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预后差。募集的巨噬细胞极化为促炎M1型巨噬细胞及抑炎M2型巨噬细胞,两种亚型的动态平衡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和预后。但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及继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中,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失衡,严重影响骨折愈合。研究表明,通过一些生物学方法重建巨噬细胞极化平衡,如生物医用仿生材料和外泌体携载miRNA治疗等,可有效改善巨噬细胞表型极化,减少骨吸收,促进成骨分化,加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因此,笔者从巨噬细胞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巨噬细胞极化失衡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及重建巨噬细胞极化平衡加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等方面,就巨噬细胞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共培养小鼠M1型巨噬细胞RAW 264.7与乳腺癌细胞4T1,观察白介素6(IL-6)在 M1型巨噬细胞向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共分为以下3组:A组(4T1细胞),B组(RAW 264.7细胞),C组(RAW264.7与4T1以1:4比例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比例,随后加入IL-6特异性抑制剂激活素A(ACTA,25μg/ml)或重组IL-6(rIL-6,10μg/ml)后再行检测.RT-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细胞因子及IL-6、IL-6Rα的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3组细胞上清中IL-6的含量,随后改变两种细胞的混合比例后再行检测.结果 RAW264.7和4T1细胞共培养后,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添加ACTA后该比例显著下降,而添加rIL-6后该比例增加.与B组比较,C组的M2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CCL22、CCL2、YM1、PDGF-c、HIMP、MMP-9、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M1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IL-12、IL-15、IL-18)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6 mRNA在A组呈微量表达,在B组元表达,在C组表达明显增高,而IL-6Ra mRNA在3组中均呈高表达.与A、B组比较,C组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明显增加(P均<0.05);以不同比例将两种细胞混合后发现RAW264.7细胞数量的改变显著影响了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L-6的水平.结论 将4T1和RAW264.7细胞共培养后,前者能促进后者分泌IL-6,并诱导其向肿瘤相关M2型巨噬细胞转化.IL-6在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阻断其作用可以遏制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S)通过影响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侵袭与迁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体外实验:将人胃癌细胞HGC-27分为对照组、DS组、M2组(M2型巨噬细胞与HGC-27细胞共培养)以及M2+DS组(经DS处理的M2型巨噬细胞与HGC-27细胞共培养).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未激活的巨噬细胞刘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活性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的和未激活的人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ψCM),取3种不同的浓度,分别施加于纯化培养的胎眼RPE细胞,作用24、48、72 h,用MTT比色法测定RPE细胞的OD值.结果LPS激活的MψCM(L-MψCM)和未激活的MψCM(N-MψCM)取不同浓度作用不同时间后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RPE细胞的活性和增殖,其中L-MψCM的作用明显强于N-MψCM.结论MψCM中含有促RPE细胞增殖的因子,可能L-MψCM中的促增殖因子在质和量上优于N-MψCM.  相似文献   

5.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TAMs可根据表型及功能的不同分为M1型和M2型,分别与抗肿瘤免疫和促进肿瘤进展有关。放疗是大多数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其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以间接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包括TAMs),导致TAMs向放疗抵抗型或放疗敏感型发展,从而影响放疗的疗效。靶向TAMs来抑制其促肿瘤作用以及促进TAMs向M1型复极化已经成为极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方式。靶向TAMs与放疗联合治疗能够协同抑制肿瘤进展、增强疗效并减少放疗抵抗。笔者就TAMs在肿瘤放疗中的角色和相互作用机制以及靶向TAMs与放疗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金香  谢明均 《西南军医》2013,(3):265-268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细胞中的重要组成成份,其在机体抗肿瘤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一部分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可促进肿瘤的发展,我们称之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TAMs来源于血液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倾向M2型,其特点是分化不完全、可塑性高。在乳腺癌中,TAMs具有促进肿瘤生长、浸润、转移、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作用。由于TAMs在募集、分化、促血管、淋巴管生成和促基质降解等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因此,可以把这些因子作为治疗靶点,为未来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免疫介导的肾病和宿主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与组织损伤的诱导、纤维化及损伤后修复密切相关,并决定着免疫反应的结局,表明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为此笔者对近年来关于肾损伤后的免疫反应及不同表型巨噬细胞在肾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朱哲  杨国红  赵季红 《武警医学》2021,32(8):676-680
 目的 探讨高盐刺激下巨噬细胞表型偏移的可能机制,为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TonEBP慢病毒干扰稳定细胞株,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onEBP干扰效率,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感染组细胞株用于后续实验。给予各组相应干预后同步培养24 h,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TonEBP、NF-κB及其M1、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onEBP、NF-κB、pNF-κB、pIKKα/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TonEBP -shRNA稳定干扰细胞株,与Control组相比其TonEBP干扰效率达7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单纯高盐干预下Raw264.7细胞TonEBP、NF-κB和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高盐刺激下分别干扰TonEBP、NF-κB的表达后,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纯高盐刺激下Raw264.7细胞TonEBP、p-IKKα/β、NF-κB、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NF-κB,p-NF-κB,p-NF-κB与NF-κB比值增加;高盐刺激下分别干扰TonEBP、NF-κB的表达后,p-IKKα/β、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结论 TonEBP/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高盐刺激下Raw264.7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发生偏移的可能机制;调节TonEBP/NF-κB信号通路,可改变高盐诱导下Raw264.7细胞表型偏移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e IF6)基因对M2型巨噬细胞纤维化相关因子分泌及重要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e IF6野生型(e IF6+/+)及敲降型(e IF6+/-)C57BL/6雄性小鼠,腹腔灌洗获得巨噬细胞,通过白介素4(IL-4)诱导形成M2型巨噬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比较e IF6+/+与e IF6+/-小鼠M2型巨噬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并通过RT-PCR及ELISA对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e IF6+/-小鼠组比,e IF6+/+小鼠M2型巨噬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显著上调。RT-PCR及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e IF6+/-小鼠相比,e IF6+/+小鼠M2型巨噬细胞中VEGF、TIMP-2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MMP-2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 e IF6可能通过抑制VEGF生成而防止血管及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同时通过调节MMP-2/TIMP-2的比例以平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沉积,从而缓解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最新研究认为,机体脂肪组织除了储存能量之外,还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的重要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功能失调常伴发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其原因可能与机体代谢性炎症反应有关。机体在肥胖状态下血液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进入组织内分化为M1型促炎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并作用于体内胰岛素敏感细胞,抑制细胞胰岛素信号敏感性。同时,血液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也可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迁移及活化而发挥代谢调节作用。因此,巨噬细胞对于发展组织代谢性炎症及维持代谢状态至关重要。本综述总结目前国内外有关运动改变机体组织内多种转录调控因子从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及代谢性炎症调控的研究进展,为揭示运动改善机体代谢状态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考察60Coγ-射线、环磷酰胺和综合放血法致血虚证小鼠模型骨髓细胞周期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和综合放血法制作血虚证动物模型,检测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观察四物汤给药后对其影响。结果射线损伤所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中G2/M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环磷酰胺损伤所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中G2/M和S期细胞先升高后降低;综合放血组小鼠骨髓细胞的S期细胞数先升高后降低;四物汤可以促进射线损伤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G0/1期进入S期的作用。3种模型都先后出现了G2/M期阻滞,以γ-射线照射组出现最早,与照射组不同的是环磷酰胺组与综合放血组在造模后都先后在第3、7天出现了S期细胞峰值。结论3种模型骨髓细胞周期都出现了G2/M期阻滞,但S期的变化存在明显不同,四物汤可以促进射线损伤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G0/1期进入S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巨噬细胞是存在于所有组织中的调节性细胞,它们对辐射刺激的反应机制复杂,既有共同的应对感染、损伤的变化过程,也有自己独特的极化转变方式。辐射相关的极化转变决定了巨噬细胞的功能类型。巨噬细胞受到不同的照射后,受到不同细胞因子的调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极化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综述辐射对巨噬细胞极化和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期对免疫基础研究和临床放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激活素A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激活素A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IL-1β,中性红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吞饮作用,鸡红细胞法检测吞噬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HCⅠ、Ⅱ类分子表达。结果:激活素A不仅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β,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吞饮及吞噬活性,但对MHCⅠ、Ⅱ类分子表达没有影响。结论:激活素A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1β和吞噬活性,但对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在几种抗癌药物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免疫学技术和病理学方法研究了环磷酰胺、氟脲嘧啶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化疗所致的小鼠外周血WBC降低、淋巴细胞减少、腹腔巨噬细胞功能降低及免疫器官的结构损伤,并对HBO治疗后的改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联合化疗可引起小鼠食欲不振、WBC(4.26±1.19×109/L)降低、巨噬细胞功能降低、免疫器官结构损伤等副作用,HBO治疗可以使化疗小鼠WBC(731±2.94×109/L)、巨噬细胞吞噬率(28.31%±9.43%)、脾指数(11.44±4.07mg/g)、骨髓造血组织容量(61.41%±17.03%)等指标明显升高(P<0.01)。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化疗药物所造成的骨髓、脾脏结构损伤的修复以及WBC回升、巨噬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正摘要目的确定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产生的两类巨噬细胞免疫代谢表型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8)F-FDG显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已获动物保护委员会批准。评价小鼠腹膜未被激活的巨噬细胞(MΦ_0)以及被M-CSF(MΦ_(M-CSF))和GM-CSF(MΦ_(GM-CSF))激活的巨噬细胞的2-脱氧葡萄糖摄取及其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代谢指标。细胞内葡萄糖通量通过同位素示踪的糖酵解及三羧  相似文献   

16.
全身辐射对小鼠巨噬细胞IL-12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γ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形态和IL-12基因表达影响的时效和量效特点,为放射损伤后免疫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小鼠一次性全身辐射,于不同时相点分离、计数腹腔巨噬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其IL-12p35和p40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1)伤后巨噬细胞数量早期减少,后期恢复;(2)伤后巨噬细胞呈多形性和纤维状;(3)伤后IL-12p35转录水平降低,而p40转录水平增加;(4)照射剂量越大,巨噬细胞损伤效应越重,恢复越慢。伤后7d内以损伤改变为主,15d后以再生修复`、功能恢复为主。结论 全身照射后巨噬细胞数量减少,形态改变,以及IL-12p35的减少和p40/p40的增加,可能是免疫障碍的重要环节。只有同时检测IL-12p35和p40才能正确反映放射损伤后IL-12的基因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肺组织重建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和MMP-9在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肺组织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用噻唑蓝(MTT)检测1~10 Gy 60Co γ 射线照射对人肺成纤维细胞(Fb)增殖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经5和7 Gy照射后Fb中Ⅳ型胶原和MMP-9的变化;从经25 Gy照射后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巨噬细胞,制备条件培养液(CMAM)并刺激肺Fb,用MTT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用ELISA测定对Fb合成Ⅳ型胶原和MMP-9的影响;于照射后不同时间取大鼠肺组织进行Ⅳ型胶原和MMP-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7 Gy照射能促进肺Fb增生;5和7 Gy照射能促进Fb合成MMP-9,但不能促进Ⅳ型胶原合成;CMAM不但能促进Fb增生和MMP-9合成,也能合成和释放Ⅳ型胶原;受照后1周大鼠肺组织出现Ⅳ型胶原沉积。结论 照射能直接刺激肺Fb增生,但不能产生Ⅳ型胶原;Ⅳ型胶原的合成与照射后肺内巨噬细胞和Fb的相互作用有关,并可导致肺损伤重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海藻硫酸多糖(SPS)具有调节免疫、抗辐射、抗肿瘤等较广泛的药理学作用。一氧化氮(NO)是巨噬细胞(MΦ)中重要的细胞效应因子[1],笔者就SPS对辐射MΦ中NO产生、MΦ凋亡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有各种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包括促进增殖、分化和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在其靶细胞上有相应的受体表达 ,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可与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相关联 ,某一具体细胞因子的功能特异性 ,由所激活的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综合效应所决定[1 ] 。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类的细胞因子 ,在体内可由巨噬细胞、T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GM CSF是一个多效的细胞因子 ,它刺激髓性祖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并维持髓性细胞的功能特性 ,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在半固体琼脂培养中还促进粒…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全脊柱M R I评价急性脊椎创伤后多水平椎体损伤的发生率和类型,作者搜集了3a内在地方脊柱创伤中心(SIU)接受检查的急性脊髓损伤病人127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40例,年龄在6~90岁,平均35岁。M RI检查与损伤间隔0~55d,平均9d。该技术采用1.0T M R(PickerV ista Polaris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