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产前超声诊断为CCAM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39例胎儿中28例引产,尸体解剖病理证实26例为CCAM;其余11例胎儿均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随访结果证实该11例均为CCAM。结果 (1)产前超声表现:39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均显示胸腔内异常回声,其中双侧3例,单侧36例(左侧15例,右侧21例);超声分型CCAMⅠ型4例,CCAMⅡ型16例,CCAMⅢ型19例。(2)伴发症状及畸形:36例胎儿(36/39,92.3%)出现伴发症状及畸形,均伴发纵隔移位,羊水过多6例,胸腔积液4例,腹腔积液3例,胎儿全身水肿3例,心包积液2例,肝囊肿2例,胎盘增厚1例,颈部水囊瘤1例;3例胎儿(3/39,7.7%,CCAMⅢ型)未出现其他伴发症状和畸形。(3)产后随访结果及妊娠结局:28例引产胎儿中26例产前超声分型诊断与产后病理诊断符合,2例隔离肺产前超声检查误诊为CCAMⅢ型。其余11例胎儿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超声随访示2例肿块逐渐缩小至消失,余9例胎儿出生后MRI诊断为CCAM,产前超声分型诊断与产后随访诊断结果均相符。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9%(37/39),误诊率为5.1%(2/39)。结论产前超声分型对评估CCAM胎儿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胎儿肺部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预后。 方法对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肺部肿瘤的38例胎儿均随访至产后或引产后,与出生后CT或引产后尸检结果对照,分析胎儿肺部肿瘤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 结果38例肺肿瘤胎儿中产前超声显示20例为肺囊腺瘤,其中Ⅰ型4例,声像图表现为多囊样无回声区;Ⅱ型7例,声像图表现为混合性回声;Ⅲ型9例,声像图表现为增强回声。超声检查后孕妇选择终止妊娠2例,引产胎儿尸检证实均为肺囊腺瘤;6例临床随访过程中胎儿肺部肿瘤消失;11例胎儿顺产后CT检查证实为肺囊腺瘤;1例超声检查后失访。其余18例产前超声显示为隔离肺,肿瘤呈楔形高回声,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为体循环血供;超声检查后15例胎儿顺产,9例临床随访过程中隔离肺消失,6例产后CT检查证实为隔离肺,3例超声检查后失访。与产后和引产后检查结果对照,34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肺肿瘤胎儿中产前超声正确诊断肺囊腺瘤19例(19/19),隔离肺15例(15/15)。 结论胎儿肺部疾病产前超声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肺部肿瘤图像,早期正确诊断对胎儿预后和临床处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漏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2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2例胎儿出生后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支气管源性囊肿,纵隔型8例(其中3例合并肺囊腺瘤样畸形),肺内型3例(其中1例合并肺隔离症),异位型1例(合并肺隔离症)。7例产前超声发现了支气管源性囊肿病灶;4例只发现了肺内合并的病灶,漏诊了肺外的支气管源性囊肿病灶;1例产前超声未发现病灶。在产前超声发现的7例胎儿中,单发囊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2例;3例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诊断符合率25%,4例误诊为肺囊腺瘤样畸形。结论胎儿支气管源性囊肿容易合并肺囊腺瘤样畸形、肺隔离症,产前超声明确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产前超声的价值在于发现并定位病灶,同时评估肿块对肺组织、气管的压迫及纵隔移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的诊断价值,提高先天性肺囊腺瘤的产前诊断率.方法 对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20例胎儿肺囊腺瘤畸形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产后追踪随访.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出的20例肺囊腺瘤畸形胎儿,病灶均为单侧,其中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12例.2例伴有腹腔积液,1例伴有胎儿水肿,1例伴有心脏畸形.结论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是发现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CCAM)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产前超声疑诊为CCAM的30例胎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临床结果。结果:超声疑诊的30例CCAM胎儿中,单侧病变为28例,双侧病变为2例;CCAMⅠ型6例,Ⅱ型6例,Ⅲ型18例;有8例孕妇选择引产,余22例活产;所有活产病例产后随访至12个月,婴儿均无异常。结论:超声检查是发现胎儿肺内CCAM病灶的重要方法,在发现该病灶后,可应用超声观察病灶变化,单纯CCAM且不合并胎儿水肿的患儿出生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表现,评价疾病预后及发展过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产前怀疑诊断先天性肺囊腺瘤胎儿的超声表现,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29例孕妇中,19例选择中止妊娠,其中16例接受尸检,14例病理证实为CCAM,2例病理诊断为隔离肺合并CCAM; 10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其中1例胎儿出生后1个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余9例胎儿出生后至今均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结论 产前超声对CCAM的诊断是可靠的,在发现该病灶后,可应用超声观察病灶变化,单纯CCAM不合并胎儿水肿的患儿出生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病变的声像图特点与其预后。方法对于我院就诊的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23例胎儿存在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病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追踪随访。结果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的23例,病灶最大径15~72mm,平均(30.3±13.6)mm,胎儿病灶体积与头围比值为0.02~1.54,致胎儿心脏受压位移的病灶8例;均未合并其他器官异常,无全身水肿、胸腔或腹腔积液、羊水过多等征象。继续妊娠的19例胎儿均为足月活产,2例终止妊娠,2例失访。结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预后良好,产前超声探查病灶血供来源是鉴别二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头比(CVR)在胎儿隔离肺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产前超声诊断为隔离肺胎儿共75例,测量胎儿CVR,追踪其临床预后。结果 75例隔离肺胎儿中,62例CVR<1.6,孕期均无出现水肿,出生后均存活且无呼吸系统症状;13例CVR≥1.6,其中7例(53.8%,7/13)合并胎儿水肿,11例存活,9例(69.2%,9/13)出生后出现呼吸系统症状,2例引产。两组胎儿水肿发生率及出生后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χ2分别为30.372及36.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出生后行手术治疗,所有手术病例全部治愈,病理检查42例为单纯隔离肺,6例为隔离肺合并肺囊腺瘤。结论不合并胎儿水肿的隔离肺预后良好,CVR是产前评估胎儿隔离肺预后的有效指标,CVR≥1.6与胎儿水肿及出生后出现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并判断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行产前超声诊断的CCAM胎儿46例,根据其囊肿大小进行分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各类型CCAM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胸廓指标,以及有无合并纵隔移位、羊水过多、胎儿水肿或积液及其他畸形,随访体积变化及预后。结果46例CCAM胎儿,根据其囊肿大小分为大囊型(Ⅰ型)9例、中囊型(Ⅱ型)22例和微囊型(Ⅲ型)15例。①产前超声表现:病变位于单侧43例,双侧3例。Ⅰ型、Ⅱ型、Ⅲ型的CCAM体积比逐渐增大,肺体积与胸廓体积比值逐渐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块体积、胸廓横径、胸廓前后径、胸廓面积、胸围、肺体积及胸廓体积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合并症:Ⅲ型合并羊水过多、胎儿水肿或积液最多,Ⅰ型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纵隔移位、合并其他畸形及随访体积变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预后:不同分型CCAM在妊娠结局上,Ⅲ型预后最差(P<0.05),而在产后干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胎儿水肿预后差。结论CCAM具有典型的产前超声特征,不同类型CCAM的囊肿大小、CCAM体积比、肺体积与胸廓体积比值及合并症均有所差异;产前超声可根据其分型及合并症判断预后,其中Ⅲ型预后较Ⅰ型、Ⅱ型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肺部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预后与转归。方法对49例肺部病变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肺部病变胎儿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1)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21例(42.9%,21/49),超声表现为混合性回声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或增强回声团块。其中15例引产后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1例出生后新生儿死亡,5例于孕37周前肺部肿块消失。(2)隔离肺12例(24.5%,12/49),超声主要表现为胎儿胸腔内均质增强回声的楔形包块。其中3例引产后病理证实为隔离肺;3例于孕36周前肺部肿块消失;6例活产后经MRI或手术病理证实病灶仍存在。(3)先天性膈疝9例(18.4%,9/49),超声表现为胸腔内见腹腔脏器。其中7例引产(1例合并18-三体),1例出生后新生儿死亡,1例活产,产后手术存活。(4)胸腔积液5例(10.2%,5/49),超声表现为胸腔内无回声区,其中4例引产(分别合并有21-三体、胎儿水肿、Turner综合征、大量腹腔积液),1例于孕34周时胸腔积液消失。(5)肺缺如2例(4.1%,2/49),超声表现为肺叶缺失,其中左、右肺叶缺如各1例,均选择引产。结论超声检查是检出胎儿肺部病变的可靠方法,可从超声观察角度预测肺内病变胎儿的临床预后与转归;胎儿纵隔和心脏移位、胎儿水肿或合并染色体异常是终止妊娠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颅内出血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30例颅内出血胎儿产前及产后颅脑超声声像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例颅内出血胎儿超声声像图特征:(1)颅内异常回声特征:30例均显示颅内异常占位回声(双侧异常回声14例,单侧异常回声16例),但出血量、出血时间不同异常回声表现不同;其中15例(15/30,新鲜出血期)颅内出血区呈高回声,11例(部分液化期)颅内出血区呈混合性回声,4例(完全液化期)颅内出血区呈囊性无回声.(2)异常回声区边界及血流特征:异常回声区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异常回声区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3)超声分级诊断与随访结果:超声诊断Ⅰ级颅内出血17例(均为室管膜下出血),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室管膜下高回声区、混合性回声区或囊性无回声区,大小3~21 mm,双侧侧脑室无扩张(侧脑室宽度均<15 mm);胎儿预后较好,颅脑超声随访(12例)均证实为颅内出血,引产1例,失访4例.Ⅱ级颅内出血5例,均无脑室扩张,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内高回声区,大小8~28 mm,与脉络丛分界尚清,双侧侧脑室无扩张(侧脑室宽度均<15 mm);产后颅脑超声随访证实2例为颅内出血,引产2例,失访1例.Ⅲ级颅内出血6例,脑室内出血合并脑室扩张,单侧或双侧脑室内呈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区(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宽度≥15 mm);胎儿MRI诊断颅内出血1例,引产5例,失访1例.Ⅳ级颅内出血2例(双胎1例),Ⅰ~Ⅲ级脑出血合并脑室周围实质内大范围出血,脑室周围实质呈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区;胎儿MRI诊断颅内出血1例,2例均引产(1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4)颅内出血合并异常:合并宫内发育迟缓5例,胎盘异常3例,羊水异常3例.(5)临床结局:14例临床预后较好(Ⅰ级12例,Ⅱ级2例),产后新生儿存活,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引产10例预后均较差(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2例),失访6例.结论胎儿颅内出血产前超声表现为颅内异常占位回声区,回声边界清晰,其内无血流信号,超声分级诊断有助于判断胎儿颅内出血严重程度,可估测胎儿预后和协助产前咨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消化道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其对胎儿消化道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产前超声筛查并发现先天性消化道异常的患儿和13例产前超声未发现异常但出生后检出先天性消化道异常患儿的声像图资料。结果22例产前超声发现胎儿消化道异常征象者中,出生后检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16例,阳性预测值为72.7%。29例消化道先天异常患儿中,产前超声检出16例,总检出率为55.2%。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消化道畸形的部位无法直接显示,对消化道畸形检出率有一定限制,但通过间接征象的显示以及多次重复的细心检查能有效检出绝大部分消化道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引产或产后证实为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结果胎儿先天性膈疝27例,产前超声准确诊断24例,3例漏诊,合并其他畸形9例。结论超声在产前能较准确地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对优生、降低畸形儿的出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骶尾部畸胎瘤产前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前超声检查及剖宫产娩出后手术病理检查证实骶尾部畸胎瘤的15例胎儿的超声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5例胎儿产前超声表现:(1)8例胎儿骶尾部肿瘤大小(4.3±2.7)cm,其内以囊性为主回声5例、囊实混合性回声2例、实性为主回声1例,其内见钙化样强回声7例,未见钙化样强回声1例;肿瘤内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畸胎瘤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3例;手术病理均诊断为成熟性畸胎瘤。(2)7例胎儿骶尾部肿瘤大小(11.6±5.1)cm,其内均以实性回声为主;多血供5例,少血供2例;7例均可见钙化样强回声分散于低回声内;合并羊水过多5例;超声诊断畸胎瘤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1例、Ⅳ型1例;手术病理均诊断为未成熟性畸胎瘤。 结论产前超声可显示胎儿骶尾部畸胎瘤的部位、大小、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产前超声正确诊断对胎儿预后判断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超声表现及显示切面,提高唇腭裂的产前超声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经引产或产后证实的唇腭裂胎儿28例,对比产前超声检查与引产后或产后唇腭裂的类型。结果 28例经引产或产后证实的唇腭裂胎儿中,单纯唇裂5例,唇腭裂22例,单纯腭裂1例;产前检出23例,其中误诊裂口类型2例,漏诊5例。结论胎儿唇裂、原发腭裂、正中腭裂经连续性颜面部三正交切面诊断准确性较高;胎儿完全腭裂及唇裂伴继发腭裂需补充特殊切面;单纯性继发腭裂产前超声诊断仍有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89例18~40周的孕妇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结果:在9089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133例,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115例,漏诊18例。结论:妊娠中晚期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对胎儿形态结构方面的明显畸形进行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胎儿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心脏异常中的作用。方法对4501例孕妇进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胎儿心脏采用四腔心切面(4C)、左室流出道切面(LVOT)、右室流出道切面(RVOT)、三血管气管切面(3VT)进行初步筛查,疑有心脏异常者则行详细超声心动图检查,复杂心脏异常者建议到省级产前诊断中心复查。所有疑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均经产后或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结果在4501例受检胎儿中,实际发生胎儿心脏异常40例,产前检出37例,检出率92.5%;漏诊3例,漏诊率7.5%。结论系统胎儿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快速、简便,适用于在普通孕妇进行胎儿心脏异常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00例孕妇系统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及心血管畸形的影像图特征,追踪随访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孕妇通过引产后尸检或产后超声检查证实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4200例孕妇共检出胎儿心血管畸形26例(不包括房间隔缺损),发病率为6.19‰,通过随访结果可以证实产前超声诊断准确17例,5例拒绝行尸检,失访4例,诊断准确率达65.38%。结论产前超声能够达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降低出生缺陷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