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二经,具补肝肾,收敛之功。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有近二十首方用之,别具特色,现就其运用特色初探于后,以飨同道。 一、补虚固脱救危候 张氏认为,凡人体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虚极之时,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是元气欲脱之先兆,此时,治疗当以补虚固脱为先。张氏曰:“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不更胜哉!”又  相似文献   

2.
近代名医张锡纯善用山萸肉,以为山萸肉“不独补肝也”,其酸而能敛,补而能通,振奋精神,大敛元气,为扶危救脱之大药,现浅析如下,以探张氏用药之妙。【敛元固脱】张氏认为,脱证乃真阴耗竭,阳无所附,元气无根,神无所依而成。而肝属木,木之条上达,木之根下达,实气海元气外达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通路,故他说:“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在治疗上,他强调:“此时宜重用敛肝之品,使肝不疏泄,即能杜塞元气将脱之路。”以山萸肉补肝敛肝,“大能收敛元气,振奋精神”,故被视为治疗脱证的主药,伍以龙骨、牡蛎平肝潜阳,令上…  相似文献   

3.
临床运用,单方单药,只要辨证准确,切中病机,往往可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近代名医张锡纯深得《神农本草经》之旨,临证妙用单药单方,屡起沉疴,兹分述如下。1 元气虚脱,首选萸肉 众多医家一见脱证,莫不大剂参芪并用。张氏认为,“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山萸肉味酸入肝,既能补肝,又能救脱,“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临床凡由各种原因引起虚汗淋漓、喘息欲脱、目睛上窜及肝虚极所致的寒热往来等元气将脱之证,张氏恒用萸肉治之屡获良效,谓萸肉为救脱药之首。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临床运用山茱萸初探福建省漳州卫生学校(363000)郭文科,任瑞玲关键词山茱萸,中医机理,治疗应用,张锡纯经验张锡纯是近代著名医家,他谙练药理,选药立方,注重实践,讲求疗效,特别是在用药上自成特色,本文仅就张氏运用山茱萸的经验,作一简介:1救脱...  相似文献   

5.
贾建义 《中医杂志》2001,42(11):645-646
通过对张锡纯治疗阴虚劳热系列方剂的分析,结合张氏在方论中的阐述,认为张氏治疗阴虚劳热证有其独特的经验,对阴虚劳热的病因病机强调“劳字从火,阴虚强半”、“劳多兼瘀”;在治疗上紧紧抓住“阴虚专责重于脾”围绕“脾阴虚”这一主题组方;治疗过程中注意预防“脱症”的发生,强调凡“元气之脱,皆脱在肝”。  相似文献   

6.
浅议“清,补,和”法治疗感染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染性休克属中医“闭、脱”证范畴。目前对于脱证常用益气养阴固脱法、回阳救逆固脱法、养阴复脉固脱法。对于闭证则以开闭祛邪为大法,如用“三宝”及苏合香丸等。然临床所见感染性休克并非单纯的闭证或脱证,往往兼夹,或闭中有脱,或脱中有闭,使治疗更为复杂。故有学者提出开闭固脱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有见于此,笔者以为“清、补、和”法也是治疗其  相似文献   

7.
张梅舫(1878—1962年),出身世医之家,张氏第九代传人,近代上海浦东名医。张氏学术上以“内外兼治”著称,精内外科,尤长外科手术,治疗疽、疔、疮、流注、臁疮等疾患,应手取效,医名溢扬。张氏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创制多种疗效卓著之方药。如专治下肢溃疡的“张氏臁疮膏”,治疗疔疮的“疔疮神验膏”,善医痔疮的“白玉散”等。张氏临床内治,尤长吐泻二法,其发明“喉肿吊痰法”治缠喉风,“八厘散”用生军治痢疾,疗效尤著。其遗著有《张氏验方》、《张氏膏方存稿》、《未折肱汇集医案》等。其手稿书法清秀,理法方药娴熟精当,炮制服法严谨认真,确具名医风范。张氏传略、方技见《川沙县志》和《浦东名医集萃》。  相似文献   

8.
张锡纯用药配伍举隅苏州市虎丘医院(215008)刘扬佐关键词药物配伍张锡纯张锡纯为近代医学家,临床经验丰富,立方配伍精当,匠心独具。兹举其临床常用药物配伍4则介绍如下。1人参配生赭石救元气之脱张氏对下元亏虚,气欲上脱,脉浮数,按之若无,或两尺无根者,...  相似文献   

9.
杨付明 《四川中医》2004,22(10):1-2
厥脱是一种急危重症,张氏认为厥脱的产生根源于元气亏虚,强调元气亏虚在厥脱的产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认为肝在厥脱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张氏以厥脱产生的机理和病理过程中气机的运行趋势作为划分标准,将厥脱分为上脱、下脱、外脱三类:病势向上、失于镇摄而脱为上脱,病势向下、失于固摄为下脱,病势向外、失于内守为外脱,表明张氏所言之厥脱侧重于气脱。在厥脱的治疗方面,张氏遵循上脱重镇、下脱升提、外脱收敛固涩,重症用重药的基本原则。治疗厥脱的用药,嗜用山茱萸、黄芪、龙牡、代赭石,且注重根据厥脱病机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
肠病毒感染重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特别是探索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小儿肠病毒感染重症当属中医“暑温”,即前人所谓:“暑温夹疠”、“诸温夹毒”之范畴,采用清心化痰、开窍熄风、益气救阴固脱,或益气回阳固脱等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小青 《陕西中医》1997,18(9):420-421
对张氏治痢的学术特色从用药精巧,颇多新义,不落常套;病证结合,创立新方;化裁经方,救下痢之重证险证,从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2.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其祛邪扶正之汗法 ,不拘一格 ,方法多种 ,以发汗之方法 ,以宣散郁滞为目的 ,尤其重视外治汗法。张氏在《儒门事亲》卷二·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诠·十三中指出 :灸、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 ,凡解表者 ,皆汗法也 ,张氏把外治之法有汗者 ,统归汗法。《儒门事亲》“十形三疗”篇中 ,共录 16 2例病案 ,运用汗法5 1例 ,其中单用或并用外治法发汗达 34例 ,足见外治汗法在张氏汗法中的重要学术地位。现就其颇有特色的外治汗法 ,简析如下。1 砭刺出血张氏认为 :“出血者 ,发汗之一端也。”(…  相似文献   

13.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张锡纯氏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大气”的生理、病理及证治详加阐述。张氏明确指出“大气”即胸中之气,亦即宗气。“大气下陷”,是大气病变的主要病理机制,并创制了升陷汤的升补举陷。张氏重视“大气”,时刻注意保护“大气”的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用药宜忌及摄生保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中医文献记载和我们临床实践验证,山茱萸具有显著的救脱作用。休克属于中医“厥、脱”范畴,失血性休克属休克的一种。据此,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山茱萸抗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以探讨山茱萸的救脱、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仝小林院士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的临床经验,为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提供治疗思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中医学“寒湿疫”,病因为寒湿戾气,病程分为郁、闭、脱、虚四个阶段,重症主要处于“闭”和/或“脱”二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闭”期病机为疫毒闭肺,治当宣肺通腑、化痰通络,以子龙宣白承气汤为主方加减治疗;“脱”期病机为内闭外脱,治当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宣肺通腑、化痰通络,以破格子龙宣白承气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方剂及医案中应用山茱萸的特色。分析了山茱萸的用量特点和用法特色。发现张氏用量灵活,常用超大剂量以回阳救逆;还长于补敛结合治上逆、补敛心气以止心悸、通利气血止腿痛。  相似文献   

17.
濮欣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08-1309
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关于脱症的治疗论述颇多,其立法处方有独到之处,理论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及指导意义。笔者就其治脱数法,浅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发汗原无定法”的观点系由近代名医张锡纯提出。本文从张氏发汗不独主于表散,清热、攻下、补益均可达汗,选证不独主于表证,少阳病、阳明病及内伤杂病亦可籍汗而解等论述,具体阐述了“发汗原无定法”的根本在于审证求因、调节平衡、治病求本的意旨。张氏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后人颇多启迪。  相似文献   

19.
富阳张氏骨伤正骨技术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经5代相传至今已170余年,其治疗以手法正骨见长,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创伤骨折复杂多变的特征,融汇诸家手法精粹,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正骨与复位技术。其第5代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柱先生在传承先贤正骨技术精髓的同时,对张氏骨伤手法开展系统研究,进行整理、完善与规范,形成具有张氏骨伤特色的正骨与复位技术——张氏正骨十二法,本文对其手法定义、操作、适应证、注意事项等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张从正的祛邪补虚观点对老年病治疗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从正治病以祛邪立论,他阐述的“汗、吐、下”3法有高深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不仅如此,他对补虚也有独到见解,他的这些观点对当今老年病治疗颇有启发,现试述如下。1病由邪生,攻邪己病张氏在《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中提到:“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