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串联自动分包核对机(ATC-MDM)调剂模式在住院药房的使用情况,探讨并完善"智慧药房"的运营模式。方法:分析现有模式的不足,创新应用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并优化储存药盒存量及存放位置,实现一台智能药车兼容两台分包机,分析使用前后的工作效率提升情况。结果:与人工外摆比较,外摆智能添加系统外摆非整粒药品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7.39%~44.20%,同时有助于药品效期及库存等精细化管理。结论:ATC-MDM与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相结合,可有效提升药房工作效率及质量,促进药师工作向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解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药品规则库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合理用药软件在儿科医院的适应性,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方法:从"儿童药品剂量规则设置"、"儿童超说明书用药规则设置"、"儿童个性化给药规则设置"、"医院药品管控规则设置"等4个方面阐述建立适应性更高的儿童药品规则库角度和思路。结果:初步建立该院儿童药品规则库,自2019年至2020年住院医嘱合理率不断提高,不合理医嘱类别占比逐渐下降,实现了从信息化层面保障儿童合理用药。结论:儿童药品规则库的建立既保障了儿童患者用药安全,又体现了药师的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药事服务能力,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性与用药安全性。方法:2014年1~12月我院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前,统计调剂医嘱差错率;对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进行完整性管理后,应用自动摆药设备,统计2015年调剂医嘱差错率;进行比较。结果:药师复核发现调剂医嘱差错率分别为16.89‰,对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进行完整性管理后,2015年1~12月,调剂医嘱差错率为2.53‰,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管理后可以明显降低调剂医嘱差错率,管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性管理,可以明显降低调剂医嘱差错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效期管理体系,评估其应用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实践效果。方法: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以智能二级库为基点制定完整效期管理体系方案并严格执行,统计2020年下半年体系实施前后的月度质量指标并比对,评价PIVAS药品效期管理体系的价值。结果:体系实施后,PIVAS近效期药品品种数量显著减少,强化了效期意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大幅提高。结论:基于智能二级库的效期管理体系使药品有效期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提高了员工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自动摆药机内药品滞销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调查自动摆药机内药品滞销的现状,利用鱼骨图、"80/20"法则分析导致摆药机药品滞销的原因,拟定对策,设定目标,减少摆药机内滞销药品。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和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摆药机内药品滞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干预效果,并将干预措施标准化。结果:2020年12月—2021年5月(管理前)摆药机每月滞销品种数的平均值为22.50,每月滞销品种占比的平均值为7.93%。2021年6—11月(管理后)摆药机每月滞销品种数的平均值降至9.17,每月滞销品种占比的平均值降至3.29%,管理前后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自动摆药机内药品滞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住院药房各类药师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为确保工作间所有新员工的带教工作全面、统一、有序执行,探索药师分层培训的具体培训计划的构建。方法: 积累并记录各类药师工作实际内容和教学要点,通过住院药房教学小组共同讨论,形成住院药房药师分层培训计划。结果: 形成住院药房培训计划共68条目,将培训内容和时长分为三层。规范化培训药师培训内容最多、时间最长,药品调配、药品管理和用药合理性并重;药师(包括合同制药师)注重药品调配和药品管理;药工注重药品调配相关工作技能。结论: 构建覆盖全部新职工、统一而分层的培训计划,有助于提升住院药房培训质量、促进分工合作、提升药师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推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使用的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工作原理、特点,评价其应用价值,指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结果: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进行单剂量摆药准确性高、污染小、效率高,减轻了药师、护士的工作强度。结论: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应用,有助于提高药师、护士为患者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控制我国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促进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制定的药品成本管理策略,对比我国医疗机构卫生现状,从而提出完善医疗机构药学工作,进行药品控费的建议。结果:美国药品成本管理策略建议医疗机构基于往年采购量(或金额)和使用量(或金额)开展药品预算管理;规范临床药师素质及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同时常态化开展交互治疗;成立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且获取医务人员支持的治疗小组;制定药品处方集并将成本较低、效果明显的药品纳入电子处方管理系统;建立药品使用替换制度,严格规范药品替换流程。结论:我国医疗机构可以开展药品预算研究来控制药品使用金额;通过提升临床药师技能来增强药师职业认知;加强药师医师沟通以明确两者职能分工;注重药师处方集制定并管控药品不合理使用;完善药品替换制度来规范药品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探讨合理用药。方法: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5个指标中与药相关的10个指标分为3个方面即处方点评、规范药品采购和使用、每百张病床药师的人数进行分析。结果:医改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应强化处方点评、加大抗生素使用强度的管控、加强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与使用、增加国家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的采购、降低门(住)诊次均药品费用、提高药师在医疗服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占比,使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结论:合理用药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卫健委在医改新形势下为医院药事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移动药师协同管理系统在某院住院药品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在住院药房中使用移动药师协同管理系统,医嘱药品调剂工作即调配、核对和发送过程均实现流程信息化控制。结果 所有医嘱药品平均调剂耗时改善前(2021年1~12月)11.2分/张,改善后(2022年1~12月)8.24分/张,P<0.000 1;以药品数为基本单位的平均调剂耗时改善前后分别为0.001 79分/基本单位、0.001 05分/基本单位,P<0.000 1;其中统领单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9.92分/张下降至8.63分/张,P<0.000 1;临时医嘱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6.17分/张下降至4.08分/张,P<0.000 1;长期医嘱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23.3分/张下降为17.6分/张;长嘱外包药平均调剂处理耗时从5.43分/张下降为1.42分/张,均为P<0.000 1;轨道物流小车平均发送辆次从388辆/天上升至482辆/天,P<0.000 1;医嘱平均发送耗时改善前后分别为50.8分/张、49.5分/张,P=0.113.调剂差错从129件降至81件。临床服务满意度从改善前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片剂包装核对支援装置在住院药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比装置使用前后各3个月的数据,包括药包核对时间、分包调剂准确率、员工满意度等,考察片剂包装核对支援装置的应用价值。结果:片剂包装核对支援装置使用后,药包核对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5 s/包提速至1.2 s/包,分包调剂差错率大幅下降,员工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片剂包装核对支援装置的使用,可缩短药师核对时间,保障分包调剂工作的准确率,改善员工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春松  林芸竹  朱毅 《中国药房》2014,(17):1591-1593
目的:评价我院儿科门诊药房"一对一"新调剂模式在减少内部调剂差错事件方面的成效。方法:新调剂模式即将前台发药药师与后台配方药师固定搭配,在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下按照智能标签进行预配药。汇总该模式运行前1年的调剂差错事件,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并归类,制订相应的措施干预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1年后再对差错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与运行前比较。结果:通过采取优化人员分工、优化药品位置、增加硬件设备和更新调剂操作规范等干预措施后,调剂差错由343例降低为236例,差错率由0.584‰降为0.367‰,且各类别差错发生率均有下降。结论:"一对一"调剂模式有效减少了儿科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事件,保障了儿童用药安全,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减少住院药房用药差错,提高药品调配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药房2013-01~2013-12收集的91例用药差错,归纳分析差错类型和原因,找出容易出错的环节和药品,并制定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常见的用药差错分成五大类,如:药品发错(45.05%)、数量发错(24.18%)、混淆病区(16.48%)、遗漏差错(13.19%)、质量差错(1.10%),其中药品发错主要表现为发错药品品种(通常为外观或发音相似的药品);发错名称相同药品的不同规格、不同厂家、不同剂型等。造成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有药品因素、药师因素、流程因素、配送工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可通过科学合理地摆放药品、设计醒目标识、标准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模式、合理调整药房区间布局、加强业务学习、合理排班等措施进行防范,以减少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以确保患者的静脉用药安全。方法对2021年1~6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审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份不合理处方中,配伍禁忌46份(36.5%),溶媒选择不当23份(18.3%),给药剂量不当19份(15.1%),药物浓度不合理18份(14.3%),重复用药12份(9.5%),给药途径不合理8份(6.3%)。结论通过药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医嘱进行审核与干预,同时以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为依据,及时纠正临床静脉用药问题,减少或避免临床的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静脉药物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杨丽  章萍  刘焕胜  李姗 《中国当代医药》2014,(24):185-186,189
目的:调查由相似药品引起的调剂错误情况,为药师提供参考,提高药房调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本院药房药品的调剂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找出导致药品调剂差错的多种原因:外包装相似,通用名称相似,通用名称相同但剂型、规格不同等。结论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易混淆的相似药品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预防错误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完善相应标准操作规程,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药师处方审核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广东省97家医院在2018年8-10月的1000张门诊冠心病不合理处方进行处方审核,分析不合理用药类别及影响因素。结果:1 000张冠心病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53%,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7.3%,遴选药物不合理占23.5%。冠心病各类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类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合并使用抗凝药物或合并房颤是导致抗血栓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处方医师和审方药师需重视各类冠心病治疗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尤其是联合用药不合理和抗血栓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19.
冯霞  张春梅  钟艺 《中国药房》2005,16(18):1386-1387
目的:为减少药品调配差错,提高用药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概述国内、外药学领域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我院开发的药品调配“条形码校验程序”的工作流程和主要功能。结果与结论:将“条形码校验程序”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并应用于药品调配过程,增加计算机判断步骤,有利于减少差错,提高药品调配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运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加强我院拆零药品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瑶  赵银  谢丽  袁芳 《中国药房》2010,(45):4260-4262
目的:建立科学、可控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加强医院拆零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从环境、人员、包装及流程等方面分析我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应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改进其管理措施。结果与结论:应用摆药机拆零药品具有卫生、快速、准确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拆零药品管理水平,保证拆零药品质量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尽管尚存在一些不足,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