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深度成像(OCT-EDI)技术的问世,使得在活体中测量脉络膜厚度成为可能,目前关于OCT-EDI的研究主要是脉络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分析脉络膜在疾病当中的调控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寻找有关近视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多媒体训练治疗与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估多媒体训练治疗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将117例(208眼)弱视儿童分为多媒体训练治疗和遮盖方法两组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多媒体训练治疗组60例(108眼),总有效率为90.7%,遮盖组57例(100眼),总有效率为82.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6~12岁患儿总有效率两组相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疗效与弱视程度显著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1);遮盖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相关,弱视年龄越轻,疗效越好(P〈0.05),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系统治疗学龄儿童弱视优于传统的遮盖疗法,而且弱视治疗的效果和弱视程度及年龄密切相关,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5岁.因左眼前黑影遮盖1 d,于2008年11月13日收住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眼科.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10.5 D矫正0.5,左眼手动,不能矫正.左眼角膜透明,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明显,无明显增生,视网膜脱离范围从2点至9点时钟位.累及黄斑,4、7点处可见约1/3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马蹄裂孔,眼轴29.30 mm;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周边变性明显,眼轴30.50 mm.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显示左眼视网膜剥离,玻璃体后段混浊.诊断: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双眼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4.
薛嘉睿  郎平  吴昌凡 《安徽医学》2009,30(8):852-854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葛根素治疗组和糖尿病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尿糖、血糖、血NO及血SOD值,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及ICAM-1表达的不同。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血糖均升高,血SOD和血NO值降低(P〈0.05)。葛根素能改善大鼠基本情况,降低血糖(P〈0.05),升高血SOD及血NO值(P〈0.05),并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间ICAM-1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间ICAM-1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对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昌凡  郎平 《安徽医学》2010,31(7):843-844
研究生教育重要任务是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创新思维的科研能力。Sem inar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研究生求知欲,帮助研究生了解、归纳和吸收知识,还能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正逐年增加,会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和社会危害。然而对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早期诊断、进展预判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问题尚未解决。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模态成像的应用为病理性近视的诊断、疾病进展的监测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尤其部分特异性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更有助于病理性近视的早期诊治和对其相关机制的认识。因此,本文就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中的病理性近视影像学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辅助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2例(44眼)玻璃体混浊并增殖膜形成的患者的手术过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42例(44眼)术中无1例大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眼(4.55%),35眼(79.55%)彻底清除增殖膜。38眼(86.36%)术后两周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较术前提高,40眼(90.91%)视网膜得到解剖复位。结论: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可使增殖膜的剥除更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医源性裂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哌仑西平对实验性近视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出生后48 h内的纯种M99穗麻雄鸡的右眼缝上眼罩进行遮盖,分别在玻璃体内注入500 μg哌仑西平(MD+P组)及10 μl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SS组),单纯遮盖作为空白对照(MD组).同时观察单纯注入500 μg哌仑西平(P组)对正常眼(正常组)的影响.4周后进行验光.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合电化学检测(EC)方法分析实验动物视网膜上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多巴克(DOPAC)水平的变化.结果 MD组和正常组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组与正常组相比,视网膜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水平明显降低(P<0.01),下降率大于40%.MD+P组视网膜DA和DOPAC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00 μg哌仑西平能够抑制实验性近视的产生和发展.哌仑西平可能作用于视网膜上毒覃碱受体(M受体)而引起DA改变,进而抑制近视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眼科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为眼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4年眼科住院病人2,165例。运用Stata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科住院病人前四位的疾病是:白内障、眼外伤、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在年龄、性别上有明显差异,以30-40岁(14.48-16.08%)、50-60岁(14.99-18.38%)、60-70岁(18.38-21.22%)为主要病源;性别上,男性为60.31-64.17%,女性为35.84-39.69%。结论白内障、眼外伤、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是眼科住院主要病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的玻璃体切割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RNs患者5例(7只眼)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7~63岁,平均(55.2±6.5)岁,男女比例3:2。术前已明确伴有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术。抗病毒药物治疗后3例(3只眼)眼部体征加重,未发生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另1例(1只眼)玻璃体切割术中发现有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发作的2例(2只眼)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外路视网膜光凝。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硅油填充3只眼半年左右均行硅油取出术,视力无改善或下降,有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及后发作的2只眼视网膜均保持附着,视力恢复均超过治疗前。结论 ARNs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若眼部体征仍加重,早期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可以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视力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