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某市级医院2016~2021年科研立项情况分析,总结该院科研工作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收集2016~2021年该院获批科研立项的资料,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立项数量、项目级别、资助经费、学科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该院共获科研立项58项,其中省部级5项(8.62%),市厅级53项(91.38%);主要由45周岁以下的医务人员承担,科研立项分布在医院23个科室,临床重点学科承担的立项数占医院总立项数的41.4%。结论:该院科研基础较薄弱,科研项目的质和量均亟待提升,建议通过健全科研激励与考核机制,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培育,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过程管理等措施,加快医院科研发展,提高医院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某市级医院2016-2021年科研立项情况进行分析,客观总结该院科研工作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收集2016-2021年该院获批科研立项的资料,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立项数量、项目级别、资助经费、学科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年间该院共获科研立项58项,其中省部级5项(8.62%),市厅级53项(91.38%);主要由45周岁以下的医务人员承担,科研立项分布在医院23个科室,临床重点学科承担立项数占医院总立项数的41.4%。[结论] 该院科研基础较薄弱,科研项目的质和量均亟待提升,建议通过健全科研激励与考核机制,重视科研人才队伍培育,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过程管理等措施,加快医院科研发展,提高医院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3.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396-1400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相关基金的研究热点、现状及发展方向,为医院药学工作者申报基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度5个医院药学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采用excel软件对资助项目数量、资助金额、类别、依托单位、研究方向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个医院药学专项基金2020年累计资助项目235项(含23项县市及二级专项),总资助经费315.3万元,资助比例明显高于国自然项目,约为39%;资助方向涉及药学部门各项工作,三甲医院的药师中标课题较多;研究方向以用药评价、药学服务、基因多态性、基础研究、药学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主,且肿瘤相关研究是热点。结论:医院药学专项基金申报难度相对较低,医院药学人员可参照各类基金的特点,依托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筛选出不同院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高风险事件,有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成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两个院区EICU收治且留置有中心静脉导管的185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7月-2021年6月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6月为干预组。通过采取头脑风暴法确定12个风险因素,采用FMEA风险评估筛选出需要改进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感染防控措施并监督落实,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E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筛选出高、中高风险因素6个,分别为留置导管及带管必要性评估执行不到位、置管穿刺点位选择不合理、最大无菌屏障落实不到位、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不高、接触/连接无针接头前未用酒精棉片摩擦消毒、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根据筛选出的风险因素,FMEA小组制定并实施了包括开展集中培训、优化置管部位、采购酒精棉片等多项防控措施,实施对应的防控措施后两个EICU在收治患者可比的前提下,总体置管率由干预前的80.26%降至73.12%,CRBSI的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04‰(6/2942)、2.59‰(9/3481)下降到干预后的0.75‰(3/4015)和1.61‰(6/3718),同期两个EICU的总体医院感染发生率也分别由8.72%、8.06%下降至4.04%和6.58%,总体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FMEA法的风险评估能够发现不同院区EICU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薄弱点,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DRG相关指标分析受援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情况,探究三级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 基于新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绩效分析平台数据,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S县人民医院DRGs相关数据,对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总权重(RW)≥2的病例数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S县人民医院2021年1—6月较2019年7—12月:DRGs组数增加了48组,增长率为10.1%;CMI值由0.795 3提升到1.016 3,增长了27.8%;RW≥2的疑难病例数由427例增加至1 797例,占比由0.96%增长至5.29%。结论 三级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能有效缓解受援医院医疗资源缺乏、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升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科研项目申请书格式质量中的持续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上年度PDCA循环理念管理初步成效并总结管理薄弱环节,进一步分析医院科研项目申请书格式不规范的原因,利用PDCA循环法制定计划、对策并实施,重点对初次申报课题人员深入开展嵌入式服务,加强培训与辅导,同时建立申请者审查责任机制,引导申报者树立主体责任意识,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并比较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科研项目申请书格式规范率较上一年度提高(P < 0.05),研究人员不同学历、申报经验及课题级别与科研项目申请书格式规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本科及以下、硕士及以上、非初次申报人员、纵向课题(厅局级及省部级课题)、限额及不限额项目近3年的申请书格式规范率前后比较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均P < 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科研项目申请书格式质量,科研主管部门要重点关注初次申报者与横向课题的申请书格式质量,引导申报者树立主体审查责任意识,提高其自查能力,以持续改进科研项目申请书格式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医院在医保控费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产生的效果。方法:对医院在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管控前后的患者住院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施前(2020年6月-2021年4月),实施后(2021年5月-12月),研究对比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材料耗费等)以及医保基金等相关信息的运用效果。结果:实施前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高于实施后,医保基金结余低于实施后,比较统计值P < 0.05;实施前的手术费、麻醉费以及基本医疗外费用与实施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施前后的病患重复住院率比较降低0.1%,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结论:在医院为患者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模式后,可有效提高医保控费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效率,对医、保、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401-1403
目的:调查分析苏北人民医院科研平台的运行效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发展思考,为地级市三级综合医院的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该院2014年-2020年数据,对利用科研平台开展研究发表的论文、论著及项目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年-2020年,该院利用科研平台开展研究发表的论文和论著数量增长,SCI论文质量提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占比增高。结论:科研平台对提升医院科研能力发挥了一定支撑作用,但仍需不断完善其公共科技服务功能,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对一级公立医院复用无菌物品集中管理新模式。方法:调查盐城市内县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情况;汇总2021年7月东台市县域内16所一级公立医院消毒供应室现场测评所存在的问题;查阅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上述医院平均手术部位感染率。2021年10月由县级医院对16所医院复用无菌物品进行集中管理;统计集中管理后平均手术部位感染率及无菌物品使用满意度。结果:县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多具备集中管理规模。一级医院复用无菌物品多不符合质量标准。集中管理后,一级医院运行成本及手术部位感染率显著降低。结论:县级医院联合对基层一级医院复用无菌物品实施集中管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医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前系统化管理的方法与措施.提出了项目申报动员、前期研究准备、专业培训辅导、逐份修改项目申报书、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查相结合等方法和途径,以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前系统化管理,为医院科技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 消化内镜科病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6月期间我科实施微创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7-12月期间(从2012年7月我科在病房管理中采用了CQI的管理模式)我科实施微创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98.0%、92.9%和96.0%,对照组分别为82.0%、64.5%和70.0%,两组的三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科病房管理中采用CQI模式,能够提升病房管理质量,值得在医院病房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建立以患者体验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品质提升管理新模式。方法委托第三方机构,每月采用移动终端进行现场问卷测评,分别对2015年1月-6月(改进前)、2015年7月-12月(改进中)、2016年1月-6月(改进后)3个阶段22 683例住院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17个评价指标品质指数显著改善,总体医疗品质指数由改善前83.32分提升至改善后91.63分(P<0.001)。结论患者体验调查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导向依据,健全品管机构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组织保障,完善指标体系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有力牵引,优选重点项目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关键要素,第三方患者体验测评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病区封闭式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15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区管理方法的不同,将2020年7—12月实施“病区半开放式管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75例),将2021年1月—6月实施“病区封闭式管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75例)。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以及环境卫生学培养合格率。结果在两组各100份环境表面清洁检查中,研究组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总医院感染发病率(2.67%vs.9.33%)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环境卫生学培养合格率(95.00%vs. 81.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病区封闭式管理能够提高病区环境卫生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DRG-PPS)改革对浙江金华7家试点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改革试点医疗机构7类运行指标的月度数据,将数据分为改革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和改革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两阶段,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改革前后各类指标趋势的变化。结果:三级医院各类指标时间趋势无显著差异,出院人数保持增长趋势,住院费用药占比和医务性费用占比分别保持下降和上升趋势。二级医院出院人数增速放缓,人均住院费用改革后呈下降趋势,次均门诊费用由降转升。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和次均门诊费用持续下降,但改革后降幅趋缓。结论:DRG-PPS改革前后试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三级医院运行平稳,二级医院存在住院费用向门诊费用转移的可能,乡镇卫生院患者费用负担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实践成效,以期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院科研管理创新提供借鉴。方法:以某三甲专科医院为研究对象,开展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对管理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职工申报项目积极性增高,科研项目立项数和立项经费双提升,科研产出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讨论:基于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视角,开展科研项目管理创新改革实践,可有效引导和助力医院科研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药学管理现在是一个多头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管理体系。”中国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副主任委员肖翔林说。3月13日,由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MBA)和默克雪兰诺中国三方合作开展的“中国药学会-默克雪兰诺中国医院药学领导力、管理与发展项目”,在花城广州拉开2010年培训活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施综合目标管理法,促进医院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方法:建立综合目标管理体系,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即医疗质量安全考核指标(40分)、科研教学考核指标(30分)、科室管理考核指标(20分)、工作效率指标(10分),内科43 项二级指标,外科47 项二级指标构成。应用于全院临床科室进行目标管理,并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兑现奖惩。结果:实施目标管理以来,全院临床科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结论:综合目标管理是实现医院现代管理的有力抓手,综合目标管理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医院规范管理、提高了医疗质量、控制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院综合实力,促进了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模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全员培训,注重过程管理,强调规范洗手,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考试成绩优秀率由20.00%升至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753,P<0.0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洗手率由实施前的16.67%升至实施后的75.20%,接触患者后洗手率由34.48%升至92.86%,脱手套后洗手率由25,00%升至91.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对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从药品供应、药品调剂、抗菌药物管理和药学服务四个方面对2019年1-6月、2020年1-6月、2021年1-6月常州地区三级医院的药事管理质控指标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 Wallis H 检验。结果:疫情不同阶段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品供应率、二级库周转天数、门诊处方总数、急诊处方总数、出院患者人数、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处方干预率、住院患者医嘱干预率、参与临床会诊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占比、急诊处方干预率、住院患者监护率、人均每周开展临床查房次数、人均每周开展药学查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疫情对常州地区三级医院药品供应与调剂工作影响显著,对抗菌药物管理及药学服务影响较小。建议进一步完善疫情下的应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持续加强合理用药管控,拓展药学服务内容,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药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基于JCI标准的高危药品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7月神经内科实施JCI标准的高危药品管理为分界线,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常规管理为管理前组,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实施基于JCI标准药品管理为管理后组,比较管理前后效果.结果 与管理前组相比,管理后组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