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转染后BMSCs移植IRI大鼠的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构建hVEGF165转染BMSCs,将hVEGF165转染后PⅢ/Ⅳ BMSCs分别加入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体外诱导48 h。建立IRI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B组:IRI组;C组:hVEGF165转染组;D组:hVEGF165转染+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组。移植第7天,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做微血管计数。结果移植7 d后,与A组相比,B组心肌微血管有一定再生,C组及D组与B组相比,微血管数上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相比,微血管数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I大鼠模型在移植hVEGF165转染BMSCs后,新生血管增多,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和hVEGF165转染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对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精脒/精胺乙酰转移酶(SSAT)/多胺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IRI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90 min建立大鼠心肌IRI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加味丹参饮组,每组10只。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SSAT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心肌组织SSAT m RNA和蛋白表达,HPLC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多胺(腐胺、精脒、精胺)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SSAT含量增加,SSAT m 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多胺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丹参饮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SSAT含量减少,SSAT m 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多胺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加味丹参饮可能通过调节SSAT/多胺通路,增加心肌细胞多胺含量,从而对大鼠心肌IRI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血瘀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兔心肌细胞核因子KB(NF-kB)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肌IR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血瘀证兔IRI模型,以加味丹参饮对该模型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细胞NF-kB蛋白表达。结果:IRI组心肌细胞NF-kB蛋白表达增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加味丹参饮组可以降低NF-kB蛋白表达,与IRI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可以抑制NF-kB蛋白表达,这是其保护心肌IRI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JWDSY)含药血清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后,对心肌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90,CD34,CD45.传至P3代时,用JWDSY含药血清诱导3d.建立大鼠心肌IRI造模,在心肌梗死区边缘移植血清诱导的细胞悬液.3,7,14 d后,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bFGF表达.结果:JWDSY血清组bFGF的积分吸光度(IA)在3,7,14d后分别升高至5 758.18±465.17,6 589.61±432.89,8 015.62±366.34;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WDSY血清诱导的BMSCs移植于IRI大鼠心梗区边缘后,可以改善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增加心肌细胞bFGF蛋白表达,提示JWDSY含药血清诱导的BMSCs对IRI大鼠的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心肌IRI模型,分离、培养BMSCs,且移植于IRI大鼠,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组、BMSCs组、疏肝活血中药+BMSCs组(联合组)。联合组以疏肝活血中药灌胃,其余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心肌组织,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IRI组比较,BMSCs组和联合组心肌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疏肝活血中药对BMSCs移植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具有促进作用,进而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丹参饮低、中、高剂量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d,对除假手术组的其余组大鼠行I/R模型制备。观察各组大鼠心肌酶、hs-CRP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可见大量hs-CR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丹参饮中、高剂量组hs-CRP表达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虽较中剂量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丹参饮低剂量组与模型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可以通过减少hs-CRP的表达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且存在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血瘀证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兔心肌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心肌1R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血瘀证IRI模型,以加味丹参饮对该模型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eNOS蛋白表达。结果IRI组心肌eNOS蛋白表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味丹参饮组可以提高eNOS蛋白表达,与IR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法可以提高eNOS蛋白表达,其为保护心肌IRI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BMSCs。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组,每组10只。BMSCs细胞悬液直接注入梗死区边缘心肌组织;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ELISA测定大鼠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组大鼠血清MCP-1、s ICAM-1含量及心肌组织TLR-4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丹参通络解毒汤组优于BMSCs组(P0.05,P0.01),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组优于BMSCs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P0.05,P0.01)。结论 BMSCs移植联合丹参通络解毒汤能够抑制AMI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修复缺血心肌组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加味丹参饮对血瘀证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对血瘀证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家兔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血瘀证组、IRI组、预处理组、丹参组、加味丹参饮组,每组10只。建立血瘀证兔IRI模型,采用加味丹参饮对该模型进行干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水平变化,末端探针标记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IRI组LDH和CK-MB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味丹参饮组可以降低LDH和CK-MB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与IR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镜观察显示,加味丹参饮可以有效改善心肌IRI时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加味丹参饮能有效减少心肌IRI时心肌酶外漏,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效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这是其保护心肌IRI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新生微血管数目以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III因子相关抗原(vWF)蛋白的表达,计数微血管数目(MVC);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的SDF-1因子和其特异性受体CXCR4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均可见vWF因子标记染色的新生微血管,假手术组大鼠心肌中新生微血管不明显,模型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到少量新生成的微血管,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较多新生微血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中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丹参、丹参黄芪药对等药物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推测这些药物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SDF-1、CXCR4蛋白及mR原NA表达水平,从而增加SDF-1、CXCR4的含量以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预处理通过抑瘤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远交群(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丹参饮组、加味丹参饮+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294002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制备IRI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表达;取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kt、PTEN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 Tn I水平显著升高,大鼠心肌凋亡指数增加,PTEN、Akt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丹参饮组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Akt表达升高,心肌凋亡指数和PETN表达降低(P<0.05);与加味丹参饮组比较,加入抑制剂后,c Tn I水平均明显降低,Akt表达降低,PTEN表达升高(P<0.05)。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加味丹参饮可以通过降低PTEN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预处理诱导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的表达。方法将培养72小时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6组,空白组正常培养;血清对照组加50%大鼠血清培养;含药血清组加50%含加味丹参饮的药物血清培养;缺氧/复氧组予缺氧再给氧。缺氧预处理组、加味丹参饮预处理组先给予缺氧预处理和加味丹参饮预处理,24小时后再予缺氧再给氧。结果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和缺氧预处理24小时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缺氧/复氧组(P〈0.01),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显著低于缺氧/复氧组(P〈0.01),HSP70 mRNA表达显著高于缺氧/复氧组(P〈0.01)。结论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其机理与诱导细胞内HSP70 mR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加味丹参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血瘀证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探讨对心肌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家兔60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组)、B组(血瘀证组)、C组(IRI组)、D组(预处理组)、E组(丹参组)、F组(加味丹参饮组),每组10只。建立血瘀证兔IRI模型,采用加味丹参饮对该模型进行干预,观察炎症因子TNF-α和IL-2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 IRI组TNF-αI、L-2、LDH和CK-MB水平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丹参饮可以降低TNF-αI、L-2、LDH和CK-MB水平,与IRI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丹参饮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防止心肌细胞损伤,这是其保护心肌IRI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VEGF、HIF、eNOS mRNA的表达及安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只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80mg·kg-1·d-1)、安心颗粒小剂量组(0.4g·kg-1·d-1)、安心颗粒中剂量组(0.8g·kg-1·d-1)、安心颗粒大剂量组(1.6g-kg-1·d-1),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药组每天上午8时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剂量分别按动物体表面积换算),每天1次,分笼饲养,自由饮食。6周后处死大鼠,取梗死区心肌组织总m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HIlF-1、VEGF、e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心颗粒各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心肌组织中HIF-1、VEGF、e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麝香保心丸组与安·心颗粒各剂量组相比,心肌组织中HIF-1、VEGF、eNOS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心颗粒通过诱导心肌HIF-1、VEGF、eNOS mRNA的表达,促进血管的新生,对缺血性心肌的血管重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升解通瘀汤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升解通瘀汤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升解通瘀汤组)、西药组(倍他乐克组)和中西药组(升解通瘀汤十倍他乐克组),并予相应处理。生理仪记录缺血期以及复灌期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室收缩末期压(LVSP);心肌染色测定缺血面积和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预防性口服升解通瘀汤可以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升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LVSP和+dp/dt max,降低INEDP和-dp/dt max,进而改善心肌血供。结论升解通瘀汤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缺血再灌注早期Toll样受体4蛋白(TLR4)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灌服培哚普利4mg/kg,每日1次,共7d。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TUNEI,法检测细胞凋亡数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表达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培哚普利组炎症损伤减轻;培哚普利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培哚普利组心肌组织TLR4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解郁1号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米替林组及解郁1号组,每组15只,应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IL-1β、IL-2、IL-6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中西药组大鼠海马CA3区IL-1β、IL-2、IL-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着色较深,阳性表达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中、西药组间相比,IL-1β、IL-2、IL-6蛋白阳性表达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解郁1号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区IL-1β、IL-2、IL-6蛋白表达起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溃结安康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白介素(IL)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脾益肠丸组、SASP(柳氮磺胺吡啶)组、溃结安康汤组。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检测溃结大鼠结肠组织IL-1β含量和IL-1β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IL-1β含量升高、蛋白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脾益肠丸组、SASP组、溃结安康汤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含量下降、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结安康汤组与补脾益肠丸组、SASP组比较,IL-1β含量下降明显、蛋白表达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安康汤可以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结肠组织IL-1β含量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