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金荣  赵东强 《临床荟萃》2005,20(24):1421-1424
细胞凋亡(apoptosis)源于希波哥拉得词语,指秋叶凋落而言.早在100多年前Carl Vogt就已发现,1972年Kerr和Wyllie提出了在形态上与坏死细胞的死亡不同,而称为细胞凋亡.近年的研究证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消退等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肿瘤细胞凋亡调控失调导致的细胞凋亡抵抗(resistance to apoptosis)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凋亡可被多种生理、病理刺激所诱发,是细胞对所处环境某些特定信息的一种应答反应,涉及细胞信号转导及调控.化疗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因而这种凋亡抵抗机制在肿瘤耐药中起重要作用[1].凋亡抵抗也促进肿瘤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和凋亡抵抗分子机制的阐明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凋亡抵抗和恶性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细胞死亡诱导p53靶蛋白1(CDIP1)是一种新型凋亡蛋白,参与外源性凋亡通路、内源性凋亡通路及细胞焦亡相关通路,是多通路介导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CDIP1通过与凋亡因子相结合,参与多种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CDIP1调控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上下游调控因子及在各类肿瘤及疾病的作用机理亟待深入研究和挖掘。该文就CDIP1在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功能研究进展,不同凋亡通路中与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AP31)、凋亡相关基因-2(ALG2)等蛋白分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系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多数细胞类型中,原癌基因Bcl-2蛋白家族与p53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文章探讨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资料来源:引用计算机检索1995/2006PubMed、Springer link的相关文章,检索词“apoptosis,Bcl-2protein family,p53”,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1995/2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或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凋亡,Bcl-2,Bax”,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手工检索《细胞凋亡基础与临床》。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被选文献符合以下标准:①Bcl-2蛋白家族与凋亡的关系。②p53基因与凋亡的关系。③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研究。④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排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0篇相关文献,中文文献均为全文,大部分外文文献为全文,其他为摘要。入选关于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与凋亡的关系及机制,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相关文献32篇。资料综合:①Bcl-2蛋白家族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得最多的一类蛋白质。包含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两类功能相反的蛋白质。Bcl-2蛋白家族及其家族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调控细胞凋亡。其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于Bcl-2蛋白家族与线粒体、Bcl-2蛋白的相互作用、细胞内Ca2 ;及氧自由基有关。②p53基因对防止细胞增生和保持DNA受损基因组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p53调控细胞凋亡包括对外源性凋亡途径的调节和内源性凋亡途径的调控,p53基因究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调控细胞凋亡?不同的实验因为不同的遗传学背景和微环境而不同。③目前主要有3种实验方法来研究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第1种方法是通过识别p53激活的基因组的DNA断片,或者是启动所包含的依赖p53激活的因子。第2种方法是系统地识别受p53基因分别调控的基因组(或DNA组)。第3种方法是识别受p53调控的基本凋亡因子。结论:大量的凋亡因子是依赖p53激活调节细胞凋亡的,细胞凋亡中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的调控机制的分析,充分发挥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的方面,对治疗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自主性死亡的复杂生理过程,是多细胞有机体调控机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凋亡在胚胎发育、神经系统的功能完善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细胞凋亡功能的抑制将导致肿瘤的发生及免疫功能的异常,而细胞凋亡功能亢进与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随着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凋广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探讨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调节将对研究细胞损伤及肿瘤防治产生深远的影响。TWEAK与肿瘤坏死因子(TNF)、死亡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 U937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黏附培养前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寻找白备病耐药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方法 U937细胞分别悬浮培养和与 MSC 黏附培养48h,以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测定并分析黏附培养组与悬浮培养组间凋亡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U937细胞黏附培养与悬浮培养48h,G_0/G_1期细胞分别为(45.3±3.1)%和(32.6±2.1)%(P<0.05),G_2/M 期细胞分别占(2.7±0.3)%和(14.3±1.4)%(P<0.01),自然凋亡率分别为(18.4±1.5)%和(23.4±1.9)%(P<0.05)。在487个凋亡相关候选基因中,筛选出28个明显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27个,主要分类为凋亡抑制基因、促凋亡基因、细胞周期正调控基因及细胞周期负调控基因等,但以 Bcl-XL 上调最明显。1个下调基因是促凋亡基因。结论与MSC 黏附培养可导致 U937细胞生长抑制,自然凋亡率下降,其机制是多种基因作用的结果,但最主要的可能是 Bcl-XL 凋亡抑制基因上调。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白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凋亡相关基因bcl-2、P_(53)、c-myc、ICE家族、APO-1/Fas(CD_(95))、bcr-abl、PML-RARα等涉及白血病发病机制、治疗和耐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可能是治疗白血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糖尿病(DM)的发生与胰岛β细胞过度凋亡和 T、B 淋巴细胞的凋亡受阻有密切关系。T、B 淋巴细胞 CD5表达缺陷、bcl-2降调节以及 IL-1β、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通过 NO 或非 NO 途径,氧化损伤所诱导的细胞凋亡,参与了 DM 的发生、发展。细胞凋亡的调节可从基因水平探讨 DM 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肝癌细胞凋亡调控的基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基因,主要有Bcl-2和生存素(Survivin);另一类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基因,有p53、Fas/FasL、TRAIL等。通过这些基因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细胞凋亡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糖尿病模型 ,分别在动物模型建立后第 4、8、12、2 0周 ,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肾脏细胞凋亡情况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 2的表达 ,并检测尿素氮、血肌酐等反映肾功能的有关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多 ,肾小球在 8周时开始出现凋亡细胞 ,后逐渐增多 ,对照组肾小球未见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 ,bcl 2基因表达减弱 ,肾脏细胞凋亡数与bcl 2表达具有相关性 ( P <0 0 5 )。结论 肾脏凋亡细胞的不断增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bcl 2参与肾脏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p5 3、bcl- 2蛋白在鼻 NK/ T淋巴瘤表达 ,及其与细胞凋亡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 ,检测 2 4例鼻 NK/ 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和 p5 3、bcl- 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5 3、bcl- 2蛋白在鼻 NK/ T淋巴瘤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6 2 .5 % (15 / 2 4 )和 16 .7% (4 / 2 4 ) ;细胞凋亡与 p5 3蛋白明显负相关 (P<0 .0 0 5 ) ,与 bcl- 2蛋白表达无关 (P>0 .5 )。 p5 3表达和细胞凋亡与患者的预后无关 (P>0 .0 5 )。结论 :鼻 NK/ T淋巴瘤细胞凋亡调控及其发病机制是受多基因调节的复杂过程 ;突变型 p5 3是抑制该肿瘤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因子。但瘤细胞凋亡和 p5 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