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69例高龄病人腹部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龄病人由于术前患有多种疾病、及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增加了手术麻醉的困难和危险性。作者对本院75岁以上高龄上腹部手术69例患者麻醉的处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龄病人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高龄病人,对照非高龄病人,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原因,寻找高龄(〉70岁)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连续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对其中高龄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发生并发症和造成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这些因素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关系。结果:高龄病人在术前ASA评分、心功能分级上显著区别于非高龄(≤70岁)病人;且高龄病人术前心血管并存症也多于后者。高龄病人的术后院内死亡率高于非高龄病人,这些死亡的发生多出现在术后30d以后;高龄组和非高龄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发现.术前低蛋白血症、术中失血大于1000mL是两大主要因素。而高龄病人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术后并发症、术前低蛋白血症和术前心功能分级〉2。结论:高龄病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死率较高,与其术前并存症及术前营养情况相关。术前改善高龄病人的营养状况,术中减少创伤和出血,加强术后重症监护及治疗、积极处理并存症和并发症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死亡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龄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龄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和钢李海龙马金柱邢树乔高龄胃癌病人中,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及再次、多次手术者比例较大。临床上体征隐匿,诊断困难,病情变化迅速,往往造成术前准备时间不足。老年人脏器功能低下,合并疾病较多,这些特点使老年胃癌病人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特点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及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01例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结果:大于70岁的高龄胃癌患者(高龄组)有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病变部位及范围不同、术前合并症多等临床特点。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为49.5%(50例),对照组(小于70岁的胃癌患者)为2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8%,对照组为15.2%,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组胃癌手术切除98例(97.0%),其中根治性切除87例(86.1%)。
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症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加强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手术后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与术后康复的关系。方法针对高龄患者开胸术后呼吸功能减退、咳嗽排痰无力等特点,对108例高龄开胸病人围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前戒烟及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湿化呼吸道,有效咳嗽、咳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结果除2例病人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12d外,其余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全组病人无死亡。结论加强高龄病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自1999年1月~2006年12月,行50例≥80岁(高龄组)和71例<80岁(非高龄组)髋关节置换术,对两组病人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心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肝肾功能)耐受能力和非高龄组有统计学差异.非高龄组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术后贫血和非高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是高龄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前的ASA分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学中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手术对高龄患者病人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因术前多伴发心、脑血管疾病,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而增加手术后的护理难度.食管癌病人术前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能否准确判断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对高龄食管癌病人的手术及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龄胃癌患者的外科特点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高龄胃癌患者的外科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4例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胃癌患者术前大多数伴随有其他疾病,手术中证实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根治性手术明显低于姑息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增加。结论应重视高龄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特点,术前全面正确评估伴随疾病,积极做好围术期的处理,选择合理的术式,可降低手术风险,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高龄患者在急诊胆道外科中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实施急诊胆道外科手术的32例超高龄患者所采取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超高龄患者中,31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 急诊胆道外科中,即使是超高龄患者也可以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降低手术风险,因手术治疗而获得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高龄贲门食管癌病人外科治疗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70岁以上高龄贲门食管癌患者手术资料。结果 高龄患者术前多伴发心肺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3.3%),以肺部感染为主,5年生存率25%。结论 对高龄贲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而又慎重态度,手术适应证应全面衡量患者的生理状况及病灶情况,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龄糖尿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探讨糖尿病对高龄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649例70岁以上冠脉旁路移植病人分成糖尿病组及无糖尿病组.统计分析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结果 除糖尿病组合并左主干病变较多外,两组术前病情及手术情况未见差异,术后病死率、并发症、输血等各方面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可行的,糖尿病病人可以获得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高龄手术病人增加,术前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也大大增加,尤其是合并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病人,围术期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了49例70岁以上高龄胃癌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结果 高龄胃癌患者多数有其他合并症,本组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33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例,姑息性切除8例,仅行胃肠吻合或探查5例。术后10例出现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3例。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高龄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处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如何提高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同期80岁以上(含80岁)50例和79岁以下71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通过对2组病人术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对手术期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岁以上组和79岁以下组在术中危险因素的评估中除了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上有统计学差异外,血压、心率变化、术中并发心血管疾病以及术前住院时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别.[结论] 经过严格病例选择和充分的术前准备,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期是安全的,积极预防和正确的处理术中相关并发症,绝大多数高龄患者是可以安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应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方法分析60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全部平稳渡过手术期。结论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特点,总结其经验。方法 对31例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损伤技巧和术后处理的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改善患者症状,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与一般患者相比死亡率无明显增加。但对于高龄患者应注意术前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的处理以及术后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病人的临床特点,提高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间416例胃癌病人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70岁胃癌病人中术前75例(73.5%)有并存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5%,术后病死率5.9%;314例〈70岁胃癌病人术前53例(16.9%)有并存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5%,术后病死率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无并存病在≥70岁组与〈70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和8.8%,病死率分别为0和0.03%,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胃癌病人常合并心脏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仍可使高龄病人耐受标准胃癌根治术,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几类病人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4年7月我院5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探讨LC中几类病人在围手术期及术中操作困难的处理方法.532例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共58例;高龄(≥65岁)12例,术中操作困难者64例;术中操作困难多数因反复发作的粘连或急性炎症水肿粘连,51例,2个以上原因8例,11例中转开腹;有合并症及高龄患者顺利进行LC,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因此,有合并症及高龄患者并非LC的绝对禁忌证,术前、术中处理得当,可顺利完成LC;术中操作困难的LC,必须熟悉肝外胆道解剖变异的类型,并熟练掌握对引起操作困难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龄胃癌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永新  仇生龙 《腹部外科》2003,16(4):233-234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 2 0 0 2年间 2 4 6例高龄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 ,评价其合理的外科处理方法。结果 本组高龄胃癌病人具有病程长、晚期病例多、组织学分化程度较高、合并症多的特点。全组肿瘤切除率为 80 .5 % (198/2 4 6 ) ,其中 ,根治性切除率为 5 3.7% (132 / 2 4 6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8.7% (4 6 / 2 4 6 ) ,死亡率为3.7% (9/ 2 4 6 )。结论 对高龄胃癌病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高龄及高危前列腺增生的腔内治疗(附22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龄及高危BPH患者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228例高龄及高危BPH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5~240 min,无TURP综合征发生,平均出血量80 ml,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随访4~30个月,排尿功能恢复良好,IPSS评分由术前平均30.2分下降到术后平均9.1分,QOL评分由术前5.8分下降到平均2.2分,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6.7 ml/min上升到平均18.6 ml/min.结论:对高龄及高危BPH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安全有效,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术前监控与调整,做好术中、术后每一细节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