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功妊娠意味着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作为同种移植物的胎儿能够在母体内存活,直至分娩而未被母体排斥,是免疫学原理的唯一例外。母-胎界面是这一免疫耐受过程的核心部位,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已受到生殖免疫学乃至免疫学领域的广泛重视。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及  相似文献   

2.
路晶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831-834
胎儿携带一半父方基因,可看作植入母体内半同种异体移植物,成功妊娠不被排斥,是因妊娠期存在母胎耐受,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偏向Th2,维持正常妊娠。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妊娠期免疫调节、胚胎植入和胎盘生长。细胞因子与HCG代表了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的调节网络。本文就细胞因子与妊娠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妊娠母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妊娠母体能耐受带有父方遗传基因的半同种胎儿而不发生排斥反应,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免疫现象,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早在1953年Medawar就提出“胎儿同种移植”的概念来解释母-胎之间的免疫关系,认为妊娠时由于胚胎抗原缺乏向母体淋巴细胞呈递的能力,或者由于母体淋巴细胞功能被抑制,从而降低了母-胎之间的免疫学相互作用。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Wegmann等提出,即使胚胎抗原能够被呈递,也由于母体免疫应答向不损害胎儿的体液免疫(即Th2免疫)方向的偏移,从而使胎儿不被母体的免疫应答所排斥。  相似文献   

4.
近代生殖免疫学说认为,妊娠是一种成功的自然同种异体移植。胎儿在妊娠期内不受排斥是因为胎盘的免疫屏障作用,胎膜细胞可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胎儿的损伤、母体内免疫抑制细胞及免疫抑制物的作用。其中以胎盘的免疫屏障作用最重要[1]。妊娠的成功有赖于胎母间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5.
免疫学观点认为,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半同种异体移植”现象,母胎免疫耐受是维持正常妊娠的基础,妊娠失败多与母体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有关,因此阐明母胎界面免疫调节机制一直是生殖免疫学的研究热点。可溶型人白细胞抗原-G ( soluble human leucocyte antigen-G, sHLA-G)是一种非经典的HLA-I b类抗原,作为免疫耐受分子之一,它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母胎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本文就sHLA-G的分子结构、分布、参与母胎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免疫遗传学及基础遗传学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病因与母胎免疫调节紊乱有关。近年研究也进一步证实:URSA患者夫妻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容性增强,致使妊娠妇女对胎儿父系同种抗原呈低识别或低反应,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可以使胎儿免受免疫打击而流产的保护性抗体即封闭抗体。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URSA患者免疫反应性,使其产生足够数量封闭抗体,避免胎儿父系抗原被母体免疫系统识别、杀伤和排斥,使妊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母胎界面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妊娠从免疫学上看类似于器官移植:带有父方同种异体抗原的胚胎对母体来说是一个半同种移植物,但母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却是保护性免疫应答,直至胎儿娩出。如果这种免疫耐受机制被阐明,不仅对生殖免疫而且对移植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疾病都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母胎界面在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现就母胎界面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卢新 《河北医学》2004,10(12):1148-1148
甲胎蛋白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为64000~70000道尔顿,在妊娠期间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预防胎儿被母体排斥.AFP在妊娠早期1~2个月由卵黄囊合成,继之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胎儿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进入胎儿血循环.妊娠6周胎血AFP快速升高,至妊娠13周达高峰,此后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妊娠足月,羊水中AFP主要来自胎尿,其变化趋势与胎血AFP相似,母血AFP来源于羊水和胎血,但与羊水和胎血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妊娠早期AFP浓度最低,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升高,妊娠28~32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贾建军  王自能 《广东医学》2003,24(2):206-207
母体免疫系统不排斥同种异基因移植物的胚胎 ,且保护其正常发育、直至分娩 ,是疫耐受建立的体现 ,说明母体对胚胎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机制。该机制 ,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胎儿从未与母体组织直接接触 ,因此母胎免疫调控机制可能仅发生于胎盘的母胎界面处[1] 。母胎界面处滋养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存在 ,为免疫耐受的建立起了关键作用。目前 ,母胎界面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研究已成为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且母胎界面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1 滋养细胞  母胎界面免疫反应的关键是滋养细胞。…  相似文献   

10.
Fas/FasL与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类似于器官移植 :携带父方异体抗原的胚胎对母体来说是一个移植物 ,母体免疫系统识别之 ,并产生免疫应答 ,但其结局又与器官移植不同 ,母体对胚胎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而不是免疫排斥 ,直至胎儿娩出。可以设想 ,一旦母胎之间的免疫平衡失调 ,那么异体的胚胎抗原就会被排斥 ,可能造成临床上的病理性妊娠 :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等。目前病理性妊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破译 ,近年来对Fas/FasL系统的研究认为Fas与FasL相互作用可以诱导F…  相似文献   

11.
路晶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7):831-834
胎儿携带一半父方基因,可看作植入母体内半同种异体移植物,成功妊娠不被排斥,是因妊娠期存在母胎耐受,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偏向Th2,维持正常妊娠。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妊娠  相似文献   

12.
胎儿对于母体是非典型的同种异体移植物。关于胎儿逃避母体的免疫排异反应得以正常生长,或被母体排异而发生流产的免疫学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胎界面(maternal-fetal interface)的局部免疫调节上。胎盘丛密绒毛膜是与母血、蜕膜直接接触的唯一胎儿组织,因其位于母胎界面上,故它实际上起着保护胎儿免受排异的屏障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通过诱导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局部免疫抑制细胞和封闭抗体。对滋养层细胞抗原表达的研究,是以上推论的基础。本文主要综述滋养层细胞、间质细胞抗原的表达及封闭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母胎界面在对同种半异体胎儿产生耐受性的同时保持对感染的防御,在生殖学和免疫学引起了广泛关注。母胎界面是正常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部位,主要由滋养细胞、蜕膜免疫细胞、蜕膜基质细胞共同组成,对母胎界面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人类妊娠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母胎免疫的研究成果,围绕母胎界面的关键细胞功能、细胞及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进行说明,旨在此基础上阐述母胎免疫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媛媛 《海南医学》2022,33(8):1054-1057
妊娠是一种既复杂又精细的特殊生理现象,可以认为是同种异体移植,胎儿虽携带有遗传自父系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但母体免疫系统对表达异体抗原的胎儿既不排斥,也不攻击.这一现象与母胎界面特异性免疫耐受有关.而HLA-G被认为是母胎免疫耐受产生和维持的关键,是母胎免疫耐受调节中的主导因素.目前,HLA-G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5.
赵延峰  张宁宁 《医学综述》2010,16(14):2173-2176
HLA-G诱导的母胎免疫耐受是保证胎儿免遭母体排斥、妊娠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HLA-G属非经典HLA-Ⅰ类抗原,可在胎盘绒毛外滋养细胞选择性高表达,主要通过与NK、T细胞表面的杀伤抑制性受体结合,激活胞内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杀伤及细胞毒活性。滋养细胞HLA-G表达降低或异常表达,影响其与NK、T细胞的结合而阻碍抑制性信号转导,母胎界面出现NK细胞表型以及NK、T细胞功能异常、功能性细胞因子分泌改变等妊娠期免疫紊乱现象,造成母体对胚胎抗原的免疫攻击,导致引发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1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免疫状况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免疫观点看来,妊娠可以说是同种异体移植,而妊娠之所以能继续,则有赖于母一婴之间一系列防排斥机制所确立的免疫平衡。一旦平衡失调,可能导致病理情况。有证据表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与母体胚胎抗原负载过大和保护性抗体(系IgG)产生不足有关。伴有尿蛋白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肾脏和子宫螺旋小动脉之血管内皮或基底膜上,可见 IgG、IgM 和 C_3之沉着。胎儿可以逃脱免疫的损伤,一方面由于胎盘之屏障可使进入胎体内的母体 T 细胞停止分裂,丧失其攻击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胎儿本身产生一些免疫抑制因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甲胎蛋白(AFP)而  相似文献   

17.
胎儿作为半同种异体抗原,能在母体血胎屏障的保护下发育,基本上与外界抗原相隔绝,又要避免母体的同种排斥反应。为了解胎儿的免疫功能,我们用CD系列单抗对足月胎儿、中孕胎儿共36例的脐带血进行T细胞亚群测定,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选择母体健康、足月妊娠正常分娩胎儿26例,妊娠22~27周水囊引产胎儿10例。取脐  相似文献   

18.
罗蕊丽 《医学综述》2011,17(24):3705-3707
正常妊娠胚胎作为半同种移植物之所以能够维持取决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形成,树突状细胞(DCs)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能力,既能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诱导免疫抑制,通过调节妊娠期间母体内Th1/Th2平衡向Th2偏移,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和胎儿发育,维持正常妊娠。DCs不同的亚型及成熟度对妊娠免疫耐受的影响也不同。DCs还可与自然杀伤细胞及类固醇激素协同作用,共同维系妊娠免疫耐受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 妊娠是胚胎种植与胎儿在了宫内成长的过程。正常妊娠时,母体发生一系列生理上的改变,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从免疫学观点来看,妊娠时孕卵在母体子宫内着床类似异体移植,胎儿似移植体,母体则似寄宿主。在正常情况下母儿之间并不发生排斥现象,究竟是什么因素阻止孕妇不过早地排斥胎儿,对此,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胎盘免疫屏障学说由遗传基因控制,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抗原,也称移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简称HLA)。受精卵种植于子宫具有同种移植的免疫特点。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揭示不同孕龄胎儿血清抗体与母体血清抗体的关系,掌握不同孕龄胎儿白喉、破伤风免疫力(抗体)的自然消长规律,为白喉和破伤风疫苗的预防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①采集不同孕龄引产、早产、正常产孕妇的母-胎血清,根据不同孕龄分为5组.详细调查血清采集对象的既往史、疫苗接种史;②将采集的母-胎血进行血清分离、编号、冷冻、保存;③进行母-胎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在检测的5个不同孕龄组中,胎儿白喉和破伤风抗体与母体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有明显的相关性;各组母胎间、母体间、胎儿间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母体抗体几何平均倒数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一步加强孕妇免疫状况的监测,实施孕前期人群的相应疫苗强化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