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0月,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600例为观察组;2006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分娩的产妇6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明显下降(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在孕妇分娩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正常待产1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采用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和传统助产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然分娩例数、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自然分娩患者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之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应用于孕产妇分娩中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产程时间,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产科医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43-2444
目的:探讨现代产科医学模式。方法:取2003年12月~2004年10月该院足月、单胎、头位行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 592例为观察组,并取2003年2~12月间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且非导乐分娩足月、单胎、头位的产妇1 3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室息率、产妇满意度。同时将观察组中参加孕妇学校732例产妇与未参加孕妇学校的860例产妇进行对比,比较其剖宫产率及经阴道助产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比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孕妇学校、陪伴导乐分娩能降低分娩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符合以产妇为中心的现代产科医学模式,能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有利于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将72例导乐+电脑镇痛的产妇为观察组,将导乐人性化护理贯穿分娩全过程;80例产妇为对照组,只给予导乐全程陪伴分娩,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产率、产后出血率低、第一产程活跃期短、满意度高。结论:导乐分娩+电脑镇痛能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5.
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80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7月~2004年8月在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800例为A组,2002年2月~2003年6月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800例为B组,将两组产妇手术产率、产程、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满意度做比较分析。结果:A组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P<0·01),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显著缩短(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能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由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孕妇分娩-Doula式分娩,对提高产时保健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导乐陪伴组(n=200,简称导乐组)和非导乐陪伴组(n=200,简称非导乐组),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手术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导乐组比传统助产的非导乐组在剖宫产率、阴道手术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窒息率明显降低,而产妇满意度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将导乐陪伴分娩应用于产妇临产后,可以降低剖官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等,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适应现代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温馨助产6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3年12月在传统模式下分娩的51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传统助产组;2004年1月~2004年10月实行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后分娩的63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温馨助产组。对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产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温馨助产组较传统助产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显著增高(P<0.01)。而手术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均显著降低(P<0.01),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温馨助产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产科就诊的11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服务模式,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情况、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有利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阴道助产分娩率,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减少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可以在临床分娩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自然分娩。方法将2005年1~12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116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助产技术,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全程陪伴导乐分娩。结果对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纯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全程陪伴导乐在临床实践中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助产责任制和丈夫陪伴分娩两种产时服务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愿接受全程助产责任制和丈夫陪伴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80例全程助产责任制产妇作为观察组和133例丈夫陪伴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产程短、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阴道助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助产责任制有利于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高龄产妇中对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产科接受的高龄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取了112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助产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56例高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组高龄产妇基本常规护理,助产护理干预组高龄产妇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高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助产护理干预组高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2例(3.57%),自然分娩例29(51.78%),常规护理组新生儿窒息率例6(10.71%),自然分娩例15(26.78%),助产干预护理组生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另外,助产干预护理组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护理效果显著,两组差异(P〈O,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助助产护理干预,能减少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发挥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4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488例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产妇(观察组)和405例非陪伴分娩产妇(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12.7%)、产后出血率(0.41%)、新生儿窒息率(1.6%)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87.3%)、患者满意度(98.9%)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产科领域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观察其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产妇行传统分娩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行责任助产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1.11%,剖腹产率为8.89%;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剖腹产率为33.33%,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性,即P<0.05;在母婴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下肢疼痛麻木率、胎儿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参照组产妇进行对比,相应数据组间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对其行责任制助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还能促使母婴结局实现良性发展,对于保证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346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助产士助产护理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效果和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148例,占86.05%,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108例,占62.07%,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新生儿窒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采用助产士助产分娩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分娩产程时间,缓解产妇痛苦;减少产妇产后2 h出血量,预防产后并发大出血;有效降低死胎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有效保证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且自愿要求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7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28例定期产检、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是目前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33例行单纯羊膜腔输液治疗,10例行羊膜腔输液加羊水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吸氧、输液等传统宫内复苏方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行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后有效率为67.4%,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剖宫产率、早产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产后宫内感染和产褥病等并发症。结论: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早产儿出生率,明显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李红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49-4050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选择水中分娩的160例产妇纳入研究组,随即抽取同期选择传统阴道分娩的160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分娩成功率、总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总产程较对照组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使总产程缩短,提高阴道分娩率,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展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对提升助产士专科技能的效果。方法按《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块的要求,将我院产科助产士按其能力进行分级,(N1N3级)。成立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小组,确定培训内容及目标。培训方式采取集体培训法、建立《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登记本》、实行导师制培训、鼓励自学、书写护理个案或心得体会。比较助产士培训前、后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尿潴留、会阴侧切发生率。比较孕产妇对助产士操作技能的满意度的改变。结果实施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后,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孕产妇对助产士专科技能的满意度较培训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助产士核心能力培训能提升助产士的专科技能。  相似文献   

19.
导乐仪镇痛结合全程责任制陪伴对分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分娩服务模式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以寻求最佳分娩服务模式。方法将60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观察Ⅰ组200例行非药物无创伤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全程责任制陪产;观察Ⅱ组200例单纯行全程责任制陪产;对照组200例行传统方法待产。观察三组产痛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妇对分娩服务满意度等。结果产痛评分观察Ⅰ组明显低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观察Ⅰ组低于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分娩服务满意度观察Ⅰ组较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照组高于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产妇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及应用缩宫素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全程责任制陪产分娩服务模式,能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缓解产痛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赣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6月-2{)13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中自愿选择会阴无保护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826例),术中采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在会阴无保护状态下分娩;选择该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中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736例),采用常规护理和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方法进行分娩。比较两组顺产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产后2h内的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顺产率较对照组高(P〈0.01),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和产后2h内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出生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会阴无保护分娩的服务新模式,为产妇提供人性化护理,促进自然分娩,同时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对提高产科服务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