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将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溃结灵和SASP)和对照组(予SASP),以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病变、主要症状积分作为观察指标;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的Toll-like受体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多项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随着病变组分级程度的增高,患者TLR2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强,治疗组治疗后TLR2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溃结灵配合SASP有确切的治疗UC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止TLR4和CD14蛋白表达,减弱CD14和TLR2的协同作用,抑止TLR2依赖的脂蛋白(BLP)信号转导,进而磷酸化激活κB的功能减弱,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探讨渍结灵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溃结灵颗粒+SASP)和对照组(SASP),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病变、主要症状积分变化。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的Toll-1ike受体4(TLR4)、CD14、核因子-KBp65(NF—KB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症状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方面较对照组作用明显(P〈0.01,P〈0.05)。TLR4、CD14、NF-KBp65的IA值在UC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LR4、CD14、NF—KBp65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2组TLR4、CD14与NF—KBp65蛋白表达治疗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溃结灵颗粒配合SASP有确切的治疗uc的作用,效果显著。很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和CD14蛋白表达、阻断其受体蛋白,磷酸化激活KB的功能减弱,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继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探讨溃结灵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 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溃结灵颗粒+SASP)和对照组(SASP),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病变、主要症状积分变化.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的Toll-like受体4(TLR4)、CD14、核因子-k B p65(NF-k B 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症状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方面较对照组作用明显(P<0.01,P<0.05).TLR4、CD14、NF-k B p65的IA值在UC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LR4、CD14、NF-k B p65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2组TLR4、CD14与NF-kB p65蛋白表达治疗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渍结灵颗粒配合SASP有确切的治疗UC的作用,效果显著.很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和CD14蛋白表达、阻断其受体蛋白,磷酸化激活kB的功能减弱,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继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2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Toll样受体2(TLR2)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渍结灵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治疗10d后脱颈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黏膜标本并提取全细胞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对TLR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以β—actin作为内参,以TLR2蛋白与β-actin密度的比值作为目的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模型组TLR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中、高剂量组和SASP组TLR2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TLR2可能参与了UC大鼠的发病过程,渍结灵使TNBS法UC大鼠结肠黏膜TLR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粘膜Toll样受体(TLR)2、4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4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溃结灵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分别检测肠粘膜TLR2、TLR4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LR2、TLR4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中、高剂量组TLR2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溃结灵高剂量组TLR4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UC大鼠结肠粘膜TLR2、TLR4基因高表达,溃结灵对TLR2、TLR4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灵煎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组织HNP1-3、NO和MDA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予溃结灵、SASP)与柳氮磺胺吡啶组(予SASP),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HNP1-3蛋白表达情况及结肠组织NO、MDA水平。结果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HNP1-3、NO和MDA的表达逐渐增强,三者呈明显正相关;两组治疗后HNP1-3、NO和MDA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组的减少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溃结灵配合SASP治疗能使NO和MDA对组织的细胞毒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群  李红  王汝俊  李燕舞  巫燕莉  王建华 《中药材》2008,31(7):1016-1018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粘膜IKK-α蛋白表达的作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结灵低、中、高剂量组、SASP阳性对照组。治疗10 d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采取免疫组化(IHC)法检测IKK-α的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模型组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溃结灵中剂量组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溃结灵高剂量组和SASP阳性对照组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溃结灵使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粘膜IKK-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御素(HNP1-3)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观察中药溃结灵煎剂对HNP1-3和IL-8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肠湿热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溃结灵+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疗程为12个月。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HNP1-3及IL-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病变组分级程度的增高,HNP1-3、IL-8细胞因子的表达逐渐增强,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NP1-3、IL-8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2组HNP1-3、IL-8的蛋白表达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灵配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很可能是通过抑制IL-8等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不能或减少释放细胞毒性防御素,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继而达到治疗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粘膜pMEK1/2、pERK1/2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UC大鼠模型采用TNBS法,提取结肠粘膜全细胞蛋白,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对pME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3d时模型组pMEK1/2、pERK1/2蛋白相对含量略有升高,7d时pMEK1/2、pERK1/2均持续增高,14d时pMEK1/2、pERK1/2均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3d时溃结灵组和SASP组pMEK1/2,pERK1/2蛋白相对含量均略有增高,7d时溃结灵组及SASP组pMEK1/2、pERK1/2均持续增高(P<0.05,P<0.01,P<0.05),14d时溃结灵组及SASP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溃结灵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粘膜pMEK1/2、pERK1/2蛋白表达有上调作用,提示MEK/ERK信号通路可能是溃结灵修复UC大鼠模型肠道损伤粘膜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Nrf2信号通路探讨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在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55只),造模组采用腺嘌呤、冰番泻叶分阶段灌胃结合外因干预,并予2,4,6-三硝基苯磺酸与乙醇复合物灌肠制备UC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模型评价后将造模组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穴位组(7只)、非穴位组(7只)、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8只)、SASP合穴位组(8只)。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分别予溃结宁膏穴位敷贴“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溃结宁膏非穴位敷贴于双臀部肌肉丰厚处,SASP组予SASP灌胃,SASP合穴位组予穴位敷贴合SASP灌胃同步处理,每日1次,共28天。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改变、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PCR检测Nrf2、Keap1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MDI、TDI评分、Nrf2和HO-1蛋白含量及Nrf2和Keap1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SASP组、SASP合穴位组CMDI、TDI评分降低(P<0.01),Nrf2、HO-1蛋白含量及Nrf2 mRNA表达升高(P<0.01)而Keap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SASP组比较,穴位组、SASP合穴位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敷贴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反应中的Nrf2信号通路,上调Nrf2、HO-1蛋白和Nrf2 mRNA的表达,并下调Keap1 mRNA的表达,抵御结肠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肠黏膜炎症,促进结肠黏膜愈合,进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机组成"泄浊升清,解毒祛瘀"之泄浊解毒方,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该复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IκB-α及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G)、模型组(MG)、柳氮磺胺吡啶组(SG)、泄浊解毒方小剂量组(LG)、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HG)5组,每组8只;除BG外,其余各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复制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第4天,BG、MG每天予0.9%NaCl溶液10ml/kg灌胃,SG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液0.3g/kg灌胃,LG、HG分别给予泄浊解毒方水煎剂10.0g/kg、泄浊解毒方水煎剂20.0g/kg,各组均连续干预2周。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TLR4、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IL-8的含量。结果与BG比较,MG大鼠的TLR4、IκB-α蛋白水平及血清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G比较,SG、LG、HG大鼠的TLR4、IκB-α蛋白水平及血清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SG及LG比较,HG大鼠的TLR4、IκB-α蛋白水平及血清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泄浊解毒方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IκB-α的表达及IL-8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抗痨合剂对初治肺结核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影响。方法:将6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采用2HRZE/4HR+口服抗痨合剂方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采用2HRZE/4HR+口服中药安慰剂方案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抗痨合剂可显著改善初治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潮热盗汗、恶心、乏力等临床症状。抗痨合剂可显著减少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并下调Foxp3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痨合剂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CD4+CD25+Treg细胞数量、下调Foxp3 mRNA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板桥党参水煎液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阳性对照组以及板党水煎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600、300、150 mg/kg),每组10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给药2周,麻醉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形态变化并测定大鼠结肠重量、肠重指数及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板党水煎液组和SASP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结肠重量以及肠重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肠组织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MDA明显减少(P〈0.05)。结论:板党水提物能显著缓解2,4-二硝基氯苯复合乙酸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溃结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溃结灵+SASP)和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以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病变、主要症状积分作为观察指标;观测肠黏膜组织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及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免疫指标T、B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症状方面,两组自身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方面较对照组作用明显(P<0.01,P<0.05)。而对于改善脓血便、黏液便症状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P<0.01)。对于细胞脱颗粒,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B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1),外周血总T细胞和Ts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疗前疗后对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溃结灵配合柳氮磺胺吡啶有确切的治疗UC的作用,效果显著,这可能与它能减轻炎症、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胡丹  江伟 《山西中医》2012,28(6):43-45
目的:研究清肠健脾愈疡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MIF、IL-6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采用高脂饮食、白酒加湿热环境干预结合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法复制湿热型UC模型,模型复制后给药2周,检测大鼠结肠黏膜MIF表达含量及血清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胺吡啶组、清肠健脾愈疡汤灌肠组、灌胃组以及灌肠加灌胃组大鼠MIF表达及IL-6的参数显著降低(P<0.01);与SASP组比较,中药灌肠组(P<0.05)、灌肠加灌胃组(P<0.01)大鼠MIF表达参数含量显著降低,中药灌胃组(P<0.05)、清肠健脾愈疡汤灌肠组(P<0.01)、灌肠加灌胃组(P<0.01)大鼠IL-6的参数显著降低;清肠健脾愈疡汤3组中,灌肠加灌胃组大鼠MIF表达及IL-6的参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肠健脾愈疡汤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MIF的表达,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6,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且不同的给药方法治疗效果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肠必清栓治疗后UC模型大鼠肠组织中COX-2、NF-κBp65、TGF-β1表达的变化,研究肠必清栓对UC的治疗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的UC模型大鼠48只随机分为5组:A模型对照组(8只)、B肠必清栓低剂量组(10只)、C肠必清栓中剂量组(10只)、D肠必清栓高剂量组(10只)、E柳氮磺吡啶药物对照组(10只)另设F正常对照组(6只)。给药治疗14天后处死,留取结肠组织检测组织中细胞因子COX-2、NF-κBp65、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COX-2、NF-κBp65和TGF-β1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肠必清栓治疗后,给药各组大鼠的COX-2、NF-κBp65和TGF-β1表达显著降低(P〈0.01),肠必清栓低剂量组与中、高剂量组的COX-2、NF-κBp65和TGF-β1表达差异显著(P〈0.01),SASP组的COX-2、NF-κBp65评分与肠必清栓低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TGF-β1评分与肠必清栓中、高剂量组相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肠必清栓可有效下调结肠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并通过抑制NF-κBp65的活性而下调COX-2的表达,这可能为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控制成骨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BMP-2及炎症信号受体TLR-4与骨折创伤后感染性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1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开放骨折组(O组)和开放骨折+感染组(OI组),每组6只。0组利用手术方法制备胫骨开放骨折模型,0I组在O组的基础上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成开放骨折合并感染模型。术后第4天测定胫骨断端组织BMP-2和TLR-4基因表达情况(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O组BMP-2和TLR-4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OI组BMP-2mRNA降低.而TLR-4mRNA和蛋白升高;与O组比较,0I组BMP-2mRNA和蛋白下降,TLR-4mRNA和蛋白增加。结论开放骨折感染早期时,BMP-2表达下调而TLR-4表达上调,对骨折愈合将起不利作用。提高骨折部位微环境BPM-2表达并抑制TLR-4表达可能是治疗策略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