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广西地区肝内胆管结石的调查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广西地区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调查,探讨社会学相关因素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统一的胆石病临床亢进查表,组织各地、市、县医院腾人员填写;并对各医院医疗设备、外科技术条件、手术患者的经济能力等进行评估;用评分法综合选择对患者的最佳处理。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在广西地区胆石病中占重要地位,1857例肝内胆管结石中71%(1319/1857)是农民。肝内胆管结石的病死率在胆石病中最高(4.8  相似文献   

2.
老年胆石病成为影响老年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胆石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胆囊外并发症增加,手术危险性增高。我院自1990~2000年完成老年胆石病247例,其中胆囊结石185例,占74.9%;胆管结石15例,占6.07%;胆囊胆管均有结石47例,占19.03%。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老年胆石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7例老年胆石病患者,手术方式分别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43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引流术(32例)、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70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岁以下9.9%,40~59岁53.7%。胆囊结石90.8%,胆总管结石7.6%,肝内胆管结石1.6%。胆固醇结石67.9%,胆色素结石32.1%。结论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结石类型以胆固醇结石最多(67.9%),女性多于男性(2.1:1);胆囊结石均高于国内统计资料;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  相似文献   

4.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0年2月至1999年2月128例肝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占整个手术治疗病人的41.29%。其中左外叶切除78例,占60.94%;左半肝切除18例,占14.06%;肝方叶切除7例,占5.47%;右半肝及右肝段切除25例,占19.53%;附加胆肠吻合术50例,占39.06%。手术并发症18例,占14.06%。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占1.56%。106例(82.8l%)获2~20年随访,平均随访12.5年,优良率90.56%。结论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早期的肝切除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并狭窄148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胆管结石是一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在20%~41.8%之间〔1〕。由于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高。我院近5年收治148例,占同期收治胆石病患者的13.6%(148/1090),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8例,男...  相似文献   

6.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2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为探讨肝内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分析7年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254例肝内结石的术前检查、结石的部位和分布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等情况,加以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肝内结石以左肝较多(159例),全肝结石其次(78例);肝切除仍以左外叶及左半肝切除为主(90%);有18.9%的病例有结石残留;49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2例,占0.79%;4例伴有胆管癌变;全组治疗效果良好。肝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多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68例。其中,肝部分切除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57例(83.82%).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道镜应用治疗11例(16.18%).肝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7例(10.29%),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治疗4例(5.88%)。结果手术后结石取净66例(97.06%),术后胆道镜取石2例,1例取净,总的结石取净率98.53%(67/68);手术并发症9例(13.24%),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2年,肝内胆管结石复发1例。结论以肝部分切除及胆道镜应用为主的多模式治疗策略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胆石病作为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在欧美地区发病率为10%~15%[1],1995年第二次全国胆石病调查显示我国胆石病占普外病人的比例上升到11.53%[2],20世纪80~90年代人群患病率为3.5%~6.5%[3].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西方化以及人口老龄化.估计我国胆石病(主要是胆囊胆固醇结石)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并存在相当比例的肝胆管色素结石.本文着重介绍三种胆石分子病理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环境与遗传方面的发病原因,以及预测胆囊结石危险人群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统计了1984~1993年的885份胆石病手术病例。与1959~1972年的203例资料对比,近年来胆石病住院病人最突出的变化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构成比显著下降(由57%到13%)。但因其年均收治例数上升(由8.2例/年到113例/年),且并发症严重,手术复杂,所以它仍然是我国胆道外科临床工作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的内窥镜治疗刘国礼(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北京100034)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胆道疾病之一,全国11298例胆结石临床调查,肝内胆管结石占16.1%,而华中、华东、华南地区则高达23.8%~30.5%。90.9%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应用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61例的临床经验,胆总管直径≥8mm,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用纤维胆道镜联合胆道直镜行胆总管取石,先用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吸引器接输血器管反复冲洗胆总管,大部分结石可以被冲出,再用胆道镜检查,用取石网篮取出残余结石,若遇结石嵌顿或大的结石难以用纤胆镜取出时改用胆道直镜碎石、取石。结果61例患者成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用胆道直镜碎石取石29例,占47.5%;其中17例结石在胆总管下端嵌顿,12例因结石大难以取出。少量胆漏5例,引流量每天10~50m1,术后3~12d拔除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90~180(134±22)min。术后住院7~14(8.4±1.5)d,所有患者均治愈。61例中有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52个月,无残余结石。结论胆道直镜可以弥补纤维胆道镜的不足,胆道镜的联合应用可以尽可能取净结石,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胆石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海南地区135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因素调查,对术中取得的胆石进行化学成份测定。 结果 胆管结石占51.9%,胆固醇类结石占65.9%。城镇居民、高脂饮食及肥胖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而农村居民、低脂饮食者的胆管结石发病率高。胆管结石患者的肌汁细菌培养阳性率(65.7%)高于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18.5%)。结论 海南地区胆石的分布部位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比例接近;类型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职业、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有关。高脂饮食及肥胖是造成胆囊结石的主要因素,而低营养、低脂饮食与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关。反复胆道细菌感染在胆管结石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胆系感染的菌群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胆系感染的茵群结构新变化,为胆石的成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对电穿孔治疗(electropvration therapy,EPT)术后病人的胆汁细菌学的研究,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临床根据。方法:对55例确诊为胆系感染,对每例的胆汁、胆石进行需氧、厌氧茵培养,胆石分类后分别行电镜观察。结果:胆汁和胆石培养出的细菌种类相似,以肠球菌属占首位,其次是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茵属,且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的复合感染,其中胆汁复合感染率为54.3%,胆石复合感染率为66.7%。HP的阳性率:胆汁:10/55(占18.2%);胆石:8/46(占17.4%);厌氧茵培养的阳性率:胆汁:20/55(占36.4%);胆石:18/46(占39.1%);对胆色素结石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均观察到有细菌存在,胆固醇结晶中少有细菌,结石核心可发现细菌;EPT术后:2例阳性(大肠杆茵),3例阴性。结论:胆系感染病人的胆汁和胆石培养出的细菌种类相似,以肠球菌属占首位,其次是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茵属,且首次发现有幽门螺杆菌(HP)的存在。电镜观察细菌存在于结石的核心和外周,说明细菌在胆结石的成因和发病机制中充当始动因子作用。EPT治疗后病人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初步说明胆道仍保持有其封闭性和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道菌群、肠道菌群差异性,探讨胆、肠菌群交互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由沧州市人民医院诊疗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记入胆固醇结石组;胆囊炎、胆囊息肉诊治等非胆固醇结石患者40例为非胆固醇结石组.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测序并进行细菌O...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道结石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21例,顺利完成15例,转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42例,中转开腹2例;发生胆漏3例,经腹腔引流后自愈;术后残余结石4例,经窦道取石后取尽.术后随访43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未发现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 LCBDE是一种治疗胆道结石安全、有效、微创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为251例经B超诊断为胆道结石、最终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前行MRCP,以了解胆道结石、胆道变异情况,并与手术结果、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CP诊断单纯性胆囊结石21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癌、胰头癌各1例,其中胆道变异15例;以上病例均与手术结果、术后病理相符;2例仅提示胆总管扩张,未提示具体病因,经手术证实为化脓性胆管炎伴结石。MRCP对胆道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变异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247/249)、94%(33/35)、100%(15/15)。结论:MRCP对胆道结石及胆道变异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腹腔镜胆道手术前常规行MRC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Bile reflux into the pancreatic duct after impaction of a stone in a common pancreaticobiliary channel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the initiating factor in gallstone pancreatitis. Such reflux would require that the impacted stone be small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common channel. The incidence of common channels was studied and gallstone size was compared with common channel length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pancreatitis and those with cholelithiasis or choledocholithiasis without pancreatitis. Sixty-seven per cent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pancreatitis had a common channel present on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versus 32% of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or choledocholithiasis without pancreatitis (p less than 0.005). Common channel length was great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smallest stone in nine of 27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pancreatitis and in 13 of 109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or choledocholithiasis without pancreatitis (p less than 0.025). In conclusion, common channels are more frequent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pancreatitis than in patients with other biliary tract disease. Furthermore, gallstone pancreatitis is associated with stones that are smaller than the common channel, which favors obstruction of both pancreatic and bile ducts while allowing reflux of contents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共处理胆囊结石伴难处理的胆总管下端结石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改进组),采用三镜(即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另选择同期采用常规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治疗患者4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中转开腹率、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较传统的双镜联合方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采用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2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均成功取尽结石,结石最大直径约3.5 cm,平均手术时间75 min,出血10~20 ml,平均住院5 d,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但术后结石复发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82例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8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时的胆道系统和胰腺病理改变。结果表明:重症胰腺炎病理改变占20.9%,住院期间死亡率3.7%。胆囊结石发现率为85.5%,其中多数性结石占71.1%,胆总管结石发现率为36.8%,胆管扩张占53.8%;胆囊管明显变粗,推测曾有过胆囊排石者占26.4%;68例术后造影发现有胆-胰汇合异常长型通道者占20.1%,胆管远段狭窄占9.3%。以上资料说明急性胰腺炎诱发因素与反复胆囊排石导致胆管结石梗阻和胆管狭窄有明显关系,也与胆胰汇合异常有关(三种因素共占64.4%)。作者认为若胆石性胰腺炎诊断明确,早期手术对愈后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