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PubMed(1978年1月至2014年5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4年5月)、SCI(1961年1月至2014年5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78年1月至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1月至2014年5月),维普(1989年1月至2014年5月)和万方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4年5月),同时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并追查纳入研究参考文献,收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 1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胰空肠吻合组相比,胰胃吻合组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RR=-0.56;95% CI:0.41~0.75; P=-0.0001)、胆漏发生率(RR=0.43;95% CI:0.19~ 0.95;P=-0.04)腹腔内多发并发症(OR=-0.26; 95% CI:0.12 ~ 0.56;P=-0.0007)和腹腔内积液的发生(OR=-0.54;95% CI:0.38~ 0.77;P=0.0005),但两者在术后并发症、胃排空延迟、围手术期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胰胃吻合术优于胰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2.
胆总管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占全国胆石患者的5%~29%,平均18%[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开展初期,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其禁忌证,一般均采用开腹治疗的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许多学者开始尝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且越来越广泛地为微创外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性手术的围手术期情况,了解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69例大于等于8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限期性根治手术,其中26例接受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男13例,女13例,平均(83.91±3.02)岁(80~90岁);43例接受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男29例,女14例,平均(83.70±3.43)岁(80~91岁)。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评估(ASA评分)、术前合并症情况、手术病理分级(Dukes分期)、术中及术后血气分析变化、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间的ASA评分无显著差异(Ⅰ级5:8,Ⅱ级19:32,Ⅲ级2:3,P>0.05),伴随的合并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9/26,73.1%vs.26/43,60.5%,P>0.05)。腹腔镜组术中未出现高碳酸血症。术后24h与72h出现血气分析异常,分别为5人及2人,与开腹组的18人和7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恢复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2.27±0.46)dvs.(3.68±0.58)d](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开腹组[(14.55±7.21)dvs.(22.16±18.99)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6/26,23.1%vs.18/43,41.9%,P<0.05);两组手术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其中腹腔镜组死亡率3.85%,开腹组手术死亡率4.65%(P>0.05)。结论: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同时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术后死亡率。因此,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后采用结肠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ADJ)与结肠后十二指肠空肠吻合(RDJ)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PPPD后ADJ和RDJ效果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4月。同时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检索,追查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研究,共4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ADJ组和RDJ组的手术时间(MD=14.02,95%CI:-41.42-69.46,P=0.62)、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RR=1.09,95%CI:0.81-1.48,P=0.56)、胃排空延迟发生率(RR=0.63,95%CI:0.31-1.28,P=0.20)、胰瘘发生率(RR=1.13,95%CI:0.72-1.75,P=0.60)、腹腔脓肿发生率(RR=0.92,95%CI:0.54-1.58,P=0.77)及死亡率(RR=0.61,95%CI:0.24-1.60,P=0.3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PD后施行ADJ和RDJ的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外科医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吻合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D2全胃切除术与全胃系膜切除术(CME)对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00例,其中行标准D2全胃切除术150例(D2组),D2组基础上给予CME治疗的患者150例(D2+CME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相关手术指标,记录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半流质饮食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2年期间复发与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CME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D2组,胃系膜未完整切除率则显著低于D2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CME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D2组(P<0.05)。结论腹腔镜D2全胃切除术联合CME对进展期胃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84例年龄≥8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限期性根治手术,其中36例接受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80~90岁,平均年龄(83.61±3.22)岁;48例接受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80~91岁,平均年龄(83.17±3.13)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评估(ASA评分)、术前合并症情况、手术病理分期(Dukes分期)、术中及术后血气分析变化、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手术前,腹腔镜组ASA评分Ⅰ级10例、Ⅱ级23例、Ⅲ级3例,开腹组分别为12例、32例、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无一例出现高二氧化碳血症,术后24h、72h出现血气分析异常的患者分别为6例、4例,与开腹组中的31例和10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恢复排气时间(2.11±0.26)d,显著短于开腹组(3.88±0.28)d(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12.55±6.29)d显著少于开腹组(24.3I±12.79)d(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开腹组43.8%(P〈0.05);腹腔镜组死亡率为2.78%,开腹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辅助根治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同时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术后死亡率。因此,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自1991年Phillips[1]首次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技术的成熟,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胆道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胆道疾病的诊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策略趋向多元化.面对多种微创治疗方法,选择哪种合适的治疗方式往往困惑着临床医生.本文就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影响肝门胆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5月期间71例肝门胆管癌病例资料.结果 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提示,血清CEA水平(x2=14.56,P=0.004)、手术方式(x2=22.49,P<0.001)、TNM分期(x2=12.31,P=0.005)与肝门胆管癌预后显著相关.血清CEA升高者和正常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1±5.6)个月和(10.6±7.4)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单纯引流及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7.1±9.6)个月、(10.6±4.2)个月、(7.4±2.5)个月、(3.4±1.4)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期、II期、III期、IVa期、IVb期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8.5±5.9)个月、(16.7±10.0)个月、(13.2±8.7)个月、(10.9±7.4)个月、(8.3±6.3)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血清CEA正常、根治性手术切除、分期较早的患者肝门胆管癌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疗效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对1990~2009年有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包括植入胆道支架一期缝合及直接一期缝合)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外引流病例的对照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41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一期缝合组与"T"管外引流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一期缝合组明显短于"T"管外引流组(P〈0.00001)。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安全可行,疗效肯定,而且能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其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1月本院普外科8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CBDE术48例、EST-LC术35例.结果 两种术式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残余结石、结石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数量、术后疼痛、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和EST-LC两种微创手术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临床疗效可靠,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疾病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