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髌骨环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该院66例髌骨骨折患者,对照组30例采取分体式髌骨爪手术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髌骨环固定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采取分体式髌骨爪手术方法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完全恢复患者10例,基本恢复患者8例,大部分恢复患者4例,预后不良患者8例,患者恢复优良率为73.3%明显低于治疗组的16例、7例、10例、3例以及91.7%。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情况更佳。结论采用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并不会增加患者痛苦,疗效较为肯定,安全性高,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术后康复质量,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松解术联合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远端重排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关节镜松解术与韧带重建术联合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ysholm)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患者平衡功能。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Lysholm评分和Berg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实施关节镜松解术联合韧带重建术治疗可提高其膝关节功能和平衡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关节镜在膝关节损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共30例;实验组予以关节镜手术治疗,共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分值。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活动时间以及膝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膝关节功能分值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51-54
目的 观察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应用膝关节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1~12月我院膝关节滑膜炎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实施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有效期为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频、步速、步态周期等步态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时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而VAS评分均明显减少,其中实验组患者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而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00%(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步频、步速、步态周期等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变化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治疗中,采取膝关节镜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为安全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与韧带重建术联合治疗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108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松解术+韧带重建术,51例)与观察组(关节镜下松解术+韧带重建术,51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与屈膝30°CT测量值。结果:观察组临床愈合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观察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外侧髌骨角与适合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通过关节镜下松解术与韧带重建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改善屈膝30°CT测量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恢复期系统康复治疗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0例髌骨脱位术后6~8 W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6例,为系统康复治疗组,采用膝关节中频治疗+中药塌渍+手法松动+ROM训练+肌力训练+盐水冰袋冷敷等方法系统治疗;B组14例,为对照组,采用蜡疗及手法松动治疗。在康复治疗8 W后采用膝关节功能评价表评分,观察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并对比两组的优良率;结果 A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恢复期采用多种治疗因子相结合的系统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分离式非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适宜基层医院的手术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浦江第二医院就诊的102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53例(髌骨爪组),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49 例(张力带钢丝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 (内固定滑脱松动?断裂?内固定物皮肤刺激?骨折移位?创伤性骨关节炎) 发生率,以及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髌骨爪组手术时间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髌骨爪组优良率100%,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可分离式髌骨爪针对髌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好于改良张力带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能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带锚线钉与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64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带线锚钉及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锚钉组33例: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切除组31例:采用髌骨下极切除髌韧带重建的传统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0.4个月,锚钉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髌骨下极切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下极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0例,对其进行关节镜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关节恢复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阙玉明 《求医问药》2014,(21):282-283
目的:探讨使用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5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39例,观察组有患者46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这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治愈。经过随访,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07例髌骨骨折病人,分别用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手术治疗68例和39例,记录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历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应用SPSS11.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14.2个月。Cable-pin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历时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Kirschner wire治疗组(P〈0.05),但医疗费用远高于后者(P〈0.01)。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和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Kirschner wire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更为广泛,方法灵活且疗效肯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Cable—pin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但仅适用于横断性髌骨骨折,且医疗费用昂贵,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07例髌骨骨折病人,分别用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手术治疗68例和39例,记录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历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应用SPSS11.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14.2个月。Cable-pin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历时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Kirschner wire治疗组(P〈0.05),但医疗费用远高于后者(P〈0.01)。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和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Kirschner wire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更为广泛,方法灵活且疗效肯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Cable—pin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但仅适用于横断性髌骨骨折,且医疗费用昂贵,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李洁 《中外医疗》2016,(13):91-92
目的:评析外伤性脾破裂应用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整群抽选104例,随机分为各包含52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应用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从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对手术效果予以评估。结果实验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3.8%,相比于对照组的19.2%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外伤性脾破裂在内镜下治疗具创伤小、痛苦小及恢复快等优势,术后并发症率低,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型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钛缆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50例髌骨横行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3例行常规cable-pin system 微创术,观察组27例行新型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术,对比2组病人一般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12~27个月,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6.30%、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96%、82.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仅1例出现皮肤刺痛、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70%,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螺钉联合钛缆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横向骨折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可作为首选术式之一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应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治疗,B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C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分析比较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术后3个月、6个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手术方法的平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但术后3个月A组、B组膝关节活动度(ROM)的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经χ2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χ2=6.412,P0.05)。术后6个月三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523,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固定法、镍钛聚髌器固定法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加早期的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方面优于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同时借助CPM机被动加主动训练,增强伤肢的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和肿胀,能有效避免创伤性骨关节炎,利于软骨营养,明显加速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创无头加压螺钉(headless compression screw,HCS)与髌骨针联合张力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髌骨骨折患者56例,15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术的患者为A组,18例实施关节镜下微创HCS内固定术患者为B组,23例进行关节镜下微创髌骨针联合张力钢丝固定术患者为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3+8.4)min、(52.2+7.3)min、(61.5+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1.5+8.7)mL、(34.4+5.8)mL、(35.6+4.9)mL,B、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活动优良率以及骨折复位优良率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例(26.7%)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术后感染2例,内固定物脱落1例,内固定物断裂1例;B组和C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术结合HCS用于髌骨横型骨折、结合自折式髌骨针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损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在髌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镍钛聚髌器治疗,对照组给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术在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但镍钛聚髌器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较快,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自2011-09~2013-12开展髌骨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术58例,经过早期全程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早,5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58例患者膝关节功能均于术后6~12月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全程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能有效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刘旸  武玲华  杨丁 《当代医学》2022,28(4):24-27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ESWT组)和对照组,各30例.ESWT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脉冲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Lysholm膝关节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