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与重氮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进行了比较.结果钒酸盐氧化法(Y)与重氮法(X)相关性良好,相关方程:YTBIL=1.184XTBIL-1.29(r=0.9954),YDBIL=0.982XDBIL+1.43(r=0.9947);总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67%、3.02%,平均回收率达98.3%,在0~628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直接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2%、3.28%,平均回收率达97.6%,在0~229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本中甘油三酯含量≤5mmol/L、维生素C含量≤0.5g/L时,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无干扰,但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对钒酸盐氧化法和重氮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产生正干扰.结论钒酸盐氧化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特异性较重氮法高的方法,适用于常规自动化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但在抗血红蛋白干扰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胆红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方法 :钒酸氧化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实验及其重氮法相关和干扰因素实验。结果 :批内 CV总、直接胆红素分别为 0 .8%与 1 .3%。日间 CV为1 .8%与 1 .7% ,平均回收总胆红素为 1 0 1 .1 % ,直接胆红素 1 0 0 .1 %。与重氮试剂法相关 ( J- G法 )总胆为 Y(本法 ) =1 .0 1 5X(重氮法 ) - 0 .1 1 9,r=0 .998,直接胆红素为 Y(本法 ) =1 .1 0 1 x(重氮法 ) 0 .81 ,r=0 .952。相关良好 ,血红蛋白浓度和脂血分别高达 3g/L和 9.0 mmol/L不干扰。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稳定 ,而且对溶血、乳糜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比重氮法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重氮法、钒酸盐氧化法及胆红素氧化酶法检潮广东茂名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胆红素的参考范围.方法 同时用前述三种方法 对1 232名健康体检人员做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检测,采用x±1.96s计算参考范围并做比较.结果 三种方法 中,重氮法与钒酸盐氧化法所得的TBlL和DBIL参考范围接近,重氮法:TBlL 5.4~26.2μgmol/L,DBIL 0.73~6.89 μmol/L;钒酸盐氧化法:TBIL 5.2~25.8/Jmol/L,DBIL 0.47~6.99 μmol/L.重氮法略高于钒酸盐氧化法,但两者间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氧化酶法最低,TBIL 3.2~22.4μmol/L,DBIL 0.3~4.8 μmol/L,与其余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红素检测方法 不同参考范围有差异,应根据检测方法 建立相应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M蛋白阳性病例用重氮法、钒酸氧化法、干化学法测定胆红素浓度,探讨M蛋白在重氮法与钒酸氧化法胆红素测定中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庆市立医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247例M蛋白阳性患者血清,分为多发性骨髓瘤(MM)组与非MM组,收集M蛋白阴性患者血清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干化学法、重氮法、钒酸氧化法测定胆红素。以干化学检测结果为标准,对各组重氮法和钒酸氧化法胆红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M组和非MM组的组内重氮法和钒酸氧化法总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组内重氮法和钒酸氧化法总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组与对照组的重氮法与干化学法总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M组与对照组重氮法与干化学法总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与非MM组重氮法与干化学法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与对照组钒酸氧化法与干化学法总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M组与对照组钒酸氧化法与干化学法总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与非MM组钒酸氧化法与干化学法总胆红素检测结果的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蛋白影响重氮法和钒酸氧化法总胆红素测定,MM患者与非MM患者的M蛋白对重氮法胆红素测定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WAKO钒酸氧化法与改良J -G法测定胆红素的方法学比较。方法 :采用WAKO钒酸氧化法胆红素测定试剂盒同时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与改良J -G法测定胆红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并对钒酸氧化法的重复性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回收试验进行了评价。结果 :钒酸氧化法(Y)与改良J-G法 (X)有很好的相关性 (总胆红素 :Y =0 992 6X 2 2 344,r =0 9991 ;直接胆红素 :Y =0 9968X 1 1 694,r=0 9982 ) ;测定总胆红素的线性可达 684μmol/L ,直接胆红素的线性可达342 μmol/L ;测定总胆红素天内重复性变异平均为 1 1 7% ,天间重复性变异平均为 1 88% ,直接胆红素天内重复性变异平均为 1 88% ,天间重复性变异平均为 2 76% ;溶血、脂浊、维生素C对测定表现为较微的干扰。总胆红素的回收率平均为 98 7% ,直接胆红素的回收率平均为 1 0 2 0 %。结论 :钒酸氧化法是一准确、灵敏的、适用于实际工作的测定胆红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丁玉珠  张有为 《检验医学》2003,18(6):363-363
目前测定总胆红素主要有重氮试剂法和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和酶氧化法)两大类.在重氮试剂法中,以往都有临时制备重氮苯磺酸试剂的麻烦,且又不能保存.在反应的催化剂方面,二甲亚砜及某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都较大,故粘性很高[1,2].据此我们直接使用稳定的重氮盐和加入少量的阳离子活性剂,建立了单试剂直接终点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方法,适用于自动分析或手工操作.  相似文献   

7.
陈中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1):997-998,1049
目的对钒酸氧化法、二氯苯胺法和改良J-G法测定血清胆红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溶血、脂血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干扰影响。方法用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按NCCLS评价方案系统评价其重复性、回收率、线性范围和溶血、脂血对血清胆红素测定的干扰影响,并与二氯苯胺法和改良J-G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钒酸氧化法与二氯苯胺法和改良J-G法有良好的相关性(Y1=1.06X-0.32,r=0.94;Y2=0.93X 3.26,r=0.98);钒酸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的线性可达684μmol/L,批内变异为1.25%,日间变异为3.14%,回收率为102.5%;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分别达6.0g/L和8.0mmol/L,无明显干扰。结论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不仅简单、快速、稳定,而且线性范围宽,能抵抗溶血、脂血干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过硫酸钾为氧化剂,在含有稳定剂的Tris-HCL缓冲液条件下,仅使血清中结合胆红素被氧化,以此作直接胆红素测定.本法与改良J-G法(X1)和胆红素酶法(X2)的直接胆红素测定相关良好,分别Y=1.047 X1+1.120,r=0.9896;Y=1.039 X2+1.567,r=0.9831 .线性为0~350 μmol/L.低、中、高血清标本的CV值批内为3.42%、3.26%;2.04%,批间为4.97%;3.84%、3.18%.平均回收率105.6%.血红蛋白、维生素C干扰不明显.结论: 化学氧化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9.
4种总胆红素常规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4种常规的总胆红素检测方法进行性能评价,选择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KHC3法、改良化学氧化法、钒酸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试剂盒同时测定标本中的总胆红素,比较每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抗干扰能力、回收率,以及评价各方法与改良J-G法的相关性。[结果]改良化学氧化法、钒酸氧化法、胆红素氧化酶法的批内精密度均小于3.0%;4种方法的回收率均在95.0%~105.0%之间;KHC3法、改良化学氧化法、钒酸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424μmol/L、0-675μmol/L、0-629μmol/L、0-575μmol/L;胆红素氧化酶法和改良化学氧化法均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改良J-G法的测定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改良化学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精密度好,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较宽,更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分析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金瓯  常晓松 《检验医学》2004,19(3):262-263
目的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系统研究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精密度、灵敏度、稳定性及干扰因素,并比较其与重氮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钒酸盐氧化法测定TBil批内变异系数(CV) 1.67%,批间CV 2.92%,平均回收率99.8%.DBil批内CV 1.25%,批间CV 3.52%,平均回收率99.6%.维生素C(VitC)≤0.5 g/L时对钒酸盐法和重氮法均无干扰.三酰甘油(TG)<6 mmol/L时对钒酸盐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Hb)在4 g/L以下对钒酸盐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较大干扰.结论钒酸盐氧化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实验室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胆红素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方法:钒酸氧化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实验及其与重氨法相关和干扰因素实验。结果:批内CV总、直接胆红素分别为0.8%与1.3%。日间CV为1.8%与1.7%,平均回收总胆红素为101.1%,直接胆红素100.1%,与重氮试剂法相关(J-G法)总胆为y(本法)=1.015x(重氮法)-0.119,r=0.998,直接胆红素为y(本法)1.101x(重氮法)+0.81,r=0.952。相关良好,血红蛋白浓度和脂血分别高达3g/L和9.0mmol/L不干扰。结论:该法简单、快速、稳定,而且对溶血、乳糜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比重氮法小。  相似文献   

12.
柏晓松  金立钢 《检验医学》2008,23(3):253-255
目的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收集40例高、中、低浓度的血清样本进行钒酸氧化法与重氮法的比对,分析钒酸氧化法的精密度、灵敏度、稳定性并做干扰实验。结果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批内变异系数(CV)为1.58%,批间CV为2.94%;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批内CV为1.23%,批间CV为2.7%;平均回收率TBil为101.1%,DBil为100.1%。维生素C(Vit C)≤0.5g/L时对钒酸氧化法和重氮法均无干扰,三酰甘油≤6mmol/L时对钒酸氧化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浓度≤8g/L时对钒酸氧化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较大干扰。结论钒酸氧化法测定TBil和DBil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的方法学性能.方法通过系列方法学评价实验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改良化学氧化法(Y)与重氮法(X)相关性良好,相关方程:Y=0.921X+0.586,r=0.999,n=45.Y=1.011X-4.336,r=0.992,n=45.总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3%、3.28%,平均回收率达100.3%,在0~733.5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直接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72%、4.60%,平均回收率达105.5%,在0~432.9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本中甘油三酯含量低于10mmoL/L、维生素C含量低于1 μmol/L(500mg/L)、Hb含量低于5g/L时,对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无干扰.结论改良化学氧化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特异性较高的方法,适用于常规自动化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消除胆红素对肌酐苦味酸速率法测定时的负干扰,建立了氧化处理后苦味酸速率法.方法:以过硫酸钾氧化分解胆红素后,再以碱性苦味酸进行肌酐速率法测定.线性可达1800 μmol/L,精密度批内CV=2.2%,批间CV=3.1%.平均回收率98.6%.本法与除蛋白手工法比较测定结果符合临床要求.Y=0.9843X+0.1023,r=0.9900.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建立1种新的化学氧化剂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方法在特定pH值下,当反应液中含有加速剂时,血清中的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被介质溶液中的亚硝酸氧化成淡绿色化合物,导致450 nm处的吸光度下降,比较反应前后的吸光度变化,求得胆红素浓度.结果亚硝酸的最适浓度为2.0 mmol/L.胆红素在240 s后完成氧化褪色反应.低、高TBil值的批内CV分别为0.92%、1.02%,天间CV分别为3.14%、3.96%.胆红素浓度在513 μmol/L内呈线性相关.平均回收率为101.5%.与J-G法(X)对比,高值TBilY=0.991X+0.634,r=0.990;低值TBilY=1.021X+0.484,r=0.994.Hb 4.5 g/L,Vc 0.1 g/L,TG 8.4 mmol/L,对结果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使用试剂价格低廉、稳定,结果可靠,能同时满足于手工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钒酸盐氧化法消除胆红素对Jaffe法测定肌酐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消除胆红素对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干扰。方法用钒酸盐氧化法对标本进行预处理,使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再行Jaffe法测肌酐浓度。结果钒酸盐氧化法能有效消除胆红素(0~342μm ol/L)对肌酐测定的干扰。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经济实用,适合一般医院采用。  相似文献   

17.
沈学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3):285-285,287
目的 探讨标本在实验室中放置时间过长,受日光和灯光照射,对总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一组标本暴露在实验室日光和灯光下,一组标本避光保存,2 h后测定两组标本的血浆总胆红素值,对比分析两组标本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结果 受日光灯光照射组的总胆红素值明显下降,两组测定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待测标本较多时,为减少胆红素的自发性氧化和光氧化而使胆红素测定结果偏低,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胆红素,待测标本在上机测定前应置2~8 ℃冰箱中避光保存,防止标本中胆红素的氧化而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研究胆红素钒酸盐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的反应方法原理,探讨两种方法之间异同点及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两种方法分别检测310例血清,计算回归方程,评估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对异常样本进一步实验以研究方法之间的异同。结果总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1.065 1X+1.197 2,相关系数r=0.997 0。成年人及30天儿童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0.945 9X+0.599 5,相关系数r=0.994 4;新生儿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0.410 4X+2.756 3,相关系数r=0.883 5;结果异常新生儿血清梯度稀释后钒酸盐氧化法结果不可接受。结论总胆红素和成人及30天儿童的直接胆红素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在可接受范围内;新生儿直接胆红素测定两种方法的相关性不可接受;钒酸盐氧化法不可用于新生儿直接胆红素测定。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胆红素的测定方法有重氮法、胆红素氧化酶法、钒酸盐氧化法等,现在比较常用的是重氮法双试剂双波长自动分析,但是血清溶血、脂血等许多因素对于胆红素测定结果有影响。有报道钒酸盐氧化法受这种影响比较少,另外做样品空白测定也能有效减少这种影响。本文介绍一种带有样品空白测定的血清胆红素测定方法,以及其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样品空白参数设定,并与钒酸盐氧化法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原理与方法1.1原理:二氯苯基四氟化物硼酸盐(DPD)与胆红素形成偶氮化合物,测定吸光度变化值可以计算样本胆红素含量,简称DPD法。同时…  相似文献   

20.
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方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与重氮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进行了比较。结果 钒酸盐氧化法(Y)与重氮法(X)相关性良好,相关方程:YTBIL=1.184XTBIL-1.29(r=0.9954),YDBIL=0.982XDBIL 1.43(r=0.9947);总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67%、3.02%,平均回收率达98.3%,在0-628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直接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2%、3.28%,平均回收率达97.6%,在0.229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本中甘油三酯含量≤5mmol/L、维生素C含量≤0.5g/L时,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无干扰,但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对钒酸盐氧化法和重氮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产生正干扰。结论 钒酸盐氧化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特异性较重氮法高的方法,适用于常规自动化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但在抗血红蛋白干扰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