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往人们认为:血液内胆固醇浓度增高会使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危险性加大。然而,新的研究表明这一认识需要进一步论证。显然,它不适合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据最新资料报道: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胆固醇越高,其寿命越长。根据对城市老年人胆固醇值的研究,他们中每人每分升血液中胆固醇增加39mg,10年间死亡危险则下降15%。荷兰雷登大学医学中心的负责人威沃琳一瑞金博格自1986年起对雷登地区724名85岁以上老人的总胆固醇进行检测,有24%的人胆固醇低于200ms/dl,通常被认为健康。另外48%为中度,胆固醇浓度为250mg/dl,其余则较高。直到…  相似文献   

2.
一、老年人口情况丹麦的人口特点是老年人数量增长相当快。1870~1900年期间,欧洲60岁及其以上人口的百分此,由9.O%增加为9.2%,而到1960年则增加到13.2%。作为一个典型的欧洲国家,丹麦在1900年时65岁及其以上老人在人口中约占6.7%;1940年增加到7.8%;1970年增加到12.4%;到了1980年时,丹麦人口的14.4%为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中年男女死亡率的巨大差异会导致老年人口性別分布的不  相似文献   

3.
当今,随着全球人口的普遍老龄化,老年痴呆的患者愈来愈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成倍增长。有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人中大约有5%,而80岁以上老人中约20%罹患此病。全世界已至少有一千五百万此病患者,我国的患病人数在百万以上。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智力衰退,行为和人格  相似文献   

4.
社区痴呆筛查知情人问卷在北京部分社区老年人中的试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测试社区痴呆筛查(CSID)知情人问卷,评估其作为识别痴呆方法的实用性及相关因素,并调查研究人群中可疑痴呆的检出率.方法:以“10/66”项目所调查的北京城乡2267名65岁及其以上老人为测试对象,“10/66”计算机诊断系统和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CSID知情人问卷做为试测工具的效度.结果:CSID知情人问卷总分的分半信度为0.85,两因子间Cronbachα系数>0.8;以6分为分界值,其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93.2%,人群中可疑痴呆的检出率为9.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配偶(OR=1.770,P=0.042)和居住在城市的知情人(OR=2.039,P=0.018)提供的信息与阳性痴呆诊断相关.结论:CSID知情人问卷作为痴呆筛查工具经在社区老人中应用效度良好,配偶提供的信息能准确反映老人认知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GR)第2外显子ER22/23EK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自然长寿的关系及种族差异。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族191名年龄>90岁的健康个体为长寿组,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性别、地域相匹配已自然死亡的正常个体为对照组;同时随机调查移居新疆和田地区30年以上的(65~70岁)汉族老年人82人。采用序列特异引物PCR(PCR-SS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和PCR-直接测序(PCR-sequen-c ing)等技术对GR基因进行分型。结果191名自然长寿老人和53名对照组中,ER22/23EK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差异。新疆汉族老人GR基因ER22/23EK携带者显著高于维吾尔族老人,其WM、MM基因型(P<0.001)和M等位基因频率(P<0.0001)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老人,而WW基因型和W等位基因频率则显著降低。结论ER22/23EK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可能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无关联,但有显著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6.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mild cognitive function impairment,MCI)个性、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共调查社区中70岁以上老人239名:MCI组34名,常态老龄组89名,成功老龄组116名。(2)应用“上海市社区老人健康问卷(S.A.2002)”,包括人口学资料、简短症状问卷(BSI)、个性指数问卷、躯体疾病清单、自我效能量表、MMSE及ADL等。结果:(1)MCI组与非MCI组(成功老龄和常态老龄)在个性的脆弱性、自我效率、神经质和宿命感及BSI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2)影响MCI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个性、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躯体状况。结论:MCI者认知功能损害与不良的个性及心理状况有着显著相关,提示在成功老龄研究中应重视这些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市某社区近20年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纵向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在北京市城市某社区1986年和1997年两次调查的基础上,调查2004年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并分析近20年的变化特点.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城市某社区1562名65岁及其以上老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痴呆合作项目(10/66)全套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进行测试,按照ICD-10研究用诊断标准进行病例诊断.结果:2004年该社区调查65岁及其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1%(48/1160),与1997年调查所获患病率3.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88).三次调查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8%,1.9%,1.8%,P=0.192);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2004年调查:65-69岁,1.6%;70-79岁,3.0%;≥80岁,11.0%).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2004年调查分别为47.9%、45.8%(X2=0.04,P=0.838),而1997年调查为57.9%、34.2%(X2=4.29,P=0.038).结论:该社区近20年三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水平相对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疾病研究表明,AS性心脏病在全球流行,发病数已由1990年的约1亿例增长为2019年的1.8亿例[1];在2020年流行病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上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比率为27.6%[2]。同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指出我国心血管病人数达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9.
<正>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促使痴呆人数的增加,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 5.14%,预计至2050年,世界痴呆人数将达1.315亿[1-2]。痴呆(dementia)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3],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缺乏专门收治痴呆老人的养老机构,目前我国痴呆老人照顾者仍以家庭照顾者为主[4]。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老人幸福度与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503例不同职业60岁以上的老人幸福度进行测定研究,表明该量表对我国老人精神卫生的评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研究发现与我国老人幸福度关系密切的是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和健康状况,自我健康评价对老人幸福度的影响更为突出,提示保障老人独立的经济收入,提高老人家庭生活质量。满足老人的生活所需,有效地防治躯体疾病,对于增进我国老人晚年幸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选择2007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340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AFP、CEA、PSA三个项目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琦 《医学信息》2009,22(12):2912-2913
目的研究老年人根管治疗术中及术后反应.方法对91例65岁以上老人根管治疗术中及术后的反应进行评价.结果Ⅰ、类反应3.33%.Ⅱ、类反应15.83%.Ⅲ、类反应80.82%.结论共治疗120牙,有效率达100%,因此说明老年患者并不是不宜采用根管治疗术.  相似文献   

13.
出租汽车司机心身健康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出租汽车的使用,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而司机的心身健康素质是社会文明和有秩序的表现。研究干预影响司机心身健康措施,有利于有效地防范”“车祸流行病”,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1资料分析1.1对象在被调查的2011名客运司机中,随机抽选男性出租司机460名,年龄22~59岁,平均30.93±7.67岁;工龄在5年以上.平均8.20±3.69年;初中文化295名、高中118名、大学15名、中技20名、中专4名、职高8名。1.2方法采用许丽英等翻译并修订的“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和陈仲庚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进行集体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非正式照护者负担现状,探索影响照护者负担的危险因素。方法:解放军采用自填问卷对129名非正式照护者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初步分析非正式照护者的压力、担心与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93(72.1%)人有照护经历,女性非正式照护者占比76.0%。非正式照护者多为被照护者的子女(30.2%),被照护者平均年龄为(64±30)岁,其失能平均分为(3±2)分,失智平均分为(3±3)分。被照护原因首位为单纯躯体疾病(21.7%),女性非正式照护者照护的人群失能程度更高。非正式照护者为老年人、已婚与照护者自觉压力、担心与健康情况均有关联。结论:已婚、照护65岁以上老人是非正式照护者负担的危险因素,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近3年来,笔者以生脉散加味益气养阴、温阳通络为主,结合西医疗法共治疗冠心病50例,并同单纯西医治疗组进行比较,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共50例,男27人,女23人;年龄40~49岁9人,50~59岁23人,60岁以上18人.有长期吸烟史者31人.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7人,高血压30人,高胆固醇血症34人,各种心律失常21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0人.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共50例,男25人,女25人;年龄40~49岁13人,50~59岁21人,60岁以上16人.有长期吸烟史者32人.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5人,高血压31人,高胆固醇血症34人,各种心律失常19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7人.以上两组病人均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治疗方法对照组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继之酌情给予消心痛、硝苯吡啶、倍他乐克,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及合并症.治疗组 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中医治  相似文献   

16.
资讯纵览     
妇女胆固醇低可能易患抑郁症 中国有句话是:“心宽体胖”。说的是胖人往往心情愉快,活得惬意。最近的一项研究可能为此找到了一些根据。 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苏亚雷斯观察了121名妇女,发现这些人的焦虑、抑郁倾向与血中胆固醇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在胆固醇低的人中,有39%的人在性格特征上显示出她们容易患抑郁症,而胆固醇水平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具有相似的倾向。同样,胆固醇水平低的人焦虑量表的评分较高,而胆固醇水平正常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大多较低。 接受这项研究的妇女年龄在18~27岁之间,均为非吸烟者,且未服用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H1基因启动子区G-347G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 分析218例ESCC和218名健康对照者的CDH1 G-347GA SNP分布情况.结果:ESCC组的CDH1基因启动子区G-347GA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吸烟状况分层分析发现, CDH1 G-347GA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吸烟及非吸烟的患者和健康个体中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层分析表明, CDH1 G-347GA多态性基因多态性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所以CDH1G-347GA 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性无关.结论:CDH1G-347GA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与ESCC的发生和发展及ESCC患者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8.
<正>据《科学新闻》(Eurekalert)(2019-04-10)报道,一般认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不过,一项新的研究发现,LDL-C及TG水平太低的女性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这项研究分析了"美国女性健康研究"的资料,共27 937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女性。她们于参与研究时测量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研究人员检视了她们的医疗记录,确定了137名女性有出血性  相似文献   

19.
A型性格与脑动脉硬化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A 型性格问卷”对40例60岁以上的脑动脉硬化老人及40例60岁以上无脑动脉硬化老人作测定,发现 A 型性格在脑动脉硬化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5)。同时发现 A 型性格组高血脂,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的人数明显多于 B 型性格的人。我们的研究表明:A 型性格可能是脑动脉硬化的发病因素之一。本文对 A 型性格引起动脉硬化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心脏外科学中,特别是借助人工循环进行手术时,合并感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为了研究心脏病手术后合并感染患者的免疫学状态,把2~31岁的病人分作三组进行观察:第一组为65名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病人,第二组为189名没有发生感染的病人,对照组为105名健康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