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育龄妇女妇科检查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北京、南京、厦门、深圳和重庆5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5 399名流动育龄妇女妇科检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未做和做过妇科检查者分别为3 112人(57.64%)和2 287人(42.36%),其中在流入地、户籍地和其他地方做妇科检查者分别为1 805人(78.92%)、445人(19.46%)和37人(1.62%);已婚者或有过婚姻者做妇科检查可能性分别是未婚者的7.46倍(95%CI=5.45~10.21)和4.86倍(95%CI=2.33~10.15);生育1胎者做妇科检查可能性是未生育者的1.47倍(95%CI=1.13~1.90);有婚育证明者做妇科检查可能性是无婚育证明者的1.41倍(95%CI=1.24~1.61);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协议者做妇科检查可能性是未签订者的1.33倍(95%CI=1.17~1.52);参加过宣教活动者做妇科检查可能性是未参加者的1.56倍(95%CI=1.38~1.76);自身状况一般和差者做妇科检查的可能性分别是自身状况良好者的1.25倍(95%CI=1.08~1.44)和1.80倍(95%CI=1.25~2.60)。结论已婚或有过婚姻、生育胎数少、有婚育证明、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协议、参加计生部门宣教活动、自身健康状况差对流动育龄妇女的妇科检查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殖道感染 (ReproductiveTractinfections ,RTIs)作为一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因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高校知识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 ,分析其危险因素 ,对昆明市部分高校的知识妇女进行了访谈及妇科检查 ,找出在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服务需要 ,以便有关部门对高校知识女性生殖健康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 1999年 4月~ 8月对昆明地区部分高校中本科毕业以上任教的已婚知识型女性进行访谈及妇科普查 ,共计 80 4名。 (2 )问卷调查 :使用统一的表格面对面对每一体检妇女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生殖保健行为,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在甘南州8个县市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6 8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对其中2 693人进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有效问卷5 667份,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不高,由于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缺失,导致了生殖保健行为缺失,使49.7%的妇女没有自觉的医疗行为,有37.3%的妇女由于贫困有病不愿就医,实验室检查有26.3%的妇女患有乳腺病和其他妇科疾病,其中妇科感染(10.03%)和乳腺疾病(3.97%)为影响藏区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加强民族教育、提升文化知识层次,对藏区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宣传和教育,是保证和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医疗行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生殖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 254例孕前妇女进行生殖保健相关知识及病史调查,同时进行生殖系统疾病检查。结果:南京地区计划怀孕前妇女避孕知识、性保健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得分较高;生殖器官疾病防治相关知识有待提高;不良孕产史发生率较高,为11.16%,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及有家族遗传史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计划妊娠是保护因素;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患病率为37.40%,年龄大、有RTI自觉症状、怀孕次数多、丈夫有其他性伴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和卫生习惯好为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孕前妇女健康教育,普及生殖卫生知识,纠正城市女性卫生防护的误区;定期体检、计划妊娠、强化心理保健,预防生殖道感染,可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瑞萍 《中国健康教育》2012,(6):495-496,499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流动妇女在孕产期保健方面的态度和行为,探索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的可行方法。方法 2009年6—7月选取在北京市居住、从事各类职业育龄妇女193人进行访谈、问卷并建立档案。了解她们在孕期保健行为如孕期营养、生育场所的选择、孕期检查情况、参与孕产妇宣传教育情况。结果流动女性在孕产期保健及生育方面的的行为表现得很随意。定期进行或计划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人数占67.9%,56.5%的人没有或不计划额外补充营养;有23.8%的人选择在家中分娩。结论需要为流动妇女提供更多信息和知识并创造相应环境促进她们在孕产期保健方面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已婚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患病特点.方法 由体检科医务人员根据单位情况,制定体检项目,进行常规妇科检查、辅助检查.结果 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88.61%,疾病顺位前四位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阴道炎.结论 妇科炎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定期体检,加强健康生殖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妇女疾病发病率,改善妇女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深入研究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成都市某区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方法获取样本,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通径分析探讨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流动妇女493人。其中,坚持每天或隔日清洗外阴的占96.0%,接受过妇科检查的占47.8%,定期体检的占13.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知觉到障碍和自我效能5个变量对妇女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有直接作用(P﹤0.05)。直接通径系数按照影响程度大小分别为知觉到障碍(P10y=-0.472)、自我效能(P11y=0.237)、婚姻状况(P2y=-0.119)、月收入(P5y=0.085)和年龄(P1y=0.085)。社会人口学特征中,年龄和月收入通过知觉到障碍、户口通过自我效能对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有间接影响(P﹤0.05),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r110*P101=-0.011,r510*P105=-0.009,r411*P114=0.002。结论年龄、月收入和知觉到障碍3个因素对生殖健康相关行为不仅有重要的直接作用还有间接作用,提示低收入的年轻流动妇女应当作为今后开展干预工作的重点人群,帮助她们克服障碍,提高自我效能将有助于改善流动妇女的生殖健康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帮困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和对妇科体检服务利用现状,了解帮困妇女生殖健康服务需要和服务利用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长宁区2007年6~9月参加妇科普查的1487名帮困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妇科体检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帮困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总患病率86.1%,其中以乳腺疾病、宫颈病和子宫肌瘤较常见,患病率分别为66.3%、43.7%和19.3%。定期妇科体检情况较差,46.3%不参加,仅20.3%每年至少参加1次妇科体检。对妇科体检的态度比较积极,但支付意愿较低,76.1%希望妇科体检费用由政府支付,61.1%不愿意为妇科体检支付任何费用。结论:帮困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状况较差,生殖健康服务需要较大,对生殖保健服务利用水平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9.
1400例生殖道健康查体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宏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802-4802
生殖道感染(RTI)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生殖道的感染,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通过妇科门诊和计划生育门诊为妇女提供独特的生殖道感染(RTI)/性传播疾病(STDs)的保健服务是提高生殖健康综合服务的重要手段.现对1 400例在妇科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育龄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生殖道分泌物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芳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11):76-78
目的分析昆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女性特有疾病的患病率趋势,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我院云南省干部体检中心2006~2007年女性健康体检者20656例作回顾性分析,从中发现女性疾病的变化趋势,找出相关的患病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2006—2007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女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妇女病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30~50岁是常见妇女病的高发年龄,其中乳腺小叶增生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炎,而阴道炎多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结论提高生殖保健意识,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包括乳腺的检查是维护和促进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州省山区留守妇女的健康现状及其健康需求,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在此人群中有效开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开阳县、遵义县、兴义市和黎平县各选取100名留守妇女,共400名对象作问卷调查,深入访谈20名留守妇女。结果:山区留守妇女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主观评价较乐观,56.8%认为身体状况良好,但有47.3%从来没有进行过身体全面检查,其中少数民族高于汉族14.4%,文化程度成为影响山区留守妇女全身体检和妇科体检的主要因素(P0.001)。大多数留守妇女认为生活有压力(68.3%),这种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χ2=17.817,P0.001),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普遍感到孤独(87.0%),26~35岁年龄段和6~15年婚龄的留守妇女孤独感最为严重。结论:山区留守妇女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文化程度、民族、年龄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建立山区留守妇女的电子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和妇科检查、增加服务项目和改善服务态度,加大妇女健康知识的宣传,应成为改善山区留守妇女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妇女病普查3002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桂林市象山区南门街道办事处区域内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为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妇女保健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9月~2004年12月对南门街道办事处内20家单位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体检,包括病史及婚育史询问、妇科检查、辅助检查、经腹B超检查,并分析体检结果。结果共3002例妇女参加普查,疾病检出989人,占32.94%,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分别为21.62%、10.91%,居妇女病的前2位;工人、社区居民、服务人员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发病率高于干部、教师和警察(u=5.99,P<0.01);慢性宫颈炎的发病以22~39岁年龄组为高(u=11.25,P<0.01);确诊宫颈癌2例,子宫脱垂10例。结论生殖系统感染是影响育龄妇女健康的首要问题;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在文化水平低的职业人群中发病率高;宫颈癌的预防要定期普查普治,重视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地段医院与地段单位相结合,加强对工厂、社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培训,定期普查普治,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妇科健康体检结果中常见疾病的流行现状,为优化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年4月1日-5月31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妇科健康体检的1 084例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对妇女常见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人群的妇科疾病流行情况。结果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妇女健康的主要女性疾病包括;乳腺疾病、宫颈炎相关疾病、子宫肌瘤、阴道炎、骨质疏松、附件囊肿、子宫内膜疾病。结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妇女预防保健工作,定期妇科体检,注意各年龄段防治要点和重点,针对性健康指导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女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女性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余姚市阳明街道农村已婚妇女的常见妇女病发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今后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妇女保健水平。方法:对3218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内诊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及妇科B超检查,对发现的疾病及时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患病率67.71%,其中生殖道感染率57.4%,前2位是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疾病中以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为多,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宫颈息肉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结论:影响农村女性生殖健康主要是生殖道感染,宫颈疾病发生率40.88%,其中宫颈糜烂占82.02%。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范围从育龄妇女扩大到包含老年妇女很有必要,同时提供方便有效的生殖健康服务是保障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1126例鄂西北十堰山区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十堰山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和特点,建立山区妇女健康信息数据库.方法 采用统一制定的妇女生殖健康体检表,逐一建立普查对象档案.对1 126名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进行妇科常规、宫颈液基细胞学、妇科B型超声以及乳房红外线扫描等检查.结果 未查出宫颈癌和乳腺癌.宫颈液基细胞检出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为0.60%(5/831),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3)为0.12%(1/831)、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为1.93%(16/831)、慢性宫颈炎为69.47%(669/963),阴道炎为23.88%(230/963)、子宫肌瘤为5.24%(59/1 126)、乳腺增生为16.80%(164/976).结论 利用现有资源向偏远山区宣传和普及妇女保健常识,定期实施普查,建立山区妇女健康信息化管理,做好妇科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预防保健措施,提高山区妇女整体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江苏省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现状。[方法]基于"南京市建邺区和盐城市亭湖区流动妇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状况研究"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南京市流动妇女的主要避孕方法为:宫内节育器占48.0%,绝育术占32.9%,避孕套占16.3%;盐城市流动妇女的主要避孕方法为:宫内节育器占78.3%,避孕套占14.8%,绝育术占4.0%;41.1%的流动妇女没听说过紧急避孕;27.3%的流动妇女查出有妇科病;流动妇女最期望获得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是定期开展免费妇科检查。[结论]应加强对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的教育与干预,增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裕固族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及需求现状,探讨其主要困扰因素。方法:采取个人问卷及访谈形式,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卫生院在妇科门诊就诊者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当前农牧民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及保健服务需求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困扰着她们的身心健康。结论:必须广泛宣传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加强对牧区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重视,促进民族和谐、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需求。[方法]采取到工作现场、入户访谈、小组访谈等形式对流动妇女进行调查。[结果]西城区流动妇女孕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率低;普遍反映医院分娩费用偏高;希望通过多途径获得保健知识。[结论]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以人为本,为流动孕产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从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农村女性生殖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谟  颜秀银  王亚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486-3487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疾病及危险因素,制定农村女性生殖保健措施。方法:对4638例49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患病率48.6%,其中生殖道感染率40.5%,前3位是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文化程度低、30~39岁妇女、孕育次数≥3次、经济收入较低、配偶务农者与文化程度高、其他年龄组妇女、孕育次数<3次、经济收入较高、配偶非务农者比较,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5)。结论:影响农村女性生殖健康除了妊娠、分娩及流产外,主要是生殖道感染,其危险因素有妇女文化程度低、性行为活跃、孕育次数多、家庭经济差、配偶职业等,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开展生殖保健健康教育,提供方便有效地生殖健康服务是农村女性生殖保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周玉娟 《中国校医》2007,21(2):203-203
为了解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让患病妇女得到及时医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为今后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于2006年5~7月对本校已婚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婚女1098名。1.2方法按统一制定的普查健康体检表格进行常规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