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川芎是一味常用的活血行气药,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酚酸类的阿魏酸、川芎嗪等。川芎在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泌尿、呼吸、消化等系统均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这些药理作用与它的有效成分密不可分,文章系统阐述有效成分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川芎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川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是常用中药之一,但其有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优选川芎治疗脑缺血的有效成分,并探究其作用机制。选取4个与脑缺血相关的靶蛋白,以对应的上市药物为参照,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对文献报道的川芎所含45种成分进行联合筛选。结果显示川芎中多个成分与靶点的对接结果优于对应的上市药物,如苯酞类物质,提示可能是川芎治疗脑缺血的主要有效成分。该方法可用于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川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炜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9):1341-1349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是一味常用的活血行气药,其化学成分包含苯酞及其二聚体、生物碱、有机酸酚、多糖以及脑苷脂和神经酰胺等类化合物。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都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系统综述川芎有效成分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川芎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Springer Link等国内外数据库,综述了川芎活性成分及其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川芎中苯酞类、酚酸类及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提取方法、吸收代谢及其对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并发现川芎嗪在川芎中含量较低,不是川芎的主要成分。今后仍需要分析川芎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对川芎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的临床药理研究和毒理研究,明确其作用机制,为川芎活性成分在临床的扩大应用和安全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洁  余李敏  翟帆 《中成药》2010,32(8):1380-138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方法,测定川芎中香草醛等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超声法提取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进行分离,电喷雾质谱多级反应模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香草醛等7种有效成分的检测限分别为:40,20,80,20,10,60和50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1~450,4~490,1~625,2~360,2~700,1~244和21~210μg/mL,在川芎药材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0.25,0.41,0.99,0.30,8.96和11.25mg/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作为川芎药材的多成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酒炙川芎最佳工艺考察及炮制前后阿魏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酒炙的最佳丁艺,并对炮制前后川芎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川芎酒炙工艺,采用HPLC方法测定炮制前后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川芎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用15%的黄酒闷润在200℃下炒炙4min,炮制后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有所降低。结论:川芎炮制后阿魏酸的含量降低,用HPLC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准确、数据可靠,该炮制方法也可以为川芎酒炙工艺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中药汤剂多为复方,每种生药又含多种化学成分。煎煮时可能发生某些物理或化学变化,使生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质变或量变。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汤剂的疗效。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药学家的重视。我们在研究川芎合剂的质量时曾将川芎和与之配伍的六味中药,分别按1:1配伍,共煎,用薄层层析分离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煎液中川芎嗪的溶出量,发现川芎与其它生药共煎时,其有效成分川芎嗪的溶出量低于单味药川芎煎液,溶出量的降低与共存生药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川芎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川芎及有效成分川芎嗪等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及展望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复方川芎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兰顺  叶冬梅 《中成药》2004,26(10):i018-i020
复方川芎胶囊为国家级新药,由当归、川芎2味中药组成,临床上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心血瘀阻症者.阿魏酸为当归和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研究表明,阿魏酸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拮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可缓解心绞痛,降低血脂,取得较好的疗效[1-3].临床应用中,患者反映复方川芎胶囊疗效不稳定.鉴于阿魏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参考有关文献[4,5],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川芎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控制该药品质量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而中药川芎在此领略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近来人们对川芎有效成分的药学药效及含川芎的成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单味中药间有效成分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川芎属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活血、止痛、祛风等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其有效成分包含川芎嗪、阿魏酸等,在钙拮抗、扩血管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揭示了其在泌尿、免疫、呼吸以及心血管等多病症中的治疗机制。本文就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及其衍生物抗凝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承建  王松  朱鹤孙 《中草药》2004,35(8):911-913
川芎嗪即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 pyrazine,TMPZ),是从伞形科藻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单体,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现已可人工合成。临床上TMPZ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动脉栓塞等。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降压、抗  相似文献   

13.
2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 川芎:川芎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中的MAO、LPO及脂褐素含量[1]。川芎嗪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川芎嗪在抗缺血再灌注的组织保护方面研究很多,采用的方法包括心肌细胞培养[2]、大鼠视网膜压力缺血再灌注模型[3]、  相似文献   

14.
川芎药材的HPCE-FP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川芎系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m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中药。对于川芎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川芎嗪和阿魏酸,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藁本内酯等。文献报道四川灌县的川芎是道地药材,本文运用HPCE法建立了川芎道地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10个产地的川芎药材及川芎对照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用HPCE法研究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作者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治疗脑梗塞大小剂量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芎为伞形科蒿本属植物,它具有活血化淤、疏风止痛、理气的作用。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等疾病,川芎嗪具有抗血  相似文献   

16.
短片藁本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短片藁本精油中鉴定出45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未检测出川芎、藁本等植物精油中所含的藁本内酯等有效成分。这一研究为短片藁本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靶细胞萃取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川芎中药效成分的方法。方法: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靶细胞,萃取川芎中的药效成分。在细胞对数生长期加入川芎供试品溶液,孵育2 h收集细胞并用液氮迅速冷冻,反复冻融使细胞破碎,离心得到萃取药物后的细胞样品。采用UPLC/Q-TOF-MS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川芎化学成分中与细胞结合的物质,即川芎中与细胞结合进一步发挥药效的可能有效成分。结果:从川芎中筛选到2个可能的药效成分,分别为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通过化合物与细胞中靶点(受体、通道、酶等)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筛选出川芎中药效活性成分,从而为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以及药物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同时推动了中药安全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单味川芎治疗脑缺血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 (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根茎 ,性温、味辛 ,归肝、胆、心包经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挥发油和有机酸。生物碱部分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嗪 (ChuanxiongZine)。近年来 ,对川芎及其有效成分川芎嗪的研究相当火热 ,我们现对其用于脑缺血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 脑缺血蛋白质1 .1 强啡肽A 1 1 3样免疫活性物质(ir DynA 1 1 3) 刘众等[1 ] 应用放射免疫法以川芎注射液 (川芎之干燥根茎制成 2 0 %注射液 ,1ml相当于生药0 .2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测定急性实验性大白兔脑缺…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法提取川芎挥发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川芎是著名的传统中药之一,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ricumchuanxiongHort.的根茎,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据文献报道挥发油是其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头痛、胸肋疼痛、经闭腹痛、冠心病、跌打损伤等。川芎挥发油传统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本文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法提取川芎油,用GC 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与传统方法作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仪器川芎为道地  相似文献   

20.
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对川芎的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经验性和科学性得到有机的统一,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川芎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对其进行药理研究,为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