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河北省沽源县2004年克山病病情,评价和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在河北省沽源县长梁乡的2个克山病历史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部常住人口均为监测对象,进行常规临床体检,描记12导联心电图,重点人群摄X线胸片,依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诊断。结果①监测点年内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32人,慢型克山病(慢克)6人,克山病检出率为7.47%,患病率为4.11%。45岁以上克山病病人占总数的84.21%。②2004年度,潜克治愈率10.53%,潜转慢率5.26%,慢转潜率36.36%。③监测点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8.09%;35 ̄74岁成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为36.48%。结论河北省沽源县监测点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加强对克山病病人的生活指导及对慢型克山病病人的治疗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2005年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病情变化及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克山病发病的影响,科学的指导和评价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方法在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东曹村设立监测点,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临床检查、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观察全县范围内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的发病及转归情况。对监测点人群发硒、粮硒水平进行测定,调查病区人群经济水平及膳食结构。结果①2005年监测点东曹村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79%和0.35%;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38%,人均发硒(0.579±0.012)mg/kg,粮食硒(0.089±0.082)mg/kg。②2005年旬邑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病率为0.53/万,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2.86/万。结论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总体处于平稳低发态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新发病例出现,说明病区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与克山病有关的一些致病因素,并对病区人群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继续加强病情监测,仍是今后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陕西省黄陵县1990-2004年克山病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对黄陵县的克山病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体居民均为监测对象,对全县范围内的慢型克山病(慢克)进行监测,并对监测人群的发硒、粮硒水平进行监测。结果(1)监测点区15年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447例,检出率6.14%;新发潜克33例,年均新发生率34.34/万;(2)15年黄陵县慢克确诊72例,先后死亡31例,死亡率43.1%,其中20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1例死于猝死;(3)监测人群发硒与非病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粮硒仍低于非病区。结论陕西省黄陵县监测点区克山病的检出呈缓慢上升趋势,潜克仍有新发,慢克死亡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4.
2005年四川省克山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克山病病情现状。方法根据《2004年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克山病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询问并记录克山病病史,听、叩诊心、肝、肾,测量血压,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心脏正位X线片。观察急型、亚急型、自然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及转归情况。用荧光法测定人群发硒、环境水硒、粮食中硒,并调查病区人群经济水平和日常生活膳食结构。结果克山病临床检诊率93.1%,各型克山病临床总检出率2.23%;重点人群(3-14岁儿童)检出率1.50%,非重点人群(15- 70岁成人)检出率3.47%;心电图检查的异常率13.5%;儿童发硒(0.3669±0.0990)mg/kg,粮食硒(0.0105±0.0066)mg/kg,水硒均值<0.25μg/L。结论目前四川省仍有亚急型、慢型克山病新发,儿童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克山病监测点区(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病情及消长趋势,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在全县范围内,采用线索调查方法,了解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对潜在型克山病(潜克)监测点(二道沟村)全体居民进行克山病普查(同步查体、描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同时开展膳食营养状况等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2001年清原县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新发慢克1例,年发病率为0.03/万。潜克监测点内检出慢克1例、潜克25例,总检出率为6.1%。监测点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低下。结论 监测点区及所在县病情较稳定,但潜克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病区进一步改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及时准确掌握甘肃省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对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监测。结果水泉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慢型克山病人50例,检出率6.58%,患病率5.6%,与2006年的6.25%和4.89%相比病情稳定。19岁以下未检出病人,20~45岁育龄期妇女检出潜克9例,检出率7.2%,其他人群检出潜慢克41例,检出率10.6%。泾川县16个病区乡(镇)无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克15例,年患病率0.43/万。结论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呈稳定消退趋势。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吉林省于1995年起,连续3年在桦甸市桦南乡杨树村、蛟河市前进乡二河村进行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1997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监测内容与方法1.1 监测点所在县(市)病情监测 随访注册慢型克山病病人,县、乡、村三级克山病防治网报告当年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发病情况。1.2 监测点区人群普查 对两个监测点区的人群进行体检,心电图描记和部分病人进行X线心脏正位拍摄胸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我省克山病监测点区克山病病情及消长趋势,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扩大监测点检诊人数,采用更科学的抽样方法,了解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对监测点的流行病学人口资料进行调查。对克山病监测点全体居民户进行克山病普查(同步查体、描记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必要的进行2m后前位X线胸片检查。结果监测点内检出慢克8例,潜克47例,总检出率6.56%。结论监测点区病情相对稳定,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但本年度监测仍然有慢型与潜在型病例检出。建议在病区进一步改善膳食模式的同时加强克山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克山病基本控制后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动态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克山病病区莒县龙山和平邑县流峪设立2个监测点,对3-14岁人群及14岁以上可疑患者1488人为重点监测对象,从1995-1999年,对克山病发病情况及2个点区县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病情变化进行连续5年监测,同时调查内外环境硒、经济收入有人均占有粮食。结果:2个点区县5年间慢型克山病发现1例,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监测点重点监测对象1995、1997、1999年克山病检出率依次为1.81%,2.90%,2.32%;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4.84%,5.05%,5.11%;内环境发硒水平逐年升高,为0.278,0.334,0.360mg/kg;外环境小麦硒含量稳定,龙山点玉米硒含量及流峪点玉米、瓜干硒含量升高;经济收入,人均占有粮食不断增加。结论:山东省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不断改善,克山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对向明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了监测,向明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病人47例,检出率6.34%,患病率4.88%,与1999年(6.67%和5.10%)同期相比稳中有降,19岁以下人群未检出克山病病人,20-39岁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15例,占31.9%,40岁以上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32例,占68.1%。泾川县18个病区乡镇无急型、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型克山病19例,年患病率0.58/万。向明点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仍在稳定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7年克山病监测点黑龙江省富裕县永进村人群患病、发病情况及内外环境的硒水平.方法 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行X线胸部摄片;采集当地部分儿童头发和食用粮样(面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含硒量.结果 2007年在永进村共检诊282人,检出克山病19例,总检出率6.7%.其中潜在型克山病8例(有5例为新检出),慢型克山病11例,检出率分别为2.8%、3.9%.另外,还检出可疑克山病5例,其中可疑慢型2例,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例.儿童发硒为(0.3197±0.0586)mg/kg;粮食硒为(0.0210±0.0062)mg/kg.结论 永进村仍有新的克山病病例检出,说明病区仍有致病冈索存在,因此,在病区建立完善的克山病监测疫情报告系统,提高各级防治人员对克山病的认识,仍是今后克山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2000-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5年汇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2000—2004年克山病患病及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在12个省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普查和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5年问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年均检出率分别为3.8%和0.8%。各监测点区共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13例.新发现慢型克山病29例。人均发硒0.305mg/kg,粮硒0.017mg/kg。结论部分克山病省区病情不清.病区粮硒仍属低硒水平,有新病例检出。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克山病控制的重点应包括规范监测工作.慢型克山病现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2000-2004年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病情消长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00-2004年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国家级监测点)病情及消长趋势,探索科学的病情监测方法。方法在清原县内按东、南、西、北、中自然方位共选择5个监测点,每年按《克山病监测标准》监测一个点,同时开展膳食营养状况等相关因素调查。最后一年再次对首年建立的监测点实施病情监测,并对前4年各点检出的克山病病人追踪访视。结果5年间,各监测点共检出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病人143例,新发潜在型克山病病人2例,平均年总检出率为5.1%。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新发病例。监测点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品和豆类食品蛋白质摄入量较少。结论以潜在型、慢型发病为主已成为辽宁省克山病流行的主要特征,且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病区县采取固定点与流动点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并进一步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6,他引:3  
目的 掌握2006年全国克山病患病及发病情况.方法 根据2006年克山病监测方案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27个监测点居民进行查体、描记心电图、疑似病例摄X线胸片等临床检查,同时对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27个监测点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2.25%(295/13 090)、0.60%(78/13 090).估计全国有3 370 000~4 110 000例克山病病人,其中慢型克山病患者600 000~940 000例.四川省报告发生6例亚急型克山病,另外新检出克山病潜在型5例,慢型1例.发硒平均水平为0.3282mg/kg,粮硒平均水平为0.0148 mg/kg.结论 历史重病区有新的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在进行克山病监测的同时,建议加强患者管理、治疗和重病区克山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1990-2007年河北省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所1990-2007年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和<克山病监测>(W/T 78-1996)所进行的克山病病情监测资料,对克山病临床体检结果、心电图检查情况、克山病病人及疑似病人胸部X线检查资料,以及1990、1992和1999年的发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07年监测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人发生,共新发潜在型克山病病人35例,新发自然慢型克山病病人1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范围为1.12℃(8/713)~8.18%(27/330),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范围为2.29%(19/831)~8.20%(45/549),3~14岁儿童和20~45岁育龄妇女克山病检出率逐年下降,45岁以上人群成为当前克山病患病主体.克山病患者主要心电图异常改变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频发性室性早搏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克山病患者心脏增大检出率平均为47.00%(211/449),2005年后心脏中度以上增大检出率显著增加[28.57%(8/28)~48.39%(15/31)].1990-2007年慢型克山病死亡率平均为18.00%(18/100).结论 河北省克山病病情呈缓慢下降趋势,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河北省仍是全国克山病病情较重的地区,克山病防治任务还很艰巨,加强克山病病情监测和开展克山病的管理与治疗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4年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克山病国家级监测点富裕县永进村2004年克山病患病和发病情况。方法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对病人和可疑病人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永进村2004年无新发各型克山病病例。在检查的636人中,检出克山病现患病人16例,总检出率2.5%。其中潜在型10例,慢型6例,检出率分别为1.6%和0.9%。结论富裕县永进村克山病病情稳定,无新发病例,但继续进行病情监测、观察现患病人的病情变化.仍然是克山病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陕西省甘泉县克山病病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陕西省甘泉县克山病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科学指导和评价防治工作,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2007年对甘泉县劳山乡大劳山村和小劳山村居民进行填表登记,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描记;慢型克山病及疑似克山病病人拍摄2m后前位X线胸片.并采集发样、粮样,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 临床检出潜在型克山病20例,检出率为2.67%(20/749);慢型克山病 1 例,检出率为0.13%(1/749).描记心电图749例.检出异常心电图82例,检出率为10.95%(82/749).16例慢型克山病及疑似克山病病人测定心胸比例,结果正常9例、轻度扩大3例、中度扩大2例、重度扩大2例.发硒均值为(0.335±0.102)mg/kg,小麦硒均值为(0.045±0.019)mg/kg,小米硒均值为(0.029±0.017)mg/kg.结论 甘泉县经过以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后,全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病情呈稳定下降趋势,潜、慢型克山病是目前患病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态势,科学指导和评价云南省克山病防制工作。方法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W 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进行。监测内容包括临床检诊、心电图描记、可疑对象摄胸部后前位X线片。结果9个省级克山病监测点共检出克山病病例48例(1.03%),其中潜在型克山病(简称“潜克”)39例(0.84%),慢型克山病(简称“慢克”)9例(0.19%)。检出率与2004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1.362,P>0.05)。无急型克山病(简称“急克”)和亚急型克山病病例(简称“亚急克”)检出。全年累计新发慢克62例,发病率0.14/10万。结论目前云南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态势。克山病监测是了解克山病病情的一种科学手段,工作重点应放在病情监测、病情调查和对慢克病人的管理治疗,以及巩固和加强防治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掌握2005年全国克山病患病及发病情况。方法按统一监测方案并根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22个克山病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查体,描12导联心电图,疑似病人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及居民发硒、粮硒测定。结果22个监测点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5%和0.6%;新检出潜在型克山病7例,慢型克山病1例;人均发硒0.349 mg/kg,粮食硒0.025 mg/kg。结论监测点仍有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新发病例出现,说明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工作重点应放在克山病监测、硒预防、患者管理、治疗以及加强防治队伍培训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楚雄州近年克山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讨克山病发病规律及特点,于2000年和2001年对牟定、武定两县各2个点的1-60岁共2214人,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和《克山病诊断标准》作了普查监测,结果为:4个点克山病9项心电图改变率为3.4%-6.7%,并以31-45岁和46-60岁年龄组为高。克山病检出率为0.6%-3.0%,且以潜在型居多,占91%,慢型占9%,以31-45岁年龄组为高。人发硒0.131-0.210mg/kg。心电图改变率和克山病检出率都是14岁以下人群为最低,这可能与服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