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NGF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分别给予胞磷胆碱或鼠NGF制剂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后1、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1周,2组NIHSS评分及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NGF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NGF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1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80例)和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施普善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与施普善治疗,48 h、14 d后两组进行脑出血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48 h和14 d后脑出血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瘫痪肢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施普善治疗脑出血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55例脑出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8例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多态性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PvuⅡ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P 67.24%,P-32.76%;脑出血组PvuⅡ等位基因频率为P 63.63%,P-36.37%;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等位基因频率在脑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患者组血清TG、L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脑出血患者组血清HDL-c、ApoAI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脂蛋白脂酶PvuⅡ酶切多态性与脑出血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m,rhGH)对脑出血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小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8),rhGH组(n=24;腹腔注射rhGH,1 U/kg,1次/d)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24;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后两组均分别再分为术后1、7和14 d组(每组n=8).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问点血清白蛋白浓度,HE染色和图像分析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改变.结果 脑出血各时间点,生理盐水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均<0.01);rhGH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随治疗进程逐渐增高,但仅在14 d时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9.93±1.98)g,L对(37.93±1.57)g,L,P<0.01].脑出血后1 d和7 d时,rhGH组小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14 d时显著增高(P<0.01).脑出血后1、7和14 d小肠绒毛面积进行性缩小,且rhGH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随治疗进程进行性增高(P<0.01).脑出血后1 d和7 d.rhGH组肠腺深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增高(P<0.01),但14 d时无显著差异;脑出血1 d,rhGH组组肠腺密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7 d时增高不显著,14 d时不仅不增反而稍有降低.结论 脑出血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脑出血可引起小肠黏膜损害.rhGH可提高脑出血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不论在脑出血早期还是后期均可不同程度减轻小肠黏膜损伤,后期改善更为显著.rhGH对小肠黏膜损伤的改善程度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升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急性重症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每组30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用药前(发病48h内)、用药后第3、7、14天血清TNF-α、IL-1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28名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1)两组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用药前血清TNF-α、I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醒脑静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较用药前下降明显,用药后3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7d下降最明显(P<0.01),用药后14d恢复正常。乙酰谷酰胺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第3天继续上升(P<0.05),用药后7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14d仍高于正常(P<0.05)。(3)醒脑静治疗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为6.7%;乙酰谷酰胺治疗组MODS发生率为36.7%。结论醒脑静能显著抑制急性脑出血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能明显干预急性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及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Brunnstrom分期标准〔9〕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SI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术+补阳还五汤)与对照组(微创治疗),各48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治疗组另加用补阳还五汤,保留灌肠每次200mL,每日1次;鼻饲(或口服),每次80mL,每日3次,连续2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活患者中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依达拉奉。两组治疗一周后,比较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glasgowcoma,GCS)评分、hs-CRPI、L-6变化;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提高,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达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治疗组治疗后hs-CRP及IL-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明显抗炎、降低hs-CRPI、L-6,改善脑功能、促进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后NF-κBmRNA表达及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使用尾袖法监测大鼠血压变化,RT-PCR测定NF-κB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NF-κB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各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d、2d、3d自发性高中药治疗组血压较模型组降低(P<0.05),造模后2d、3d西药治疗组血压较中药治疗组低(P<0.05),中西药治疗组血压则处于最低水平(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能够防止SHR大鼠脑出血后血压继发性升高,提高NF-κBmRNA的表达,对脑出血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用卡托普利控制血压,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严重时加用呋塞米;实验组32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的血清及颅内血肿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中、颅内血肿液中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NF-α、IL-1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IL-6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和颅内血肿液IL-1β、IL-6、TNF-α水平,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tPNS)分期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 5 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脑出血后 12 h治疗 A 组、脑出血后 72 h 治疗 B 组.治疗 A 组于脑出血后 12 h、治疗 B 组于脑出血后 72 h开始以三七总皂苷70 mg/(kg·d)腹腔注射,连用 4 d.其余各组皆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大鼠于造模后 7 d、14 d、21 d 每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脑组织切片行MAP-2、GAP-43 免疫组化.结果 治疗组大鼠肢体功能较脑出血模型组好,且治疗A组神经功能评分在7 d、14 d、21 d优于治疗B组(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脑水肿,7 d时治疗A组脑含水量低于治疗B组(P<0.05).治疗组血肿周边MAP-2及GAP-43表达皆高于脑出血模型组(P<0.05);且治疗A组在7 d、14 d、21 d 3个时间点表达高于治疗B组(P<0.05).结论 tPNS可以减轻大鼠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并积极上调MAP-2和GAP-43表达;早期给予tPNS治疗脑出血大鼠较晚期运用可能对大鼠康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微创术清除血肿(微创组92例),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9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6个月后的存活率、日常生活能力和Barthel指数。结果微创组1个月后的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微创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清除血肿治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胸膜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注入尿激酶,对照组每周2~3次胸穿抽液并注入尿激酶。化疗方案等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胸液消失天数为8.58±2.84,对照组为12.42±4.17,P<0.05;治疗组抽放胸液总量(3495±1136)ml,对照组(2031±1135)ml,P<0.01;治疗组抽液次数为5.33±1.37,对照组为4.83±1.53,P>0.05。在肺功能方面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总量。胸水吸收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胸水吸收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快。在凝血指标方面,全部病例胸液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其它凝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下配合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能显著增加引流量,明显改善肺功能,而对凝血指标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OCK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立体定位仪,取大鼠尾动脉不凝血造内囊出血模型。Wistar雄性清洁级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ICH组)、盐酸法舒地尔组(治疗组)。治疗组于出血后24h开始按12mg/(kg·d)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连续7d;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运用Bederson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法对各组进行评分。断头取脑后,行改良三色染色法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及轴突断裂等病理变化。治疗组血肿周围含水量和神经功能评分均较ICH对照组降低(P<0.05),而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脉血康胶囊1 g,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28 d.评价两组中风病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脑出血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以治疗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优于对照组的79.16%(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期血瘀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涤痰通腑颗粒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脑卒中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为脑出血见阳明腑实证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涤痰通腑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单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30d后采用脑卒中疗效评定标准和Glasgow意识障碍判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意识障碍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达88%,对照组为74%(P<0.05);两组意识障碍改善率分别为90%与76%(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分别为(4.95±5.03)分与(8.87±6.5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通腑颗粒能提高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物百优解治疗脑出血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出血后抑郁的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二组 ,治疗组用百优解 2 0mg/d ,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进行对照观察。疗效用汉密顿量表 (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及生活状态评分 (ADL)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 ,治疗组在三个量表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脑出血后抑郁的患者加用百优解治疗 ,可改善抑郁症状 ,并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4周.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脑血肿和水肿体积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和治疗2、4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肿体积、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促进血肿吸收和抑制水肿形成,是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出血恢复期病人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改善微循环的临床疗效。方法352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于脑出血10d~14d时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与头颅CT复查。结果第28天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评分为(5.03±1.7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1.68)分(P<0.01)。头颅CT观察示血肿吸收及水肿消退为(2.46±1.51)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9±2.86)mL(P<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对脑出血恢复期病人的微循环改善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安神补脑液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痛、失眠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给予安神补脑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症状头痛缓解例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干预组失眠缓解例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5).结论 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伴有头痛、失眠患者中使用安神补脑液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