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同类型蝶窦开放治疗相关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蝶窦开放术的认识,以选择合理术式治疗蝶窦及其相关疾病。方法 回顾分析于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的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1型蝶窦开放术18例,相关疾病为细菌性蝶窦炎;2型蝶窦开放术19例,相关疾病为蝶窦真菌病、黏膜下囊肿及乳头状瘤;3型蝶窦开放术5例,相关疾病为蝶筛窦黏液囊肿、脑垂体瘤、岩尖胆脂瘤、岩尖胆固醇肉芽囊肿。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其中1例脑垂体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不同类型蝶窦开放不但可以治疗不同蝶窦疾病,还可作为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的径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孤立性蝶窦疾病指原发于蝶窦并且局限在蝶窦内的疾病,未侵犯周围的毗邻结构[1]。因蝶窦位置深在、隐匿,病变的症状常无特异性。随着影像学及鼻内镜外科学的发展,其诊断率、治疗率明显提高。但如  相似文献   

3.
眶爆裂骨折的治疗马长宝张忠平张孟生赵俊生眶爆裂骨折是指眼眶内、下壁骨折,即筛蝶窦外侧壁及上颌窦上壁骨折,属鼻眼相关疾病。我院1993年9月~1995年12月收住院治疗10例,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10例中男9例,女1例;右眼8例,左眼2例,均为单眼;...  相似文献   

4.
眶爆裂骨折是指眼眶内、下壁骨折,即筛蝶窦外侧壁及上颌窦上壁骨折,属鼻眼相关疾病。本文报告21例眶爆裂骨折,其中单纯型4例,复合型17例。文章对发病机理、CT的表现及手术适应证等进行了分析及讨论。认为CT是诊断眶爆裂骨折最精确的方法,可行骨窗及软组织窗扫描,本病的主要信息多靠冠状面扫描,故仅行横断面扫描是不能解决诊断问题的。眶爆裂骨折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所见可行保守或手术治疗,CT的诊断对手术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成年人和青少年蝶窦气化及其与蝶窦周围相关结构的关系,为临床开展鼻内镜下经蝶窦颅底手术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 100例成年人、50例青少年(10~18岁)行高分辨率CT冠状位和轴位扫描。结果蝶窦气化分蝶骨体气化和其他相关结构气化,成年人与青少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00侧蝶窦,半鞍型和全鞍型258侧(86%),甲介型和鞍前型42侧(14%)。蝶骨大翼、蝶骨小翼、翼突、鞍背、枕骨的气化率分别为7.3%、8.0%、28.7%、9.3%、4.0%。颈内动脉半管型和全管型共139侧(46.3%),视神经半管型和全管型共174侧(58.0%),部分血管神经完全突入到蝶窦腔内,骨壁菲薄甚至缺如。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突入蝶窦的程度与蝶窦气化类型有关。结论蝶窦气化程度及颈内动脉、视神经管、圆管、翼管突入蝶窦的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蝶窦及蝶窦周围相关结构已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6.
马长宝  郭志强 《耳鼻咽喉》1996,3(6):337-340
眶爆裂骨折是指眼眶内,下壁骨折,即筛蝶窦外侧壁及上颌窦上壁骨折,鼻眼相关疾病。本文报告21例眶爆裂骨折,其中单纯型4例,复型17例。文章对发病机理、CT的表现及手术适应证等进行了分析及讨论。认为CT是诊断眶爆裂骨折最精确的方法,可行骨穿及软组织窗扫描,本病的主要信息多靠冠状面扫描,故仅行横断面扫描是不能解决诊断问题的。爆裂骨折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所见可行保守或手术治疗,CT的诊断对手术的选择及判断预捕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一直认为孤立性蝶窦疾病发病率低,约占鼻窦病变的1.0%~2.7%,因蝶窦位置深在,与重要的组织结构相邻,解剖关系复杂,病变早期局限于蝶窦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随着CT和MRI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鼻内镜的广泛应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笔者通过对我院1996~2003年收治的22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诊治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蝶窦疾病是指原发并局限于蝶窦内的病变,未侵犯周围毗邻组织结构,其发病率约占鼻窦病变的1.0% ~2.7%.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早期多难以确诊,常导致误诊,延误治疗.根据近期有关文献,对孤立性蝶窦疾病从解剖学、临床症状、组成、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蝶窦及鞍区更直接的手术径路,结合影像学资料对超越蝶窦范围的相关疾病进行适当处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鼻内镜下,分别采用经前筛-后筛-蝶窦、经上鼻道-后筛-蝶窦、经鼻中隔-蝶窦以及直接以后鼻孔上缘为标志经蝶窦前壁自然口进入蝶窦等途径,对46例蝶窦占位并蝶窦骨壁破坏的病变进行处理。结果:蝶窦囊肿及脓囊肿21例,经上鼻道径路处理后痊愈;蝶窦内血肿机化1例,经上鼻道径路清除;蝶窦内血肿并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1例术中探查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痊愈,其余2例仅作鼻内镜检查,经DSA证实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治愈;蝶窦乳头状瘤4例,均行蝶窦自然开口径路,3例治愈,1例因广泛侵犯蝶窦外侧壁仅部分切除;蝶窦胆脂瘤2例,经上鼻道入路完整切除;蝶窦内脑膜脑膨出1例,经蝶窦前壁自然口打开蝶窦,经穿刺抽出脑脊液,手术停止并加固修补暴露脑膜;蝶窦真菌病1例,经上鼻道径路清除蝶窦内病变并联合抗真菌治疗后痊愈;蝶窦恶性肿瘤3例,经前后筛径路切除蝶窦内大部分肿瘤,后辅以放化疗;鼻咽癌侵入蝶窦5例,病理检查证实后行放化疗;垂体瘤术后蝶窦脑脊液鼻漏并肉芽增生5例,经上鼻道或鼻中隔径路均一次修补成功。结论:鼻内镜下处理蝶窦及蝶窦相关疾病径路多样,适当选择径路可达到直接、安全、微创等目的。术前蝶鞍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以及DSA是防止超越蝶窦范围病变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鼻科学     
20041090 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学研究/刘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2).-105~108 目的:探讨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旨在提高对此区域结构的认识。方法:观察20例(40侧)头部离体标本的视神经管结构,蝶窦外侧壁特点及与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关系。用火棉胶包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量蝶窦口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影像解剖数据,为临床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选取30例蝶窦无异常的健康成年志愿者行鼻窦薄层扫描,并行矢状位及冠状位的重建,利用工作站对蝶窦口与周围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蝶窦口的最大上下径为(2.28±0.52)mm,左右径为(2.06±0.32)mm,蝶窦口与前鼻孔的距离为(72.34±3.67)mm,蝶窦口与蝶窦顶壁、后壁、下壁及外侧壁的最大距离分别为(10.64±3.99)、(17.68±2.78)、(13.25±3.50)、(8.76±3.79)mm。结论蝶窦口为经蝶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扩大蝶窦口应自蝶窦口向内下方扩大,向上不易超过(10.64±3.99)mm,向外侧不易超过(8.76±3.79)mm。  相似文献   

12.
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旨在提高对此区域结构的认识。方法 观察20例(40侧)头部离体标本的视神经管结构,蝶窦外侧壁特点及与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关系。用火棉胶包埋10例标本,对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区域进行冠状、水平位的薄层切片,观察各层面结构和位置。结果①77.5%颈内动脉和90%视神经在蝶窦外侧壁向窦腔内侧形成突起;②前床突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前部的重要骨性标志;③蝶筛隐窝和圆孔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前中部的重要骨性标志;④岩尖前端和卵圆孔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中后部的重要骨性标志。结论 通过研究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断层解剖,并与大体解剖进行对照,为此区域的影像学和手术学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鼻科学     
970358蝶窦气化类型解剖学研究/陆书昌…//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一1996,3(4)一243~246 观察110具成人尸头标本蝶窦气化类型及蝶窦同毗邻结构的关系,根据左右两侧蝶窦气化程度是否相同将蝶窦分为二类,发现相同类蝶窦占41.8%,不同类蝶窦占58.2%,相同类蝶窦进一步再分为6型,而不同类蝶窦则根据两侧蝶窦气化程度的组合分为15型。分析了此种分型法在蝶窦及蝶鞍区手术时的意义,以及蝶窦的气化类型同毗邻结构间的解剖变异关系。表5参7(秋实)970359与颧额骨微型钢板内固定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姚小武…//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一1996,3(4)一251~253参照…  相似文献   

14.
孤立性蝶窦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8例孤立性蝶窦疾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18例中主诉头痛16例,8例视力下降和/或复视4例、眼球胀痛2例、眼球突出及眼球固定1例,涕中带血2例、脓涕1例。检查8例有Ⅱ或Ⅵ颅神经损伤,其中1例Ⅱ、Ⅲ、Ⅳ、Ⅵ颅神经均受损。所有病例鼻科检查中只有4例鼻腔所见能够提示后组鼻窦病变。15例为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病变(10例孤立性蝶窦炎,3例蝶窦黏液囊肿,2例霉菌性蝶窦炎),蝶窦脑脊液鼻漏、蝶窦骨瘤和蝶窦腺样囊性癌各1例。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一直存在而未被充分认识的一组疾病。它可仅以头痛或视力下降、复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鼻部表现不显著。因此,在头痛或视力下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不可忽略的因素。CT和MRI是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经鼻径路观察翼腭窝区的临床解剖特点, 以期为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5例(10侧)成人尸头标本经乳胶灌注后, 在0°鼻内镜下分别经蝶腭孔和上颌窦后壁两种手术径路显露翼腭窝, 再开放蝶窦, 充分暴露视神经、颈内动脉及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 观察各解剖结构的三维立体关系。结果 不同手术径路显露翼腭窝的范围不同, 祛除上颌窦内侧壁后能最大程度显露翼腭窝内所有解剖结构, 开放蝶窦后能观察翼腭窝与蝶窦区域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结论 只要熟悉鼻内镜下翼腭窝及邻近区域的解剖结构及关系, 选择合适的病例, 鼻内镜下经鼻行翼腭窝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蝶窦冠状位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蝶窦进行冠状位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方法 通过冰冻铣切技术获得层厚为0.1mm的连续冠状位断层解剖图像观察蝶窦及其重要毗邻结构。结果 75%的蝶窦为鞍型,蝶窦中隔居中者为15%,60%视神经管以及75%颈内动脉在蝶窦外侧壁处形成突起。结论 通过对蝶窦连续冠状位薄层断层解剖图像的追踪观察可以为安全行蝶窦开放术提供蝶窦及其重要毗邻结构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7.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文献复习 ,介绍了各种孤立性蝶窦病变的特点 ,包括孤立性蝶窦炎、霉菌性蝶窦炎、蝶窦后鼻孔息肉、蝶窦粘液囊肿、Rathke囊肿、蝶窦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视神经管骨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化纤维瘤、蝶窦颈内动脉瘤、颈内动脉 -海绵窦和蝶窦良、恶性肿瘤等。现代影像学检查和鼻内窥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蝶窦疾病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人们对蝶窦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 ,1978年Levine曾将蝶窦戏称为“被人遗忘的鼻窦”[1] 。最近 2 0多年来 ,随着影像学和鼻内镜技术的发展 ,有关孤立性蝶窦疾病的文章有增多的趋势。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发现蝶窦疾病并不少见 ,而且也不只是孤立性蝶窦疾病。为了全面地认识蝶窦疾病 ,回顾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 6 9例蝶窦疾病 ,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 ,提出了一种蝶窦疾病的分类方法。一、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资料1980~ 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 6 9例住院治疗的蝶窦疾病患者 (不包括同期在门诊手术的病例 ) ,其中男…  相似文献   

19.
因位于颅底的蝶窦解剖部位深在,以及蝶窦周围非常重要的毗邻关系,以往对于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十分棘手。近年来,由于CT鼻窦扫描在鼻腔、鼻窦疾病的常规应用使蝶窦病变的早期诊断更为可能,同时也为内窥镜下蝶窦手术提供了方便。我科自1995年12月~1998年11月在鼻内窥镜下对蝶窦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5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5~1998年我科共诊治了335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58例经鼻腔内窥镜下手术的蝶窦疾病患者,男40例,女18例。年龄16~69岁,平均为42.5岁。SO例或伴有全组鼻窦炎或前组、后组具窦炎、鼻息肉。…  相似文献   

20.
蝶窦的发育,伴有蝶窦的气化及蝶骨骨髓的转变,二者在MRI上的表现易于观察。本文通过研究800例正常发育中的蝶窦的MRI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明确不同时期蝶窦的发育情况,利于婴幼儿及儿童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800例患者,年龄均小于15岁,临床上疑有先天性脑异常、血管性疾病、发育迟缓、脑积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