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告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采用患肢外侧切口进入,选用的记忆合金环抱器截面内径应略小于所固定的股骨外径,将其浸泡在消毒的冰水中降温至4~7℃,将其臂部撑开备用。骨折整复后置入记忆合金环抱器,检查证实接骨板位置正确后,用40℃消毒盐水湿敷5min,记忆合金环抱器因记忆效应而收拢,牢固固定骨折并始终保持较大的抱持力。结果随诊时间4~14个月,平均8个月,12例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肢体功能恢复到骨折前水平,按Harris标准,优8例,良4例。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可作为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髋关节置换越来越成为骨科的常见手术,但术后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常见,其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且很难处理,预后也较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我们从2000年至今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及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的增加,其发生率呈增长的趋势.与没有假体存在的股骨骨折相比,其治疗难度更大,需依据骨折类型、假体稳定性、局部骨的质量以及病人的全身状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自1998年2月~2003年,作者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2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是指假体周围的股骨髁上,髌骨及胫骨髁部的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股骨髁上骨折。不同部位的骨折应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笔者从2003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ISS内固定的方法治疗KimIB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10例.取得较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采用假体置换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技巧、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配合股骨大转子记忆合金卡环、钢丝等辅助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按照X线及Harris标准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时间60~150min,出血量300~2300ml,围手术期输红细胞4~10U;术后无伤口感染、关节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出现人工关节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能在术后1~2周扶双拐患肢部分负重下地行走,15例患者出院时(术后10~20d)行走距离不少于200m,全部病例均能在3~6个月逐渐恢复到受伤前的生活习惯,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6.2%。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采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配合大转子记忆合金卡环及钢丝固定可有效重建髋关节,术后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手术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对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使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于外侧固定。近折端孔用锁定螺钉作单侧骨皮质固定,远端用4.5mm锁定螺钉作双侧骨皮质固定,中间骨折区域空出。术后给予中药汤荆(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口服。结果:术后随访9月~3年,5例均骨折无移位,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好。结论:采用LCP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固定牢固,肢体功能恢复好的优点,结合中药内服可进一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Wagner SL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Wagner SL柄治疗11例髋关节术后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骨折部位疼痛情况和肢体长度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为2.5~4.3 h,平均3.6 h;术中出血400~2 600m L,平均1 250 m L;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双下肢术后长短在0.5~1.7 cm,平均1.1 cm。住院时间17~31 d,平均23d。负重行走时骨折部位疼痛情况VAS评分平均0.69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8.9分,术后6个月平均79.8分。结论Wagner SL柄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侧入路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中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因为股骨颈骨折行外侧入路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64例(男98例,女366例),平均年龄为(80.37±8.87)岁;骨折类型GardenⅡ型39例,GardenⅢ型298例,GardenⅣ型127例。根据术中及术后首次X线片检查是否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影响假体周围骨折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64例中共28例患者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6.03%(28/464)。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骨质疏松患者术中骨折的发生率高于非骨质疏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骨折的发生率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左右侧别、主刀医生、假体类型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OR=2.303,95%CI为(0.874,6.069),P=0.092]并不构成独立危险因素,骨质疏松[OR=7.947,95%CI为(1.540,41.003),P=0.013]是假体周围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是引发外侧入路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11例,9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按照Vancouver分型标准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包括: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钢缆固定,同时结合异体骨板固定,关节翻修术等。结果:术后随访2-6年,平均5年,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5-9个月),在最后随访时均有比较好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5分(77-93分)。结论:按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全面设计术前计划,均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3~5 d。结果28例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术后根据Harris评分,优8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2%。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疼痛,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能存在中晚期并发症,对于年轻患者的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