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肩周炎患者72例,观察组36例采用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随机设立对照组36例(采取针刺疗法),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定。结果经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患者肩部疼痛症状和功能活动受限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治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ROM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治疗,如Bobath疗法、间歇气压和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及体外冲击波治疗。现代康复及针灸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12周;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后的同组比较中,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虽然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MA评分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及体外冲击波治疗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上肢疼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腘三针联合温针灸背俞穴治疗寒湿瘀阻型腰痛(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瘀阻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腘三针联合温针灸背俞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TXB2、6-K-PGF1α、TNF-α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TXB2、6-K-PG...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及中频、红外线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及中频、红外线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周日休息,共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情况。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为73.81%(31/4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6、TNF-α方面...  相似文献   

5.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143-1148
【目的】观察关节肿痛散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跖腱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跖腱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肿痛散熏洗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跟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患侧足部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AH)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80.0%(24/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AOFAS-AH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对AOFAS-AH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肿痛散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足跟疼痛症状和改善患侧足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肩袖损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3例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疗法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4、8周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8周后,观察组在改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8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药物过敏、皮肤烫伤、感染等与针刺和艾灸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结合常规康复方法治疗肩袖损伤术后功能康复,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疼痛的症状,更有效地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温针联合挑四缝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温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挑四缝治疗。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7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与麻木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MPQ评分、NDI评分以及麻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PQ评分、NDI评分以及麻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含量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IL-6和TNF-α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与电针治疗相比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臭氧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臭氧疗法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5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5周。治疗5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1例、剔除2例。最终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纳入疗效统计。(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51/55),对照组为81.48%(44/5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WOMAC指数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WOMAC指数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IL-1、IL-6、TNF-α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臭氧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与肿胀、膝关节僵硬症状,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关元穴合穴位埋线对针刺治疗女性痤疮患者疗效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8例女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关元穴和穴位埋线,对照组采用针刺加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8周)。比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和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患者的皮损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的改善作用则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针灸关元穴合穴位埋线能一定程度提高针刺治疗女性痤疮患者的疗效,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口服联合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5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WOMAC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WOMAC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动屈膝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主动屈膝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能明显改善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肩周炎经关节松动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7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4),两组均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10 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数字模拟量表(vit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评定与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有效改善率计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ADI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结论:肩周炎采用关节松动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非洛贝特治疗急性脂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41例急性脂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和降血脂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治疗,疗程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3、7天全身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细胞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AD)]、血脂[甘油三酯(TG)]和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第3、7天时,2组患者的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在治疗第7天时观察组对PCT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第3天时,2组患者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第7天时,观察组TNF-α、IFN-γ、IL-10水平和对照组TNF-α、IFN-γ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在治疗第7天时观察组对TNF-α、IL-10水平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第3天时,观察组SOD及MA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SOD水平也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MAD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时,2组患者SOD及MAD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对SOD和MAD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第3天时,2组患者TG水平及IBDQ量表评分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第7天时,2组患者TG水平及IBDQ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第7天时对IBDQ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非洛贝特治疗急性脂源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头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肩周炎(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前列腺素E2及羟脯氨酸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乌头汤加减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肩功能Constant-Mutley评分、疼痛程度及血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前列腺素E2和羟脯氨酸的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肩功能Constant-Mutle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疼痛程度中重度疼痛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羟脯氨酸水平和升高前列腺素E2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可以实现消除水肿、镇痛、抗炎作用,并提高患者的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化痰方联合金刚烷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痰瘀阻窍证的促醒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将60例STBI昏迷痰瘀阻窍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吸痰、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内压、补液、补充能量、抗感染和预防癫痫发作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金刚烷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痰方鼻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苏醒率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苏醒率为66.67%,对照组为30.00%,观察组的苏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对GCS评分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CBF、CB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对CBF、CBV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对血清TNF-α、IL-1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化痰方联合金刚烷胺治疗STBI昏迷痰瘀阻窍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昏迷程度,提升苏醒率,增强脑血流灌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TNF-α、IL-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对肩袖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波结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及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RP及TNF-α降低更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可明显改善肩袖损伤患者血清CRP及TNF-α的含量,从而减轻患者肩关节周围的炎性反应,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疗效研究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老年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Ⅱ量表评分)、疼痛评分(VAS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腰背冷痛、乏力、关节僵硬、关节冷痛、活动受限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Ⅱ)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IL-1、TNF-α、N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联合独活寄生汤可有效改善老年KO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损伤,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穴推拿配合康复体操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穴位推拿和康复体操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状态、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为76.00%(38/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Lysholm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LKSS)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LKS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RP、IL-6、TNF-α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0%(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推拿配合康复体操治疗膝关节炎,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肩三针"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ESWT)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冈上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3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外展肌力及肩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64例患者完成试验,无脱落。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外展肌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3周VAS评分明显降低,外展肌力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温针灸"肩三针"可有效减轻冈上肌腱炎患者局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效更为稳定、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痛39例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39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针灸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灸治疗,将两组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3.23±1.02)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心理健康、躯体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使其疼痛症状得到改善,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