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小华   《中国医学工程》2008,16(1):46-47
目的观察归芍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给予归芍止痛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5%,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6.8%,总有效率70.7%。结论归芍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青春期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后水煎服,于月经前6 d开始治疗,直至月经来潮第1天止,连用6个月经周期,治疗26例痛经患者.结果:总显效率为92.31%.结论:当归四逆汤具有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之效,对于治疗以寒凝胞中为主要病机的原发性青春期痛经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戴慧芬教授治疗痛经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戴彗芬教授应用逍遥散、当归调经汤、温经汤、和经止痛汤,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血府逐瘀汤治疗痛经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经止痛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予以温经止痛汤合艾灸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轻度患者有效率92.3%;中度患者有效率91.7%;重度患者有效率80.0%;平均有效率88.6%;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温经止痛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陶凌 《当代医学》2021,27(13):150-151
目的探讨温经止痛汤联合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痛经贴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经止痛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2(PGE2)以及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痛经及神疲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外周血中PGE2水平均上升,PGF2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止痛汤联合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调节PGE2以及PGF2α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七通经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三七痛经丹加减(三七粉、川芎、肉桂、元胡、益母草、当归、香附、乌药等)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结果 总有效率04%.结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肝理气t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养血调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益母止痛汤治疗痛经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笔者针对痛经的特点,以调理气血为主,自拟益母止痛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一定疗效,现小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80例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45岁,13至23岁45例,24至34岁25例,34岁以上10例。未婚48例,已婚32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其中1年以内40例,2至4年31例,5年以上9例。2 治疗方法益母止痛汤由益母草15g、川芎20g、当归15g、赤芍15g、香附20g、白芷20g、玄胡索15g、小茴香10g、鸡血藤膏15g、  相似文献   

8.
邵华 《中外健康文摘》2006,3(12):108-109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中常见,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程度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采用对症治疗,副作用大。我们临床上采用温经暖宫、调血止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邵华 《中外健康文摘》2006,3(11):138-139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中常见,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程度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采用对症治疗,副作用大。我们临床上采用温经暖宫、调血止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西医学把痛经中生殖器官兀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治疗多采用对症止痛治疗,但远期疗效不明皿,笔者采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痛经是年轻妇女常见病。临床表现多端,有腹痛、头痛、乳房、胸胁痛、腰痛及周身痛等,其中以腹痛多见,不少学者将后几种症状归为经前期紧张症。就我们观察,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辨证分型多有相似之处,因此拟当归止痛汤为主,结合辨证治疗本症86例,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及治疗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传统方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肉桂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有效率90%。提示:本方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中常见,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程度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采用对症治疗,副作用大。我们临床上采用温经暖宫、调血止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均为中医妇科门诊病例。按患者要求分成当归四逆汤加减组(治疗组)45例,芬必得组(对照组)45例。发病年龄:治疗组14~26岁,平均16.8岁。病程3~12年,平均4.6年。对照组45例,年龄14~17岁,平均17.2岁。病程3-13年,平均4.2年。两…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多发于未婚或未孕的青年女性.2000~2009年自拟化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37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37例均为中医科门诊患者,年龄12~31岁;病程1~14年;气滞血瘀证13例,寒凝血瘀证24例.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中常见,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程度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采用对症治疗,副作用大。我们临床上采用温经暖宫、调血止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均为中医妇科门诊病例。按患者要求分成当归四逆汤加减组(治疗组)45例,芬必得组(对照组)45例。发病年龄:治疗组14~26岁,平均16.8岁。病程3~12年,平均4.6年。对照组45例,年龄14~17岁,平均17.2岁。病程3~13年,平均4.2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以温经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对照组40例用消炎痛治疗.结果 两组远期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7.56%,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祝昆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94-1195
目的:观察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女性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变化治疗,基础方组成: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甘草、薄荷、生姜、元胡索、川楝子;对照组32例,采用安定、安痛定、654-2、布洛芬等西药镇静、解痉、止痛对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止痛疗效、近期疗效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3.75%,2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是远期效果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12.5%,治疗组远期疗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临床以逍遥散合金铃子散为基础方,依据患者体质不同、症状体征的不同进行加减变化,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以自拟益肾散瘀汤治疗,观察组46例用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9%、对照组73.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据1980年的抽样调查,我国的痛经发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9%。[1]近几年来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日益深入,现将自199 4年以来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辨证治疗 寇氏[2]采用调经止痛汤(丹参、元胡、川芎、白芍、红花、甘草)治疗92例,分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血热挟瘀、气血亏虚、肾虚等5型随证加减,总有效率93.4%,认为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法是治疗痛经的有效方法。胥氏[3]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150例,瘀滞加郁金、三棱、莪术,寒邪凝滞加肉桂、小茴香、细辛,冲任虚寒加吴茱萸、鹿角霜、杜仲,治愈率79.4%,总有效率94.7%。李氏[4]运用补肾法治疗191例,其中肾虚肝郁型治以补肾疏肝,方以益肾调经汤(杜仲、川断、巴戟、当归、白芍、焦艾、台乌) 加丹皮、栀子、柴胡,肾虚血瘀型以益肾调经汤加山楂肉,总有效率81.2%。金氏[5]用(当归、白芍、醋炒三棱、乌药、山萸肉、炙甘草)治疗150例,气滞血瘀加香附、丹参、益母草、蒲黄,阴虚血滞去乌药加生地、丹皮、北沙参,阳虚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红花,肝肾亏损加狗脊、枸杞、女贞子、旱莲草,总有效率96.66%。金氏等[6]自拟参脂痛经汤(人参、五灵脂、延胡索、当归、白芍、川芎、制香附、甘草),气血亏虚加黄芪、熟地、鸡血藤,气血瘀滞加玫瑰花、泽兰、桃仁,血热挟瘀加红藤、生地、丹皮,寒凝气滞加加乌药、鸡血藤、小茴香,治疗110例,总有效率96.5%。王亚校[7]自拟痛经饮( 党参、当归、炒白芍、川断、桂枝、川芎、丹皮、王不留行、吴萸、香附、乌药、良姜、甘草、阿胶)辨证治疗90例,有热者去桂枝、吴萸,加川楝子、山栀子;有寒者去丹皮,加小茴香,肉桂;有瘀者加鸡冠花、红花、益母草;气滞者加青皮、元胡;肾虚者加菟丝子、仙灵脾、杜仲,总有效率100%。陈氏等[8]应用痛经方治疗216例,分为气滞血瘀型和寒湿凝滞型,分别予痛经Ⅰ号方(柴胡、当归、红花、白芍、生蒲黄、枳壳、甘草)和痛经Ⅱ号方(即Ⅰ号方加艾叶、肉桂),总有效率分别为96.22%、92.98%。陈氏[9]自拟痛经要方(当归、白芍、川芎、制乳香、没药、香附、延胡索、肉桂、益母草、甘草)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胞宫、气滞血瘀型78例,随证加减,总有效率为96.15%,复发率仅为41% ,远期有效率为93.59%。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经止痛汤(自拟)治疗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温经止痛汤治疗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60例。治疗组:温经止痛汤口服治疗组30例;对照组:消炎痛口服治疗组30例。结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温经止痛汤治疗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