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儿科患儿家长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进行调查,为开展患者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200例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长对患儿输液安全的需求。结果:患儿家长对患儿的安全需求较高,99.00%的家长均担心护理人员一次穿刺不成功,最担心的输液安全问题排在前5位的是一次穿刺不成功、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患儿固定不妥输液外渗或断针、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头皮穿刺损伤患儿头皮,安全需求均达80.00%以上。结论:儿科患儿家长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较高,医护人员应提高临床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提高儿科患儿的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儿科患儿家属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提高儿科输液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8月~2015年3月在儿科进行静脉输液3天以上的860名患儿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属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表,对儿科患儿家属静脉输液安全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查表总共分为10项内容,每项内容按照实际情况以1~5分给分。得分越高表示患儿家属对该项的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越高。结果:在这次调查中发现,静脉输液安全需求排在前5名的分别为担心护士一次穿刺未能成功、担心患者穿刺过程中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担心护士给药发生差错、担心药物使用后产生不良反应及担心患儿输液过程中不听话易动。结论:儿科患者家属对静脉输液安全需求相对较高,需要全面加强儿科护士的培训力度,提高儿科护士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全面落实查对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切实满足患儿家属的静脉输液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4.
张海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49-150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场所,患儿及家长流动量大,患儿抵抗力较低,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对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护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儿科近三年通过开展整体护理,采取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等措施,既全面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儿科患者一般具有较大的血管脆性,管径较细容易滑动,因此在静脉输液中穿刺困难较大。在很多儿科疾病治疗中均需要长期输液治疗,通过应用静脉留置针,使患儿血管得到保护,减轻了患儿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工作难度也大大降低。不过由于儿童血管条件有限,留置针后容易出现渗血情况,留置针肝素帽连接头皮针滑脱,也可能将患儿皮肤划伤。因此,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无针输液接头,可提高患儿输液成功率,减少输液中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确保患儿健康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多数接受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儿童抗拒心理更为明显,故儿科门诊输液室最易引起患儿家属的投诉。如何减少护患冲突,使患儿和家属在平衡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输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形体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儿科门诊护士能够使用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可以增加患儿对护士的信任度并产生安全感,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就儿科静脉输液中如何具体应用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做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7.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而且小儿输液量较少,2次输液间隔时间多为16-22H,需要较长的维持时间,所以有效封管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管理措施。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进行输液的21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进行输液的210例患儿为实验组,采用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差错率及投诉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差错率及投诉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降低(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输液安全性,降低差错率和投诉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芬 《河南中医》2004,24(4):87-88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活动,是1周岁左右患儿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各环节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而在护理常规及教科书中很难查到,并存在错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儿科门诊于2018年8月起实施FMEA联合RCA输液风险管理模式,2018年1~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4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儿科门诊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儿科门诊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家属对输液管理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联合RCA输液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却经常遇到输液外渗和溶液不滴等问题,很是令儿科护理人员苦恼.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发生,我院儿科自2003年3月以来,采用翻转针柄的方法为2520例患儿(约占儿科同期输液总人数的50%)实施静脉输液,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输液所致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严重者还可能致死。为探讨小儿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发生的25例输液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挽救危重患儿生命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笔者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现将小儿静脉输液的几点切身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将大量的无菌电介质溶液、各种药物经过静脉直接输入患儿体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基础操作及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以往多年采用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由于小儿血管细、脆性高、穿刺难度大,加之一些肥胖患儿皮下血管几乎看不见,故有时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另外由于患儿对输液高度恐惧、哭闹、在大量出汗,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各种儿科“便民门诊”、“日间病房”相继出现,门诊输液已经是家长愿意接受的治疗方式。门诊输液能给家长和患儿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临床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需要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儿科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498例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治疗输液中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498例临床护理观察,与同等数量使用普通小儿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对照输液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明显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输液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惠儿痛苦,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满意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抢救危重症患儿提供了快速用药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8.
在儿科的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主要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的操作技术,可给患儿带来不适,甚至恐惧。由于小儿血管较细,又不合作,会给操作者带来许多困难。为了使患儿减少痛苦,提高小儿输液的工作效率,十年来笔者在输液实践中对患儿和陪护实施人文关怀,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警示性输液吊牌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7月医院儿科输液患儿4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输液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警示性输液吊牌方式,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输液滴速、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基础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儿科输液管理的研究中,应用警示性输液吊牌方式效果理想,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与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版输液固定器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儿科门诊1岁至5岁150名使用小儿输液器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输液后采用传统夹板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输液固定器法固定。观察两组输液针固定效果及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适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3.33%)、(94.67%)、(96.00%),均高于对照组(78.67%)、(82.67%)、(85.33%)(P <0.05)。观察组针头滑脱、药液渗漏、固定处损伤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软管交叉、手指麻痹发生率比较(P> 0.05)。结论 儿科门诊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改良版输液固定器效果良好,能提高患儿舒适度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降低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