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2组病理类型主要为移行上皮型,其次为肠上皮型,其他类型较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泌尿上皮型与混合型相比,COX-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病理类型腺性膀胱炎之间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具有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相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目前尚难通过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来预示腺性膀胱炎的癌变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膀胱结石与腺性膀胱炎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方法。方法:349例患者分为下尿路梗阻组、膀胱结石组及下尿路梗阻合并膀胱结石组,通过膀胱镜检查明确其中腺性膀胱炎数量及类型;针对病因进行相关治疗,腺性膀胱炎给予病灶电切加膀胱灌注(综合治疗)或密切随访。结果:下尿路梗阻组250例,发生腺性膀胱炎31例(12.4%);膀胱结石组60例,发生腺性膀胱炎8例(13.3%);下尿路梗阻合并膀胱结石组39例,发生腺性膀胱炎5例(12.8%),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给予解除原发疾病加综合治疗29例,有效率79.3%;仅针对病因治疗15例,有效率7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尿路梗阻、膀胱结石与伴发的腺性膀胱炎有相关性。所有的治疗首先应建立在针对病因治疗上,腺性膀胱炎是积极手术还是密切随访需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腺性膀胱炎(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72例腺性膀胱炎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32例行经尿道电切,对其中93例有下尿路梗阻的患者同时电切挛缩膀胱颈、精阜增生等病变,16例伴有尿道口处女膜病变的患者行处女膜病变切除整形,40例拒绝手术和16例电切术后无效者仅行膀胱三角区注药。结果 132例经尿道电切者中78例随访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率58%;56例膀胱三角区注药者中32例症状消失或缓解,有效率57%。结论 下尿路梗阻是引起腺性膀胱炎的常见病因,气化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此法还可同时切除引起腺性膀胱炎的梗阻病变,膀胱三角区注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与伴发慢性膀胱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尿液细菌培养、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对35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350例上尿路梗阻中,75例(21.43%)伴发慢性膀胱炎;254例肾盂、输尿管结石性上尿路梗阻中,伴有慢性膀胱炎51例(20.08%);96例其他原因上尿路梗阻中,伴有慢性膀胱炎24例(25.00%)(P>0.05).在75例慢性膀胱炎中,非细菌性膀胱炎58例(58/350,16.57%),其中腺性膀胱炎38例(10.86%),膀胱白斑病11例(3.14%),增生性膀胱炎9例(2.57%).58例上尿路梗阻伴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中,6例(10.34%)尿液细菌培养阳性;275例不伴有膀胱炎中,27例(9.82%)尿液细菌培养阳性(P>O.05).16例上尿路梗阻伴有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获术后随访,其中10例膀胱病灶区炎症消失.但其他6例炎症仍较严重而需进一步治疗.结论:上尿路梗阻与伴发慢性膀胱炎之间具有相关性,长期上尿路梗阻可诱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的发生,其发病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1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11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感染、经尿道电切加汽化、膀胱药物灌注等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98例行经尿道电切加电汽化治疗,对其中21例合并膀胱颈肥厚或下唇抬高者同时行膀胱颈部电切;2例疑有恶变者行膀胱切开电切加汽化治疗;16例拒绝手术者和17例症状缓解不明显者,行全身抗炎及膀胱灌注丝裂霉素等治疗。结果 116例患者随访9~54个月。经尿道电切加汽化治疗者98例,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者68例,治愈率69%;2例疑有恶变者行膀胱切开电切加汽化治疗者,术后未见复发;行全身抗炎及丝裂霉素等灌注治疗者33例,18例症状消失或缓解,有效率54.5%。结论 下尿路梗阻可能是引起腺性膀胱炎的病因,经尿道电切加汽化治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同时治疗下尿路梗阻是十分必要的,全身抗炎、膀胱三角区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女性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分析(附7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4年145例存在尿道综合征、镜下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及8例并发泌尿科其他疾患或妇科病的患者实施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结果:占检查人数49%共72例女性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其中10例同时伴有腺性后尿道炎.22例患者伴有尿道外口畸形或其他病变.其他原发病8例:膀胱子宫黏膜异位症1例,膀胱颈梗阻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肾炎性肉芽肿1例,妇科手术前输尿管插管定位2例.58例在本院手术(经尿道电切56例,开放手术2例).结论:腺性膀胱炎是女性常见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伴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的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上尿路梗阻住院病人伴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通过尿液培养、膀胱镜检查、活检等检查手段以及输尿管镜手术过程中确诊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结果〓137例中发现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32例(23.4%),这其中上尿路因结石梗阻出现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27例(19.7%),非结石因素梗阻原因出现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5例(3.6%)。32例非细菌性膀胱炎,腺性23例,增生性3例,膀胱白斑病变6例,合并慢性输尿管炎、输尿管息肉11例。在32例上尿路梗阻伴发非细菌性膀胱炎病例中,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3例,均为大肠埃希氏杆菌,96例不伴有慢性膀胱炎病例中中段尿培养阳性者11 例,大肠埃希氏杆菌10例,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1例。6例上尿路梗阻伴发非细菌性膀胱炎病例予以随访3月,膀胱炎症病灶消失。结论〓上尿路梗阻情况下可伴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8.
腺性膀胱炎是起源于膀胱黏膜的增生性疾病,由于临床较少见,尚无统--的诊治规范。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病理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金标准。该病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但不同分型的治疗方法不同,多数患者采用手术联合药物蒲注的治疗方法。本文将对腺体膀胱炎的诊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腺性膀胱炎(附30例报告)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2  
目的 总结腺性膀胱炎发病特点,提高腺性膀胱炎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腺性膀胱炎病例资料、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法的应用及预后特点。结果 630例中11例行经尿道电切术,有效率82%。术后病理发现伴有组织恶变者2例。保守治疗者中2例未经特殊治疗,自然痊愈。结论 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局部电切术治疗早期腺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局部病灶电切术治疗早期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早期腺性膀胱炎 18例 ,膀胱镜下为位于三角区或膀胱颈的单个小滤泡 ,小颗粒状黏膜凹凸不平和充血。存在下尿路感染征象 14例 ,其中 4例有下尿路梗阻表现。活检病理报告囊腺性膀胱炎伴鳞状上皮化生14例 ,腺性膀胱炎 4例。 18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局部病灶电切电灼术 ,伴后尿道息肉者同时行电灼治疗。定期复查膀胱镜 ,以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和膀胱镜活检病变复发情况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术后随访 5~ 3 4个月 ,自觉症状消失 2例 ,无改变 10例 ,加重 6例 ,膀胱镜活检病变复发 10例。结论 早期腺性膀胱炎单纯行局部电切电灼术不仅不能改善症状 ,部分患者症状反而加重 ,病变复发率高。建议治疗上应同时针对下尿路感染、梗阻及下尿路动力学异常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女性顽固性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的原因。方法本组患者78例,年龄23~8548.8±15.6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伴尿痛25例、下腹部或耻骨上区疼痛53例,病程44.5±50.6个月。尿道触诊及按摩,尿液分析及培养;泌尿系超声、IVU;麻醉下尿道膀胱内窥镜检查、膀胱水扩张及黏膜活检。间质性膀胱炎诊断采用NIDDK标准;腺性膀胱炎及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尿道腺炎根据尿道按摩前后尿液白细胞变化、尿道有无触痛及尿道镜检进行诊断。结果间质性膀胱炎37例,水扩张后镜下均有丝球状出血,其中合并hunner溃疡2例;尿道腺炎18例,其中尿道腺管开口处可见脓点11例;腺性膀胱炎1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6例。结论对于顽固性的尿频、尿急,伴有尿痛、下腹部或会阴部疼痛,病程较长,而尿常规正常及尿培养阴性者应进行包括尿道、尿液及膀胱尿道内窥镜等详细的系统检查,可使绝大多数患者获得明确的诊断,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和尿动力学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尿动力学表现及其临床特征、形态学表现等的特点。方法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32例,病程2个月~10年。回顾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应用膀胱尿道镜作形态学检查;尿动力学测定压力流率等。结果32例患者均有尿频、尿急表现,22例(69%)合并排尿不尽和夜尿增多。膀胱尿道镜下均表现为膀胱三角区或膀胱颈部黄色有核的滤泡样或绒毛膜样改变,17例(53%)并膀胱后唇隆起。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20例(62%),最大尿流率下降26例(81%),9例表现为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结论腺性膀胱炎临床特征主要是下尿路症状,膀胱尿道镜检查见膀胱三角或膀胱颈黄色有核滤泡样的特异性黏膜改变即可确诊而无需病理活检,尿动力学表现则呈多样化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PK)联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治疗腺性膀胱炎23例的疗效。方法 23例中,男6例,女17例;年龄32~68岁,平均(47.54±10.24)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14例,伴血尿8例、排尿困难4例、不同程度的下腹部隐痛、不适9例。23例患者均行膀胱镜检查及组织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采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病变组织电切,术后1周开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30 mg+生理盐水50 mL,保留2 h,每周1次,连续8次,之后每月1次至术后1年。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18例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6、16个月复发。23例均无恶变。结论 PK联合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可显著改善腺性膀胱炎症状,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术中同时行榜胱颈电切术。对照组仅行绎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术后两组均以盐酸毗柔比星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_F尿路症状(LUTS)评分、最大尿流牢(Qmax)测定并比较,另行膀胱镜检企及病理活检,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I.UT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O.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LUT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示研究组下尿路症状改善更明屁。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H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均未见腺性膀胱炎复发,均无尿失禁、排尿冈难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颈电切术较单纯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7例腺性膀胱炎按不同的病因分组,分别采取抗炎对症、解除梗阻、膀胱灌注化疗、经尿道电切、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全切除术等治疗。结果 伴发结石异物的患者,病因去除后50%能够自愈,有效率达94%。伴发下尿路梗阻的患者,病因去除后有效率达84%。单纯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经抗炎治疗后53%能够自愈。未见伴发疾病的患者有效率71%,复发率46%,癌变率21%。结论 对于不同病因的腺性膀胱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