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复发性胆道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腹腔镜治疗的复发性胆道结石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和同期经选择行开腹治疗复发性胆道结石的33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术中出血量[( 120±38) mLvs(345±133) mL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8±10)h vs (18±10)h]、离床活动时间[(0.9±0.7)d vs(2.4±1.4)d]、术后住院时间[(4.6±1.7)d vs (7.2±2.6)d ]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 117±44) min vs (132±56) min]、住院费用[(11514±4389)元 vs (12 677±4 538)元]、并发症发生率[5/32 vs 6/33]等比较无明显差异(x2=0.076,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复发性胆道结石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能完成复发性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倒刺缝线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使用倒刺线缝合,对照组使用普通微乔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缝合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缝合时间(6.64±1.15)min,对照组缝合时间为(9.53±1.28)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7.15±3.49)min,而对照组为(42.40±3.34)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39.58±4.78)h、(40.66±4.25)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08±0.92)d、(8.35±0.98)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例并发肺部感染,对照组为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使用倒刺缝线能够缩短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是一种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的体会。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10月因胃癌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执行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ERAS组)。另选择同期常规胃癌根治术23例患者作为对照(常规组),手术方式均为5孔法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胃背侧系膜近胃端CME术,ERAS方案执行参考文献报道。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分别为7.8±1.3 d和6.7±1.4 d)(P<0.05);ERAS组术后早期进食量(3.1±0.8 d)较常规组(4.4±1.2 d)提前(P<0.05);ERAS组的排便时间(3.3±0.8 d)与常规组(3.9±1.1 d)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时间(ERAS组:2.5±1.0 d,常规组:3.2±1.0 d)两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ERA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437)。结论 ERAS组具有术后恢复快特点,但作者体会ERAS方案应用主要是根据手术医生术中和术后情况的经验判断,与患者个性化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住院一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轻型ABP行LC治疗的临床资料与同期20例有轻型ABP病史的非发作胆石症行LC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完成LC术.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总时间[研究组为(13±4)d,对照组为(25±6)d和总医疗费用[研究组为(8 260±2 534)元,对照组为(17 078±5 246)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轻型ABP患者一期行L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简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分为两组:“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隧道法组)19例、经前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前入路组)2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隧道法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方面均低于前入路组[(185.53± 59.84)min vs (232.50±62.92)min, (244.74±88.03)mL vs (327.50±154.30)mL, (15.11±5.53)min vs (41.25±21.21)min, (65.26±23.66)mL vs (156.50±69.4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有望成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影响肝门胆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5月期间71例肝门胆管癌病例资料.结果 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提示,血清CEA水平(x2=14.56,P=0.004)、手术方式(x2=22.49,P<0.001)、TNM分期(x2=12.31,P=0.005)与肝门胆管癌预后显著相关.血清CEA升高者和正常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1±5.6)个月和(10.6±7.4)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单纯引流及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7.1±9.6)个月、(10.6±4.2)个月、(7.4±2.5)个月、(3.4±1.4)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期、II期、III期、IVa期、IVb期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8.5±5.9)个月、(16.7±10.0)个月、(13.2±8.7)个月、(10.9±7.4)个月、(8.3±6.3)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血清CEA正常、根治性手术切除、分期较早的患者肝门胆管癌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T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的作为观察对象(TPKEP组,n=44),将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TURP组,n=42),收集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数据和术后性功能状况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TPKEP组患者手术时间65.4±15.8 min、术中出血量231.3±77.5 mL及导管留置时间5.5±0.6 d,TURP组患者手术时间76.8±16.9 min、术中出血量346.2±81.4 mL及导管留置时间6.0±0.7 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KEP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逆行射精发生率低于TURP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射精痛和性欲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URP相比,TPKEP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对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和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腹腔镜组(79例)和十二指肠镜组(79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十二指肠镜组患者实施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等肠胃功能指标以及手术前后PCT、CRP、IL-2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十二指肠镜组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75.7±24.9)mL vs(109.8±13.6)mL]、下床早[(1.9±0.8)d vs (1.5±0.5)d]、住院时间短[(9.8±1.8)d vs (7.2±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镜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5.5±9.4)h vs (58.8±16.3)h]、首次排气时间[(22.1±7.6)h vs (34.3±13.2)h]均较腹腔镜组早,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PCT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十二指肠镜组低于腹腔镜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影响较小、恢复较快、创伤小,并可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7 年9 月月至2008 年9 月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患者共178 例,其中LC 139 例,OC 39 例.LC 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3 组:A 组手术时间≤30 min,26 例;B 组30~60 min,76 例,C 组>60 min,37 例.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观察比较手术方式以及LC 手术时间长短对应激指标的影响.结果 譹訛LC 组术后1 d ET 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恢复至术前水平;OC 组手术前后ET 无显著变化;譺訛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SOD 活力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LC 组术后2 d 恢复至术前水平,OC 组术后3 d 恢复至术前水平;譻訛不同LC 手术时间组对术后各应激指标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C 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小于O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应用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腹腔镜切肝,以评价其减少术中出血表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30例Habib 4X射频辅助切肝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中,1例因术中瘤体破溃中转开腹手术,29例完成腹腔镜下手术.其中左肝外叶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1例,第Ⅴ段或第Ⅵ段切除8例,ⅤⅥ段联合切除2例,肝缘病灶锲型切除6例.切肝时间10~68 min,中位切肝时间22 min;出血量8~370 mL,平均(145±75) mL;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7.5±2.8)d.无术后出血、胆漏或感染等并发症,肝癌病例术后未见切缘复发.结论 应用Habib4X射频辅助腹腔镜切肝,无需肝门解剖和阻断,可提高切肝速度,减少术中失血,术后恢复快,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由于射频本身的治疗作用,肿瘤性病灶切除后可增加切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LC)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由同一位医生连续进行LC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outin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RLC)组75例,ALC组36例.结果 两组在手术成功率、负压引流留置率、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发热发生率、切口疼痛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日间组手术时间(25.3±11.1)min,显著短于常规组的(32.4±12.7)min(P<0.05);日间组住院费用(7729.6±475.7)元,显著低于常规组的(9337.9±692.8)元(P<0.05);日间组住院时间(1 d,1~3)显著短于常规组(5 d,3~10)(P<0.05).结论 ALC安全可行,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微血管(microvessel,MV)的计数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对47例PHC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检测MV和TAM并高倍镜下计数.结果: 47例PHC癌组织中MV与TAM计数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V(67.30±13.68)个/HP vs (37.20±10.58)个/HP (P<0.01); TAM(70.27±17.93)个/HP vs (44.15±9.10)个/HP (P<0.01).TAM与MV在术前AFU(α-岩藻糖) ≤10 μg/L病例的计数显著高于AFU>10 μg/L病例计数; TAM (74.13±18.33) 个/HP vs (61.15±13.54)个/HP (P<0.05); MV(70.41±13.03)个/HP vs (59.97±12.69)个/HP (P<0.05).伴转移病例癌组织中的MV计数(73.50±13.77)个/HP显著高于无转移病例(64.10±12.68)个/HP (P<0.05);TAM与MV在PHC中的计数与PHC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癌组织中TAM计数与MV计数呈密切正相关(r=0.686,P<0.01).结论: TAM与MV计数与PHC的发生、进展关系密切;MV计数高的PHC易于发生浸润和转移;TAM与PHC的血管生成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和探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ICG-FI)技术的经验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1例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应用ICG-FI分为ICG组(n=20)与非ICG组(n=21),比较两组病例资料,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ICG组较非ICG组手术时间[(176.8± 42.8)min vs (222.6±72.0)min,P=0.018]和术后住院时间[(5.6±1.5)d vs (7.2±3.0)d,P=0.038]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0.0%(4/20) vs 52.4%(11/21),P=0.031]。结论 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ICG-FI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定更规范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步行管理方案,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关节外科2019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68例,其中32例接受常规康复(常规康复组)治疗;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规范化步行管理(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出院时Barthel指数,单次行走距离,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术后2周,接受早期规范化步行管理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单次行走距离分别为81.5±6.2分和126.5±24.3 m,常规康复组患者分为78.1±7.5分和102.8±29.26 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定,早期规范化步行管理患者为90.04±6.16分,常规康复组为85.31±8.0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反映生活质量的EQ-5D评分在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步行管理有助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的手术效果.方法 128例患者中,64例施行LC,64例施行OC,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等7项指标.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OC组(P<0.01).结论 LC具有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作为佐剂用于肝癌手术患者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根据局麻药液中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大小,随机分为R、D0.5和D1.0三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行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TAP阻滞,R组注入0.5%罗哌卡因40 mL,D0.5组注入等量的局麻药和右美托咪定0.5 μg/kg,D1.0组注入等量的局麻药和右美托咪定1.0 μg/kg。观察TAP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患者意识深度(NI)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术后苏醒速度、镇痛药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R、D0.5、D1.0三组TAP阻滞的起效时间分别为13.1±2.9 min、11.6±2.3 min、7.7±2.1 min,持续时间分别为10.7±3.0 h、13.6±3.1 h、17.3±4.2 h,以上指标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AP阻滞后,三组的NI、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趋势一致:D1.0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局麻药混合后用于TAP阻滞能加快起效和延长作用时间,同时通过右美托咪定的缓慢吸收入血而发挥镇静和稳定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阻断肝门切除肝癌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技巧,以及对残肝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阻断与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肝癌,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甲组(阻断入肝血流,n=59),乙组(不阻断入肝血流,n=42).甲组和乙组术中估计失血量分别为:(892±843)ml,(914±894)ml,P>0.05.甲组和乙组术中输血量分别为:(955±992)ml,(1220±982)ml,P>0.05.甲组和乙组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7±6)d,(12±4)d,P<0.05.甲组和乙组术后Tbil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8±7)d,(13±5)d,P<0.05.甲组和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2%,12.5%,P<0.05.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不阻断入肝血流切肝可有效防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肝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温芒硝序贯疗法在预防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后血清肿发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万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120例行TAPP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予以腹股沟区创面200 mL 4 ℃生理盐水冲洗+术后腹股沟区冰敷2 h+术后芒硝外敷2 d的3种联合措施,对照组仅予以TAPP术后常规处理;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切口疼痛、VAS评分、恶性呕吐、尿潴留及肠梗阻发生率和远期随访指标包括慢性疼痛、补片感染、疝复发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7%(1/60)、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例属于Ⅰ型;对照组10例中,Ⅰ型6例、Ⅱ型2例、Ⅳ型2例;Ⅳ型血清肿予以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后逐渐缓解,Ⅰ型、Ⅱ型血清肿予以芒硝外敷处理后均好转。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分别是5.0%、3.3%、3.3%,低于对照组的16.7%、13.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3.1±0.6)分、下床活动时间(8.5±2.3)h、住院天数(3.5±0.6)d,均低于对照组的(4.8±0.8)分、(13.1±1.7)h、(4.5±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补片感染、肠梗阻、住院费用、疝复发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温芒硝序贯疗法能够有效预防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明显减轻病人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康复,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在择期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比较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5月问106例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与118例传统睥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原位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310.4±55.2)ml vs(554.3±71.6)ml;(12.9±4.3)vs(15.7d±6.8)d,P<0.05)];门静脉血栓和胰漏的发生率显著降低[(0.9%vs 6.7%;O vs 7.6%,P<0.05)];手术时间虽有延长,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择期病理脾切除时,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是一种较好的备选术式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03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胆囊炎行LC的病例,比较早期和延期行LC的病例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早期和延期行LC术后.手术时间(120 min vs 109 min)、中转率(11.1% vs 13.95%)以及术后并发症(胆管损伤、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没有差别(均P>0.05).早期行LC出血量大于延期LC(204 mL vs 136 mL,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延期LC(5.9 d vs 11.8 d,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行早期LC,虽然增加出血量,但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可能降低相关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