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发病至高压氧介入的不同时机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HBO超早期治疗组(发病~6 h)、HBO早期治疗组(发病6 h~7 d)、HBO晚期治疗组(发病8~14 d)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脑梗死常规药物+康复治疗,HBO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HBO治疗,观察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均较自身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NFD评分比较,HBO超早期治疗组(10.10±8.473)HBO早期治疗组(14.66±7.650)HBO晚期治疗组(18.92±6.471)对照组(22.28±5.9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超早期治疗组、HBO早期治疗组、HBO晚期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4.80%、74.21%、64.2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超早期组、早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且治疗时机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2.
樊金莲 《广西医学》2008,30(5):673-674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者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早期组(起病至7 d)和晚期组(8~14 d)各45例。结果高压氧治疗30 d后,早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较晚期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在起病后7 d以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合并东菱克栓酶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HBO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NO、ET测定对比.结果:HBO组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1).HBO组NO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NO治疗前后差异虽有显著性(P<0.05),但明显低于HBO组;两组ET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HBO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合并东菱克栓酶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NO-ET负反馈调节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早期综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综合治疗组(治疗组 68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68例),经相应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评价HBO早期综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82.4%,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是显著的,同时及时做好治疗时的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HBO)干预性治疗后康复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0例,记录HBO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MBI)、记忆商数评分(MQ).结果 脑梗死患者NFI评分、MBI评分、MQ评分均低于正常值,通过早期高压氧治疗后,与常规对照组比较,HBO组MBI、MQ得分有显著提高,NFI得分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利于脑细胞的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64例发病<3 d的脑梗死患者分为HBO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高压氧组加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60 min,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加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ES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ES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高压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O结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好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方法,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急性偏瘫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98例小儿急性偏瘫随机分成两组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n=50)及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包括对症和支持治疗、溶栓治疗、使用脑血管扩张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治疗等);HBO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多人高压氧舱内停留100min,治疗绝对压(ATA)为0.15~0.2Mpa(视年龄大小而定),戴面罩吸纯氧50min,中间休息1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为3~5疗程.对HBO组不同的起病方式、病程与疗效关系及两组间的预后亦进行比较.结果HBO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1.25%,差异有显著性(X2=7.49,p<0.01);HBO组在轻型、急性型、暴发型伴惊厥持续在30min以下和暴发型伴惊厥持续在30min以上的治愈率分别为53.33%、50%、36.36%和14.29%,复发型无1例治愈;HBO组在病程<7d、~15d、~22d的治愈率分别为72.22%、33.33%和9.09%,~30d无1例治愈.在随访病例中,HBO组后遗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5.45%和零,而对照组分别为55%和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急性偏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尽早治疗、尽快控制惊厥持续状态,可提高疗效,预防和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162例分为HBO组95例和对照组67例,均采用常规扩血管药物治疗,HBO组同时加用HBO治疗.结果:治疗10d后,HBO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BO组病程≤2周、无眩晕的患者其疗效明显优于病程>2周、有眩晕的患者.结论:HBO结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且HBO的治疗应尽早开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高压氧(HBO)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方法 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常规治疗组,20例为HBO综合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NO、SOD、MDA含量.另设20名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NO、SOD、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BO治疗组治疗后NO、SOD明显升高,MDA明显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相比,也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可平衡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改善脑梗塞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69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HBO组(41例)与非HBO组(28例).非HBO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HBO组另加用高压氧治疗.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患儿疗效作对比.结果HBO组总有效率为92.7%,而非HBO组总有效率为42.8%,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O治疗小儿脑瘫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饶俊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46-147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时机选择和临床疗效关系。方法对在我院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分为24h内组、2~7d组、8~14d组、14d以上组和未做高压氧治疗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各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高压氧治疗组(P〈0.05),24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24h内组与2~7d组的总有效率高于8~14d组和14d以上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发病后24h内,发病1周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疗效高于1周后接受治疗的效果,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治疗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用军 《重庆医学》2008,37(9):901-902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方法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基础药物治疗相同,高压氧(HBO)治疗组采用GY-3.2型高压氧舱0.2MPa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HBO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72.2%,抗心磷脂抗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BO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提示高压氧治疗可能有降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作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加供氧、调节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血管舒缩功能、减轻脑水肿来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不同时段选用参芎葡萄糖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探讨活血化瘀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机。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病情分轻中重3级,按开始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比较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磁共振扫描、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个月后预后评级,判断最佳治疗时机。结果早、中期组治疗后HIHSS总改善率、影像学总改善率、3个月预后评估总体优良率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 0.05);早期组、中期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显著高于晚期组(P 0.05)。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均发生在早期组,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中期组与晚期组均未发生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72 h至7 d开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69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HBO组(41例)与非HBO组(28例).非HBO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HBO组另加用高压氧治疗.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患儿疗效作对比.结果:HBO组总有效率为92.7%,而非HBO组总有效率为42.8%,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O治疗小儿脑瘫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不同时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9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按HBO治疗开始时的病程分为三组,A组伤后10d-20d,B组伤后20-30d,C组伤后1个月,三组患者分别在HBO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采用GCS分级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HBO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疗效为: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尽量早期开始HBO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HBO). 结果 治疗组痊愈占97.8%;显效占2.2%.对照组痊愈占65.9%,显效占26.8%,有效占7.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随诊6个月,对照组复发33例占80.5%;治疗组复发1例占2.2%. 结论 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不失为一有效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HB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 HBO)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疗效.方法 60例DAI患者分成HBO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每组清醒患者的运动功能并进行Fugl-Meyer法评定,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每组清醒患者及其Fugl-Meyer运动积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OS评定结果显示,两组病死率对照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应用HBO治疗DAI患者,可明显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40例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40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3组治疗后7 d、14 d、28d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各时段明NIHSS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常规治疗对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HB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0d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HBO组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治疗能改善青年脑梗死后认知状况并有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