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转归特点及HIV-1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抗体不确定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HIV抗体筛查为HIV抗体有反应的样本,使用胶体金和胶体硒两种快速法检测试剂复核,出现单反应或双反应的标本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 WB)进行确证试验,WB结果为不确定的样本检测其HIV-1病毒载量作为补充试验并在1~4周后进行随访。结果 2015—2020年共收到HIV抗体确证检测样本4 906人份,不确定结果153人份(3.12%),最终完成随访并有检测结果91例。在91例中有59例阳转(64.84%),32例阴转(35.16%);复核双反应和单反应的阳转率分别为94.74%(54/57)和14.71%(5/34);WB结果为2条带以上的阳转率为89.80%(44/49),WB结果仅有1条带的阳转率为35.71%。91例随访中病毒载量>5 000 CPs/mL的有59例,阳性率为90%,病毒载量≤5 000 CPs/mL的有32例,阳性率为0。结论 HIV抗体复核出现双反应且WB至少2条带型的样本阳转率比较高;HIV抗体复核仅单反应且WB仅有1条带型的也有感染的高风险,可检测HIV-1病毒载量以尽早确定患者是否感染HIV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检测情况,分析MSM HIV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成都市MSM 人群HIV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互联网招募MSM人群,以某某男男同性恋交友软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最终130例MSM接受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MSM的艾滋病知晓率情况和基本特征、最近6个月口交/肛交性行为、近1年HIV检测以及HIV检测意愿等情况。结果 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25份,MSM人群HIV总知晓率为95.20%(119/125)。最近1年HIV检测比例为48.80%(61/12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00%(15/125),其中1年未做过HIV检测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 18.75%(12/64)高于1年中做过检测者4.92%(3/61)(P<0.05),65.60%(82/125)具有明确的检测意愿;多因素分析发现,初次性行为年龄≥30岁、知晓HIV、通过线上寻找伴侣、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近1年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未向家人表露同性恋身份、过去12个月内有性病检测史为MSM HIV定期检测意愿的促进因素(P<0.05),自认为所生活的区域MSM人群感染HIV风险低、近6个月性交时使用安全套频率低为MSM定期检测意愿的阻碍因素(P<0.05)。结论 成都市MSM人群 HIV认知及定期检测率和检测意愿偏低,建议针对影响因素,重点加强行为干预,动员MSM参加HIV定期检测,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青年男男性行为者定期检测HIV的情况,分析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广定期检测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通过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网络平台等途径,采用混雪球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开展匿名式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1月—2018年6月开展男男性行为者专题宣传、干预、检测活动,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832人,招募并回收问卷792份,其中有效问卷760份,其中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人数仅占58.68%,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对艾滋病防控知识、近1年性行为史、男男性行为角色、近半年男性性伴个数、近半年未戴安全套情况与是否定期HIV检测可能较为密切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男男人群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控及检测的干预,提高高危人群安全性行为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惠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为后续的献血者招募及HIV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惠州市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5年期间无偿献血者的HIV检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惠州市2013—2017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326 388份,HIV抗体筛查阳性待确证标本187例,其中HIV抗体确证结果阳性138例,确证阳性率为4.22/万,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为99.28%;HIV抗体确证结果阴性33例,核酸阴性结果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为100.00%;HIV抗体确证结果不确定者16例,占8.56%,其中核酸检测结果有反应者2例,4周后随访,HIV抗体确证结果转为阳性;男性平均确证阳性率为5.13/万,女性为1.48/万。26~35岁年龄段的确证阳性率最高,最低确证阳性率的年龄段为46~60岁。结论 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人群应结合核酸和抗体确证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工作,将HIV感染者隔离于献血前,从而从源头上保障血液安全;5年间惠州市无偿献血普通人群HIV感染率一直处于稳定的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北京某综合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阳性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梅毒感染情况,为区域性HIV筛查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17年北京某综合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中经HIV抗体初筛和确认的HIV感染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共进行HIV筛查222 550人次,初筛阳性285例(0.13%),确证阳性246例(0.11%)。各年HIV阳性率较稳定,上升趋势不明显。HIV抗体确认阳性者以男性为主,占96.34%,男女比例26.331,年龄上以20~39岁年龄段为主(82.52%),外省市户籍者(84.96%)居多,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56.50%),且已婚比例随时间有升高趋势(P<0.05);传播途径上均为性传播,以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96.34%)。就诊科室主要分布在皮肤科(43.50%)、内科(16.67%)、外科(13.41%)和体检中心(11.79%),在整个内科来源的HIV阳性者中,消化内科占的比例为65.85%。HIV阳性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26.02%),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20.33%)。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的HIV检测。性活跃期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人群(尤其是双性性接触的MSM)需继续作为艾滋病防控宣传和咨询检测的重点人群,防止HIV 感染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及时治疗梅毒感染,有效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唾液和血液HIV快速检测试剂结果,探讨唾液快速检测法在MSM人群HIV筛查的作用。方法 同时采集深圳市393名MSM人群的唾液和血液样本,使用HIV免疫印迹试剂盒作为参考试剂,比较唾液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硒法)两种快速检测试剂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在393份MSM有效样本中,唾液检测试剂的真阳性为120例,假阳性为0例,真阴性为272例,假阴性为1例。血液快速法真阳性为121例,假阳性为3例,真阴性为269例,假阴性为0例。以HIV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唾液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为99.2%,特异度为100.0%,假阳性率为0.0%,假阴性率为0.8%,准确度为99.8%。血液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8.9%,假阳性率为1.1%,假阴性率为0.0%,准确度为99.2%。Kappa检验分析显示唾液、血液快速检测法与HIV诊断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94和0.982;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分析唾液和血液快速法的检测结果发现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唾液与血液的筛查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基于唾液检测安全无创、快速,该方法值得在高危人群HIV抗体自我筛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海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配偶间HIV的传播状况,分析北海市艾滋病抗体阳性夫妻的流行特征,为开展夫妻间HIV传播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广西北海市2004—2018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夫妻双方均为HIV抗体阳性的病例收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和随访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双阳夫妻的信息差异。 结果 北海市2004—2018年共报告配偶双方均为HIV抗体阳性146对,男性平均年龄(50.64±14.2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5.73±14.95)岁。通过咨询检测发现占35.27%,检测发现方式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只有一方有危险行为的占71.23%,双方均有危险行为占28.77%; 292例HIV病例中,晚发现率为55.48%,存活率为90.07%;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429.40±251.81)个/μL,接受抗病毒治疗占90.41%,男女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北海市HIV抗体阳性夫妻家庭中男方存在多性伴及商业性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夫妻间二次传播率较高,艾滋病晚发现率较高,主动检测意识低,建议加强随访,提高检测咨询,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避免夫妻间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百色市新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新发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百色市2011—2015年6月新报告的1 826例HIV/AIDS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首次经HIV抗体确证试验为HIV-1 抗体阳性的血清样本进行 BED HIV-1 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分类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年度趋势变化用χ2趋势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新报告的1 826例病例中,平均年龄(43.07±14.91)岁,以男性、农民及民工、已婚、壮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异性性途径感染为主,HIV新发感染比例为16.27%(297/1 826),2011—2015年各年度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0.65%、16.85%、12.88%、16.34%和12.85%,呈下降趋势(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和样本来源中的咨询检测、献血人员检测和专题性调查与HIV新发感染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百色市2011—2015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新发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扩大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更早发现HIV感染者,有利于患者早诊断和治疗,遏制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海南省住院精神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该人群传染病的管理医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在海南省安宁医院首次入院的精神病患者采集血样,进行HIV、HBV、HCV和TP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3—2017年共检测首次入院患者13 616人,HBsAg阳性 2 634例,阳性率为19.35%;丙肝抗体阳性355例,阳性率为2.61%;梅毒抗体阳性251例,阳性率为1.84%; HIV抗体阳性3例,HIV阳性率为0.002%,在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中,HBsAg和HCV 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4种传染病在精神病人群内均有发生,感染以HBV 感染为主,其次是 HCV 和 TP,HIV 占很少数;对于精神病人入院时需做好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06—2016年玉溪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基线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及其及时检测情况,了解不同人群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方法 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以及历年CD4+T淋巴细胞检测原始记录,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底,收集其相关人口学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504例HIV/AIDS中,2 718例(77.57%)患者在报告半年内获得CD4+T淋巴细胞检测,由2006年的20.38%上升到2011年的94.36%后保持稳定(P<0.001),25.16% (611/2 428)的新报告感染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表现为晚发现,且历年表现为上升趋势(P<0.001)。历年通过异性性传播感染HIV者,>50岁者,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者和男性基线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均较同性性传播感染HIV者和注射吸毒者;<50岁者,样本来源于VCT、哨点、婚检孕检者,女性为高。结论 玉溪市获得及时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比例逐年上升且基线免疫状况较好,医院发现人群、异性性传播人群、老年人群和男性持续发现较晚,必须不断的提高HIV检测的敏感性,以便早发现感染者。  相似文献   

11.
尿液中检测HIV-1抗体进行男同性恋HIV病毒感染筛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进行男同性恋者尿液中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抗体检测,并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采用尿液检测HIV抗体进行特殊人群HIV感染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平行采集受检男同性恋者的外周静脉血及尿液标本,分别用血液和尿液EUSA法检测HI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采用WB法确认。结果:检测109人,血清学检测结果3人阳性,并经WB实验确认为HIV病毒感染,尿液检测3人为阳性,与血清学实验对照,准确性为100%。结论:尿液检测HIV-1抗体结果可靠,可作HIV病毒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北京市献血者中筛查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及分子传播特征,为献血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方法 对2018—2019年献血筛查HIV-1阳性而报废的血液样本118份,针对病毒pol区部分片段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运用系统进化分析技术构建贝叶斯(Bayesian inference, BI)和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 ML)系统进化树,确定HIV毒株亚型,并与从NCBI数据库下载来自中国各省份的23 823条HIV-1序列应用HyPhy2.2.4与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 从收集HIV-1阳性报废血液样本成功获得pol区基因序列118条,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主要亚型为CRF01_AE 54份(占45.8%)和CRF07_BC 48份(占40.7%)。CRF01_AE中的Cluster 4和Cluster 5簇和CRF07_BC的MSM簇,所占比例分别为25.4%(30/118)、20.3%(24/118)和34.7%(41/118)。在0.5%基因距离阈值下,共有14条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发生关联;进入分子网络中HIV-1毒株亚型包括CRF01_AE(6例)、CRF07_BC(6例)、B(1例)和CRF67_01B(1例)。献血人群中的HIV感染者在分子网络中与12个省的HIV感染人群病毒序列相关联,重点关联的依次为来源于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大城市MSM人群的感染毒株。结论 北京市献血者筛查出的主要HIV-1流行毒株为CRF01_AE和CRF07_BC,在MSM人群占据优势的CRF01_AE Cluster 4、CRF01_AE Cluster 5和CRF07_BC MSM簇,在献血筛查HIV-1阳性人群中同样属于主要流行簇。分子网络分析未发现该人群中大规模的聚集性传播,进入分子网络的毒株主要与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大城市来源于MSM人群感染毒株相关联。提示强化献血人群健康教育,有效阻断有高危行为的MSM人群参与献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技术对母婴传播婴幼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HIV阳性孕产妇活产的34例3~14个月龄婴幼儿收集足底干血斑样本进行HIV-1 DNA检测。随访18个月后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比较。结果 34例婴幼儿中,检出HIV-1 DNA 9例,检出率26.5%。9例HIV-1 DNA阳性患儿均未使用过抗病毒治疗。18个月后随访,34例婴幼儿除1例失访,2例检出HIV-1 DNA婴儿已死亡(根据临床有机会性感染体征诊断为AIDS),7例检出HIV-1 DNA婴儿血清抗体阳性外,其他24例未检出HIV-1 DNA的婴儿其血清抗体为阴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符合率为100.0%。结论核酸检测是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有利于后续开展母婴阻断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意愿检测地点,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MSM进行自行填写问卷的匿名行为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测。 结果 合格调查1 173例,调查对象HIV意愿检测地点为社区组织占84.7%(993/1 173)、CDC占13.5%(158/1 173)、医疗机构占1.0%(12/1 173)、网上购买试纸自查占0.9%(10/1 173)(后3者合称为CDC)。意愿检测地点为CDC等者HIV确证阳性率11.1%(20/180),高于社区组织的5.4%(54/993) (P=0.004)。多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本地居住时间、认识当地MSM朋友数、需要层次、艾滋病知识、怕泄密影响HIV检查、近1年家庭型性伴、近6个月肛交保护性是HIV检测地点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 (P均<0.05)。 结论 MSM HIV检测地点意愿以社区组织为主,检测地点意愿与人口学特征、知识知晓和高危行为相关,CDC为检测地点意愿者更具风险性。应促进社区组织检测服务,加强CDC检测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risky populations for HIV infection in China. Though several cross-sectional sero-prevalence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he annual HIV incidence remains unknown in this population.
Methods We applied IgG-capture BED-enzyme immunoassay (BED-CEIA) to define the recent HIV-1 infections among MSM in Beijing in the years 2005 and 2006 and the annual HIV incidence was estimated.
Results Overall, 1067 MS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526 samples in the year 2005 and 541 in 2006. In 2005, of 17 HIV seropositive samples, 7 were identified as recent HIV-1 infections and the estimated HIV infection incidence was 2.9% per year (95% CI, 0.8%-5.0%). In 2006, of 26 HIV seropositive samples, 9 were identified as recent HIV-1 infections and the estimated annual incidence was 3.6% (95% CI, 1.3%-5.9%), which was 0.7% higher than that in 2005. Individuals engaging in male group sexual intercourse (5.17% vs 0.87%, P=0.019) and having receptive anal sexual intercourse more than five times (2.79% vs 0.33%, P=0.047) in the past 6 month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isk of being infected by HIV-1.
Conclusions A high level of annual HIV-1 infection incidence was observed among MSM in Beijing for the consecutive years 2005 and 2006 with a continuous increasing trend. The rising incidence and related high risk behavior among MSM alarmed the health authorities and calls for m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mong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验尿液标本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1抗体的可信度。方法对焦作市所属2县1区的400名献血人员分别采集尿液标本,应用ELISA方法采用尿液初筛试剂检测尿液标本中的HIV—1抗体。结果400份尿液标本中2份为HIV-1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050%。结论 采用尿液进行HIV一1抗体检测,方便可行,值得在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