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卫国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6):549-549,507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Ⅵ)、透明质酸(HA)及层粘蛋白(LN)在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检测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1例慢性乙型肝炎、49例急性乙型肝炎及20例健康人血清PHINP、CⅣ、HA及LN,对其进行t检验,观察三者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清中PⅢNP、HA的水平在急性肝与慢性肝炎中有显著区别,慢性肝炎明显高于急性肝炎与对照组(P〈0.05),而CⅣ、LN,急慢性肝炎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ⅢNP、cⅣ、HA及LN水平对慢性肝炎有较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CIV、PⅢP)、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肝病患者血清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同时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分级分期,分析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各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在肝脏炎症各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各期和炎症各级之间HBV—DNA、ALT均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CIV、PⅢ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血清TGF-β1水平测定有助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ivinA,ACTA)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CT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HA、LN、PCⅢ含量。其中35例做肝组织活检,进行HE染色。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组及肝硬化组AC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AC-TA水平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HA、LN、PCⅢ含量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CT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了解其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部分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随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逐步升高,以HA、PCⅢ敏感性最高。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并受到炎症活动的影响。以HA、PC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减轻和缓解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方法。方法:用复方丹参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与单用甘利欣治疗85例作对照。观察疗程结束前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下降明显,而白蛋白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减轻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72例肝纤维化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总胆汁酸(TBA)、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前清蛋白(P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间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患者之间,TBA、HA、PⅢNP、C‐Ⅳ、LN及PAPP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TBA、HA、PⅢNP、C‐Ⅳ、LN及PAPP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对肝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40例患者全部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明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肝纤维化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Ⅳ-C、HA、LN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患者血清Ⅳ-C、LN和HA水平有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Ⅳ-C、LN和HA均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黄蜇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大黄蜇虫丸配合保肝、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2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纤维(CⅣ)、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的变化,观察3个月,并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B超情况。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LN、pⅢp)水平下降,其中尤以HA和pⅢp下降明显,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多数患者的B超指标有改善。结论大黄蜇虫丸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及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同步收集28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及肝穿刺活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纤维化组织中TIMP-1阳性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IMP-1水平;另对47例同时期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用ELISA法检测血清TIMP-1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TIMP-1的阳性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386,P=0.042),血清TIMP-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46,P=0.000),血清中TIMP-1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呈正相关(r=0.622, P=0.000);血清TIMP-1水平与肝组织中的TIMP-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肝活检免疫组化检测TIMP-1对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有重要意义;血清TIMP-1含量能间接反映慢性活动性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对于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活检患的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进行检测,对肝组织进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学诊断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四项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肝硬变阶段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亦一致,在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显示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血清HA、PCⅢ、Ⅳ-C、LN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对7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进行肝穿刺组织活检和肝脏CT平扫,同时检测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与7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41例NAFLD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血清ALT、AST和GGT水平较慢性乙型肝炎和NAFLD患者明显增高(P〈0.05,P〈0.01);血清TC、TG、FBS、INS和IRI水平较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而与NAF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变程度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NAFL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炎症计分和纤维化计分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CT比值较慢性乙型肝炎降低(P〈0.05),而较NAFLD患者高(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不同于单纯的慢性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慢性乙型肝炎进展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与肝活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学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方法 :对 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 ,并定量检测血清中的ALT及HBVDNA ,且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和IV型胶原 (IV C)含量。结果 :77 3% ( 75 / 97)患者血清AL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HBVDNA定量在各级各期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患者血清HA水平S1期低于S2 ,S3及S4期 ,S2期低于S4期 ;各期IV C水平仅S2与S3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N水平各期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部分患者血清ALT值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动度。血清HBVDNA水平不能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血清HA和IV C水平可用于预测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 ,而LN则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进行了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脏穿刺联合检查,以求发现三者间的规律性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与补体C3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了126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病程中血清内补体C3的水平。结果表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C3水平高于组(P〈0.05),恨病后2-3周直至痊愈血清C3含量基本正常,慢性活动性乙肝炎及重症肝炎患者血清内C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C3含量基本正常,提示:用简便的简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C3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肝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早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达峰值时,即可检出HBV核心抗体IgM(抗HBc IgM),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Bc IgM近乎100%阳性,抗HBc IgM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确诊的免疫学指标之一,一般滴度较高,可持续3—6个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HBc IgM阳性,说明HBV在肝内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损害明显。抗HBc IgM既是乙型肝炎近期感染的指标,也是HBV在体内复制的指标,并提示患者血液有传染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c IgM阳性时,通常滴度较低。抗HBc IgM阴转预示急性乙型肝炎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5例CHB患者和41例乙型肝炎后LC患者血清TIMP-1、TIMP-2含量,并与30名健康献血员比较。结果CHB轻度、中度、重度和LCA级、B级、C级患者血清TIMP-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呈正相关(r=0.935、0.836、0.910,P均〈0.01);CHB重度和LC级、B级、C级患者血清TIMP-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HA、LN、CⅣ呈正相关(r=0.765、0.623、0.716,P均〈0.01)。结论血清TIMP-1、TIMP-2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过程中明显升高,并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显著性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1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脂蛋白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分析如下。l材料和方法1.至病例选择:118例住院肝炎病人(男63例,女55例)平均年龄35岁;急性肝炎69例(甲肝13例,乙肝41例,非甲非乙型肝炎12例,甲乙混合感染3例),其中急性期40例,恢复期29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6例,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8例,肝硬化12例(代偿期7例、失代偿期5例),重症乙型肝炎3例。诊断符合卫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上海会议标准,所有病人均未合并糖尿病、肾病及冠心病。3O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男18例,女12例)平…  相似文献   

19.
刘建芳  马玉魂  王铁武  李又平  胡怡 《临床荟萃》2008,23(22):1626-1627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定量与肝脏炎症无明显的关系,肝组织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的定量与肝脏的炎症有明显的关系,但血清HBV DNA与肝脏内HBsAg和HBcAg的表达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意见不统一。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1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以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的定量及肝脏炎症与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安达芬)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18例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分别行肝脏穿刺活栓,肝组织损伤程度按Knodell计分法评价,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检测肝组织中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肝脏活栓的同时取血清,用定量PCR法检测其中的HBV-DNA。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HBV-DNA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明显降低(P<0.05),主要表现在环死和小叶内炎症的明显减轻(P<0.05);全部患者肝组织内表达α-SMA的肝星状细胞(HSC)明显减少(P<0.05)。结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组织损伤,还能抑制或减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