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7d龄健康新生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采用改良Rice方法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h后将新生大鼠置于37oC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h,观察缺氧缺血后24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测定24h脑含水量。应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HIBD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结果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94.12%,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HE染色可见神经元损伤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含水量较右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HIBD大鼠左侧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铁元素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的增加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维持铁代谢的稳态对防治铁超载引起的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开花  曲云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43-5445
目的: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观察缺氧缺血后凋亡通路上关键成分核因子-κappaB(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减轻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2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PDTC预处理组(n=24)。各组再随机分为HI 6 h、24 h组(n=12)。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后行8%低氧暴露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PDTC组HI前腹腔注射PDTC(50μg.g-1.wt-1)。采用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结果:假手术组左侧海马神经元NF-κB活化和凋亡阳性细胞数极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NF-κB活化和凋亡阳性细胞持续增加至HI 24 h(P<0.01或P<0.001);PDTC干预组NF-κB活化和凋亡细胞数均较HIBD组下降(P<0.05或P<0.01)。结论:PDTC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NF-κB过度活化来减少脑细胞凋亡,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后脑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HIBD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日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30只,HI组(hypoxic-ischemic,HI)30只:HIBD)造模。大鼠于处置后6、12、24、48h、7d: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检测脑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l-1,ICAM-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数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I组脑组织中ICAM-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数在术后12h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4h和48h达高峰。ICAM-1和细胞凋亡之间相关系数r=0.829,P<0.01。[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脑细胞ICAM-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均增加,两者间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茶碱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氨茶碱组,于缺氧72 h断头取脑,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大脑损伤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及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脑组织内cAMP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脑皮层结构及神经细胞形态。结果:与HIBD组相比,氨茶碱组脑组织含水量下降、大脑损伤程度减轻;MDA下降,SOD活性升高;给药后24 h,可使脑组织内cAMP含量轻度升高;病理变化减轻,凋亡细胞减少。结论:氨茶碱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eural growth factor,N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近、远期影响。【方法】7日龄(spraqut Dawley,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假手术处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er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组(n=30),NGF组(n=30),HIBD模型后即刻开始NGF治疗,每次1 000 U/kg,间隔24 h,连续7次。以近期海马形态组织学及细胞凋亡数和远期学习记忆功能判断干预效果。【结果】HIBD组大鼠近期海马区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结构严重受损,远期学习记忆功能不良。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增加,水迷宫实验中潜伏期延长(P均<0.01)。与HIBD组比较,NGF组治疗后凋亡细胞于各时间点明显减少,潜伏期缩短,站台停留时间延长(P均<0.01)。【结论】早期NGF治疗可减轻HIBD程度,改善HIBD引起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缺血侧脑组织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对照组(n=24)及EGB治疗组(n=24)。采用经典的Rice法制成HIBD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伤后1、3、7、14d的细胞凋亡数及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EGB治疗组伤后7、14d的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1),且在伤后1、3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EGB可促进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血缺氧新生鼠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Wistar大鼠102只,随机分成3组,①假手术组(n=18);②观察组(n=42):HIBD模型后即刻给促红细胞生成素3 000 U/kg腹腔注射;③对照组(n=42):HIBD模型后即刻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处置后2、6、12、24、48 h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于处置后48 h作HE和TUNEL染色光镜下检测脑细胞凋亡数,以及测定脑组织水含量.[结果]观察组脑组织SOD升高、MDA降低、脑细胞凋亡数及脑组织水含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通过拮抗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和阻止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新生鼠HIBD时脑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HI)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的情况,进一步研究HI脑损伤后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变化,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HI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108只,随机分为3组:缺氧缺血组(HI组,36只),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组,36只),缺氧缺血+神经节苷脂组(GM1组,3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制备HIBD模型,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脑海马CA1区p-ERK的表达。结果:新生大鼠HI后脑细胞存在凋亡,GM1治疗能减少细胞凋亡。HI组、Control组和GM1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8.41±1.27)、(39.25±2.02)和(11.10±1.79),HI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GMl组(P<0.05),GM1组与Control组比较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HI组和GMl组p-ERK表达皆为阳性,两组比较HI组表达更强(P<0.05),Control组未见有p-ERK表达。结论:GM1可减少HI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影响p-ERK表达,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的脑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后缺血侧脑组织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对照组(n=24)及EGB治疗组(n=24)。采用经典的PAce法制成HIBD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伤后1、3、7、14d的细胞凋亡数及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EGB治疗组伤后7、14d的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1),且在伤后1、3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EGB可促进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肌苷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新生7日龄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n=4),左颈总动脉结扎HIBD组(H组,n=4)及肌苷治疗组(Ⅰ组,n=4),在缺氧缺血后3 d进行尼氏染色.另取120只新生7日龄SD大鼠按上述随机分组,每组40只,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在缺氧缺血后6 h、12 h、24 h、3 d、7 d时间点的Caspase-3表达情况. 结果尼氏染色可见肌苷治疗组能减轻脑组织的损伤.HIBD组Caspase-3在缺氧缺血后6 h开始出现裂解片段,24 h达高峰,各时间点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肌苷治疗组裂解片段的表达较HIBD组减少,两者之间比较(P<0.05). 结论肌苷治疗能够减少HIBD大鼠Caspase-3的激活,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提示肌苷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化而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皮质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14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胞二磷胆碱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又分为0、12、24、48、72 h和7天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按R ice方法,制作成H IBD模型后,各组分别于即刻及之后的每天同一时刻进行不同的干预,假手术组仅手术游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不再进行缺氧及药物干预等处理。于不同时间点剥取结扎侧脑皮质,免疫组化检测结扎侧脑皮质ICAM-1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结果:阴性对照组未见ICAM-1表达阳性的微血管,假手术组结扎侧皮质区ICAM-1蛋白阳性率均较低,各时间点皮质部位ICAM-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34,P>0.05)。生理盐水组、胞二磷胆碱组和辛伐他汀组ICAM-1蛋白表达阳性血管数于缺氧缺血后12 h时开始显著升高,24 h达高峰,然后开始回落,到7天时,生理盐水组和胞二磷胆碱组ICAM-1蛋白表达阳性血管数仍然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胞二磷胆碱组、辛伐他汀组于12、24、48、72 h时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7天时,辛伐他汀组已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且72 h、7天时,辛伐他汀组ICAM-1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胞二磷胆碱组(P<0.05和P<0.01)。结论:辛伐他汀和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ICAM-1有关,且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缺氧缺血性脑损害(HIBD)后亚低温干预对脑组织bcl-2和凋亡细胞数的影响其及相关性。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31℃亚低温干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观察脑bcl-2表达水平,作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HIBD大鼠8日龄时凋亡细胞大量出现(P<0.01),并达高峰,亚低温干预使8日龄凋亡细胞数减少(P<0.01),高峰后移;新生HIBD大鼠8日龄开始有bcl-2大量表达(P<0.01),8-10日龄其水平最高,亚低温干预使bcl-2表达水平下降(P<0.01);8日龄时bcl-2水平与8日龄脑海马及皮质凋亡细胞数呈等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及0.71(均为P<0.05);10日龄bcl-2水平与10日龄海马凋亡细胞数等级正相关,相关系数0.75(P<0.05),与皮质凋亡细胞数无相关意义。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早期发生凋亡过程,bcl-2水平与凋亡数一致;亚低温干预使凋亡过程延缓,高峰时间的调亡细胞数及bcl-2水平降低,从而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3.
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九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304-3306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应用HE染色、Annexin V/PI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及参附干预组在缺氧缺血后2 h、12 h、24 h、3天、7天、14天的病理变化、神经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①缺氧缺血后生理盐水组海马CA1区病理变化明显,参附干预组上述变化减轻。②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海马CA1区Bcl-2表达较弱,手术后该区Bcl-2表达仍弱,Bax表达增强,出现凋亡细胞,以24 h最明显;参附干预组Bcl-2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增强,而Bax表达减弱(P<0.05),凋亡细胞减少。结论:HIBD后Bax蛋白表达增强,细胞凋亡增加。参附可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使凋亡细胞减少,这可能是参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cromakalim)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应用HE染色、DNA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HIBD组,克罗卡林用药组(用药1组),克罗卡林+格列苯脲用药组(用药2组)病理变化、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HIBD组大脑皮质区病理变化明显,用药1组病理变化减轻,用药2组病理变化加重;②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见少量凋亡细胞;HIBD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1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HIB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2组凋亡细胞与HIB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区Bcl-2有一定量的表达,Bax几乎无表达,HI后该区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用药1组Bcl-2表达较HIBD组明显增强(P<0·01),Bax表达明显减弱(P<0·01),而用药2组Bcl-2表达及Bax表达与HIB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IBD后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细胞凋亡增加;克罗卡林可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使凋亡细胞减少,而KATP阻断剂格列苯脲可拮抗克罗卡林以上作用,这可能是克罗卡林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细胞Caspase-12的表达及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可能的凋亡机制及参附注射液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7天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参附治疗组(SF组),每1组均设3、6、12、24 h及3、7天6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用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取右侧海马脑组织匀浆,RT-PCR检测Caspase-12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aspase-12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形态变化。结果:S组Caspase-12 mRNA表达最低,C组和SF组Caspase-12 mRNA均在12 h达到峰值,SF组Caspase-12 mRNA在6、12、24 h及3天较C组表达明显下降(P<0.01);Caspase-12蛋白表达S组最弱,HI后3hC组和SF组较S组明显增加(P<0.01),24 h达到峰值,7天仍较S组高(P<0.01),SF组表达在12、24 h及3天较C组显著降低(P<0.01);TUNEL法显示HI后3 h C组和SF组脑海马即出现少量凋亡细胞,随时间延长凋亡细胞呈增多趋势,24 h达高峰后开始下降;SF组24 h及3、7天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后脑海马神经元细胞Caspase-12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12参与了新生大鼠HIBD后神经元损伤的凋亡机制,参附注射液能下调Caspase-12的表达,从而起到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