0.001)。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高AAPR是DFS(HR=0.25,95%CI:0.15~0.42)和OS(HR=0.24,95%CI:0.13~0.39)的保护因素。AAPR-TNM系统较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大的LRT χ2值,更小的AIC以及更高的C-index(均P<0.001)。结论 术前AAPR水平低的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较差,且AAPR结合TNM分期在术后预后中较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