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 丹参系一味常用的中药,其有效成分现已确认为二部分,即脂溶性成分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隐丹参酮以及它们的异构体、丹参新酮、丹参酸等结晶性呋喃菲醌类色素。另一部分为水溶性成分,主要是酚性成分,有原几茶醛、丹参酚Ⅰ、丹参酚Ⅱ,鼠尾草酚等。另含ⅤB。脂溶性成分之一隐丹参酮以其含量示丹参质量,隐丹参酮最大吸收峰在442~452nm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成分及作用。方法采用实验性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对丹参粉末萃取有效成分后,灌注到小白鼠心肌细胞中,为期2 d,之后对丹参的主要成分以及作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该文研究显示,丹参主要含有两大类药理成分,即水溶性酚酸类和脂溶性丹参酮类等成分,前者主要包括异阿魏酸、熊果酸、丹参酸C、丹参酸B、丹参素等;后者主要包括丹参酸甲酸、异隐丹参酮、异丹参酮、羟基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V、丹参酮Ⅱ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等十余种。针对冠心病,丹参的治疗机理主要包括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钙离子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等。结论针对冠心病采用丹参治疗十分有效,且无严重毒副作用,因此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ⅡA的检测在丹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杜天信  桂伟 《河南中医》2002,22(5):72-74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 .的根。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功效 ,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在中成药中以丹参为君药配伍者不胜枚举。丹参的有效成分有水溶性与脂溶性两大类[1~ 2 ] 。水溶性成分主要有原儿茶醛 ,原儿茶酸 ,丹参酸甲 (丹参素 )、乙、丙等 ;脂溶性成分是非醌类化合物 ,已分离出 2 0多种 ,主要有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 ,异丹参酮Ⅰ、ⅡA,异隐丹参酮 ,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 ,二氢丹参酮Ⅰ ,丹参新醌甲、乙、丙等[3 ] 。丹参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含…  相似文献   

4.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朝霞  王地 《北京中医》2004,23(3):176-178
丹参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要药,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的根,常用于妇科病、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治疗。临床上丹参制剂对冠心病、脑血栓、肝炎、肝硬化等有显著的疗效。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其脂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等。近十多年国内外对丹参及其同属植物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仅从丹参中分离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就有4 0多个,并且对其药理也进行了观察。然而中医传统用药方法是用其水煎剂,即丹参的水溶性部位。所以研究丹参的水溶性成分更有意…  相似文献   

5.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用其根 ,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清心除烦、养神定志、通利关脉等作用。长期以来医药界对丹参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发现其有广泛和较高价值的药理活性。现将国内近年来对丹参的药理研究加以概述。1 化学成分丹参含有二萜醌类和酚性成分。二萜醌类系脂溶性化合物 ,主要含有丹参酮类 :丹参酮 、丹参酮 A、丹参酮 -B、羟基丹参酮 -A、隐丹参酮、丹参酸甲脂、异丹参酮 、异丹参酮 -A、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等 ;酚性成分系水溶性主要含有儿茶醛、丹参酚 、丹参酚 、…  相似文献   

6.
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抑菌作用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酮ⅡA含量;以平板二倍稀释法统计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临床株;大肠埃希菌标准株;铜绿杆菌标准株;大肠杆菌临床株1、临床株2有抑菌作用,两种抑菌药液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临床株作用最强,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作用相对较弱;水溶性成分的抑菌作用强于脂溶性成分。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提示该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寻找其作用靶点。【方法】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放射性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素(ET)浓度,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丹酚酸B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TXB2、ET浓度,增加6-keto-PGF1α浓度,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TXB2、6-ke-to-PGF1α、ET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作用靶点及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8.
丹参是经典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丹参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丹参的药理学研究广泛,主要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神经炎症、抑制心肌肥大等作用。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类、丹酚酸类的药理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国产丹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合考察国产丹参药材质量。方法用HPLC测定了21批产地样品、9批市售样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为水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酮ⅡA为脂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药材指标成分含量和常规实验项目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且不同干燥法对丹参7种指标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国产丹参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丹参制剂中丹参酮ⅡA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明  刘兰平  谭生建 《中成药》2004,26(11):934-936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常用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组方成分.丹参中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部分.丹参酮ⅡA是脂溶性成分的代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1]中,是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作为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在药理学研究方面,过去曾报道过丹参酮ⅡA具有抗菌、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冠脉流量、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作用[2,3].最近又有丹参酮ⅡA能改善小鼠记忆力损害的报道[4].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抗癌研究方面,丹参酮ⅡA对多种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5,6],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在医药领域尤其在中药领域受到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丹参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丹参中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在水溶性成分中主要有丹酚酸A,丹酚酸B,salvinal等,在脂溶性成分中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二氢丹参酮Ⅰ、次丹参酮、隐丹参酮、凤眼草内酯、新丹参内酯、含氮化合物等.这些抗肿瘤活性成分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丹参中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发现,对丹参的抗肿瘤临床应用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丹参及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的干燥根部,是临床最常用活血化瘀中药.30年代初,日本学者中尾万山等开始对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目前阐明结构的已有50多种,其有效成分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化合物)主要是丹参酮、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等,其除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外,还具有类雌激素样和抗心肌缺血等作用;水溶性部分(酚性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主要活性成分有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及甲酯、丹酚酸A,B,C等.国内有关丹参及提取物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报道很多,现将近10年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唐晓清  王康才  陈暄  吴健  余伯阳 《中草药》2006,37(5):753-758
目的为了选育出适合于江苏省栽培的优质丹参品种,也为丹参品种的系统选育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类型丹参根内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量进行分析,同时对4种类型丹参后期生物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xce l和SPSS软件对其生物量与脂溶性、水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4种类型的丹参的后期生物量积累不完全一致,并且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素和总丹酚酸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生物量与有效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量与成分间呈负相关,脂溶性成分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各类型的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ZY)、0.942(DY)、0.715(XY)、0.960(ZC);水溶性成分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类型丹参的丹参素与丹酚酸B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ZY)、0.416(DY)、0.841(XY)、0.618(ZC)。但是两大类成分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各类型的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积累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类型丹参中以小叶型为最佳,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量均高于其他3种类型,但其他类型的质量也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多年生草本植物,系鼠尾草属植物,是一味常用中药,以其干燥根茎入药,可用于治疗冠心病、中风、微循环障碍等疾病。丹参毕脂溶性有效成分为丹参酮类,具有抗菌作用;水溶性有效成分为酚酸类,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目前对于丹参活性成分的研究仅限于以上两类小分子物质,有关糖蛋白类物质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丹参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茂金  苏美英  刘昌孝 《中草药》2003,34(10):附24-附25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 ,是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的比较深入的一种中草药。从 2 0世纪 30年代起人们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即开始进行研究 ,已阐明结构的成分近 5 0种。研究表明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丹参酮型的二萜类化合物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 ,多含有苯丙烷结构 ,以及该类酸缩合形成的多酚芳酸。从丹参中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主要有异丹参酮 、异丹参酮 A、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 A、左旋二氢丹参酮 等 ,其中隐丹参酮的抑菌活性最强 ,且含量较高 ,因此是总丹参酮中抑菌活…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年限对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对山东白花丹参及紫花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白花及紫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含量。结果:1年生白花丹参5种脂溶性成分总含量为6.18mg·g-1,2年生总含量为3.63mg·g-1,而1年生紫花丹参5种脂溶性成分总含量为7.08mg·g-1,2年生总含量为7.06mg·g-1;1—2年生白花丹参中水溶性成分总量分别为44.44mg·g-1和43.19mg·g-1,紫花丹参分别为38.89mg·g-1和49.12mg·g-1。结论:比较丹参活性成分总含量,白花丹参以1年生质量为佳,紫花以2年生综合品质为佳;相同砂质土壤栽培条件下的紫花丹参质量高于相同年限的白花丹参。  相似文献   

17.
周洁  邹琳  李佳  王晓  刘伟  方磊  李强  张芳  张永清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460-2463
该文采用1:500,1:1000,1:2000浓度的烟水处理白花丹参,研究其对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测量指标包括地下部分鲜重、地下部分干重、分根数、最大根粗、平均根粗、平均根长、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结果显示,1:500和1:1000浓度的烟水处理显著提高白花丹参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98.01%,44.32%和85.71%,28.57%。1:500浓度的烟水处理显著提高白花丹参最大根粗(58.44%)和地下部分干重(85.71%)。烟水处理后白花丹参中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含量显著提高,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以及水溶性成分的积累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烟水处理能有效提高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的积累,为白花丹参绿色生态种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化学成分根据极性差异可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和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酮类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凋亡、抗炎、抗氧化、脑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针对丹参酮类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活性和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丹参酮类成分的临床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丹参醇提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琳  肖晓丽  罗杰  林青 《中成药》2006,28(9):1385-1387
丹参为复方丹参片的主要原料,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水溶性及脂溶性两部分。丹参脂溶性成分多用乙醇提取,在水中不溶;以丹酚酸B为主的丹参水溶性成分在乙醇中均有一定溶解性。为研究醇提条件对丹参多种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研究高浓度醇提条件对丹参5个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1仪器与试药DIONEX SUMMIT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酚酸B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丹参药材购于广州市药材公司;乙腈(色谱纯,Fisher);甲醇(色谱纯,Fisher);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2实验方法2.1正…  相似文献   

20.
丹参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疗效确切。但用于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珠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等,既往报道较少,甚至认为不直使用。近年来有报道证实,丹参注射液用治急性出血性脑病,也有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1治疗出血性脑病的机理探讨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ange的根。至今已从丹参中分离出30多种化学成分.其脂溶性成分多为配类红黄色物质.如丹参酮Ⅰ、ⅡA、ⅡB,丹参醌A、B、C,丹参酸甲酯,异丹参酮Ⅰ、Ⅱ,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等;其水溶性成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