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省监测的200例具有出生缺陷的围生儿作为病例组,回顾性调查这200例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1∶3的原则筛选出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5年共监测围生儿148017例,占全省医院分娩围生儿总数的49.6%。2015年医院监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95.8/万,2015年我省主要出生缺陷的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并指(趾)、总唇裂、腭裂,构成比分别为28.7%、14.1%、4.4%、4.4%、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吸烟、妊娠期间服用感冒药、胎产次为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婚检、孕检、孕期经常服用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类食物、服用叶酸等为其保护因素。经Logistics回归分析,饮酒、吸烟、妊娠期暴露于X线或化学物质、妊娠合并症为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婚检、孕检为其保护因素。结论饮酒、吸烟、妊娠期暴露于X线或化学物质、妊娠合并症是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婚检、孕检是围生儿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可从加强婚检、孕检,加强出生缺陷的监测,减少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减少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对出生缺陷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国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分娩的围生儿6940名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为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出生后7d的围生儿(包括死胎、死产及出生后7d内死亡者)。1.2方法:由我院接受培训的妇产科专业人员对围生儿性别、孕母年龄、孕母文化程度、出生缺陷诊断情况及围生儿转归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1.3统计学处理:采用字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出生缺陷儿病死率:围生儿共有6940名,出生缺陷儿为10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我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动态变化、种类、分布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围生儿进行监测.结果:2005~2009年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值为88.07/万,神经管畸形位居出生缺陷首位;逐年比较: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呈下降趋势,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分布显示农村明显高于城市,35岁以上孕母是其高发人群.结论:预防出生缺陷的工作重点在农村,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重视产前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4.
曾萼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43-2745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10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1-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和相关因素.结果 10年共监测围生儿540 449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0 897例,发生率为201.63/万.出生缺陷主要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71、4.04,均P<0.05).35~岁产妇组中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且高于<20岁组、20~岁组、25~岁组、30~岁组,其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17、41.33、58.77、29.10,均P<0.05).2001-200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尹晓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49-2450
目的 分析围生儿出生缺陷类型及变化情况,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10年马鞍山市各医疗保健机构“围生儿数据季报表”及“医院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0年共监测围生儿数51 959例,发现并确诊出生缺陷儿436例,其中妊娠<28周出生缺陷儿为69例,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0.63/万,出生缺陷的前几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唇裂,先天性脑积水,肢体短缩.结论 加强婚前检查、孕前保健、围产期保健管理,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朱春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66-1366
对2000年、2001年内在我市13所监测医院分娩的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出生缺陷(BD)儿而进行了分析 ,诊断标准为《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中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1产妇年龄与BD儿发生率的关系 ,见表1。2BD病因(前六位)的构成比 ,见表2。3分析22159例围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男4 21‰ ,女3 71‰ ,男性高于女性 ;城市4 30‰ ,乡村5 21‰ ,城市低于乡村。两年内围生儿死亡208例 ,围生儿死亡率为9 39‰ ,BD儿105例 ,BD儿围生期残废率为428.57‰ ,BD儿围生期死亡率明显高于总体围生儿死亡率。我市出生缺陷发生顺位 :唇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市两年来出生缺陷干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方法分别对出生缺陷干预前分娩的506名孕产妇和干预后分娩的1200名产妇(包括引产)严格按国家统一的《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围生儿季报表》进行登记、汇总、分析。结果我市干预前出生缺陷发生率2.96%(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例数/围生儿数),干预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0%,干预前神经管畸形40%,占第一位。干预后神经管畸形占22%,下降了18%,六指畸形、马蹄内翻足、脊柱裂并列第一。结论预防干预措施对降低出生缺陷起了一定作用,今后应坚持并机制化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许妹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195+197-195,197
目的:分析凭祥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种类、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6~2010年围生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320例围生儿中,出生缺陷儿103例,出生缺陷率为14.07‰;男婴发生率高于女婴;农村户籍发生率高于城镇户籍。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多指并指(趾)、马蹄内翻足、巴氏水肿、唇裂或合并腭裂及尿道下裂。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和三级预防,制定多方面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住院分娩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种类,探讨高原地区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7年所出生的4655例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妊娠满28周~产后7天的出生缺陷围产儿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检出出生缺陷46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9.88‰,其中农村出生缺陷率为12.83‰,城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45‰。大部分在出生后做出诊断。前5位依次为:单发唇裂、脑积水、多指并指少指(趾)、唇裂合并腭裂、无脑畸形。结论拉萨地区总出生缺陷率与全国水平基本接近,监测到的出生缺陷种类很少,而很多出生缺陷在孕晚期和产后才能发现和诊断,说明我区的产前诊断工作的滞后,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出生缺陷 (birth defects)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异常。出生缺陷儿的死亡占围生儿死亡的 2 5 % ,我国出生缺陷率 4 %~ 6 % ,全世界出生缺陷 85 %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占世界 2 0 % ,我国每年有10 0万缺陷儿出生 ,其中 90 %缺陷儿发生在农村 ,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减少围生儿死亡 ,必须减少缺陷儿的出生。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我院自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间分娩的围生儿 6 4 4 9人 ,其中有出生缺陷的病例共 10 6例 ,占围生儿的 16 .4‰。通过分析 ,总结出在基层医院提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的方法。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江苏省出生缺陷发病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江苏省抽取东西南北中城市与农村95个点,各项目点抽样1年,妊娠12周内的孕妇全部参与,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调查,并进行出生后半年~4年的随访.结果 研究孕妇26803例,人群参与率98.1%,三级随访率达96.4%.正常妊娠分娩率为96.33%,流产1.40%,死胎0.34%,死产0.06%,引产0.37%,另外新生儿死亡率为33.6/万,婴儿死亡43.6/万,存活但合并畸形71.3/万.确诊出生缺陷儿282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15.0万,总唇腭裂为10.1/万,脑积水为9.7/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9/万,非窒息导致的脑瘫为8.2/万,眼部畸形8.2/万,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为7.5/万等.结论 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调查及随访是明确产前诊断工作重点、评价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荣生  张坤华 《安徽医药》2011,15(6):717-719
目的 了解该院出生缺陷的发病特点,寻找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方法 对该院1999年至2008年之间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10年间围产儿13 208例,出生缺陷儿141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10.68‰,其中前5位分别是外耳及外耳其它畸形,多指(趾),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马蹄内(外)翻足.确诊方式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于本院分娩的528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开展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结果3年来同产儿出生缺陷率平均为16.10%。,呈逐年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四肢骨骼肌肉系统缺陷为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分列l、2位。孕母年龄对围产儿出生缺陷有重要影响,〉35岁组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出生缺陷的性别、产母居住地城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前、孕早期预防以及产前诊断,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需进一步加强胎儿心血管系统、四肢等超声产前检查;高龄孕妇孕中期应常规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to pesticides in the birth prevalence of hypospadias and cryptorchidism, in the 12 agricultural municipalities of Ragusa Sicily. Data on the birth prevalence of the two birth defec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local pediatric services for the period 1998-2002. Municipalities were rank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pesticide impact" on the basis of three quantitative criteria of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e population. We foun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birth prevalence of hypospadias with increasing "pesticide impact" (trend test, P=0.003). The association with cryptorchidism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when the two birth defects were pooled together, the linear trend was significant (trend test, P=0.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生儿出生缺陷导致产妇产后的负性心理,并为临床产妇的心理护理提供方案依据.方法 将本院28例先天性缺陷新生儿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另选1473例正常新生儿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心理行为调查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作为判断标准.通过两组产妇的抑郁症发生率的比较分析,研究新生儿出生缺陷对产妇心理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产后抑郁率为57.14%,严重的产后抑郁率为21.43%;对照组产后抑郁率为19.96%,严重的产后抑郁率为5.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缺陷的情况下易产生负性心理,产妇的产后抑郁率明显提高,对产妇和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情况和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来自东部地区的比例为36.5%,中部地区为30.1%,西部地区为33.4%;中部地区的育龄妇女除了对B型超声、优生检测和叶酸的补充时间认知较低,其他知识均较高(P〈0.05);出生缺陷认知率较低地区,其出生缺陷率较高.结论 内蒙地区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能与其育龄妇女的认知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围产儿死亡病例中发生出生缺陷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探讨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广州市各医院逐季上报的《围产儿数季报表》及汇总至省妇幼保健院的《出生缺陷登记卡》,本研究监测了2004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三季度海珠区各所医院住院分娩孕28-W产后7d的围产儿死亡率和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结果监测广州市海珠区5年中围产儿48268例,围产儿死亡病例555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1.5‰,同产儿死亡中发生出生缺陷的22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64%,其中胎儿水肿综合征、唇腭裂、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和四肢畸形排在死亡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前5位。结论出生缺陷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婚前生殖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做好婚前保健,优生及孕产期保健,尽可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孕前优生指标的筛查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11年10月在本院作血清学孕前筛查的1200名未怀孕新婚妇女进行随访调查与筛查,出生缺陷诊断依据《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中列出的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结果在1200名未怀孕新婚妇女中,检出出生缺陷高危未怀孕新婚妇女75例,筛查阳性率为6.25%。发现在参加孕前筛查的1200名未怀孕新婚妇女中,发生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者共142例。而缺陷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缺陷孕前优生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以提高预测并发症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鲁北地区的孕妇孕前进行优生教育及相关的检查,孕中期进行产前筛查,最终对这些孕妇的出生缺陷率进行分析,并和以往的出生缺陷率进行对比。方法对鲁北地区对7816例孕妇孕前进行优生教育及相关的检查,孕中期进行产前筛查,主要是对孕中期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单位(Freeβ-HCG)检测,计算21-三体,18-三体,神经管缺陷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的进一步作产前检查,最终降低出生缺陷率。结果通过这一系统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率。结论将已有的看似简单的方法联合起来应用,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措施来可以降低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