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浅刺法(主穴为阳白、丝竹空、颧髎、下关、颊车、迎香、地仓);对照组采用沿皮透穴刺法(取穴:阳白透鱼腰、迎香透四白、地仓透颊车)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8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细针浅刺合短时间拔罐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细针浅刺合短时间拔罐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4.8%,对照组愈显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细针浅刺合短时间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先矫形后针刺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97-0%,对照组愈显率为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先矫形后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烧山火浅针透刺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传年 《四川中医》2007,25(3):104-105
目的:观察烧山火浅针透刺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应用烧山火透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25例,与同期采用电针透刺治疗25例进行比较,观察疗程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2例(4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28%),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山火浅针透刺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疗程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急性期(发病7 d之内)给予快针浅刺,恢复期(发病第8天以后)给予针灸联合透刺治疗,留针2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2组治疗均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7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76.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1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52.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6.
透刺法加神灯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虹 《中国针灸》2003,23(9):519-520
目的观察透刺加神灯照射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应用透刺法加神灯照射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106例,与同期采用以激素为主的西药疗法患者98例进行比较,观察疗程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2%,对照组愈显率为72.4%,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疗程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透刺法加神灯照射治疗明显优于以激素为主的西药疗法,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7.
张爱贤 《陕西中医》2002,23(5):443-443
方法 :应用透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 2 0例 ,并与针刺治疗的 1 2 0例进行比较。结果 :前者痊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 68.3%、93.3% ,对照组的痊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 5 4 .1 %、84.1 %。两者之间疗效相比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 :透刺加电针治疗能加强局部血液循环 ,消除微循环障碍 ,改善神经缺血缺氧水肿病变  相似文献   

8.
胡梦 《新中医》2016,48(3):89-92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再选取少量常规穴位电针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穴位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House 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测试评分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85.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级及F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气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电针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晓虎  谢晓焜  谢昆 《中国针灸》2006,26(4):287-289
目的寻找和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的透刺方法。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以阳白透头维,阳白(原穴略上)透上星、丝竹空透鱼腰、牵正透迎香、地仓透颊车、迎香与颊车互透,使透刺方向与局部瘫痪肌束约呈45°角。对照组45例,选穴基本同治疗组,常规透刺,以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与颊车互透,牵正透地仓,四白透迎香。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6.0%,愈显率92.0%;对照组痊愈率55.6%,愈显率75.6%。两组痊愈率、愈显率及痊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透刺方向与瘫痪肌束呈45°角的刺法更利于面瘫的恢复,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慧 《陕西中医》2003,24(7):645-64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从少针、浅刺到透穴、沿神经走行方向进针方法 ,取患侧地仓、颊车、下关等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 0 0例 ,结果 :总有效率为 99%。提示 :针刺局部能激发舒通经络之气 ,促进面神经麻痹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早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伏晓虎 《中国针灸》2007,27(7):494-496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穴取地仓、颊车、阳白等,面部取穴不超过4个,浅刺,10天后常规取穴加电针;对照组除急性期不予针刺治疗外,余处理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面瘫是获取最佳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中26例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15例静止期患者采用浅刺法针刺患侧,2例恢复期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并与36例常规针灸治疗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取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7%,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需平均疗程为2.7个,对照组为4.0个,两组在治疗疗程上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1例,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4.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宜军  周友龙 《中国针灸》2004,24(10):677-678
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2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临床常规针灸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2%,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灸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将 3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 0 0例 ,采用穴位埋线加按摩治疗 ;对照组 180例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8% ,痊愈率90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7 3% ,痊愈率为 5 6 2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1) ,痊愈率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穴位埋线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良好疗效 ,急性期是穴位埋线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总被引:80,自引:6,他引:74  
目的;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将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2组,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发病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2%,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率66.7%,有效率97.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会大大提高治愈机率,故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季守贤 《中国针灸》2004,24(12):821-822
目的:观察远取穴位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在面部取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分别选取足三里、厉兑穴;对照组50例,单纯面部取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9.3%、显效率17.3%;对照组治愈率48.0%、显效率2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337,P<0.05).结论:远取足三里、厉兑可提高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电针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针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45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1例,对照组针刺患侧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8%,对照组有效率8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针刺加中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A、B两组各方面无明显差异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以患者主观是否接受针灸治疗为依据进行分组,每组60例,A组采取针灸治疗,B组采取药物治疗。结果 A组治愈45例(75.0%),显效9例(15.0%),好转6例(10.0%),无效0例,有效率100.0%;B组治愈33例(55.0%),显效10例(16.7%),好转9例(15.0%),无效8例(13.3%),有效率86.7%。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明显差异(P=0.2327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不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