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对照比较开腹手术中射频消融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开腹射频消融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24月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本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41患者,术前AFP升高者36例,术后33例降至正常,2年内14例(34.2%)肿瘤复发,外科手术中经肝包膜进针射频消融治疗的38例患者,36例术前AFP升高,术后35例降至正常,2年内7例(18.4%)患者肿瘤复发(P0.05);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9%和2.4%,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感染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和7.9%;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8.1%和65.9%,开腹射频消融治疗组则分别为92.1%和81.2%(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后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应注意保护。开腹经肝包膜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复发率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极射频消融治疗(MRFA)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采用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共10枚病灶,最大径6cm,一次消融完全坏死率达90%,2例病人因残余病灶行二次射频消融。术后CT复查,肿瘤经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后绝大多数在3个月左右开始缩小。结论:多极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四川绵阳立德LDRF-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电极成伞形张开,治疗的功率以及电极张开大小由计算机控制,在肿瘤消融后,该仪器的治疗自动停止。结果:50例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方式下顺利完成治疗,1、2、3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85.6%、57.3%、50.2%,患者肿瘤消融比较明显。结论:肿瘤的大小以及位置会影响到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但是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军安  王钢  王涛  雷达 《吉林医学》2011,32(28):5984-598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1例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的资料。结果:术后4~6周考察疗效,总有效率(87.1%,27/31),效果满意率(43.4%,13/3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微创技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臭氧溶解术结合地塞米松椎管内注射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近期评估。方法对照组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溶解术治疗。实验组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臭氧溶解术结合地塞米松椎管内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两组相同。结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溶解术治疗远期效果满意,但近期效果不佳,而结合地塞米松椎管内解决神经水肿,对近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8例39个肝癌病灶进行冷循环射频治疗,监测治疗全过程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1个病灶完全坏死,8个病灶部分坏死,患者症状改善,术后复查肿瘤缩小,血供不同程度减少甚至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治疗肝癌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无水酒精碘油乳剂注入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无法行手术切除患者36例,先行CT引导下无水酒精与碘油混合液于肿瘤注入,术后1-2周行CT引导下RFA消融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经增强影像学复查肿瘤均消融(100%),AFP明显降低者35例(97.2%),其中30例(83.3%)AFP恢复正常;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复发率分别为100%(36/36)、94.4%(34/36)、83.3%(30/36)、77.8(28/36)。结论:综合序贯应用CT引导下无水酒精与碘油混合液于肿瘤注入联合RFA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肿瘤局部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赵玉霞  郭乃才  王洪燕 《安徽医学》2013,34(9):1403-1405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 46例肺癌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将电极针刺入肺内肿瘤。连接射频治疗仪,采用标准程序进行消融,治疗靶温度为90℃。术前、术中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各项功能监测及化验检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术者定位、穿刺及其他各项事宜。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处理好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操作,术中无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7例体温异常,胸部及治疗部位疼痛4例,给予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CT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射频消融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王伟根  吉珉  应碧伟  高银  葛永彪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103-106+110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能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低剂量螺旋CT引导下射频消融、资料完整、随访时间满2年的38例周围型NSCLC患者(男25例,女13例;年龄54~85岁,平均68.3岁)纳入研究,参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统计肿瘤射频消融有效率和控制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手术,3 cm肿瘤射频消融术后12、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控制率分别为100%和85%;≥3 cm肿瘤射频消融术后12、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4%和27%,控制率分别为72%和27%。术中出现并发症13例(气胸6例、疼痛5例、出血1例、滞针1例、术后出现发热5例),均顺利处置。结论低剂量螺旋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周围型NSCLC有良好疗效,尤其适合3 cm以内的肿瘤。临床操作创伤小,相对安全,是周围型NSCLC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并评价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60例患者,探究分析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平均AFP和CEA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56例,占93.3%;不完全坏死3例,占5.0%;部分坏死1例,占1.7%。60例患者在1年内复发16例,占26.7%;1年内死亡患者1例,存活59例,1年生存率为98.3%。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病理学确诊颈2和骶2骨样骨瘤各1例,肿瘤边缘分别紧邻椎管和神经根。2例患者均无神经损害表现和运动功能障碍,仅颈椎病例有轻度的痛性脊柱侧弯。2例局部浸润麻醉后,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射频电极置入骨样骨瘤中心,应用90℃的射频高温持续数分钟对瘤巢进行损毁。应用VAS评分纪录手术前后疼痛改善。 结果: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逐渐减轻,24小时疼痛完全缓解。随访至今(5个月和4个月)症状无复发。查体无神经损害体征,颈椎病例轻度脊柱侧弯缓解。 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安全有效,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3月我院微创介入治疗科收治的46例(72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行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融情况[消融点数、消融时间]、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价、3年随访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短(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病灶均较好地清除;研究组3年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均显著,射频消融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消融时间、3年复发率方面均具有更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治疗肝癌的效果。 方法:在局麻及B型超声引导下,采用国产多极射频肿瘤消融(RFA-Ⅰ型)系统治疗肝癌30例(44个病灶)。 结果:30例肝癌患者的44个病灶中单发病灶26例,多发病灶4例,最小病灶直径12 mm,最大病灶直径78 mm,分别给予1~6点,共计65点消融治疗。根据实体瘤治疗标准判定,本组病灶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微效(MR)及无变化(NC)分别为3、26和8个,有效率(CR+PR+MR)84.1%,射频治疗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76.7%(23/30)。其中18例患者肝区胀痛消失,22例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复查血中AFP降至正常。 结论:国产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治疗肝癌可使部分肿瘤坏死或缩小,明显地改善患者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1例,转移性肝癌9例。肿瘤最大径≤5 cm的12例肝癌患者采用单纯射频消融治疗(RFA),肿瘤最大径>5 cm的18例肝癌患者采用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RFA术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或肝脏增强C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完全灭活率46.7%(14例),部分灭活率53.3%(16例)。单纯RFA组12例完全灭活率50.0%(6例),部分灭活率50.0%;RFA联合TACE组18例完全灭活率44.4%(8例),部分灭活率55.6%(10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AFP阳性患者术后AFP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较好,对于大肝癌宜联合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42例肝癌55次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肿瘤性状及大小变化、自觉症状和AFP值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5例于治疗后2周、17例于治疗后1月进行彩超及CT复查结果示:2周后71.4%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20%以上,1月后全部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与术前对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已呈部分液化。90.5%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其AFP值下降者占67.8%,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电极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靶点气化消融术的方法、疗效。方法本组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8-55岁,平均42岁。局部麻醉,在CT引导下操作。共36个间盘,单间盘者34例、双间盘者1例。经皮穿刺,局部麻醉,利用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对病变间盘气化消融。结果全部35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靶点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技术简单、微创、安全,疗效肯定等优点,可作为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之外,值得推荐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唐寒秋  李涛  杨华  陈宏 《当代医学》2008,(18):101-102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42例肝癌55次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肿瘤性状及大小变化、自觉症状和AFP值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5例于治疗后2周、17例于治疗后1月进行彩超及CT复查结果示:2周后71.4%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20%以上,1月后全部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与术前对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已呈部分液化.90.5%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其AFP值下降者占67.8%,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电极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RFA-1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用多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0 ℃~90 ℃左右维持10 min或15 min.结果 44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51例次,绝大多数病灶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定位下经皮多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在CT引导下经皮肺部恶性肿瘤行射频消融(R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4例肺部肿瘤患者的31个肿瘤行局麻下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其中直径≤4cm的肿瘤结节26个(19例患者中),4~8cm的5个(5例).结果:31个肿瘤均顺利完成了射频消融热毁损肿瘤,其中16个肿瘤至少进行了2次以上的重叠消融.肿瘤直径≤4cm者,完全毁损率为76.92%(20/26);肿瘤直径4~8cm者,完全毁损率为40.00%(2/5).31个肿瘤经治疗后病灶完全毁损率达70.97%(22/31).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均在可耐受范围.结论:肺部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有效、安全,可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8例确诊为膈顶部肝癌的患者,均实施TACE后联合CT引导下RFA(CT-RFA),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经皮肝动脉造影共发现156枚病灶,均行TACE联合CT-RFA。术中并发症包括气胸8例、出血1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1%。结论:TACE联合CT-RFA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灭活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