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陶俊  韩月圣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2):2453-2454
目的:探讨应用眼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遮盖,精细目力训练,黑白光栅等视觉刺激治疗,斜视手术矫正等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68例108眼弱视儿童,分别按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分组,经过传统的方法治疗后,视力提高情况。结果: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3~5岁组高于6~8岁组和9~12岁组;弱视程度越轻治愈率越高:轻度弱视组高于中度弱视组和重度弱视组;中心注视高于偏中心注视;屈光不正性弱视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结论:儿童弱视矫治的疗效与患儿的年龄、弱视的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有关。传统治疗对弱视儿童视力的提高,效果切实有效,因其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值得基层医院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单眼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门诊治疗的6~18岁单眼弱视患者71例,采用综合疗法,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及注视性质与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学龄期儿童单眼弱视71例71眼的治愈率为63%(45/71),进步24%(17/71),无效13%(9/71)。结论:学龄期儿童单眼弱视治疗效果较好,应予积极治疗,疗效与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及注视性质关系密切,6~12岁患儿,屈光参差性弱视、轻度弱视、中心注视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多媒体训练治疗与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估多媒体训练治疗对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赡性研究随机将195例(347只眼)弱视儿童分为多媒体训练治疗组(多媒体组)和遮盖疗法治疗组(遮盖组)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多媒体训练治疗组100例(180只眼),总有效率为90.0%,遮盖组95例(167只眼),总有效率为82.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6~12岁患儿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与弱视程度显著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1);在各种程度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遮盖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相关,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P<0.05),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3岁~组无论是多媒体组还是遮盖组无明显差异,而6岁~和9~12岁多媒体组疗效优于遮盖组,且两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媒体训练治疗系统治疗学龄儿童弱视优于传统的遮盖疗法,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本法对各年龄段均有较好效果,且依从性优于传统遮盖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分析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软件对5~8岁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02/2007-02接受"增视能"训练的5~8岁弱视患儿172例248眼,男97例,女75例。按弱视病因、程度和注视性质分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增视能"训练软件的视觉刺激和视觉精细部分进行训练,时间为6mo。结果:总体治愈率68.1%,好转率23.8%,无效率8.1%。按不同弱视类型分组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7.7%,77.4%;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6.2%,61.9%;中心注视和旁中心注视性质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0.0%。结论:"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各种类型的弱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及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类型,训练模式趣味性强易于被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视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眼病,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目前治疗中心注视弱视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是配镜+遮盖治疗,另可辅以视觉刺激,家庭精细作业(如:穿针、描画等)。方法虽然有效,但因过于单调,患儿常常不能坚持,从而使治疗时间延长。我院从2004.12~2005.5引进北京优视视觉科技发展公司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对43例80眼中心注视的弱视患儿进行了多媒体视觉治疗,多数在一个疗程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见效快,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治疗组:随机连续选择2004年12月~2005年5月在我院弱视治疗中心接受多媒体训练系统治…  相似文献   

6.
智能化斜弱视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21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智能化斜弱视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采用维视顿智能化斜弱视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216例402眼,无双眼视觉患儿进行弱视治疗的同时行双眼视觉训练。对弱视的类型、程度和初诊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进行观察。治疗过程与电脑游戏相结合。结果:治疗6mo有效386眼,总有效率96.0%,其中基本治愈289眼(71.9%),有效97眼(24.1%),无效16眼(4.0%),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和年龄4~6岁弱视基本治愈率最高。结论:智能化斜弱视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与电脑游戏相结合,使治疗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极大提高了弱视儿童治疗的顺应性,疗效明显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多媒体训练治疗与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估多媒体训练治疗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将117例(208眼)弱视儿童分为多媒体训练治疗和遮盖方法两组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多媒体训练治疗组60例(108眼),总有效率为90.7%,遮盖组57例(100眼),总有效率为82.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6~12岁患儿总有效率两组相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疗效与弱视程度显著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1);遮盖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相关,弱视年龄越轻,疗效越好(P〈0.05),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系统治疗学龄儿童弱视优于传统的遮盖疗法,而且弱视治疗的效果和弱视程度及年龄密切相关,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龄儿童弱视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0~17岁弱视儿童69例(81眼),经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年龄和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例81眼,基本治愈53眼(65.43%),进步20眼(24.69%),无效8眼(9.88%),总有效率90.12%;按年龄分组,10~12岁组50眼,基本治愈34眼(68.00%),13~17岁31眼,基本治愈19眼(61.2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P〈0.01);中心凹注视和中心凹旁注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黄斑旁注视和周边注视患者(P〈0.01)。结论大龄弱视儿童,只要坚持治疗,大部分治疗有效。其疗效与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07/2017-07我院确诊收治的弱视儿童393例715眼,建立弱视治疗档案,给予弱视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其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弱视注视性质和治疗依从性等影响疗效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患儿393例715眼中,基本治愈者520眼(72.7%),进步者117眼(16.4%),无效者 78眼(10.9%),总有效率为89.1%。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治疗依从性等临床特点影响弱视治疗效果。

结论:儿童弱视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与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弱视注视性质和治疗依从性等临床特点关系密切。年龄偏大,弱视类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弱视程度重、旁中心注视及依从性差的患儿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弱视集中训练模式与家庭训练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医院集中弱视训练与传统家庭弱视训练方法的比较,探讨医院集中训练模式对提高弱视训练的依从性和疗效的作用。方法:将3~11岁的门诊弱视儿童,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弱视诊断、分类标准,经常规散瞳验光和矫正屈光不正,随机分为医院集中训练组和传统家庭训练组,采用精细目力训练、视觉刺激疗法(circularactivate machine,CAM)、后像疗法等,比较两组疗效。平均治疗3~6mo,随访2a。结果:医院集中训练组100例173眼中,基本治愈136眼,进步33眼,无效4眼,总有效率97.7%。传统家庭训练组50例90眼中,基本治愈35眼,进步37眼,无效18眼,总有效率80.0%。两组总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1)弱视程度与疗效的比较:两组轻度、中度弱视之间的疗效比较(P<0.01),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医院集中训练组优于传统家庭训练组。两组重度弱视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弱视性质与疗效的比较:两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比较、两组斜视性弱视的疗效比较(P<0.01),差异均有极显著性;两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集中训练组比家庭训练组疗效突出。(3)年龄与疗效的比较:两组3~6岁弱视的疗效比较、7~11岁弱视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均有极显著性,集中训练组比家庭训练组疗效突出。结论:医院集中训练模式对于治疗儿童弱视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从弱视程度,性质以及年龄上显示比传统家庭训练模式更为有效,这有助于提高弱视训练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100例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传英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1002-1003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不同类型儿童弱视的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对100例190眼儿童按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和年龄进行分类,并采用矫正屈光不正、遮盖疗法、家庭精细目力训练及红光治疗、综合治疗仪对其进行治疗,随访观察达5a以上。 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最高,明显高于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和遮盖性弱视,轻度弱视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弱视。中心注视高于旁中心注视,弱视治疗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6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结论: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及开始治疗的年龄、家长及患儿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可以提高其治愈率,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高涛 《眼科新进展》2008,28(9):700-70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全部初诊患儿230例(311眼)经视力、眼位、屈光间质、眼底、注视性质检查,排除器质性眼部病变,配戴矫正眼镜,采用遮盖法、精细目力训练、增视仪治疗、同视机训练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全部弱视患儿治愈146眼(47.0%),有改善143眼(46.0%),无效22眼(7.0%),总有效率93.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有效率较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观察并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总结2005-08/2009-01在我院接受遮盖、红光闪烁、后像、光刷、精细作业、激光和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弱视治疗的大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90例148眼,其中8~10岁者114眼,11~13岁者24眼,14~16岁者10眼,治疗时间30~750(平均163)d。结果: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行或2行以上,治疗有效率达93.3%,其中有98眼矫正视力>0.9,基本治愈率为66.2%。8~10岁组与11~13岁及14~16岁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综合疗法规范治疗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疗效肯定,特别是屈光不正的中心注视弱视患者经治疗可建立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青年和成人弱视视觉系统可塑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Chen JP  Song WX  Wu QH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2):710-713
目的 研究青年和成人弱视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进一步探讨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 ,收集 15~ 17岁弱视患者 4 7例 (5 7只眼 )和 18~ 4 5岁弱视患者5 5例 (6 8只眼 )。治疗前进行矫正视力、激光干涉条纹视力 (IVA)、弱视类型和程度、注视性质检查 ,采用准确验光配戴矫正眼镜法和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远、近距离压抑和微量压抑 )联合遮盖疗法 ,同时辅以后像红光法进行综合治疗。随访时间 1~ 5年 ,平均 2 9年。结果 治愈 5 5只眼 (44 0 % ) ,其中痊愈 2 3只眼 ,基本痊愈 32只眼 ;进步 37只眼 (2 9 6 % ) ,无效 33只眼 (2 6 4 % ) ;治疗总有效率为73 6 %。不同年龄患者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中心注视和中心凹旁注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黄斑旁注视和周边注视患者 (P <0 0 1) ;不同弱视程度患者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 ;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斜视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 (P <0 0 1)。IVA预测疗效的准确率为 92 8% ,IVA与患者治疗后视力呈显著正相关 (r =0 886 2 ,P <0 0 1)。结论 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可能终身存在。采取压抑联合遮盖并辅以其他疗法综合治疗青年和成人弱视行之有效 ,其疗效与患者的弱视程度和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旁中心注视性弱视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红色滤光片法加反转遮闭法矫治旁中心注视性弱视儿童50人,52只眼。结果:4~5岁组26只眼中治愈18只眼(69.23%);6~7岁组22只眼中治愈13只眼(59.10%);8~10岁组4只眼治愈1只眼(25.0%)。有32只眼转变为中心注视(61.53%)。结论:该方法对儿童有显著疗效,本方法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