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皮肤硬度可在病理状态下发生变化,量化评估皮肤硬度有助于诊断及评估相关疾病。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估皮肤硬度。本文就SWE用于皮肤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组织硬度对疾病性质做出诊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肝硬化、脂肪肝与正常肝组织,以及肝脏良、恶性肿瘤的硬度存在差别,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判断肝硬化和脂肪肝的程度,也有助于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此外,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在肝脏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应用超声成像诊断肾脏疾病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国外A型超声探伤仪的诞生,为嗣后医用超声诊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A型超声迅速在国内普及,用于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脏器疾病的诊断;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灰阶超声广泛应用于腹部、妇产科和浅表器官等脏器的诊断;20世纪80年代初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问世,实现了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诊疗观察,并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一直以来,超声仅通过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对肾脏疾病进行定性诊断.近年来,新兴的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通过量化组织弹性,可对肾组织硬度作出定量评价,为临床诊断肾脏疾病及评估肾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在腮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技术能够定量评估腮腺组织硬度的变化,以及腮腺不同疾病的组织弹性变化。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在腮腺弥漫性与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反映生物组织力学特性的成像技术,现已成为超声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技术弥补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提供组织弹性的不足,可以显示和量化组织弹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肝脏等多个脏器的评估[1],但在肾脏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肾脏硬度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声诊断新技术的进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其快速、非侵入性、可重复性、实时、可定量检测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甲状腺、肝脏、肾脏、前列腺等部位成像中,其在肠道肿瘤、炎症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肠道疾病的分期分级、疗效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也逐步开展。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特点、应用现状、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肾组织活检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存在潜在风险及临床禁忌,临床应用受限。与肾组织活检相比,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有经济、无创、实时监测等优势,对评估儿童肾脏硬度及弹性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儿童肾脏病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方法,通过获取有关组织弹性信息进行成像。弹性成像技术能提供占位病变的良恶性、肝脏纤维化程度、慢性疼痛性肌肉神经损伤程度等组织硬度信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弹性成像检查方法主要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高速剪切波成像技术及声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弹性成像技术被大家认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会更高,超声检查对病变组织硬度的测量已经进入定量诊断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正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反映生物组织力学特性的成像技术,现已成为超声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技术弥补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提供组织弹性的不足,可以显示和量化组织弹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肝脏等多个脏器的评估[1],但在肾脏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肾脏硬度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超声弹性成像的概念最早由Ophir等[2]于1991年首先提出,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对组织施加一个外部或内部的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查是肝脏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传统的超声检查无法检测组织弹性的变化。许多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纤维化和肝脏肿瘤均可导致肝脏组织硬度的变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使检测肝组织的弹性变化成为可能。虽然目前许多肝脏疾病的诊断仍依靠传统的诊断方法,但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尤其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因其无创、无痛、成像快速、客观定量检测等优点在肝脏的应用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前景。本文主要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肝脏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乳腺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9例共438个乳腺良性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采用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进行分析。结果438个良性病灶中87.7%(384/438)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I或2分。结论绝大多数乳腺良性病变硬度较小,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是测量组织软硬度的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及可重复性。目前SWE主要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肝脏、肾脏、肾上腺、前列腺及肌肉病变等,而在周围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实时SWE在动脉血管壁弹性、斑块以及静脉血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弹性成像与钼靶X线成像诊断乳腺疾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钼靶X线成像(MX-rP)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对80例女性患者共105个病灶术前行UE与MX-rP检查,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UE与MX-rP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59例(共79个病灶),恶性21例(共26个病灶).UE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5%、96.2%、94.3%.MX-rP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9.2%、92.4%、86.7%.UE诊断准确性高于MX-rP(P<0.05).结论 UE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性高于MX-rP,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剪切波弹性成像可通过探测组织内剪切波传播速度定量反映组织硬度,可用于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纤维化程度被认为是影响肝脏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还有诸多因素对肝脏弹性测值准确性有影响。本文对炎症、脂肪肝、胆汁淤积、肝脏淤血、进食、呼吸、肥大细胞增多症、性别和年龄、测量深度和次数对肝脏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回顾分析其超声分型及声像图表现。结果手术证实45例53个病灶,26例为囊实结节型,17例为实性结节型,2例为单纯囊肿型。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弹性成像技术不仅可直观地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状态,而且可提供肿块与导管的间隔关系及病灶的硬度信息,可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弹性成像半定量评价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患者的129个病灶行甲状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病灶与周围同层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弹性应变率比值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恶性组平均应变率比值为8.08,良性组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ROC曲线确定的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临界值为4.095;其诊断的敏感性为81.0%,特异性91.7%,准确性89.9%。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可以用来初步评估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初步判断提供了一项新的半定量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半定量分析大鼠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估大鼠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以52只Wistar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弹性图像评分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52只大鼠模型中,Scheuer病理分期S1期16只,S2期14只,S3期12只,S4期10只。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判断S1、S2、S3及S4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分别为87.50%(14/16)、78.57%(11/14)、83.33%(10/12)和90.00%(9/10),特异度分别为83.33%(5/6)、71.43%(10/14)、77.78%(7/9)和85.71%(6/7)。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方法可作为半定量分析大鼠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无水乙醇诱导肝脏凝固灶的价值。方法选取新鲜离体猪肝共25个肝叶,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5个肝叶。分别行单点、两点相距0.5cm、两点相距1.0cm、两点相距1.5cm及两点相距2.0cm注射无水乙醇,各点无水乙醇注射量均为2.0ml。注射无水乙醇前、后观察实验区常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应变力弹性成像图(EI)变化,同时运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定实验区剪切波速度。实验结束后剖开标本,记录凝固灶的形态、范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注射无水乙醇前后实验区肝组织剪切波速度差异。结果无水乙醇不同注射方式可形成不同形态的凝固灶,常规二维超声下局部区域出现短暂高回声,随之迅速消散,而EI图可显示较恒定红色硬变区,比常规二维超声更接近实际凝固灶;但对于间距小于0.3cm的双凝固灶,EI图难以分辨。凝固后的肝组织剪切波速度均明显增高,与注射无水乙醇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凝固性坏死的肝组织硬度增加。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反映肝脏凝固灶力学变化,是常规二维超声的有力补充,但细微分辨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规范了超声诊断术语,有助于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定性、定量评估甲状腺结节软硬度,为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提供依据。本文对TI-RADS分类、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二者联合用于甲状腺结节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