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述情能力和共情能力,并分析病人的共情缺陷与述情障碍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述情障碍量表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93例开展评估,并将其和93名正常的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病人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的总分和观点采(PT)因子与幻想力(FS)因子以及同情性关心(EC)因子分值有显著的减低(P<0.01);而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都要明显地比对照组要高(P<0.01);另外,病人组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评分和述情障碍量表评分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通常存在着广泛的共情缺陷,而述情障碍和共情缺陷都存在着相关关系,所以科学的情绪技能训练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了解高校新生的共情能力与快感缺失水平及其相关性,为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及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对随机抽取的合肥市3所高校55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之间IRI-C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6,P<0.01);除观点采择(PT)外,IRI-C其他各因子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一本、二本和大专院校大一新生间RSAS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66,P=0.064).与男生相比,女生除PT分外,IRI-C各因子得分均较高,而RSAS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SAS总分与IRI-C总分,PT,FS,EC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而与PD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考分数较高的学生共情能力较差.共情能力较高者快乐体验的感受能力较高,而过分卷入他人情绪体验者感受快感的能力则较低.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正常医学生群体中自闭特质及分裂型人格障碍是否存在共情能力差异,且两者在共情维度上的差异.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1 040名大学生为对象,使用自闭谱系问卷(AQ)、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和分裂型人格问卷(SPQ)测查自闭特质、分裂型人格、共情能力水平,并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 高自闭特质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怀3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自闭特质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自闭特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分裂型人格高分组医学生在观点采择、同情关怀2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低分组,而在个人痛苦因子上得分高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群体AQ总分以及SPQ总分和IRI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高自闭特质组与高分裂型人格组在IR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自闭特质水平、分裂型人格障碍水平、共情能力三者存在认知相关性,自闭特质与分裂型人格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了解大学新生共情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建构良好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苏州大学3 922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关爱、父母鼓励自主因子与总体共情、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呈正相关,与个人痛苦呈负相关;父母控制因子与观点采择、共情性关心呈负相关,与个人痛苦和总体共情呈正相关(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积极的父母亲教养方式对共情中的积极成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5~0.18),而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共情中的消极成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4~0.18).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不同类型并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为民主型或权威型的大学新生共情能力优于专制型或放任型(P值均<0.05).结论 大学新生的共情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密切关联,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大学新生共情能力的发展,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阻碍共情能力的发展,母亲的教养方式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者心理理论和共情能力,为帮助述情障碍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安徽医科大学学生中纳入36名述情障碍者和36名正常对照被试,采用Yoni测验中文版比较两组心理理论能力,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IRI-C)比较两组共情能力.结果 述情障碍组大学生认知心理理论的总得分低于对照组(20.28±3.61,21.78± 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P<0.05);其中二级认知心理理论的得分低于对照组(8.81±2.54,10.19±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述情障碍组情感心理理论得分低于对照组(43.72±6.91,46.92±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其中二级情感心理理论的得分低于对照组(32.89±5.70,35.5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5).述情障碍组在IRI-C观点采择因子分低于对照组(10.61±3.66,12.61±4.09),个人痛苦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8.83±3.64,5.72±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3.47,P值均<0.05).结论 述情障碍者心理理论能力和共情能力均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志愿者群体共情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及公正敏感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509名志愿者,使用共情量表(IR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公正敏感性量表(JS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志愿者抑郁情绪为(11.52±7.73)分,幻想为(11.56±5.10)分,共情关注为(14.45±4.23)分,观点采择为(14.71±4.44)分,个体忧伤为(10.71±4.68)分,旁观者公正敏感性为(26.85±10.55)分;共情关注、观点采择维度对抑郁情绪均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5、-0.23,均P0.01),个体忧伤维度则对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3,P0.01),旁观者公正敏感性也对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6,P0.01);旁观者公正敏感性能够减缓个体低幻想对抑郁情绪的负性影响(β=-0.11,P0.05)。结论志愿者的旁观者公正敏感性在共情与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宽恕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着重验证自尊与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促进宽恕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宽恕量表、罗森伯格(Rosenberg)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64名大学生(271名女生,293名男生)进行调查,并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1)二元型、独立型、互依型与边缘型4种宽恕类型人数分别占总数的27.0%,21.1%,22.7%和29.3%。4种宽恕类型人群在自尊(F=23.34,P0.01)、领悟社会支持(F=12.61,P0.01)、生活满意度(F=21.87,P0.01)、正性情绪(F=6.13,P0.01)及负性情绪(F=31.44,P0.01)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自我宽恕与生活满意度(r=0.38,P0.01)、正性情绪(r=0.30,P0.01)及负性情绪(r=-0.45,P0.01)显著相关。同样,人际宽恕也与生活满意度(r=0.22,P0.01)、正性情绪(r=0.22,P0.01)及负性情绪(r=-0.15,P0.01)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自我宽恕、人际宽恕部分地或全部地通过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宽恕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对于提升大学生自尊、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都很重要。宽恕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为医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有益的探究.方法 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对603名医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得分男生低于女生,父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得分男生高于女生;父母的过分干涉及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惩罚严厉得分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父亲偏爱被试则是独生子女低于非独生子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得分市县学生高于乡镇学生,而父母的偏爱被试则是乡镇学生高于市县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男生低于女生;共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独生子女低于非独生子女;共情性关心市县学生低于乡镇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反应指数多个因子间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结论 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共情能力的发展,消极的教养方式抑制共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学生谦虚与宽恕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621名大学生(男183人,女438人),采用人格六项因素问卷(HEXACO-60)、自尊量表(SES)和宽恕量表(HFS)进行调查,使用SPSS的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大学生的谦虚与自尊得分呈正相关(r=0.31,P<0.01),大学生谦虚、自尊与宽恕均呈正相关(r=0.25,P<0.01;r=0.24,P<0.01)。大学生谦虚可以直接影响宽恕(β=0.29,t=4.44),也可以通过自尊影响宽恕(β=0.67,t=4.20)。结论:大学生谦虚直接影响宽恕,在二者之间,自尊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大学生人际宽恕情况及其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Mullet宽恕问卷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整群抽取的吉林省长春市2所高校4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92名在校大学生中有56.1%的学生人际宽恕得分高于平均人际宽恕得分(195.24±35.98)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大学生人际宽恕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平均得分为(9.45±4.97)分;有人际关系困扰者占57.90%,其中70.53%为轻度人际关系困扰,29.47%为重度人际关系困扰;有人际交谈困扰者占76.10%,有人际交友困扰者占84.20%,有待人接物困扰者占40.00%,有异性交往困扰者占61.80%;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间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4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15,P0.001);大学生人际宽恕与人际关系困扰及其4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学生人际宽恕对人际关系困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临床实习生共情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80名临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情总分为(48.73±8.07)分,4个维度得分为观点取替(13.43±3.16)分、共情性关心(12.86±3.11)分、幻想力(15.66±2.38)分、身心忧急(6.79±3.68)分;临床实习生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组的共情能力得分为(51.61±6.86)分,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组共情得分为(46.00±8.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447,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共情总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r=0.101~0.702,均P0.01)。共情的4个维度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下的临床实习生共情现状不乐观,临床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越低,其共情能力越低,应在加强临床实习生共情能力培育的同时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朱伟  陈国法  王催春  吴小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04-6206,6209
目的 了解大学生依恋类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281名大学生.结果 (1)依恋回避与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13到0.27之间;而依恋焦虑与除生活满意度外的其他指标相关显著;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2,r=0.30,P< 0.01). (2)回归分析显示,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回归方程后,依恋回避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05,t=-0.87,P=0.38);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积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3变成-0.19(t=-3.16,P=0.001);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焦虑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积极情感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β=-0.09,t=-1.53,P=0.13);当进入依恋焦虑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 (3)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核心自我评价是成人依恋与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结论 成人依恋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新兵利他主义的影响模式,为新兵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中的利他主义分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对56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评.对数据进行秩变换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及Amos路径分析.结果 新兵利他主义与个性因素(r=0.098 ~0.279,P<0.01)、SCL-90总分及因子(r=0.086 ~0.257,P<0.01)相关显著;Amos路径分析显示神经质对新兵个性贡献最大(β=0.81,P<0.01);新兵心理健康因素贡献大小依次为抑郁(β=0.91)、强迫症状(β=0.88)、焦虑(β=0.86)、精神病性(β=0.86)、偏执(β=0.84)、人际关系敏感(β=0.84)等(P均<0.01);个性对新兵利他主义正性和负性的直接效应分别为:β=-0.34和β=0.49,其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与利他主义(正性)中的间接效应分别为:ββ=0.054;β=0.180;β=0.047(P均<0.01).结论 新兵利他主义受众多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而个性在模式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了解桂林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污名现状,探讨实施观点采择及共情对艾滋病污名的影响,为后续其他地区、人群开展艾滋病污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桂林地区4所高校大学生,在层内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0名)和试验组(396名),并采用艾滋病污名及共情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采择前后测试,比较测试结果.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艾滋病污名问卷各维度得分与总分在采择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0,0.35,-0.62,-0.10,P值均>0.05),采择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3,2.21,2.30,3.98,P值均<0.05);采择前共情水平认知共情和情感移情维度得分与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0,-0.27,-0.08,P值均>0.05),采择后情感移情得分与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3.06,P值均<0.05).共情在观点采择与艾滋病污名之间起到14.08%的中介作用.结论 艾滋病污名存在于桂林地区高校大学生中,而观点采择可有效降低其艾滋病污名,共情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与问题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题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400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375、r=0.257、r=0.201,均P0.01),三者与问题行为均呈负相关(r=-0.325,r=-0.288,r=-0.276,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可以通过情感平衡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中介链间接影响问题行为。情感平衡的中介效应为0.1364,95%的可信区间为(-0.0336~-0.0053);"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的链式中介效应为0.0726,95%的可信区间为(-0.0099~-0.0009);心理韧性对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值为-0.23,间接效应值为-0.209,总效应值为-0.43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60%。结论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崇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249-1251
探讨在自尊在初中生自我宽恕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宽恕倾向量表、自尊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吉林省四平市49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自我宽恕总分为(73.18±14.72)分,自尊总分为(29.80±4.70)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18.43±12.85)分.自我宽恕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自我宽恕对主观幸福感(β=-0.54,t=-13.38,P<0.01)、自尊(口=-0.34,t=-7.70,P<0.01)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当自尊变量加入时,自我宽恕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下降,但仍然有统计学意义(β=-0.42,t=-10.58,P<0.01),决定系数R2增加值能解释总变异的10.64%.自尊也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β=0.35,t=8.83,P<0.01).结论 四平市初中生的自我宽恕处于中等水平,自尊处于正常水平,主观幸福感中等偏上.初中生自尊在自我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机务人员的心理弹性、疲劳程度及抑郁水平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11月,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疲劳自评量表(F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航空单位286名年龄20~44岁的机务人员(男性240名,女性46名)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机务人员心理弹性水平高于中国社区居民常模(t=2.943,P0.01);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中国人常模(t=4.366,P0.01);心理弹性与抑郁水平、疲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t=-0.502、-0.356,均P0.01),疲劳与抑郁呈正相关(r=0.499,P0.01);疲劳对抑郁具有直接效应(β=36.60%),心理弹性在疲劳和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β=13.24%)。结论机务人员的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疲劳程度和心理弹性能预测机务人员的抑郁水平。提高机务人员的心理弹性可以降低其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抽取福建和湖北地区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共1 372名,用成就动机量表(AM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以及自编的青少年心理资本量表(PCS-CA)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考察心理资本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主效应及其效应差异。结果青少年心理资本与成就动机(r总=0.42,P0.01)、主观幸福感(r总=0.66,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高心理资本水平青少年的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中度心理资本水平和低心理资本水平的青少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层次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变量之后,心理资本对青少年成就动机(△R2=0.17,P0.01)和主观幸福感(△R2=0.35,P0.01)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人际力对成就动机的预测作用更大(β=0.31,P0.01),而个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更大(β=0.48,P0.01)。结论心理资本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心理资本来提高其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老年人慢性病、认知功能、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编老年人慢性病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感自评量表等测量工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慢性病、认知功能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r=0.186,P0.01;r=0.143,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545,P0.01);(2)慢性病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老年人孤独感,还能够通过认知功能的中介作用对老年人孤独感产生影响(β=0.047,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0.10%;(3)慢性病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β=-0.005,P0.01),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地老年人,慢性病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慢性病通过认知功能影响老年人孤独感,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慢性病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污名的现状并探讨观点采择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中学初中一年级5个班的学生,按学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被试对象均采用艾滋病污名问卷进行前测,观点采择干预后,均进行艾滋病污名后测,同时采用基本共情量表测共情水平。比较两组艾滋病污名差异,分析共情在观点采择对艾滋病污名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完成本研究被试对象为146名,其中对照组72名,干预组74名,艾滋病污名前测对照组及干预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分别为(43. 75±8. 95)分和(44. 40±10. 4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艾滋病污名后测对照组及干预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分别为(42. 65±11. 40)分和(37. 82±9. 9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共情中介效应的系数c(c=-0. 210)、系数a(a=0. 181)、系数b(b=-0. 163)和系数c’(c’=-0. 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4. 05%,共情在观点采择与艾滋病污名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艾滋病污名,观点采择干预能有效降低其艾滋病污名,共情在观点采择对艾滋病污名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