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88例。根据60 d后患者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探讨Kal水平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相关性及影响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例数、脓毒性休克例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Kal水平、CRP水平方面差异显著(均P 0. 05)。Kal水平与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脓毒性休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呈负相关(均P 0. 05)。APACHEⅡ评分高、SOFA评分高、Kal水平偏低、CRP水平偏高是影响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均P 0. 05)。其中,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μg/mL提示患者预后差。结论: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μg/m L提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血浆Kal水平可作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IFLE标准衡量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时机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HVHF治疗的脓毒症并发MODS患者52例,采用RIFLE标准分A组(AKIⅠ期)、B组(AKIⅡ期)和C组(AKIⅢ期),比较各组的病死率、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并将HVHF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浆白介素(IL)-6、氧合指数、血肌酐(Scr)及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结果 (1)C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浆IL-6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A、B组(P<0.01);(2)A、B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HVHF治疗前IL-6及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明显高于或长于A组(P<0.01);(3)HVHF治疗24 h后血浆IL-6、氧合指数、Scr、MAP均明显改善,但C组IL-6仍高于A、B组(P<0.01),B组IL-6仍高于A组(P<0.01);A、B组HVHF治疗24 h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降低(P<0.01),C组无变化(P>0.05)。结论 HVHF能有效辅助治疗脓毒症并发MODS;RIFLE标准及IL-6对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早期(AKIⅠ期和Ⅱ期)行HVHF可明显改善脓毒症并发MODS的预后,而AKIⅠ期行HVHF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肝损伤对重症监护室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3例老年脓毒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53例)和对照组(老年脓毒症未合并急性肝损伤,70例)。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红蛋白(M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D-二聚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GGT、降钙素原及APACHE Ⅱ评分均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凝血指标、感染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死亡率显著上升。ALT、GGT、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增加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ICU喘息状态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4年2月~2008年3月住ICU喘息状态患者45例,进行MODS诊断及APACHEⅡ评分,Au患者行机械通气。结果合并MODS19例,APACHEⅡ评分平均13.2±7.9,其中APACHEⅡ评分≤10者5例无一例死亡,APACHEⅡ评分≥25者6例均死亡。出现心衰或休克12例,肝功能衰竭13例,肾功能衰竭9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2例,消化道出血5例。2个脏器受累12例,死亡3例(25%);3个脏器受累6例,死亡5例(83%),4个脏器受累1例死亡。12例患者行机械通气,4例行无创机械通气,8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其中外设PEEP〉6mmHg5例均死亡。19例合并MODS者死亡9例,死亡率47.36%。其中肺部感染者病原学检查G^-杆菌感染11例,G^+菌感染3例。结论住ICU喘息状态并MODS患者的死亡率比预计的高。预后与脏器衰竭出现数量,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外设PEEP大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ARDS患者69例,采用自制表格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史、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情况、肌酐、p H值、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情况,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9例患者病死率为59.4%,ICU住院时间为(14.02±4.92)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1)和存活组(n=28)。两组患者性别、肌酐水平及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既往史阳性率、APACHEⅡ评分、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氧合指数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OR=1.928,95%CI(1.019,3.104)〕、有既往史〔OR=2.831,95%CI(1.943,5.021)〕、APACHEⅡ评分较高〔OR=1.103,95%CI(1.022,1.769)〕、合并MODS〔OR=3.002,95%CI(2.104,4.382)〕及机械通气时间较长〔OR=1.842,95%CI(1.635,5.291)〕是ICU 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中年龄较大、有既往史、APACHEⅡ评分较高、合并MODS及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ARDS患者预后多不良,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2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9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ICU 24h内的基本情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7例、严重脓毒症组5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8例,分别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气管衰竭评分(SOFA)等指标,并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入住ICU 24h内,脓毒症患者的PCT、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不同病情分组患者间的水平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 24h内,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与患者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ICU期间,存活脓毒症患者的PCT、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的正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 PCT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9.84ng/ml,此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7,灵敏度为89.27%,特异度为86.34%。结论 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100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8 d后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38例),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及其炎症因子水平对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ARDS患者入住ICU 28 d后脓毒症所致的病死率为38%。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aO_(2)/Fi_(2)、有无吸烟史、是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有关(P<0.05或P<0.01),与性别、年龄、BMI、饮酒史、入住ICU时间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与存活组患者比较,死亡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IL-6等炎症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WBC和IL-10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CRP、PCT和IL-6等炎症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约登指数PCT>IL-6>CRP。PCT预测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97.40%,特异性为82.30%,AUC为0.962,优于CRP及IL-6。结论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a_(2)/Fi_(2)、有无吸烟史以及是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一定关系,其中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CRP、PCT和IL-6等炎症指标水平与脓毒症致ARDS患者的预后相关,其中PCT对毒症症致ARDS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肝损伤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将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3例老年脓毒症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分为观察者组(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53例)和对照组(老年脓毒症不合并急性肝损伤,70例),采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II评分、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transaminase, 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血清肌红蛋白 (myohemoglobin, M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GGT、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均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凝血指标、感染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死亡率显著上升。ALT、GGT、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APACHE II评分增加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研究共7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血乳酸水平将70例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及乳酸升高组(血乳酸>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计算全部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所得早期乳酸清除率将70例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结果 乳酸正常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乳酸升高组(均P<0.01),APACHEⅡ得分低于乳酸升高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Ⅱ得分、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均P<0.01).结论 动脉血乳酸可较好反应老年脓毒症患者当前机体组织灌注状态,提示预后;早期乳酸清除率可动态反应血乳酸变化趋势,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症感染患者75例,按住院时间分为≤48 h组(19例)和〉48 h组(56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乳酸水平、DIC和MODS的发病率对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慢性疾病史、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DIC和MODS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D IC和MODS的发病率是影响患者ICU治疗时间长短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65、4.902、1.927、1.098、7.514,P〈0.05或〈0.01)。结论 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D IC和MODS的发病率是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脓毒症的老年患者96例,治疗前随机分为延长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8例,延长组患者每次以输液泵输注美罗培南1 g,控制输注时间为3 h;常规组患者美罗培南1 g,每次以输液泵控制输注时间为30min。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不良反应及28 d病死率。结果延长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SOFA评分、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长输注时间方法,可提高美罗培南治疗老年脓毒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 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9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入院1周内每日记录AGI分级,并分析不同AGI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别绘制AGI分级、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患者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比较。结果:192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为38.0%(73/192),AGI的发生率为89.1%(171/192),其中1级患者69例,2级72例,3级26例,4级4例。AGI分级越高,患者危重症评分、28 d死亡率越高(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乳酸、机械通气(MV)、AGI分级以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GI分级、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均低于APACHEⅡ评分,但两者相结合的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GI发生率高,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脓毒症和非脓毒症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临床行为、疾病预后等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2011年柏林ARDS定义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资料完整的161例患者的相关数据,并根据ARDS发病原因将入选的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ARDS患者中,19例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最终161例患者纳入分析,脓毒症组120例(74.5%),其中肺部感染所致占82.5%.脓毒症组在ARDS确诊24 h内血肌酐和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P值分别为0.007、0.006),两组患者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肺损伤评分以及器官衰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脓毒症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大于脓毒症组(中位数,10 d vs 6 d,P=0.008),但两组医院病死率、存活者机械通气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ARDS患者分层分析表明医院病死率、28 d病死率、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和SOFA评分等三组具有明显差异,中度ARDS其脓毒症组体质量指数、氧合指数、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低于非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高于非脓毒症组,而重度ARDS其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低于非脓毒症组,且轻、中、重度ARDS其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症是ARDS的主要病因,脓毒症组具有较低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其病死率、疾病严重程度与非脓毒症组无明显差异.轻、中、重度ARDS病死率、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7,(1)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时机。方法对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组(36例)和晚期组(29例),早期组患者于确诊后48 h内采用CRRT方案治疗,晚期组在确诊48 h后采用CRRT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钾、尿素氮和β2-M的水平,评估患者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和15 d存活率。结果早期组患者血肌酐、血钾、尿素氮和β2-M水平均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确诊后在48 h内采用CRRT方案进行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溶质清除率,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中脓毒症相关脑病(SA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AE与非SAE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死率、住ICU时间、生命体征、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APACHEⅡ评分。结果 SAE发病率为37.68%,SAE与非SAE患者病死率、PaO2、血清总胆红素(TB il)、AST、ALT、pH值、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O2、ALT、A-PACHEⅡ评分是SAE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隐匿性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以及肌钙蛋白Ⅰ(TnⅠ)和APACHEⅡ评分系统在评价危重病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测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利用回顾性双盲单中心研究方法分析159例危重病患者血清TnⅠ的质量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心肌损伤、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发生的关系。结果在159例危重病患者中有34例(21.4%)患者存在TnⅠ的升高,但34例患者中只有9例(26.5%)诊断为心肌梗死,另25例未发现明显的心肌损伤。TnⅠ升高患者的病死率远远高于TnⅠ未升高的患者(41.2%对16.0%);机械通气的发生率(58.8%对23.2%)和持续时间(7.9d对3.1d)也明显增加;ICU的住院时间也显著延长(10.8d对4.3d);心肌TnⅠ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心肌TnⅠ增高的患者,APACHEⅡ评分也相应的增高。结论TnⅠ的升高表明危重病患者中并发心肌损伤和功能失调的发生率较高。心肌TnⅠ和APACHEⅡ评分都可以成为危重病患者病死率和存活率发生的独立的预测因子,在评价危重病患者的预后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TnⅠ和A-PACHEⅡ评分升高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损伤、机械通气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7例脓毒症患者,并发肝损伤58例,未并发肝损伤5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并发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17例脓毒症患者中,原发感染灶主要为腹腔(48.7%)、呼吸系统(32.5%)、皮肤软组织(7.7%)、泌尿系统(6.0%)、血液系统(1.7%)、心血管系统(0.9%)、消化系统(0.9%)、中枢系统(0.9%)和纵膈(0.9%);肝损伤患者年龄为(61.0±14.9)岁,显著大于未并发肝损伤患者的【(52.6±18.0)岁,P<0.01】,住ICU时间为【9(5,12)】d,显著长于未并发肝损伤患者的【4(4,10)d,P<0.01】,SOFA评分为(8.7±2.4),显著大于无肝损伤患者的【(7.1±2.2),P<0.01】,APACHE II 评分为(21.9±6.4),显著大于无肝损伤患者的【(18.4±6.0),P<0.01】;在58例肝损伤患者中,呈高胆红素型21例,高转氨酶型24例,混合型13例,不同型肝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病死率为53.8%,显著高于高胆红素型(9.6%)或高转氨酶型【(33.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APACHE II评分为脓毒症患者发生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患者年龄越大,APACHEII评分越高,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越大,而混合型肝损伤患者预后差,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清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水平对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2例,按照转出ICU或出院时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53例)与恶化组(3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与血清CHE、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采用Spers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HE、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时,好转组患者MODS评分、C反应蛋白(CRP)以及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好转组住ICU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及留置导尿管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入院后3、7 d以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均0. 05);恶化组CHE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均0. 05);入院时、入院后(24 h、3 d、7 d)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恶化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 531,P 0. 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 725,P 0. 05),血清CHE水平与PCT水平呈负相关(r=-0. 564,P 0. 05)。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清CHE、PCT、CRP、空腹血糖以及机械通气为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HE水平明显降低、PCT水平明显升高,动态监测血清CHE、PCT水平有助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病情状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7例、严重脓毒症组5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8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指标,并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入住ICU 24 h内,不同病情分组患者的血清PCT、WBC、CRP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比较(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患者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存活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WBC、CRP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均P0.05);PCT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9.84 ng/m L,此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7,灵敏度为89.27%,特异度为86.34%。结论:血清PCT水平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修订系统与现用评分系统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7例符合MODSE标准患者入重症监护室后第一个24 h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 Ⅱ、APACHE Ⅲ)、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 Ⅱ)、MODS评分、MODS联合年龄评分、MODS联合年龄评分加倍修订、MODS联合年龄评分指数修订系统,评估并检验各自预后评估效能。 结果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平均住ICU时间和死亡平均年龄显著降低,28天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高于女性组;随着年龄增大,器官衰竭数目、28天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逐渐增加,平均住ICU时间逐渐缩短;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及各种评分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 Ⅱ、APACHE Ⅲ、SAPS Ⅱ、MODS、MODS联合年龄评分、MODS联合年龄评分加倍修订、MODS联合年龄评分指数化修订系统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0.810、0.791、0.712、0.801、0.834、0.787、0.793。其中MODS联合年龄评分敏感性最高,APACHE Ⅱ特异性最好,MODS联合年龄评分系统Youden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大。 结论MODS评分修订系统与现用评分系统均可较好的早期评估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其中MODS联合年龄评分系统具有更优秀的预后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