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对不孕、不育夫妇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30对不孕、不育夫妇的心理状况.包括患不孕、不育夫妇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认为护士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孕/不育夫妇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孕 /不育是发病率较高 ,且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的疾病。患不孕 /不育夫妇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 ,应对方式也各有差异。护士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 ,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 ,提供针对性的护理 ,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孕不育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育症是指婚后两年同居并有正常性生活而不能生育。据统计资料显示,婚后一年初孕率为87.7%左右,两年增至94.6%。不孕指在婚后一定期限内从未妊娠,有别于能怀孕而无正常足月分娩的不育,如流产、早产、死胎或死产等。婚后未避孕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不孕,曾有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两年不孕则称为继发不孕。不育也有原发与继发之分。  相似文献   

4.
不孕是指未采取避孕措施,有正常性生活,两年未怀孕者。不育即不生育,还包括能怀孕但不能生下健康的胎儿(如流产、畸形、死胎等)。引起不育不孕的原因很多:导致男性不育的因素临床卜常见的有无精症、少精症、精子活动率低下症、死精或畸形过多症、精液不液化症、前列腺炎等及性功能障碍引起男性不育症,如阳萎、早泄、不射精、逆行射精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随着不育不孕诊治工作的广泛开展;在本所男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以STD感染人数的增多,使男性尿道炎合并前列腺炎发病率较突出,由此而引发不育的比例有所上升。现将近几年就诊男性中136例前列腺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不孕症是指夫妇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能怀孕者,约占已婚夫妇的10%。医学研究表明不孕原因女方占35%,男方占35%,夫妻双方都有关占20%,其余10%为原因不明者。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近3a来收治的不育症中由输卵管堵塞所致不育的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并选择非输卵管原因所致不育的不育症患者uu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作对照,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A组为因输卵管堵塞所致不育的患者286例,B组为非输卵管原因所致的不育患者286例。全部病例,婚后2~13a性生活正常,A组中原发不孕39例,继发不育247例(其中有死胎及自然流产史者85例,人工流产史94例,有自然分娩史68例)。B组中原发不孕158例,继发不育128例(其中有死胎及自然流产史者43例,人工流产史52例,有自然分娩史33例)。  相似文献   

8.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近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多见于青壮年,绝大多数见于左侧。三维超声成像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现总结2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检测抗精子抗体在不育、不孕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美玲  陈文思  陈美莲 《新医学》2006,37(11):743-744
目的: 探讨检测不育、不孕患者血清或精液中的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ibody,As-Ab)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202例男性不育患者、210例女性不孕患者(实验组)和345名正常者(对照组)血清或精液中的AsAb,并比较2组的AsAb阳性率.结果: 实验组血清AsAb阳性率男性为36.6%,女性为35.2%,对照组相应为3%、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验组不育患者中,精子质量均正常的25例患者的精液AsAb阳性率为12%,精子质量不正常的30例精液AsAb阳性率为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不育、不孕者和继发性不育、不孕者的血清A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 不育、不孕患者的AsAb阳性率显著增高,因此,对其进行AsAb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可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抗精子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孕不育是当前生殖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已婚夫妇中,约有15%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孕不育,其中30%的人可能存在免疫学方面的因素。在免疫不育中,抗精子抗体(AsAb)是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920例抗精子抗体,观察分析抗精子抗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AsAb对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不育/不孕患者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丙肝病毒感染不育/不孕症患者资料~A组为女方丙型肝炎患者共37例50周期,B组为男方丙型肝炎患者共30例36周期;C组为对照组无HCV感染患者共78例100周期。结果A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较B组和C组显著下降,而流产率明显升高(P均〈0.05)。A组患者子代活产儿中有2例检测HCV-RNA阳性:结论感染HCV的女性患者在进行IVF—ET前应予充分知情同意,并告知对1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和子代存存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育龄期约有8%的夫妇可能有不育问题,抗精子抗体干扰和抗生育以及在不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已被临床和实验研究确认为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原因^[1]。但常规只是检测不孕妇女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近年的研究认为生殖过程主要发生在生殖道局部,对生殖道抗精子抗体的研究有可能更能阐述抗精子抗体与不孕的关系,宫颈可能是生殖道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2]。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检测比较不孕妇女宫颈黏液及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探讨其在生殖免疫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脲脲原体主要寄生在泌尿生殖道,因其能分解尿素而得名。1973年,Gnarpe提出解脱晚原体与人类不育可能有关。为探讨解豚服原体的感染与不孕育的关系,我们对不孕患者进行了解晚服原体的分离培养,并与正常对照组作结果比较。一、材料和方法1.检测对象69例不明原因女性不孕患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5-01/2005-06共实施输卵管介入再通术83例(149根输卵管),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原发不孕17例,继发不孕66例,年龄21~45岁,不孕年限2~13a,平均4.1a。其中子宫角部梗阻占16%(24/149),间质部梗阻占32%(47/149),峡部梗阻占35%(53/149),壶腹部梗阻占17%(%/14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3例Uu感染的男性不育者、98例无Uu感染的无精症不育者、50名正常生育者元素锌(Zn)、硒(Se)进行分析。结果 Uu感染的不育者精液Zn含量(144mg/L)比无精症不育者(153mg/L)低,但差异无显著性,Uu感染者精液Se含量(36.4mg/L)虽低于无精症不育者(43.4mg/L),但无统计学意义。Uu感染阳性(Uu^ )不育者、Uu感染阴性(Uu^-)不育者与正常生育组比较Zn、Se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精液中Zn、Se含量与男性生育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主要因素,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1]。我门诊2007-01/2007-12共收治50例(经输卵管造影证实),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孕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各国许多学者对不孕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就其患病率问题,综述如下。1.不孕症的定义。要调查不孕症的患病率,必须有统一的不孕症定义。不孕症包括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还有原发不育。原发不孕是在婚后一定的期限内,夫妇同居,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继发不孕是以前有过妊娠,但其后在一定的期限内同居,未避孕而不能再妊娠者。原发不育是虽有过怀孕,但均已流产,早产或死产,因而未能获得活婴者。2.诊断不孕症年限的标准。国外对于婚后期间与初孕率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对象是未避孕  相似文献   

18.
韦美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3019-3019
女性生殖器官炎性疾病包括外阴阴道炎症;宫颈炎症;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育龄妇女生殖道炎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非常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生殖健康、心理健康,并可造成不孕、不育、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和发育迟缓等,  相似文献   

19.
本院2003—07/2007—07采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120例,现将治疗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1~43岁,不孕时间2~10a。原发不孕52例,继发不孕68例。  相似文献   

20.
324例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特发性不育及非特发性不育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PCR技术、血清内分泌激素及精浆果糖定量检查,对324例男性不育患者(特发性不育206例,非特发性不育118例)和60例正常生育男性进行研究。结果60例正常男性未检测出微缺失;206例特发性不育患者微缺失20例(20/206,9.71%);21例染色体异常患者微缺失5例(5/21,23.81%);9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微缺失10例(10/91,10.99%);2例唯支持细胞综合症和4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未见缺失;35例微缺失患者精浆果糖不正常5例(5/35,14.29%),激素水平不正常27例(27/35,77.14%)。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特发性不育及非特发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